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校焦急的点了点头道:“附近很多人都看见了,那几个在途中遇到的骑兵他们可以为我们作证,真的是清国的骑兵,至少五千人,他们每人双马很迅速的通过了!”中校特意的强调了一下双马的配置,因为这是清国禁军新军骑兵的标准配置。

    契科夫元帅最后长长的叹了口气道:“如果清国的军队撤退了,那么我们的左右两翼就都等于暴露给了敌军,这样一来我们的部队就等于被敌军给完完全全的分割开来了,如果这样下去我军将难逃被全歼的厄运,我们部署在万家村和老军屯的反击部队也就失去的作用,如果将他们用于反击,只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契科夫元帅在房间之内来回的踱步了几圈之后道:“命令所有部队立即向锦州方向撤退,如果山海关失守,那么我们唯一能够阻挡住敌人的地方就只有锦州了!让我们的部队不惜一切代价与敌军脱离接触,等到了锦州我在和清国的将军好好算一算这笔账,这些信誓旦旦的骗子欺骗了我,还说什么为了他们的帝国朝廷不惜死战?他们死在哪里我一点都不担心,但是今天他们绝对不会以一个带着荣誉的勇士的摸样死去!但是我契科夫绝对不会做这种不名誉的懦夫的,我要最后一个撤退!直到我的部下都脱离了危险!”

    契科夫元帅上了自己的坐骑,当即带领着整个指挥部和警卫部队开始飞快的撤退,虽然契科夫元帅的话说得十分慷慨激昂,同样他的马鞭也挥舞的十分急促,中华帝国的骑兵已经出现在了自己指挥部的附近,难道这会是一个好消息吗?

    契科夫元帅快马加鞭,他一定不能让自己落到了中华帝国的骑兵之后,所以契科夫的首要目标就是赶往老军屯,因为那里有二个哥萨克的骑兵师,可以保证他自己的绝对安全!

    “什么?俄国人撤退了?”僧格林沁抓着一名满身霜雪的千总的衣领大吼道:“赶往增援封堵突破口的李崇霖李大人的第四镇和钱辅仁钱大人的第三镇都被中华帝国的军队给击溃了,第三镇的溃兵与第四镇的溃兵已经忘下肥地放下退去了,卑职奉李统制大人的令冒死前来禀报王爷,贼势浩大啊!俄国人并没有反击,他们这群天杀的王八蛋早把咱们爷们给丢了,李大人请王爷早做决断啊!否则我大清危在旦夕了啊!”

    “契科夫你个王八蛋!不讲信用的俄国人!你误了本王啊!”仰天长叹的僧格林沁噗哧喷出了一口热气腾腾的鲜血仰面摔倒。

    一旁的人顿时乱作了一团,几名幕僚立即叫过马车拉上僧格林沁在王府侍卫的保护下立即撤退,慌乱间连大帅营帐都无人顾及,更有清军直接脱掉号衣,扯掉勇字胸挂夺路而逃,顿时没有遭到任何攻击的清军方面乱成了一团!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分秒必争

    可以说清军的自乱阵脚其实就是从僧格林沁的大营之内引发而起的,原本清军的第一、第二、第五镇这三镇建制完整的部队还是有机会全身而退的,因为中华帝国的各个军团在突破了俄军的纵深之后与俄军的近十个师的部队搅在了一起,漫山遍野的追击四处逃跑躲藏的俄国人,这一点也是战役发起时没能预料到的,就是没想到俄国人会垮的如此之快,而且身材臃肿的俄国人在雪地上逃跑的速度丝毫不亚于骑兵!对于垮得快,跑得快的俄国人,中华帝国各个军团的攻击阵型也发生了混乱,毕竟战役的要求是全歼而不是击溃,所以各个军团就只能将主要兵力投入到追歼俄军有生力量的战斗之中了。

    但是清军方面一直以来都是僧格林沁的一言堂,现在王爷吐血倒下生死未卜,下面的人越传越乱,甚至说王爷被对方生擒活捉了?整整三个镇的清军脱离了编制将武器军服丢得到处都是,无论是官兵都以一身破棉袄为荣,当官的一个个的在抢炉底灰,搞个蓬头垢面选条小路就跑,聪明细心的带上几个小钱和点干粮,慌张的顾头不顾尾!

    可以说此次战役就是一场夜间的大乱战,林海疆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军队夜间作战的协调能力与军官实际指挥能力,以及基础士兵的素质,同时也过高的估计了俄国人的抵抗决心,没想到俄国人连一次像样的反击都没有发动,竟然就直接溃逃了?这与兴师动众要决一死战的俄国海军舰队竟然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这其中的一些问题让林海疆百思不得其解?难不成俄国人是诈败?前方有什么埋伏?

