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腿不重要,重点是脑子好使。”

    “我怎么没看出他脑子好使的。”许正平拿起履历又看了一遍,自然是一无所获。

    “算了,我去找蔡院士想想办法,看能不能给他弄个什么票……”

    许正平赶紧拉住他:“这种事就别麻烦蔡院士了,哎呀,你这是走火入魔了吧天启镇魂曲全文阅读。”

    杨锐抹把脸:“随你怎么说吧,这人我要见着。”

    “非他不可?”

    “差不多吧。”杨锐满脑子都是酶学的资料,这货弄过来,稍微训练一下,绝对好使。

    能从大连轻工业大学一路做成工程院院士,这自学能力肯定也是超强。

    许正平看着魔怔的杨锐,道:“那咱还面试什么啊,直接录取了算了。”

    杨锐忧心忡忡的道:“这不是来了才好谈条件吗?你刚不是说了,还担心人家学校不放人?咱们得帮他调动不是?”

    许正平奇怪了:“你是怎么看出他天赋异禀的?”

    “反正不是脱了裤子看的。”

    这句话,许正平想了八秒钟才想明白,想明白以后,顿时哭笑不得。

    杨锐围着实验室中间的方桌转悠。

    杨锐现在的状态,就好像为了某个掉落,天天刷副本,连刷好几个星期,变着法子刷,倒贴钱刷,刷来刷去的,终于有一天,想要的掉落出现了……这个时候,自然是拼了老命的抢啊,此时的状态,一个团队的其他人无法理解也是正常的。

    许正平没办法了,只好顺着杨锐的意思,一会儿再建议道:“要不就寄钱过去吧,寄往返的火车票钱,够意思了。”

    杨锐持续担心:“他万一买不到票,不愿意来了呢?”

    “就当来首都旅游了,他肯定也乐意。”许正平心里狂吼:咱是北大啊,北大面试,怎么可能有不愿意来的。

    杨锐思前想后,又拿起苏先凯的履历看了半天,道:“这小子结婚了,这样子,给双份的火车票钱,外加在北京四天的食宿费,等于来北京的费用咱们全掏,请他和夫人来面试。”

    许正平的脑液都沸腾了:“有这么着面试的吗?”

    “怎么没有,你以为哈弗牛津就不用抢人了?改抢的一样抢,斯坦福这种财大气粗的新兴名校就更不用说了,遇到合适的,人家不光出往返的国际机票,还送旅游,安排五星级酒店。”杨锐没指望苏先凯现在就有院士的水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只要有院士的潜力,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和意愿,那帮助就很不小了。

    看看已经被杨锐捕获的黄茂就知道了,只要杨锐稍作指导,他就能独立完成钾通道项目的大部分实验,最后,他甚至注意到了细胞内的电导率——换10个普通科研猿,别10个了,就换一操场的普通科研猿,都不会去做这样的测试,至少杨锐自己就不会。

    简单而重大的科学发现多了去了,中国一年毕业的研究生更多,有好几十万,但在这种灵感型工作上,人数不过是分母罢了。

    可以说,杨锐在理查德的科研竞争中,黄茂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假如杨锐的实验团队里只有魏振学这种二货,他是敢不敢将几十万美元投入其中,发起竞争,恐怕又是一番纠结。

    杨锐是实验室老大,经费也是他弄来的,许正平懒得去争,只是第三次拿起苏先凯的履历,认真研读,一门心思的想要读出其特殊之处。

    整整一天时间,许正平都纠结于此了。

    ……
------------

第五百三十八章 捕获幼牛

    readx;

    “苏先凯!你的?报!到门房取。”办公室大妈刘红梅占据着房间里唯一的电话,每个人的信息都要经她来传递。

    苏先凯茫然抬头,大方脸整个是迷糊的状态。

    “哎呀,你的电报啊,还不知道是什么事呢,赶快去看看吧,别是老家有什么事了,你们那村子在山里头吧,发个电报挺不容易的。”办公室大妈的语气有些古怪。

    苏先凯闷嗯了一声,书签放在刚刚看过的位置,出去了。

    大妈瞅着他的动作,又觉得不爽,口中道:“天天看英文的杂志,好像就他看得懂似的,还不就是个助教!”

    办公室大妈的对面坐着两人,只是笑不说话。

    苏先凯出了教学楼,气闷的踢了一脚石头。

    他是从太行山里考出来的学生。所谓的革命老区,说起来好听,实际上却只能说是又红又专,但在学校里,在办公室里,所有人说起太行山,第一印象就是穷。

    办公室里的老教师刘红梅更是三五不时的将“穷”和“山”挂在嘴边。

    原因很简单,刘红梅的儿子和苏先凯同年毕业,苏先凯因为成绩好而留校了,刘红梅的儿子却因为只读了不出名的大专,没能分配到学校里来。

    两个年轻人不同的命运,却在刘红梅心里扎了一根刺,或许是更年期到了,刘红梅逮到机会,就要讽刺苏先凯两句,方才觉得快活。

    自然的,苏先凯是不会觉得快活的。

    正相反,办公室里的空气,几乎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如果用后世的语言来评价,刘红梅就是在施展冷暴力。

    然而,苏先凯虽然天天都看论文,却对此无可奈何,他可以去实验室,但实验室是多个小组公用的,做完了实验就要出来,他也可以去教室,但教室也是给全校学生使用的,上完课了就要离开。

    学校还要求老师坐班,以方便学生来问问题。

    很少有人来问小助教问题,于是,苏先凯每天就在图书馆和办公室打转。

    因为学校里拿不出经费给青年教师,所以,苏先凯等年轻人必须先做理论研究,只有理论研究做的好了,才能增加经费。

    苏先凯迫切的希望能够写一篇理论稿子出来,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继而拿到学校最高的3000元经费,做自己想做的项目。

    拿到经费,开启项目,不仅意味着脱离“新人”阶段,还意味着自己有新的办公室可选,哪怕是最差的项目办公室,苏先凯也可以第一时间搬过去。

    中年妇女的怨念,实在是太可怕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133 58134 58135 58136 58137 58138 58139 58140 58141 58142 58143 58144 58145 58146 58147 58148 58149 58150 58151 58152 58153 58154 58155 58156 58157 58158 58159 58160 58161 58162 58163 58164 58165 58166 58167 58168 58169 58170 58171 58172 58173 58174 58175 58176 58177 58178 58179 58180 58181 58182 58183 58184 58185 58186 58187 58188 58189 58190 58191 58192 58193 58194 58195 58196 58197 58198 58199 58200 58201 58202 58203 58204 58205 58206 58207 58208 58209 58210 58211 58212 58213 58214 58215 58216 58217 58218 58219 58220 58221 58222 58223 58224 58225 58226 58227 58228 58229 58230 58231 58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