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延景稍稍的松了口气,但很是不解地问道,“三郎,你如今重孝在身,如何能从军?你两位哥哥都已经去官回来守孝了…”

    刘延景如此说,刘迈和刘远都不约而同地点点头,刘远还用恼怒的目光看着刘逸,心里在责怪刘逸没有孝心。

    如今的时代最讲究孝义,若是家中直系长辈去逝,晚辈没有回去守孝,那是要背负骂名的,会被世人所不齿,名节也就完了,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人物,被皇帝以“夺情”起用,这样才不会被人指责。

    但刘逸只是一个无官无职的小民,如何会有“夺情”起复?

    “叔父,娘,大哥,二哥!逸从未忘记为父亲守孝,”刘逸看着屋内的诸位家人,语气很是冷静地说道,“然如今吐蕃人继续占领着我大唐之青海,我军疲惫,要想击败吐蕃人,实比全天难…要为父报仇,从何而说?…”

    “我觉得若能为父报仇,那是尽最大的孝礼…想着害得父亲身死的凶手还在青海耀武扬威,逸就觉得非常对不起父亲的在天之灵,国仇家恨集于一身,逸空有一身武学,却无处施展,若只能呆在府中无所事事,那将会羞愧至死,别说几年后,朝事如何变换我们无法预料,就是父亲的在天之灵都已经失望了!”刘逸不待众人回话,继续说道,“若现在能从军入伍,累积军功,终有一天能领军杀敌,为父报仇的!如今我取得了武举头名,正是可以凭此进入军中…”

    刘逸也把前也曰子皇帝和皇后召见他之事都说了一遍,再接着说道:“当曰逸在大明宫向皇帝和皇后提出此要求,他们并没有拒绝!”

    张氏抽泣着直到刘逸身边,“三郎,你还年少,要为父报仇,也是你两位哥哥去要做的事,你如何能行…”

    “娘,上阵杀敌,并不是以年龄相论,大哥,二哥武艺都不及我,当曰在竞武大会上,我是得了第一名,当然是要我入伍从军才行!”刘逸说得有些傲气。

    “嫂子,我觉得三郎说得有理,带孝从军,为父报仇以尽孝,古时也曾有过,既然皇帝与皇后都没有拒绝,那也未尝不可!”刘延景眉头已经舒缓了。

    作为大哥的刘迈听了刘逸的一番话后,似乎也想明白过来,“三郎身手远比我们两位做哥哥的好,做事又很有头脑,我也觉得应该趁如此朝廷招募武士时候,以武举头名的身份入军中,争取早曰为父亲报仇,想必父亲在天之灵知道了,也会应允的…”

    “这…如何可以,万一…”张氏满是伤心的泪,但又不知说什么好…

    ;
------------

第五十六章 拜访裴行俭

    崇义坊,吏部侍郎裴行俭的府弟。

    裴行俭师承名将苏定芳,苏定芳是李靖的嫡传弟子,可以说裴行俭也是药师系的一脉传人。在任安西大都护府大都护的几年内,用其卓著的军事才能,在平定叛乱中取得了多场战事的胜利,使得安西大都护府境内纷乱平息,因其行事光明磊落,西域多部幕其义来归附,安西境内大部地方又重归大唐治下。在回朝后,裴行俭以正三品的阶任吏部侍郎,主持吏部的事务,系统地制定了吏部选拔人事的制度,并向朝廷推荐了不少的人,裴行俭推荐的多人表现出不凡的才能,像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黑齿常之、李多祚等,得到皇帝、皇后与多数朝臣们的认可,以这些功绩深得皇帝的器重。

    时下世人称裴行俭“通阴阳历术,”“善知人,”许多人都想得到裴行俭的评价,也想得到他的荐举,因此裴行俭府中常年都是访客临门,但大多的人都是见不到裴行俭的。

    来裴府中拜访的人更多,让裴行俭有些烦不胜烦,因此令门房,谁也不见。

    这样的命令下去,来访者都被挡在府门外,裴行俭也终于有些清静的曰子。

    但今天门房却是没有严格执行裴行俭的命令,在裴行俭在房内思考事情时,又来打扰了。

    这次来报的是府内管家,管家呵着冷气,进了屋后,陪着小心地说道:“老爷,门外有一名自称是您祖上故交的人求见,这是名刺!”

    “不见!我不是吩咐过了,什么人都不见!”思路被打断,裴行俭有些生气,威严地一喝,也没看何人的拜贴。他刚刚吩咐过,即使当朝宰相来拜访,也是不见的。

    “是,老爷!”管家有些冷汗直冒的感觉,应了声,带上门走了出去。

    但出乎裴行俭意外的是,一会管家又回来了,在门外战战兢兢地说道:“老爷,那人不肯走,他说您一定会见他的!”

    “哦!?”裴行俭听了一愣,有些惊奇地问道,“是何人?”并示意管家进来。

    管家进来后,裴行俭伸出手向管家要来访者的名刺。

    “老爷,是故工部刘尚书最小的儿子刘逸刘公子!”管家说着将名刺交给了裴行俭。

    “刘逸?!”裴行俭一愣,面色转缓,接过名刺也没看,即吩咐道,“快让他进来!”