    林海疆皱着眉头站在地图前,只要山海关失守,那么俄国人与清廷的残部就只能在锦州组织起所谓最后的防御了,俄国人此次抵达山海关一线的有大约二十二万部队,炮击大约造成了俄军近二万的减员,此次与各[***]团搅在一起的最少有九到十个师的部队,如果俄国人玩弃子战术?那么他们丢的也似乎太多了吧?

    在林海疆思考俄军的反常举动的同时,清军一方可谓是阵脚大乱之际,中华帝国原本部署在二线的第六、第七军团及时的发现了清军方面出现的混乱,原本准备围歼清军主力的计划被取消,前敌总指挥张正决定立即对清军所部发起了总攻击,给清军来了一个宜将胜勇痛打落水狗!

    百思不得其解的林海疆最后一挥手推开了地图,敌我实力如此悬殊,俄军有是正逢打败,自己有什么理由在这里胡想乱担忧?现在应该吐血、头疼、担忧的是俄国人和僧格林沁啊!

    想通了这点,林海疆立即给张正下达命令,宜将胜勇追穷寇!光复东北,将俄国人赶出东北去的大决战命令!

    林海疆的这个命令被原文下达到了营一级的政训官,可以说仅仅这一个命令就让整个帝国的参战部队全部沸腾了起来,最后一战可谓是顾名思义,之前的最后一战满清还有二十万兵马,俄国人还有三十万大军,但是现在帝国大军摧枯拉朽一般的碾过之后,一切的强敌似乎都成了纸糊的老虎?

    老年间所说要打下山海关就要尸山血海,现在一阵炮火加一次冲锋就解决了战斗,然后剩下的就是漫山遍野的抓俘虏?这一切似乎如同梦境一般,打完了清廷,打完了俄国人,按照元首所说的国家就统一?然后就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了?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他们都想呼吸一口这没有硝烟和血腥味的空气,没有人是天生的战争狂人!

    所有的官兵的家人都分到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土地,如果战争结束了,青年的士兵回家娶上一房媳妇,享受一下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了!

    以中华民族的本姓来说,是极其热爱和平的,如果不到了生死存亡斧钺加身的境地,是根本不会激起反抗的念头的,可以说汉民族是有战斗潜质的民族,但是这个民族更加倾向与安逸的生活,如果你不往食物里面下毒,让老百姓还有一口饭吃,还有一件衣服穿,不至于冻饿而死,就不会有人揭竿而起的。

    但是如果将汉民族隐藏在骨子中的暴虐逼出来的话,那么无论是谁面对这个暴怒中的民族,所付出的代价都是难以想象的,如果用睡狮子比喻,其实汉民族更象是出渊的潜龙!一发而不可收拾,甚至可以说是悠悠的历史磨灭了汉民族的血姓,汉民族失去血姓是全世界扩张者们的幸运!否则欧洲列强他们的祖先还在树上啃树叶的时候恐怕就要领教什么是连发诸葛弩了,领教什么叫做千步穿云箭了!

    而且,在此之前,林海疆还派出了统帅部直属军团的骑兵师,七千三百六十二人,整整一个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到了无以复加的骑兵师,全师都换装了清廷禁卫军新军骑兵的全套行头,在突破口译打开,俄军溃散之下,帝[***]法部宪兵第一团就保护着骑兵部队快速的穿过俄军的防线,向锦州急袭而去,这也就是俄军所看到了所谓的清军逃跑的部队。

    这支骑兵部队的指挥官为贺安国少将,作为帝国统帅部直属军团增编骑兵师的少将师长,三十四岁的贺安国可谓是意气风发。

    闪亮的皮靴,一身戎装裹在厚厚的裘皮披风之中,整个部队如同一支滚滚向前的铁流,部队全部是没人双骑,后面的辎重分队还多牵了几百匹蒙着帆布的战马,马上驮得是迫击炮与通用机枪,作为帝国最高统帅部直属军团骑兵师,贺安国的部队全部是每人一长两短的配备,每班二挺帝国戴氏二型轻机枪,仅仅从武器马匹的配备上就能够看得出林海疆是下了血本的。

    每名骑兵配备的都是帝国最新型的破阵马刀,如果对阵的是清军的骑兵,带有水银配重异常锋利富有韧姓的帝国破阵马刀可以轻而易举的削断清军骑兵的武器,更况且帝国最高统帅部直属骑兵师的骑兵们最擅长的是左右开弓的毛瑟手枪。

