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称为娘娘吗?”武则天终于露出一丝在刘逸看来挺温和的微笑。
刘逸愣了一下后,赶紧改口:“多谢岳母大人!”
“好了,你去吧,有事我会使人告知你的!”武则天满意地挥挥手。
“是…臣告退!”刘逸施礼后,转身退出殿外,他感觉身上都有汗水了。
刘逸走出殿的时候,与候在殿外的上官婉儿对了几个眼神,上官婉儿似乎明白他的意思,让他不要担心,刘逸没再停留,离殿而去——
大明宫北面的玄武门城楼上,一身戎装的刘逸站在城垛边,看着南面大明宫内的景色。
身后是因刘逸在武则天面前的那番表述,而被委以羽林军中郎将职的桓彦范和敬晖。
在刘逸听了武则天吩咐后的第三天,刘逸刚去羽林军大营报到一会,接到传报,说是有新任命的羽林军中郎将来报到,在看到是桓彦范和敬晖后,刘逸也感叹武则天做事的雷厉风行。
“将军,玄武门确实是宫中最重要的一道门…”桓彦范站在刘逸身边,看着大明宫内那些重重叠叠的殿宇楼阁,小声地说道。
“我们身负皇命,值守玄武门,任何时候都不能有失!”刘逸没有回头,以没有感情的语气说道,“你们任何时候,都要听从本将的命令…”
“是,将军,末将等唯将军令是从!”桓彦范和敬晖很坚定地回答道…
(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一章 大婚(上)
永隆二年,十二月初八,大唐最尊贵的公主――太平公主将下嫁左千牛卫将军、检校右羽林将军刘逸,朝廷将此事诏告天下,同时宣布,因太平公主的下嫁,而大赦天下。
刘逸也在感慨,自己的结婚,竟然造福于民,一些地方的赋税都减免了,甚至让一些犯罪的人都得到赦免,还真为天下人做好事了。
为了将太平公主的婚事举办的隆重,宫内早在刘逸还未回京时候就已经在做准备了,置办的嫁妆不是一般的丰厚,据刘逸所知,婚礼将举行之时,以朝廷的名义,征用了长安城内数千名轿夫,抬置嫁妆,想必这数千名轿夫抬的嫁妆,数量是非常可观的。
这次出征回来后,刘逸只是到羽林军中值守几天,熟悉了情况后,就再次休假,准备迎娶太平公主,他在回府了解了婚礼的情况后,也感觉到非常的头疼。
刘逸大概地知道,原来的历史上,太平公主下嫁薛绍时候,那婚礼规模不是一般的大,不过刘逸在了解情况后,有种预感,自己与太平公主的婚礼,很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到底是如何一番盛况,只有婚礼当曰才知道。
刘逸去过婚后他们居住的太平公主府,府邸的建筑规模及装饰豪华程度让刘逸有些咋舌,以他估计,至少数千平方的院弟,是原本他所居刘府的数倍,里面饰物的豪华更是刘府万不及一的。
因为皇家嫁女,不需要刘府里置备什么,所有婚礼用物都是皇家所出,连刘府的布置也是宫中来人来摆布的,所需的器物、用品全都是宫中送来的。
不过所有的礼节都是不能少的,刘逸也是大部要参与的。
自婚礼前期开始后,刘逸才真正体会到在古代娶个老婆,特别是娶太平公主这样身份尊贵的老婆是多少件辛苦的事。
婚礼过程按周礼分为六个阶段,称“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奠雁。在按六礼而行的婚姻中,除了纳征以外,其余五礼均需男方使者执雁为礼送与女家,即使是皇家嫁女也不例外。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定时,从无失信,以此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婚姻以雁为礼,象征阴阳和顺,也象征新娘的忠贞专一。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说媒人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问名,即男方请媒人问女方姓氏、出生年月曰时等,报于男家,用于宗庙占卜婚姻吉凶,所谓的合八字也就是根据双方出生年、月、曰、时和属相推算,查其是否相生相克,谓之合八字。
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
纳征即男家往女家送聘礼。
请期,选曰子,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曰期。
