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阵中也有箭矢飞出来,但密度远远不及唐军阵中射出的,只有不多的一些唐军士兵中箭倒下。

    几轮箭矢过后,双方的人马已经无限接近,弓弩手也已经弃弓拔刀,往对方阵中冲去。

    在漫天的喊杀声中,很快双方就绞杀在一起。

    作为这路大军指挥的右卫将军李知十并没有直接参战,他率领手下的亲卫人员驰上个较高的山坡,观察战场的形势,随时做出新的指挥和调度。

    在山坡下,还有数千人马待命,这些后备人马随时可以加入战团。

    战场上的形势非常的喜人,我军将士表现的非常勇猛,再加上人数占优,许多地方是两名或者两名以上我军将士围着一名突厥人打,这也使得战场上的情况很让人乐观,被砍下马的突厥士兵,比我方落马的人数多得多。

    随着突厥人不断被砍翻落马,我方的优势更加的明显,原本就是溃败逃跑的突厥人已经抵挡不住,有不少的人下马投降了。

    “将军,有一队突厥人往东北方向逃离了,好像是突厥部落的头人!”几名斥候模样的人策马飞跑过来,气喘吁吁地报告道。

    顺着一名斥候的手势,李知十以手搭在眼前,眯着眼看着前方。

    差不多接近正午时候,太阳非常的强烈耀眼,在太阳的映射下,远的地方几乎看不清楚景物,李知十眯着眼睛看了一会,才在明亮的阳光下,隐约地发现了很远处一队人马往西北方向逃跑,已经快看不到影踪了。

    “命令吴将军,率部追击!”李知十几乎没作考虑即下命令。看到有逃离的突厥人,他也马上明白过来,迎上来的这部突厥人是为另一部突厥人逃跑作掩护的,逃跑的那部突厥人一定是什么头人所领的,很可能还是阿史德奉职亲领的残部。若是让他们逃离,那就是自己的失职,很可能要受到主帅裴行俭的责罚,李知十也马上命令在山坡下待命的这三千人马,急速追击过去。

    裴行俭布署李知十这数万人马在这个方向,正是准备策应攻击,并防备突厥人逃跑的。

    那名吴姓中郎将得命后,立即率领所属人马,从李知十所处的山坡下飞驰而去,从北侧掠过我军与突厥人的交战地,快速追击而去。

    “将军,后面又有人马过来了!”一名在瞭望的亲卫指着东南方向,大声地报告道。

    李知十闻声马上望过去,看到东南方向有密集的人马过来,在远处分成两部,一部往自己大军所在的这个方向过来,另一部往东北方向追去。

    “是我们追击的大军!”李知十兴奋地喊道,从隐约可见的衣甲装束,还有飘扬的旗帜上,李知十可以认定,这部人数不少的人马,是我方追击突厥溃兵的大军。

    “弟兄们,跟着我,冲,不能让突厥人逃进山里面!”李知十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大喊道。我军的追兵已经上来了,兵力对比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已经不用什么调度了,两路人马,一定要将这部突厥人全歼,并且追上逃跑的那部突厥人,李知十也马上率领自己身边的亲卫,还有一部军士约千余人,从山坡上冲下去,加入战团。

    看到再有大群的唐军士兵加入战团,后面的追兵已经到了,还在苦苦支撑的突厥人没有了斗志,更多的人下马跪地投降——

    阴山西南面山脚下,一大队唐军骑兵正在快速往东面行进。

    数骑逆着大军行进的方向,往回急驰,在一名青年将领面前停了下来。

    “报告程将军,前方发现突厥人的踪迹,人数约四五千人!”领头的一名军士在这名青年将领勒停坐骑后,大声地报告道。

    青年将领坚毅的脸上露出一丝喜悦之色,命令道:“传我命令,全军加速,截住并消灭这部突厥人,不能让一个人漏网!”

    这是从丰州出发的唐军,由检校丰州都督程务挺率领,刚刚这名青年将领正是程务挺。

    程务挺在接到裴行俭的命令后,率军一万五千余人,星夜从丰州出发,往东北方向疾驰,准备加入围攻阴山以南一带的突厥人。

    原本不一定会被编入此次征战序列的程务挺,在知道裴行俭当殿要求自己随军出征,并作为裴行俭的副手,委以前军总管职时,心里可是没来由地高兴,他知道,这是裴行俭为他争取到的立功机会。

    程务挺参战多年,父亲程名振名声也不错,但他却并没得到太多的升迁机会,最主要的就是没有自己指挥的大的战功立正,如今裴行俭在皇帝和皇后面前给他争取和创造这样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程务挺也格外珍惜,在接到裴行俭的命令后,以他们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向东北方向疾驰,准备按裴行俭的命令率先对突厥人展开攻击。

    一路行来,他们遭遇到的突厥人并不多,也没费什么力气收拾,只是沿途情况复杂,从丰州出发过黄河与金河时遭遇了一些意外,使得他们行进速度受到影响,再加上裴行俭所亲领各部的行进速度快得在程务挺的意外之外,他们抵达阴山一线时,对突厥阿史德奉职部的攻击行动已经开始,阿史德奉职部已经溃败,程务挺他们错失了发动首攻的机会,这让程务挺有些恼怒,自觉对不起自己这个前军总管的职务,只不过程务挺到底也是久经征战的老将了,也马上做出调整,准备驰往阴山南一线,截击溃逃的突厥人。

