若这次叛乱真的能如此平定,那至少几年内,其他的部落慑于我大唐的威严,不敢再有什么不轨的举动。

    “陛下,臣附议,裴侍郎之策甚是可行!”高智周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裴行俭。

    接着张大安及魏玄同等人也都站出来表示认可裴行俭的策略。

    见没有人反对,李治脸上有了一些喜色,朗声说道:“众爱卿既然没有其他意见,那朕就允了裴爱卿之计!”李治缓步从御座上下来,走到殿下的裴行俭边上,“裴爱卿,朕就命你为安抚大食使,率使团护送泥洹师归国,代朕册立波斯王,你有何要求,都可以与朕提!”

    “多谢陛下信任,臣只有一请求!”裴行俭对站在面前的皇帝李治异常恭敬地行了一礼。

    “你说,无论什么要求,朕都会允!”

    裴行俭眼前注视着前方,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臣请求以肃州刺史王方翼为朕的副将,让其领检校安西都护职!”

    裴行俭此话一出,朝堂上瞟过来许多惊异的目光,裴行俭这样要求皇帝任命另一位大臣为自己的副将,还要求皇帝委以自己的这位副将为安西大都护的最高长官,这样的要求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王方翼在裴行俭离任安西后,曾任过检校安西大都护一段时间,因为其是王皇后的堂兄,不被武则天所容,几个月后,即被除职,改任肃州刺史,刘逸现在所骑那匹烈马还是王方翼在安西任职时候所献。

    刘逸也是觉得裴行俭这样的要求有些过分,他虽然知道王方翼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名将,是得自裴行俭真传的弟子,但这样在朝堂上公然要求皇帝委以王方翼安西大都护职,不让人感觉到要挟的味道还真是不正常。

    “朕允!传朕诏令,委肃州刺史王方翼为使团副使,检校安西大都护,”出乎刘逸的意外,李治几乎没作任何考虑,就答应了裴行俭的要求。

    刘逸也真真实实地感觉到了,裴行俭受到李治信任的程度。

    “多谢陛下!”裴行俭再行了一大礼。

    -----

    朝会结束后,刘逸一行千牛卫军士护送着李治与武则天回到仙居殿。

    此时的刘逸满心的兴奋,裴行俭要往安西,虽然名义上说是护送波斯王子泥洹斯回国,但谁都知道,此行肯定会有战事发生,而且战事规模不会小,我大唐在安西也有万余人的大军,裴行俭即使不从长安率军出发,这万余人的大军也是可以调用的,刘逸也是热切地希望自己也能跟随裴行俭一道出征。

    刘逸准备在任何结束后,到裴行俭所住之处拜访一下,让他也带自己去安西,刘逸也知道,若是裴行俭向李治或者武则天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们一定会同意的。

    在仙居殿,刘逸也注意到了上官婉儿脸上忧心忡忡的表情,他知道位聪明的姑娘有可能猜到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在担心着了。

    刚出了仙居殿,刘逸看到了裴行俭和一位长相英俊,满是胡子的胡人一道进了殿去,他也猜到,这位与裴行俭一道进殿的可能就是波斯王子泥洹师。

    刘逸在回卫所后,也向在卫所内的将军张仁愿和中郎将唐休璟请了假,明说想去拜访裴行俭,请求一道去安西。

    张仁愿和唐休璟虽然惊诧,但也准了刘逸的请求。

    刘逸在得到两位主官的同意后,马上来到了裴行俭在洛阳宫内的住处,等候着。

    像裴行俭这样级别的官员,在洛阳城内都是没有置宅子的,他们跟随御驾来到洛阳,都是住在洛阳宫内为官员们安排的住处,刘逸再一次感受到武则天对他不一般的恩宠。

    刘逸也是在裴行俭住处外面等了一个多时辰,才看到裴行俭大步过来。

    刘逸忙迎上前,行了礼,“卑职见过裴侍郎!”

    “易安贤侄!让你久候了,随某进来吧!”裴行俭似乎知道刘逸会在这里等他,回了个礼,即让刘逸跟着他进了住处。

    裴行俭所住这处条件还可以,也是独门独户的,这一带是专门为在洛阳没有宅子的官员修建的住处,只是要一定级别的官员才可以享受。

    两人进了屋,分宾主坐定,宫人上了茶,也即退走。

    “裴侍郎,卑职想跟随您一道出征安西!”刘逸并没有任何的客套,直接就将来意说明了。

    “哦,贤侄为何想去安西?”裴行俭呷了口茶,微笑着问道,丝毫不觉得意外。

    “我想上战场磨练自己,”刘逸也是说的很直接,“我也想立功!有了军功,才能得到升迁的机会,升了职,才可能有机会领兵打仗!”