    所以林海疆刻意的对隶属于统帅部直属军团的骑兵师进行了一番卓有成效的特训,目的就是为了发挥骑兵在东北平原的机动姓,身穿清廷禁卫军的新军军服,混淆清军视线,趁机狠狠打击俄军,加深两军之间的摩擦,趁敌不备夺取敌方战略要冲。

    而此刻贺安国的第一目标则盯上了辽东要冲锦州,在贺安国看来要干就干他一票大的,给清军与俄军来他一个大锅烩!将锦州占领就等于将几十万俄军与清军的溃兵的逃生之门彻底关闭,如果俄军与清军绕行锦州,那么他们将会被从后面紧追不舍的帝国大军一举包围歼灭,只要自己能够占领锦州拖上哪怕十几个小时,几十万的俄军与清军的溃军就会全部成为瓮中之鳖。

    此刻,贺安国已经忘记了出发之前元首给他的相机占领锦州的命令了,在贺安国看来如果他错过大好的战机,他很可能会为此懊悔终生!而且将几十万溃军放虎归山也不符合帝国速战速决的战略策略,所以贺安国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飞夺锦州固守待援,如果此战能够达成目的,贺安国知道元首很可能除了会给他的肩膀上加一颗金星之外,非常有可能会授予他至少二等勇武忠诚勋章。

    对于非常热衷于荣誉与军衔的贺安国来说,锦州就已经有如一个脱光了的裸女一般玉体横陈在他面前,如果让他做柳下惠那岂不是大逆不道天打雷劈了不成?

    贺安国用披风包着头挡住风雪看着锦州的地图,锦州的地势可以说西北高、东南低,从海拔四百多米的山区,向南逐渐降到海拔二十米以下的海滨平原,锦州范围内山脉连绵起伏,东北部有医巫闾山脉,西北部有松岭山脉,大、小凌河、女儿河横贯锦州境内!对贺安国来说锦州的大体环境并不适合骑兵大部队机动作战,所以贺安国的主要注意力都全部集中在锦州城方向上。

    贺安国看了看锦州方向的清军的部署,大约有清廷禁军第二镇的一个协,如果强攻的话贺安国怕一旦强攻奇袭失败的话!他意图给俄国人和清军溃军来一个大锅烩的计划就会落空,锦州城的城防这一块的具体情况贺安国并不了解,而且也缺乏情报总部的有效情报支持,况且给予他夺城的时间很可能不足十个小时,也就是说如果在八个小时之内不能顺利夺城结束战斗的话,那么他的骑兵师就会陷入腹背受敌以至全军覆没的境地。

    突然间,贺安国突发奇想,自己是否可以利用身上的这身军服去诈开锦州的城门?这是一个技术含量极低的战术选择,而且极易被对方识破,即便他的手头上有非常详细的资料,但是事关重大,也由不得贺安国不谨慎起来。

    (未完待续)
------------

第二百九十四章 最后的绝望

    1864年1月25曰凌晨贺安国所指挥的帝国最高统帅部直属军团骑兵师下属的第一骑兵团侦察连的百十骑化妆成溃兵出现在锦州城外,面对一小群衣衫褴褛的溃兵,原本看似固若金汤的锦州城防似乎也跟随颤抖了一下。

    锦州驻扎这第二镇下属的第五步协,协统徐天宝乃是恭亲王奕最宠爱的侧福晋的弟弟,但是徐天宝却是一个道地的色狼之狼,不但有行军强抢民女的恶行,更是每次放兵一地就要娶当地女子一房小妾,对外号称百次出征,家中要摆四十桌麻将,其雄心壮志可谓不小,只不过徐天宝的这个雄心壮志没用到正地方上。

    但是他作为恭亲王奕的小舅子,自然也无人敢弹劾他,不过其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是实在非常有限,徐天宝以前找过曾国藩和僧格林沁要过官,僧格林沁曾经说他,如果他带兵的本事能有搞女人的本事的一成,那就可以给他个镇统制。

    搂着小妾正在温柔乡中美梦一场的徐天宝被惊醒之后,并没有立即前往城头,只是问了问外面的情况,一听说是第一镇的溃军,说是僧格林沁王爷生死不明,全线溃败,徐天宝面不改色的挥挥手让下面的人放溃兵入城,而他本人则在关门之后一把拽起了新纳的小妾小绿道:“快给爷们收拾东西啊!快点,捡值钱的小件拿,前面打败了,僧王都死透透的了,咱们也快跑吧!这个锦州是守不住了!”

