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再次过来送别不奇怪,但太平公主来了就有些怪了,一个身份尊贵的公主,为自己来送行…
这妖女这段时间变得很多了,显得很乖巧,虽然也曾私下来找过刘逸几次,但都是很温和地和刘逸说话,一改以前经常对刘逸大呼小叫的样子,让刘逸都有些不太适应,感觉像变了个人似得,不像是原来的太平公主了。
“见过公主殿下,见过上官司薄!”刘逸上前行礼。
太平公主抢在上官婉儿前面,上前一步,走到刘逸面前,“易安,你要回长安了,这一路上要多加小心!”
“多谢公主的关心,末将会小心的!”刘逸看了看面前的两女,露出些微笑说道。
“易安,你早些回洛阳来,省得让我们牵挂!”一边的上官婉儿忍不住自己的伤感,看着刘逸说道。
竟然用省得让我们牵挂,刘逸有些不明白地看了看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看两女的神态,不像是结成同盟军的啊?上一次不让自己去安西,刘逸最后知道了是上官婉儿去找太平公主,说动原本就不希望刘逸去安西的太平公主,在武则天面前死缠烂磨,最终让武则天改变主意,不让刘逸去安西的。
刘逸也真有些佩服上官婉儿,竟然把太平公主都为自己所用,这美人儿心思和能力有些不简单,以后对付她和彻底征服她还要使上一些手段才行!
“多谢公主和上官司薄的记挂,我一定会早些回来的!”刘逸恭敬地对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行了礼,“公主,上官司薄,末将就先去了!”
三人一道站着,感觉怪怪的,一些话也说不出口,为免尴尬,还是早些走,可以多赶路,刘逸也不是多愁善感的人,不希望看到伤感送别的场面出现。
听刘逸如此说,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都有些意外和失落,相互望望,还是上官婉儿开口,嗫嚅着道:“你这样就走了?”
刘逸用力地点点头,“早些走,多赶路!”
“易安,那…一路珍重…”两女对望了一眼,几乎同时说这样的话。
刘逸跳上马,对两女抱抱拳,“公主,婉儿,我去了…”说着看了一眼有些可怜状的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也不管她们如何反应,快马奔出了自己的府门。
-------
“少爷,你就这样走了,将公主和上官司薄留在府中,合适吗?”过洛河,刘逸马刚慢下来,身边的刘本就靠近来,轻声地问道。
“没事,她们自己会回去的!”既然是私下来相送,那就没必要尊那么多的礼节,若自己愿意在那里磨蹭,这两女还会悲悲戚戚地说上半天呢。
见刘逸这样说,刘本不敢再问什么。
出了洛阳城,主仆几人就催马加鞭,以他们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往长安方向奔。
与来时候伴随御驾行进速度完全不同,刘逸往长安回赶的时候,那可是全速奔驰的,刘逸所骑的追风速度快,只是几名随从的马速度与体力都跟不上,刘逸也只得降低速度,并且跑一程休息一段时间。
这样的行进速度也是很快的,每天行程都在一百五十里以上,在一些平坦的地段,最多时候有过两百多里一天的行程,从洛阳出发四天后,就到了潼关,在潼关休整了半天,第二天一早即从潼关出发,再经过两天的奔驰,雄伟的长安城已经在望了。
这样从洛阳出发,经过六天左右的行进,就抵达了长安,比跟随御驾从长安出发往洛阳那漫长的二十多长的行程时间相比,缩短了好几倍。
抵达长安城的明德门外,刘逸下了马,仰着头看着高大的明德门城楼,还真的些亲切感,洛阳城的城楼虽然也挺高,但与长安城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气势上都差了一些,眼前这个长安城,才是大唐帝国的都城。
刘逸也发现,自己心里还是喜欢长安的,相对洛阳宫与上阳宫,大明宫留在他心中的感觉也要好上很多。
刘逸进明德门时,已经是差不多曰落时分,再迟一些时候,城门就要关了,进不了城了,刘逸也是掐着时间快赶的,就是争取在城门关闭前进入城内。
进了明德门后,主仆几人重新上马,在广阔的大街上快马奔跑起来,不到一刻钟,就到了自家的府上。
“少爷,三少爷!”看到刘逸出现的府门口,守在府门口的下人们都很是惊喜,有一大堆的人上来迎接。
“三少爷回来了…”府内已经有人将消息传递进去了。
刘逸在武举中表现不错,跟随皇帝的御驾到洛阳后,也是一连串不俗的表现,并因此被提为检校中郎将,如此年纪轻轻,就被委以这样的重职,让府里人都是感觉很有荣光,在见到这位这段时间惊震长安和洛阳两京师三少爷回府后,府里的下人们这般表现也不足为怪。
刘逸对每位上来问候的下人们都抱以微笑,并回着他们的问候,随后在老泪纵横的管家刘年的陪同下,进了府内。
“三郎,你回来了…”母亲张氏在听到下人们的喊报后,已经从屋内冲了出来,迎出来了。
“娘,孩儿不孝,这么久才回来看看娘!”刘逸快步上前,单膝及地,跪在母亲面前。
张氏赶紧搀起刘逸,“三郎,娘可天天在想你…”张氏将刘逸扶起来,满脸慈爱地看着刘逸,哽咽着道:“若你父亲泉下有知,知道你现在有这样的成就,他也会欣慰的,快起来吧,我们进内说话…”
;
------------
第一百十二章 太子有请
刘逸扶着母亲进了屋内,母子两在相对在房内坐定。不待母亲问询,刘逸即将这半年多来在洛阳发生的事,大概地讲了一遍。
当然刘逸也只是讲了一些该讲的事,关于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这两个女子,还有武则天对他不一般的恩宠原因之类的,都隐下不说,他怕母亲担心。
刘逸将母亲关心的情况大概地讲完,这才说道:“娘,再过几天就是父亲周年的祭曰,孩儿是特意请了假,回来为父亲祭扫的!”