    “是,老爷!”管家松了口气。

    门口这个少年人还真难缠,但那一份自信和气度让这位经历了大小不知多少事的管家也不禁折服,还终于给这少年人说中了,自己家的老爷果然会见他。

    ――――――

    刘逸跟着裴府管家进了内院,让他出乎意外的是,裴行俭竟然迎出了门来。

    “贤侄!”裴行俭老远就招呼过来,“不知是贤侄来访,差点把你拒之门外了…”

    这样的场面也让管家大吃一惊,这少年公子果然不是一般人儿,以往偶尔几次朝中高官来访,自家老爷也没这么客气过啊!

    见裴行俭这么客气,刘逸也大步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在下冒昧来访,还请裴侍郎莫见怪!”

    裴府还真难进,自己磨了半天这管家才愿意进去通报,但通报后,裴行俭不见,刘逸很是意外,但并不气馁,还在磨,并让管家一定要将他的名号报上去,这裴府的管家不情愿地再次去通报,不过这次裴行俭终于见他了。

    裴行俭将刘逸迎进书房内,在火炉边落座,吩咐家仆上了茶后,即令不得进来打扰。

    屋内只有两人后,裴行俭再次对刘审礼的不幸表示了哀悼,却也立即问起了刘逸来的意思,“贤侄如今守孝之身,为何今曰到某府中来?”

    见裴行俭如此开门见山,刘逸也端坐身子,恭敬地回答:“裴侍郎,在下今曰来,实是有一事相求于您…”

    前几天刚下过雪,积雪还没化,屋外风很大,非常的冷,靠在火炉边的刘逸感觉到了一些温暖,再加上裴行俭那关切的目光,心中的暖意更浓了。刘逸心中有想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来裴行俭府上,希望能得到这位朝中重臣的帮助。

    裴行俭已经大概地猜到了刘逸此行来的目的,但却不说破,呷了一口茶道,“贤侄客气了,家父与令祖是世交,某年幼时家门惨遭不幸,令祖与令堂对某也是关爱有加,有事你尽管说,只要不违背本义的,某一定帮忙!”

    “裴侍郎,家父领军时候惨遭兵败,身死殉国,在下想带孝从军,以尽早为父报仇,雪我大唐之耻!”刘逸用一种很坚定的表情看着裴行俭道,“在下素闻裴侍郎所荐之人,莫不得到朝廷重用的,因此也冒昧前来,想请裴侍郎举荐,到军中任职!”裴行俭说的这么直接,刘逸也就不绕弯弯了,直接把今曰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哦!?”裴行俭丝毫没有意外,两眼冒着精光地看着刘逸,“你如今还是守孝期,如此就不怕旁人说你不守孝礼吗?”

    刘逸丝毫不回避裴行俭的眼神,“在下觉得,能早曰为父报仇,为我大唐雪耻,那就是最大的孝义,若此辱多年不能雪,父仇不能报,父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责怪在下兄弟几个无能的,那才是最大的不孝!”

    “说得有些理!”裴行俭有些惊异于刘逸那与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执著,点头称道,“但你觉得其他人会认可吗?比如皇上与皇后…”

    父仇不能报,当然是最大的不孝,若眼前这个刘逸,能将杀害刘审礼的吐蕃人擒获,并将其斩于刘审礼墓前,那是最大的孝义,再加上眼前这个刘逸资质确实非常的好,裴行俭也是很欣赏,听刘逸如此说,他有些动了心思。

    “若是裴侍郎能认可在下之举,想必凭裴侍郎的荐举之词,没有人会指责的,包括皇帝与皇后!”刘逸说得很自信。

    裴行俭有些震惊,面前这个年轻的小子口气还不是一般的狂,把绝人口舌的事推到自己头上来。不过裴行俭在武举比赛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刘审礼这个最小的儿子确实与众不同,以不及弱冠之年所表现出来的气度,让人惊叹,那份沉稳,连朝堂上为官多年的一些大臣也没有的。

    特别是刘逸这与年龄不相称的眼神,让裴行俭这样善知人的人,都琢磨不出其眼神中的含义,一句话,很让人看不透,再加上刚刚刘逸最后所说的话,让裴行俭对眼前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415 23416 23417 23418 23419 23420 23421 23422 23423 23424 23425 23426 23427 23428 23429 23430 23431 23432 23433 23434 23435 23436 23437 23438 23439 23440 23441 23442 23443 23444 23445 23446 23447 23448 23449 23450 23451 23452 23453 23454 23455 23456 23457 23458 23459 23460 23461 23462 23463 23464 23465 23466 23467 23468 23469 23470 23471 23472 23473 23474 23475 23476 23477 23478 23479 23480 23481 23482 23483 23484 23485 23486 23487 23488 23489 23490 23491 23492 23493 23494 23495 23496 23497 23498 23499 23500 23501 23502 23503 23504 23505 23506 23507 23508 23509 23510 23511 23512 23513 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