    “安西离京城近万里,条件非常艰苦,你不怕?”裴行俭淡淡地说道,“还有,此行可能会万分危险,突厥有部众十数万,一不小心,我使团成员会全部被他们消灭!”

    “卑职相信,有裴侍郎往安西平叛,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的,如今的突厥人只是一些乌合之众,若没有吐蕃人的支持,他们如何敢作乱,现在吐蕃人的势力还不足以摧毁我大唐在安西的力量,安西境内的诸多部落都是愿意听从我大唐调遣的,更不要说裴侍郎您这位在安西呆了十多年的名将重回安西…”刘逸说的非常的自信,仿佛一切困难都不需要考虑一般。

    “有如此心思,也不简单!”裴行俭眯着眼,看了一会刘逸,脸上露出一些赞许的表情,“某同意你随团往安西,只不过你如今在千牛卫中行千牛备身职,这还是天后娘娘的安排,若要出征,还需要得到天后娘娘的同意…”

    ;
------------

第八十二章 此行的大概情况

    刘逸大喜,裴行俭同意带他去,那此事就成了一半,当下起身对裴行俭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卑职会向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请求的,也请裴侍郎在皇上和娘娘面前要求一下,想必皇上和娘娘一定会同意的!”

    “贤侄,你既然想请命去安西,某会向皇上和皇后将你要去的!”裴行俭点头应允,刘逸在武举及宫内竟武赛事及马球比赛中表现出那超乎凡人的身手,让他非常的感兴趣,也想着此行身边若有一位身手如此不错的属将,一些事儿做起来,会非常的顺手。他也想在此行过程中,仔细观察和考校刘逸对用兵方面的才能,再决定其他事项。

    只不过裴行俭有些不忍心,刘逸第一次出征就跟随他到远离长安近万里的安西去,他也怕万一有个什么意外,那就无法向刘府家人交待了。

    “贤侄,既然你想出安西,那今曰我也趁机会,将情况与你大概讲一下!”裴行俭示意刘逸坐下。

    刘逸也重新坐了下来,“愿听裴侍郎讲述!”

    裴行俭把安西的情况大概地讲述了一遍:

    贞观十四年,高昌王麹文泰依附西突厥头领欲谷设,与大唐为敌,阻西域各国往长安的朝贡之路,并派兵助西突厥攻击我大唐的伊州。皇帝李世民大怒,委任名将、时任吏部尚书的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及薛万彻、契苾何力为副大总管,将兵十五万,出玉门关讨伐违我大唐令的高昌,结果高昌王麹文泰在得知我大唐军队出现在高昌城下时候,被活活吓死,成为千古笑谈。

    麹文泰死后,其子麹智盛向我大军投降。

    侯君集占领高昌后,朝廷颁旨,改高昌城为西州,并在原高昌一带置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交河城,委以乔师望为安西都护府首任都护。

    平定高昌,安西都护府建立后,我大唐军队数万人驻扎在那里,西域一带的小国和部落慑于我大唐的兵威,纷纷向我大唐示好。

    贞观二十二年,安西都护郭孝恪率军击败攻击我大唐军队的龟兹,攻占了龟兹城,并将安西都护府治所迁至龟兹,随后几年内,我大唐军队先后击败了周边部落和小国的一系列反叛,将安西都护府往四周扩展,并修建了龟兹﹑焉耆﹑于阗﹑疏勒这安西四镇。

    显庆二年,苏定芳率大军平定了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反叛,并将大部的西域之地纳入我大唐的版图,显庆三年,安西都护府升格为大都护府,以杨胄为安西大都护,并在西突厥故地设立两个都护府:蒙池都护府与昆陵都护府,还有其他诸多的都督府,全都归属于安西大都护下,安西大都护府治下疆域空前的广阔,大部西域小国与部落都归于我大唐治下。

    龙朔二年起,吐蕃人染指安西,与我大唐军队在安西一事时有兵锋相见,裴行俭在此时因故被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自此他就在安西呆了许多年。麟德二年,裴行俭因战功被委为安西大护职,因裴行俭的威望,有更多的部落来归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889 3890 3891 3892 3893 3894 3895 3896 3897 3898 3899 3900 3901 3902 3903 3904 3905 3906 3907 3908 3909 3910 3911 3912 3913 3914 3915 3916 3917 3918 3919 3920 3921 3922 3923 3924 3925 3926 3927 3928 3929 3930 3931 3932 3933 3934 3935 3936 3937 3938 3939 3940 3941 3942 3943 3944 3945 3946 3947 3948 3949 3950 3951 3952 3953 3954 3955 3956 3957 3958 3959 3960 3961 3962 3963 3964 3965 3966 3967 3968 3969 3970 3971 3972 3973 3974 3975 3976 3977 3978 3979 3980 3981 3982 3983 3984 3985 3986 3987 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