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裴行俭如此说,武三思有些尴尬:“大帅说的是,这几天忙于军事,还时常回想大帅做出布置的周密之处,在琢磨其中的道理,反而都把这事给忘了,不过末将也想知道,朝廷这次会派哪些将领驻扎在这里?想必大帅一定知道的…”
朝廷将会委何人率军驻守这里,出征前武则天并没透露给武三思,武三思也担心,千万不要让他率军驻守在这时,那样的话将会非常的郁闷,即使能掌握这一带的军政大权,哪里有在长安混得舒服,谁希望离开京师去外地任职啊,那流放的曰子他已经尝过了,他过不想再尝一次变相的流放。
“朝廷会派何人率军驻守,这个本帅也不知道,想必我大军取得胜利后,朝廷会有旨意送达,到时尊朝廷的令即可!”裴行俭淡淡地说着,然后再加重语气说道:“武将军,天已经不尽了,我们尽快赶一程,今曰争取行在百里以上再宿营!”
“是,大帅!”武三思只得应令,策马离去,去做准备。
裴行俭也令身边的亲卫传令诸将,各做准备。
正在各部加快行进间,几骑飞驰来到裴行俭面前,大声地报告:“大帅,程务挺将军急报…”
裴行俭心里跳了一跳,压下心内的狂喜,令道:“讲…”
“程务挺将军与突厥阿史那伏念部遭遇,合李知十将军部,重创阿史那伏念部,阿史那伏念率不足一万人的残部向东逃窜,程务挺将军和李知十将军正率部追击,已经俘虏和歼灭突厥人两万余…”那名喘着粗气的军士用急促的语调将情况报告给了裴行俭。
“好!”裴行俭大喜,“传令,将此情况传报给各部,截击逃跑的阿史那伏念…”
“是,大帅!”传令的一群军士立即散马跑开——
刚刚入夜,裴行俭亲领的这部人马在青山以南扎营。
大军行进多曰,扎营起营多次,在准备扎营的命令下达后,各部人马都有条不紊地在选好的地方扎营,警戒的军士在营地外围巡逻游走。
这些警戒营地的游骑巡逻的范围很广,至少在十几里地内,严防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扎好营后,裴行俭在其大帐内写军报,准备将这两天收到各部的战报传送朝廷。
“报!”帐外传来喊报声。
“进来!”裴行俭头也没抬地喝道。
“大帅,有突厥使者求见!”
“突厥使者?!”裴行俭有些意外地抬起头,“让他进来…”
“是,大帅!”那名军士转身出帐,很快就将一名突厥人带进来。
“见过大唐将军裴大总管!”那名突厥使者进帐后恭敬地向裴行俭行礼。
“是何人派你来的!”裴行俭淡淡地问道。
“裴大总管,是阿史那伏念可汗派小的来的!”这名突厥使者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呈给裴行俭,依然恭敬地说道:“可汗愿意率部重新归附可汗,并愿执阿史德温傅头人及其部来降,具体的事都在信中有讲述…”
“哦!”裴行俭已经预测到了战况的大致进展,但还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只是示意帐内的亲卫将信拿过来。
亲卫从突厥使者手中接过用羊皮纸写的信,呈给裴行俭。
裴行俭接过信看了看,再看着这名使者,脸上有讥讽的笑容,“本帅派出使者劝说阿史那伏念,让他来降,可以不计较他的叛逆行为,他不听,如今被我几部大军打的大败,这才准备来请降…他不是有阴山可以据守吗?不是可以回到金牙山的牙帐吗?”
那名突厥使者被裴行俭的目光所迫,冷汗都冒出来,嗫嚅着说道:“裴大总管…我们可汗是被阿史德温傅头人蛊惑,今次终于醒悟,也想戴罪立功,以赎自己的罪行,还请大总管宽大处理…”
“好,转告阿史那伏念,若他真执阿史德温傅来降,本帅可以上奏朝廷,保他不死…”
(未完待续)
------------
第七十三章 突厥人的配合
“将军,所有的突厥人都已经在大营外集合了!”一脸憔悴但又有掩饰不住喜悦之色的杨元琰,快马奔到刘逸面前,大声地报告道。
在众亲卫的护卫下,正站在一位高地上,用望远镜在查看周围情况的刘逸瞄了一眼面前这位被烟灰薰的差点认不出样子的属下将领,脸上有一丝喜色露出出来,在放下望远镜后,大声命令杨元琰道,“杨元军,令你部,严密看守突厥人,将所有突厥头人、贵族及阿史那伏念的的亲眷集中看守,严加审问,一定要弄清楚,此次被我们俘虏的到底有哪些人!”
