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人可是她的乐手,若在关键时刻出问题,只怕真要输了,这让她有些担心。

    吴节见这两人实在紧张,知道这么下去不行。想了想,决定缓解一下他们的紧张情绪,笑道:“依依,归先生,我前一阵子写了几个故事,准备等写多了,凑在一起,合成一个集子。你们也知道,我现在也有举人功名,平曰间也参加过几个文会,听到了不少关于严阁老的笑话,非常有趣。”

    依依:“严阁乃是当朝首辅,别人敢说他的笑话?”心中却是不信,圆瞪着双目。

    吴节:“怎么就不敢了,我朝从来不以言罪人。不过是士大夫私底下说几个笑话而已,难不成严家父子还要来抓人不成?”

    归老头道:“那也是,读书人身份尊贵。”

    吴节一整面皮,开始说起了故事:“且说,有一天,严阁老去内阁值房当值,一进门,张居正和高阁老都笑了起来。严嵩不解,问,你们笑什么?我可是当朝首辅啊!”

    “张阁老和高阁老不说话,只是笑。”

    “笑了半天,眼看严嵩就要下不来台,徐阶和严阁老是亲家,不忍看他出丑,就好意提醒说,首辅大人,你没发现自己脚上的两只鞋子不一样吗?一只是皮靴,另外一只是布鞋,还是快回家去换一双吧!”

    作为曾经的花魁,彩云以前也曾于朝中的达官贵人们诗酒唱和鱼雁往来,对朝中的事情也知道一些。

    至于依依和归老头,跟了彩云这么长时间,对朝廷的事情也有所耳闻。

    听吴节说起内阁几个大老的事情,顿时来了兴趣。

    依依插嘴问:“不就是穿错鞋子了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家去换一双就是了,又会闹什么笑话?”

    吴节淡淡道:“一般人自然是闹不了什么笑话,大不了换双就是了,偏偏这事落到严阁老头上,却平白多了一段故事。”

    他接着道:“徐阁老一番好心,可这话落到严嵩的耳朵里,严阁老却大发雷霆,骂道,徐阶我看你是老糊涂了,我家里的鞋子也是一只皮靴一只步鞋,回家有什么用?”

    三人同时一呆,想了想,却同时扑哧一声笑起来。

    归老头更是笑得手中的胡琴都落到了地板上,至于依依,更是笑得扑进了彩云的怀里,不住地抹着笑出来的眼泪:“这个严阁老,真逗,哈哈,太笨了!”

    彩云也笑得腮帮子发酸,不管怎么说,归老和依依看起来终于正常了,不像先前那样紧张得不知道该干些什么。

    她深深地看了吴节一眼,心中大为佩服,这个吴先生,真懂得说话!

    等到将彩云三人的情绪调整好,吴节朝外面看去,却见寿宴已经到了**。

    李家父子今曰收了不少礼物,兴致颇高,一杯接一杯酒下来,两人都醉了,被府中下人搀扶着,跌跌撞撞地回屋歇息。

    换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来主持。

    李家父子一走,大家都放松下来,气氛越发地热烈。

    接下来,就该是新老两大花魁的比试。

    首先出场的是湘月,只见一群乐师众星捧月似地簇拥着一个衣着华丽,皮肤白皙的女子出来。

    小严也回到了座位上,他的神情依旧凝重,显然还是有些担心。

    乐声响起,便是湘月和几个女子在戏台上翩翩起舞。

    吴节不懂舞蹈,也看不出好坏来。

    不过,既然比试已经开始,再呆在彩云的屋子里也没什么用处。

    就信步走了出去,准备找个好一点的位置,以便看得清楚。

    刚出屋绕过戏台,走不了两步,就看到旁边一个彩棚的薄纱帷幕打开了,露出桂圆那张胖乎乎的脸。

    桂圆朝吴节不住招手,小声喊:“士贞先生快过来,快过来。”

    如果没猜错,彩棚里坐着的应该是李妃娘娘。

    因为身份关系,李妃不想引起人注意,所坐的彩棚皆用薄纱围住,靠戏台子也近,正是看歌舞表演的最佳位置。

    见李妃有召,吴节自然不好拒绝,只得走了进去。

    就看到李妃手捧着一个铜手炉,脚上围着一条羊毛毯子,坐在那里。她穿着朴素,加上又是一个孕妇,看起来就好象一个普通妇人。当然,普通妇人也没有那么端庄的五官。

    “见过娘娘。”吴节拱手施礼。

    李妃:“先生可寻到彩云姑娘了,你的座位在哪里?”

    “已经找到了。”吴节指了指自己的位置。

    “哦,坐那么偏僻啊!”李妃点点头,指了指棚中的一张椅子:“先生就坐这里看吧。既然彩云姑娘今天要唱先生的新诗,孤家倒是有些期待,这次你一定要胜过严东楼才好。先生大才若斯,等下也不知道那彩云姑娘唱得如何?”

    吴节本待拒绝,可湘月的舞蹈已经结束,接下来就要唱新曲了,现在再回自己座位,只怕就要错过。

    当下也不矫情,谢了一声,就坐到椅子上。

    一阵幽幽的琴声之后,湘月放声唱道:

    送子薜萝别,悠悠鸾鹤别。

    乱山秋雨歇,孤驿暮涛分。

    去国见飞鸟,思家生白云。

    阖闾城上月,清影为留君。

    ……这一首五言诗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名字叫《送人》,是小严在回忆年轻时在苏州于一个青楼女子的分别时所作。

    这诗对吴节来说,也不过是老生常谈,无论是意向,还是其中意境,或者诗句,都显得匠气十足,根本就不值一提。

    可吴节毕竟是被唐诗宋词养刁了胃口的,一说起诗词,首先就想到的是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这样的大宗师,巨匠。

    在这个时空的明朝,因为没有唐、宋两朝,真实历史上的那两座高峰期并未出现。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9498 59499 59500 59501 59502 59503 59504 59505 59506 59507 59508 59509 59510 59511 59512 59513 59514 59515 59516 59517 59518 59519 59520 59521 59522 59523 59524 59525 59526 59527 59528 59529 59530 59531 59532 59533 59534 59535 59536 59537 59538 59539 59540 59541 59542 59543 59544 59545 59546 59547 59548 59549 59550 59551 59552 59553 59554 59555 59556 59557 59558 59559 59560 59561 59562 59563 59564 59565 59566 59567 59568 59569 59570 59571 59572 59573 59574 59575 59576 59577 59578 59579 59580 59581 59582 59583 59584 59585 59586 59587 59588 59589 59590 59591 59592 59593 59594 59595 59596 5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