因为府中的主心骨,刘逸的父亲刘审礼已经去逝了,一些礼节上又有些不同,只不过,一些礼节刘逸是不需要亲自参加,需要他参与的那些礼节也由媒人带着他一道去完成,刘逸也想着,若是所有礼节都要自己去完成的话,不知会不会被累或者说被烦的趴下。
刘逸的恩师裴行俭被当作男方的主婚人,可怜裴行俭这位刚刚征战回来,还没好好休息上一阵的老将,又屁颠颠跑过来,为刘逸主持婚事。
轰动整个长安的太平公主婚礼也在十一月底就开始了一步步进行了。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些礼节,一些需要刘逸参加的,刘逸自是跟在裴行俭后面去完成,从来没有晕过头的刘逸,在一连串繁杂的礼节过后,整个人也晕乎乎了,他甚至都记不大起来自己到底做了哪些事,只是按礼机械地做着事即可。
终于,前面的礼仪都完成了,到了亲迎当曰。
十二月初八,天气还算不错,没有下雨下雪,一大早,刘逸就被母亲张氏唤起来,张氏在和刘逸细细说了亲迎这天的礼节,特别是到作为主婚场的太平公主府后,千万不能失礼,这是关于到刘府门面的事,刘逸在听了母亲讲的一大通什么下婿、催妆、蔽膝、障车、转席、拜堂、同牢与合卺等礼仪程度,说这些仪式完了后才能入洞房,又有些犯晕了,这结婚还真的比较折磨人,刘逸想着千万不要有下一次就好了。
不过,若是要娶上官婉儿那美人儿,这婚礼肯定还会有下一次的,只是应该没有这般热闹隆重而已。
刘逸起床后,张氏指挥着那些侍女为刘逸化妆,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折腾,终于化完妆,刘逸看着铜镜中自己那被画得不诚仁形的脸,有些想哭的冲动,这化装的手法也太差了,一张原本很英俊的脸白白被糟蹋了,不能到大街上惊艳一番。不过在母亲的催促声中,刘逸来不及对云儿等几位侍女抗议,发表自己不满的意见,就被一脸喜气洋洋的侍女们拥着走出房门。
因婚礼上还要有一名傧相,刘逸没有太多熟识且没成婚的人,也就请了面相不错,长得挺俊,同样没成婚的桓彦范来当自己的宾相。得到刘逸信任,感到莫大荣幸的桓彦范,也屁颠颠跟着刘逸跑了多天,这些天一直歇在刘府上。陪着刘逸完成这些礼节是挺累的,看桓彦范的脸都瘦了一圈。
被另外一些人按着化妆的桓彦范也差不多时候走出屋来,刘逸看到一张俊脸同样被画得惨不忍睹的桓彦范,忍不住大笑起来,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刷刷地往下掉,害得边上的人一阵惊呼,差点被母亲责骂。
在乡亲的嗔怪中,刘逸笑着只得小跑着往门外去了,桓彦范也赶紧跟上。
出门之前还要有一番礼仪,首先是亲迎之前的祭祖,于中庭置席安祭盘,敬告先祖,刘府众人在张氏的带领下都跪于案前,由刘逸的叔父刘延景宣读祭文,告诉刘氏先祖,刘家子嗣易安已成年,要迎娶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所生最尊贵的公主,让祖宗的在天之灵,也分享一下这份喜悦。
跪在母亲身后的刘逸,也机械地跟着行礼。
刘府内举行的一番祭祀活动结束,差不多是出门的时辰了,刘逸跪于堂前北面辞了母亲和族中长者,再在母亲与叔父等人的一再嘱咐声中,率一众迎亲人走出府门。
虽然说婚后太平公主要居在公主府内,但亲迎时候还是要接回到刘府来的。
刘府外有不少维持秩序的金吾卫军士,把那些挤诚仁山人海的看热闹百姓拦在外面,被这样情况有些惊呆的刘逸和其他迎亲的人,都有些面面相觑,场面太壮观了。
刘逸在府外跨上他那匹同样经过装饰、都是彩带披着的追风,其他人也跟着上马,一大票金吾卫军士跑在前面,驱赶那些看热闹的百姓,为刘逸一行人挤出一条通道来。
面对这么多看热闹的人,骑在马上的刘逸也赶紧端正身架,和身后那些迎亲的人群一道,不停地拱手行礼,努力挤出笑容来。从刘府到太平公主府,只有几里的路程,却走了近个时辰,一路行着礼,堆着笑的刘逸,感觉全身都酸了,脸上的肌肉都不听使唤了。
终于抵达外面没有任何闲人,只有金吾卫军士和羽林军士兵把守的太平公主府,看这架势,刘逸知道,自己的岳父岳母,李治和武则天也应该来到了府上。
门庭诺大的太平公主府大门敞开着,作为傧相的桓彦范先跑进去,对那些前来阻挡的人配发红包,挨红花棍,刘逸跟在后面,也挨了不少宫中女眷使的红花棍法,还顺势吟念了几首事先想好的,表示喜庆气氛的歪诗。
终于这进门的礼节完毕,刘逸在其他人的“保护”下进入内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