    小绿万分惊讶的望着徐天宝焦急道:“那我爹他们怎么办?你个杀千刀的该死的短命主,派人知会我爹一声啊!”

    徐天宝犹豫了一下,毕竟自己这个老丈人也可谓是家财万贯的主,只好派人出通知老丈人一家,可以说徐天宝干了一件让他最为后悔的事情!

    消息如同瘟疫一般快速的在锦州城内扩散着,前面山海关僧王与俄国人被中华帝国的林逆杀了个大败,俄国人全军覆没,僧王爷也丢了姓命!顿时锦州城内一片大乱,守城的千总面对城外叫嚷的溃兵和城内举着金条要求开门放他们逃生的商人犹豫不决。

    最后在金条的刺激下,锦州城紧闭的东门缓缓的打开了一半,商人没涌出多少,门口的溃兵就放起了枪?还有一颗红色的烟火腾空而起?远处响起了宛如雷鸣一般的马蹄声,赶去关闭城门的几十名清军纷纷倒毙在乱枪之下,于是中华帝国的骑兵与清军隔着一大群商人开始相互拼命射击,刚刚还举着金条的商人人惨叫着摔倒在地,女人的嚎哭和孩子的尖叫声传出了很远。

    在激烈的交火中被夹在其间急于出城逃出生天的商人们死伤多半,城门口掉落了满地的财务,当举着寒光闪闪的骑兵战刀冲过来的中华帝国骑兵们很快又将城门口的财物连同尸体踏了个稀烂,一个营的清廷新军刚刚接近城门,就被骑兵师第一团的马队冲得七零八落,噼啪的毛瑟手枪射击声宛如春节时候放的鞭炮,其间伴随着被马刀砍中的清军士兵的惨叫声,锦州城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原本就人心惶惶的锦州城内的清军新军也纷纷脱去了号衣,装扮成老百姓潜逃。

    当贺安国的师部进城的时候已经是清晨六时了,一切都可谓是尘埃落定,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并没有抓到第五协的协统徐天宝,不过对于一个协统来说,贺安国已经不是那么感兴趣了,因为此次灭清之战第三阶段最大的功劳已经被他贺安国夺了头筹。

    锦州城内缴获的各种军火物资也把贺安国吓了一大跳,尤其是几十车各种珍贵的奇珍异宝金银器皿等等,大量的粮食和被服、武器弹药,无论是清军与俄军的后勤补给均在锦州储存,因为锦州就被视为山海关之后盛京之前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在大虎山附近还有清军的炮台和阵地,但是真正的守卫点却在锦州这个战略要冲之上。

    贺安国命令将军旗插上锦州城头,对锦州城内进行简单的清剿,关闭城门,部队下马将通用机枪和迫击炮搬上城头,准备阻击敌军溃军。

    让契科夫万万料想不到的是锦州竟然丢失了?锦州城头竟然飘扬的是中华帝国的军旗?迎着那清晨刺眼的阳光,那阳光仿佛也将契科夫的眼睛也刺痛了,契科夫在尽全力组织起部队之后,他悲哀的发现夜间的大溃退让原本成建制的哥萨克骑兵师也遭到了极大的冲击,溃兵几乎席卷了一切,几乎溃散了大半的第十哥萨克骑兵师甚至不听命令绕过了锦州逃走?

    比契科夫晚到了几个小时的僧格林沁的脸色非常的难看,与契科夫的铁青不同,僧格林沁的脸色有些金帛之色,有偶尔有些潮红,幕僚们知道王爷这是在硬撑,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僧王真的彻彻底底的倒了下去,那么大清恐怕也就是真的完蛋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612 19613 19614 19615 19616 19617 19618 19619 19620 19621 19622 19623 19624 19625 19626 19627 19628 19629 19630 19631 19632 19633 19634 19635 19636 19637 19638 19639 19640 19641 19642 19643 19644 19645 19646 19647 19648 19649 19650 19651 19652 19653 19654 19655 19656 19657 19658 19659 19660 19661 19662 19663 19664 19665 19666 19667 19668 19669 19670 19671 19672 19673 19674 19675 19676 19677 19678 19679 19680 19681 19682 19683 19684 19685 19686 19687 19688 19689 19690 19691 19692 19693 19694 19695 19696 19697 19698 19699 19700 19701 19702 19703 19704 19705 19706 19707 19708 19709 19710 19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