张氏起了身,替刘逸解去身上的衣甲,理了理刘逸有些散乱的头发,满脸慈爱的神色看了一会刘逸,“三郎,你长大了,如今都是朝廷的将军了,娘啊,这心却怎么也放不下来,怕你自己照顾不过自己来,你又身在洛阳,几天才来一个信儿…”说着张氏又落泪了。
“娘,没事的,孩儿会照顾好自己的,你看,我在洛阳不是过得挺好的,人也精神了!”刘逸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还挺了挺身子,把自己那比以前更健壮的身子展示给母亲看。
张氏再次上前,为刘逸整了整衣服,“三郎,若没有你父亲的事,原本你都可以娶妻成家了!”张氏抹去眼中的泪,强笑着道,“再过两年,你都过二十了,待你父亲的孝期过了,娘要帮你张罗婚事了,娘已经看中一个女子了…”
“娘,孩儿没有为父亲守孝,这已经是大不孝了,若在此间再去考虑婚事,那更是大大的不孝的,孩儿年纪也小,父亲的仇也没报,这婚娶之事还请娘万万不要提起,不然孩儿羞对九泉下的父亲!”刘逸很坚决地说道,这婚嫁之事,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不说现在还是父亲的孝期,即使孝期过去,面对上官婉儿,甚至说还有个太平公主,他都不知道如何应对,此事现在又不好对母亲讲,只能以服丧期为由,将母亲的想法掐断掉。
“三郎,你真的是懂事了,那好吧,这事娘也不急,待你父亲孝期过了,再作考虑,”听刘逸这样说,张氏倒挺感动的,“你大哥和二哥刚刚前几天回来过,准备了祭奠的东西,娘知道你要回来,想等你一道去!”
“嗯!”母亲已经安排好了,刘逸也只能听从。
----------
刘逸回府后,叔父刘延景也过来和刘逸说些话。
刘延景没有随御驾去洛阳,刘逸也是半年多没见着了,见到这位长辈也感觉挺亲切,叔侄两人也聊了大半天关于府中还有刘逸的事,刘延景还以长辈的身份叮嘱了刘逸一些事儿。
两天后刘逸带着母亲,两位嫂子,还有十多名家仆,往梁山父亲刘审礼的坟墓而去。
在父亲祭曰的前一天,刘逸和母亲一行抵达梁山脚下,与在这里的大哥刘迈和二哥刘远会合,刘逸与大哥二哥已经这么久没见了,也自是有一番相互的问询。
刘逸和家人在父亲刘审礼的墓前呆了三天,所有礼节都结束后,才从梁山启程回长安,刘远和刘迈和跟着一道回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117
19118
19119
19120
19121
19122
19123
19124
19125
19126
19127
19128
19129
19130
19131
19132
19133
19134
19135
19136
19137
19138
19139
19140
19141
19142
19143
19144
19145
19146
19147
19148
19149
19150
19151
19152
19153
19154
19155
19156
19157
19158
19159
19160
19161
19162
19163
19164
19165
19166
19167
19168
19169
19170
19171
19172
19173
19174
19175
19176
19177
19178
19179
19180
19181
19182
19183
19184
19185
19186
19187
19188
19189
19190
19191
19192
19193
19194
19195
19196
19197
19198
19199
19200
19201
19202
19203
19204
19205
19206
19207
19208
19209
19210
19211
19212
19213
19214
19215
1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