    大军经过连续快速的行进,已经抵达阴山南麓,程务挺也是命令部下,严加戒备,随时准备对出现的突厥人发动攻击,同时派出大量的斥候探听消息。

    如今听到部下报告发现敌情,这让窝着火的程务挺很是惊喜,他立即命令将士们,以一定的队列散开来,准备围歼这部人数并不多的突厥人…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阿史德奉职被擒获

    “叶护,前面又有唐军的伏兵,我们怎么办?”阿史德奉职的护卫队长布塔带着哭腔,向自己的主人报告。

    包括阿史德奉职在内的所有突厥族人,都是没有想到,唐军在这个方向的伏兵也会有这么多,刚刚遭遇了数万人,现在又有上万的人马冲过来,作为头领的阿史德奉职已经明白,这些唐军肯定不是退居单于都护府,由萧嗣业所领的原先那些唐军,一定是大唐再派遣大军进入安北来了,而且数量还是非常的多。

    就从袭营的唐军数量,还有追击及刚刚在路上截击的唐军来看,攻击的唐大军数量至少十几万人以上,而且指挥的统帅谋略不一般,在这样还算冬天的时候发动攻势,兵力布署的很周密,除袭营的大军外,还有在自己溃逃可能的路线上都设置了伏兵,就是准备将自己的族人一战就歼灭,想到这,阿史德奉职有些万念俱灰,他知道,领近的阿史那泥熟匐部和阿史德温傅部也一定是遭到了唐军的攻击,情况很可能类似。

    这里不是大唐的腹地啊,为何唐军能这么来去自如,没有被自己部下侦知?

    大敌在前,阿史德奉职已经没有任何考虑的余地,要么战要么降,阿史德奉职选择了前者,阴山就在前面,自己只差了个把时辰就可以逃入山谷内,他怎么也要拼一下。

    “叶护,属下率队与唐军死战,你快带人逃离,趁唐军还未合成包围时,你快逃进山去!”忠心耿耿的布塔恳求道。

    “已经来不及了,与唐军死战吧!”阿史德奉职看到有一队唐军已经快速地插向北面,截断了自己往阴山方向的逃路,无奈地叹了口气,拔出腰中的弯刀,“杀,与唐军血战到底,集中力量往北面冲!”

    前后左右差不多都有唐军,差不多已经无路可逃了,只有努力杀出一条血路去,才有可能逃走,阿史德奉职也是命令布塔向北面杀过去,北面是他们可以逃跑的路,也是唐军兵力最弱的一个方向。

    “血战到底!”布塔也挥着手中的弯刀怒吼,率领手下的族人往正冲击过来的唐军杀过去。

    数千突厥人,挥舞着手中的弯刀,往北面方向冲去,试图在包围圈未完全形成前,往北面唐军兵力不太多时候,杀出重围去。

    耳中传来箭矢划过空气的呼啸声,唐军密集的箭矢往他们冲击的阵中射来,冲在前面的许多突厥族人中箭倒地。

    “叶护,当心,唐军箭矢杀伤力不小!”布塔率领护卫队保护着阿史德奉职,躲避着唐军密集箭矢的攻击,护卫队中已经有不少的士兵中箭倒地,这让布塔心急如焚。

    “快速冲到唐军边上,不让他们的箭矢发挥作用!”阿史德奉职怒吼道。

    突厥人拼命地往北冲击,试图缩短与唐军骑兵间的距离,让唐军杀伤力巨大的箭矢发挥不了作用,利用他们近战善于拼杀的优势,杀出一条血路来――

    程务挺手下的一万五千余人马,在程务挺的命令下达后,也马上以战斗队列散布开来,在各自主官的带领下,往突厥人队列中冲过去。

    程务挺所领的这部人马都是善战的边军,大部军士都是有战场经验的老兵痞,经历过的战事不少,战力是非常的强,再遇战事没有任何的慌乱,刀箭准备就绪,马上投入战斗。

    身着乌黑色衣甲的大唐军士,如黑色的闪电般,快速往突厥人阵中突出。

    无数的嗖嗖声响起来,那是唐军骑兵在马上射出的箭,直往突厥人阵中射去。

    兵员素质并不差的突厥人,在以往与大唐边军的作战中,能力都是差不多的,突厥人的骑射水平也是不错,但今曰兵败溃逃,许多突厥人在遭遇唐军的截击时候,竟然没有想到要用弓箭射击,被唐军射来的几轮箭射翻了一大片。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490 23491 23492 23493 23494 23495 23496 23497 23498 23499 23500 23501 23502 23503 23504 23505 23506 23507 23508 23509 23510 23511 23512 23513 23514 23515 23516 23517 23518 23519 23520 23521 23522 23523 23524 23525 23526 23527 23528 23529 23530 23531 23532 23533 23534 23535 23536 23537 23538 23539 23540 23541 23542 23543 23544 23545 23546 23547 23548 23549 23550 23551 23552 23553 23554 23555 23556 23557 23558 23559 23560 23561 23562 23563 23564 23565 23566 23567 23568 23569 23570 23571 23572 23573 23574 23575 23576 23577 23578 23579 23580 23581 23582 23583 23584 23585 23586 23587 23588 23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