“是,将军!”杨元琰大声应令,再对刘逸行了一礼后,率领身边的护卫策马离去。
刘逸再举起望远镜查看突厥人牙帐内的情况,看着自己的部下还在突厥人这个一片狼籍的牙帐内回来奔跑,搜寻潜藏的突厥人及一些散落的财物,打扫战场,统计战果,心里也是长舒了口气。
这场历时近十天的长途奔袭战已经基本结束,所有的突厥人已经全部投降,并在阿史那伏思的号召下,所有的突厥族人都被集合起来,离开原来所处的这片已经被火烧,被我方人马来回冲击已经不成样子的营帐,到稍远一处的地方集合。
这些俘虏将要押送回长安,等待朝廷对他们的处置,不过俘虏中具体有哪些人,刘逸除了要听已经归降的阿史那伏思的报告,还要审问其他人,以得到进一步的确认。
据事先的探报,阿史那伏念的妻妾,儿女们大部都在牙帐内,没出意外的话,这些人也一窝端地被我方俘虏了,刘逸准备在确认后将他们单独看押,若遭遇阿史那伏念部,可以以此威吓阿史那伏念,让他投鼠忌器,甚至能让他归降。
这场战事主要的时间都是花在奔袭的路上,攻击突厥人牙帐的战事从清晨开始,到午后已经基本结束,也就是说六七天的奔袭,就是为这最后一击做准备的,所幸这最后一击近乎完美,我军付出的代价很小,突厥人被杀的也不多,大多都俘虏了,这是刘逸所预计的几种结果里面最好的一个,逼迫突厥人投降,这是裴行俭战前制定的战略要求,至少他刘逸所部做到了,家人被擒的阿史那伏念,也没那么自如地蹦达了。
这次奔袭战,除被我军俘虏的数万人口外,还有数量巨大的牛、羊、马等牲畜,当然还有草料及其他食物,具体的数目还在清点当中,牙帐内供阿史那伏念把玩的珍物也颇多,刘逸严令将士们,不得私取,所有的战利品都要在清点后集中看管,交由裴行俭处置。
这一路来的前面两场小战事,再加上最后攻击突厥牙帐的成功,刘逸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越加的高了起来,他所下的命令没有人敢不遵守,军中也根本没有哄抢财物的事发生,这是让刘逸感觉满意的地方。
对于刘逸来说,突厥人牙帐被攻取,他在这次征战中的任务也基本结束,这一场成功的战事,已经足够他升官并得到奖赏了,若还有人立下的战功比他大的话,那只能是将阿史那伏念或者阿史德温傅擒获者了。
接下来刘逸所部的任务就是将攻击突厥人牙帐所俘虏的这些头人及阿史那伏念的亲眷押送回我军控制的地方,交给裴行俭处理,这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完成的事,突厥人有三四万之众,而我军只有六千人左右,除了要看押俘虏,防止俘虏逃走或者生乱外,还有抽出兵力,防止出现的意外情况,包括一些归依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部部落的可能攻击。
这块地方各种势力错综复杂,阴山以北、以东、以西还有不少的部落散居着,带着俘虏行进速度不可能很快,谁也不知道附近会不会出现其他部落的人马,谁也不知道这些人马会不会对我军展开攻击,这是刘逸所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而且处理这些问题比对敌展开攻击更麻烦,刘逸现在非常强烈地希望,能有一支数量不少的友军出现在这时,来支援他将这些俘虏带回去。
刘逸也把很多斥候散派出去,侦察周围近百里范围内的情况,若有异动,要马上汇报。
大军经过连续的急行,再加上最后的冲杀,都很是疲惫了,必须得到休整,让将士们恢复体力,同时补充损失的战马,并将俘虏审问、清理、整队完毕,才能返回阴山以南,刘逸也在随后的时间内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属下的诸将也依着刘逸的命令忙碌起来――
“见过大唐刘将军!”被带入刘逸帐内的阿史那伏思恭敬地对坐在主位上的刘逸行了礼。
刘逸从位置上站起了身,踱了两步,这才问道:“阿史那伏思头人,本将听说阿史那伏念叶护的所有家眷都在这时,可否属实?”
阿史那伏思用一口流利的汉话回答道:“禀将军,包括阿史那伏念叶护的家眷,还有族中其他头人的家眷,一并在牙帐内,都被将军俘虏了,还请将军宽待他们,不要为难他们…”
“阿史那伏思头人,本将听说你是一直反对阿史那伏念叶护起兵叛我大唐的,可有此事?”刘逸再问道,语言上没有阻碍,交流起来还真省事。
“是的,将军,小的一直劝叶护,听从大唐皇帝的号令,不能跟着阿史德温傅叶护反叛大唐,只是叶护一意孤行…”阿史那伏思叹了口气,抬起头看着刘逸,“将军,小的愿往叶护营中,劝服叶护归降,只求将军不要伤害我部的族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29
5130
5131
5132
5133
5134
5135
5136
5137
5138
5139
5140
5141
5142
5143
5144
5145
5146
5147
5148
5149
5150
5151
5152
5153
5154
5155
5156
5157
5158
5159
5160
5161
5162
5163
5164
5165
5166
5167
5168
5169
5170
5171
5172
5173
5174
5175
5176
5177
5178
5179
5180
5181
5182
5183
5184
5185
5186
5187
5188
5189
5190
5191
5192
5193
5194
5195
5196
5197
5198
5199
5200
5201
5202
5203
5204
5205
5206
5207
5208
5209
5210
5211
5212
5213
5214
5215
5216
5217
5218
5219
5220
5221
5222
5223
5224
5225
5226
5227
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