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辉瑞这样的超级医药公司,做一轮新药的临床试验,也都要脱不止一层皮的,而脱皮的痛苦过程,往往要延续三年乃至十年。

    值得吗?

    就理智上来讲,杨锐其实更相信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就比如治疗地中海贫血的药物,去铁胺的开发有赖于铁螯合剂的发现,这是一种链球菌发酵液中提取的天然产物,也是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联合研究成果。而杨锐提出的去铁酮,正如他所言,也是羧基吡啶酮类化合物的长期研究才有了相关药物的产生。

    至于杨锐自己,他提前做成的离子通道的研究,以及PcR的研究,又或者实验室里的相互作用蛋白,或者g蛋白的研究,甚至尚未正式运作起来的克隆组的研究,都会在长短不等的时间里,衍生出无数的重要药品,就过去的经验来说,这些重要的基础研究,完全能做到影响世界50年乃至100年的程度。

    可以说,杨锐如果专注于生物基础性研究,他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的人解决病痛而奠定基础。

    但在感情上,杨锐并不能轻易的说服自己。

    他并没有将全部的精神和时间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就是他投入的那部分,也并不都用于做基础研究了。

    因此,仅仅讨论更大的价值,更大的作用,并不恰当。

    或者,将去铁酮的研发工作交给其他人做?

    杨锐只是一想,就放弃了。

    如果是其他人做的话,那就要规规矩矩的做研发了,也就是说,除了杨锐头痛的临床试验和药物准入制度以外,还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于药品的开发工作中去。

    历史上,去铁酮是什么时候上市的呢?

    1995年三月。

    从1982年发现羟基吡啶酮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效果良好的铁螯合剂以来,印度的医药公司又用了13年的时间,才完成药品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工作。

    13年以后,又有多少重型地中海贫血症的患者能等得到去铁酮?

    事实上,13年根本不够,因为95年是去铁酮在印度上市的日期,到欧美药品监督部门审批上市还要两三年,到中国上市还要再多五年,而这已经是加快以后的时间了。

    换言之,如果杨锐不亲自去做,而是假手于他人的话,去铁酮的出现并不会提前太多,也许能提前个五六年,但对中国患者来说,仍然要用一生来等待。

    杨锐心生不忍。

    他的思绪纷乱不安。

    值得吗?杨锐不止一次的问自己。

    若是讲利益,肯定是不值得的。

    去铁酮固然是能赚到钱的,但花费的时间精力那么多,若是将同等价值的话,杨锐能用相同的时间和精力,赚到不知道多少倍的钱。

    但人是不能纯粹讲利益的,杨锐之所以选择科研,而不是经商,就因为他并不纯讲利益。

    而在利益和情怀的平衡点之间,杨锐通常是选择中间偏左的路线的,可这一次,似乎是中间偏右的站位。

    “我想做这个药。”在会议快结束的时候,杨锐突然对许正平说了一句。

    同一时间,台上的医生也说到了结论部分:“总的来说,阴!道泡腾片的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局部用药无全身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可长期用药……”

    “咱们做这个,不对口吧。”许正平有些懵。

    王思胜咳嗽一声,道:“不用对口,放里面就行了。”

    ……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m.ting95.com
------------

第七百五十六章 去铁酮

    会议结束,许正平算是弄明白了杨锐的想法,愕然道:“咱们做去铁酮,确实是不对口啊。”

    做生物学的倒是有做药品的,但这并不是说任何做生物的学者都能去做药品研究了,更不可能像做什么药就做什么药。

    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正常来说,属于基础生物学中的基础,都已经基础到细胞的离子通道中去了,差不多是人类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底端的生物活性物质,还要怎么基础。

    若是再过些年,靶向药物兴起,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生物学家们倒是真的有适合做药物研究的,就此转去工业界赚些钞票也没问题。

    但就现在,离子通道实验室的研究实在是超前药物研究太远了,另外,实验室里的学者们,恐怕也不太愿意放下身段做工业界的工作。就以许正平本人来说,反正都拿差不多的工资,为何不留在北大有前途的实验室里,做有前途的基础研究,刷论文是很紧张的事,你慢一步,后面的人就追上来了,而你以前的努力就白费了,等两三年以后转过身来,你曾经占据领先的前沿位置,或许都已经变成后方了。

    选择做科研,就是选择一辈子的竞争,稍微有点理想的科研工作者,从高三开始,基本就是年年高考的状态,坚持不下去的人自然淘汰,反正,一个科研领导到最后,只需要几个顶尖人物就可以了,剩下的能用科研狗填充的就用科研狗,不能的,再配几条科研猿也就行了。

    也只有杨锐这样的家伙,才有余力考虑做一些别的什么的事情。

    不过,杨锐也理解许正平的想法,只道:“我们先去找之前发言的医生,看看具体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他心想,若是离子通道实验室不能做药物的话,那就由华锐实验室来做好了。

    虽然不是什么赚钱的项目,但到最终,应该还是能赚到钱的,毕竟,杨锐不用担心最耗时间的研发过程,也不用怕做不出成果来,而这些部分,正是风险最大的。至于临床试验什么的,耗费精力和时间是没错,可主要也就是麻烦,药物水平过得去,临床试验总是能过得去的,全世界那么多国家,也不见得一定要在全球售卖。

    其实,就是不赚钱,杨锐也不在乎。

    他建立华锐实验室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自由,不仅仅是简单的个人享乐的财务自由,还是追求理想的财务自由。

    想做什么实验就做什么实验,想做什么研究就做什么研究,这才是杨锐的理想――氯化银,铂金棒,丢块纯钠看爆炸,泡茶都用4个九……

    贸贸然的将华锐实验室拉去做一种赚钱不多的药品,其实不需要什么解释,无非是有钱任性罢了。

    “我想看看病人的情况。”杨锐看看四周,道:“正好在医院,问问看,能不能实地看一下。”

    “好吧。”许正平没有反对的立场,作为离子通道实验室的副主任,他更是要支持主任杨锐,转头问王思胜道:“小王,刚才发言的医生你认识吗?”

    王思胜心道“我怎么可能认识”,扭头过来笑道:“我去问问。”

    须臾,王思胜找人问了过来,道:“正好是协和医院的医生,叫雍晓东。我报了杨主任的名字,人家立刻就同意了,现在就在住院部,一会派个人来接咱们。”

    总共耽搁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样子,杨锐就在住院部某栋楼的一楼,见到了等待在那里的雍晓东。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5218 15219 15220 15221 15222 15223 15224 15225 15226 15227 15228 15229 15230 15231 15232 15233 15234 15235 15236 15237 15238 15239 15240 15241 15242 15243 15244 15245 15246 15247 15248 15249 15250 15251 15252 15253 15254 15255 15256 15257 15258 15259 15260 15261 15262 15263 15264 15265 15266 15267 15268 15269 15270 15271 15272 15273 15274 15275 15276 15277 15278 15279 15280 15281 15282 15283 15284 15285 15286 15287 15288 15289 15290 15291 15292 15293 15294 15295 15296 15297 15298 15299 15300 15301 15302 15303 15304 15305 15306 15307 15308 15309 15310 15311 15312 15313 15314 15315 15316 1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