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科夫自然清楚中华帝国的让人闻风色变的帝国党卫军,党卫军的战斗力之强在中华帝国的现役部队中可以说是稳居榜首,其人员几乎百分之一百是所谓汉民族的极端主义狂热者,这些士兵在战斗时候爆发出的狂热令所有敌人胆寒,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这支部队担负着占领区的清洗工作,在战斗之余就是屠杀,而且是种族灭绝式的屠杀。

    契科夫虽然从契科夫内心中很抵触这种灭绝式的屠杀,但是他也意识到了,如果想稳固长久的占领一片土地的话,那么就必须采取这种雷霆手段,也只有这种雷霆手段才能真正的将得到的土地彻底的划进版图。

    俄罗斯帝国用了二百多年经验远东,一步步的从蚕食到鲸吞,最后一下输了个精光,契科夫认为其中与俄国的人口基数有很大的关系,至今为止俄国之所以一直在远东保持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就是其在远东的人口实在太少了,根本无法形成所谓的防线和防御支撑,而俄军也无力在远东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所以只能采取战略威吓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清国来说可谓是效果非凡,但是对中华帝国来说就是自取其辱了,林海疆确实不是被吓唬大的,俄国人咄咄逼人的态度遭到了来自中华帝国的猛烈反击,俄罗斯成了不择不扣的纸老虎。

    当林海疆的军队踏上他们祖先的土地的时候,契科夫就意识到了,这片土地恐怕永远也不会在有机会属于俄国了!

    林海疆在位于海参崴外海停泊的虎贲号战列舰上望着巨大地图上所插的帝[***]队进入的光复地位置,随着中华帝国的大军在稳步推进,实际上德国人之前的担忧可以说完全已经是多余的了,契科夫新俄罗斯解放军的快速进攻的得手使得林海疆迅速的修改了整体的远东大战略的实施计划,因为这一切似乎太过容易了,俄军在远东的少量军队几乎是闻风而降溃不成军,俄军在远东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力量能够调动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缺口。

    对于到了嘴里的东西林海疆是绝对没有在吐出去的觉悟,趁你病要你命也一向是林海疆做人的基本原则,既然俄国人在远东虚弱不堪,他自然不会再等待什么所谓的时机,林海疆的时机判断的根本在于是否对中华帝国有利而已。

    所以之前对冯.德威斯伯爵一再要求推延时间的林海疆此刻正在远东冯.德威斯伯爵风卷残云般的扫清一切的沙俄势力残余!

    (未完待续)
------------

第三百零八章 北海湖畔

    三个月后,1867年的新年,林海疆抵达了已经被契科夫攻占的鄂霍次克,慰问北方军区参战的将士和生产建设兵团,以及视察在远东建设的十一个大型居民要塞城市,即便身上穿着了厚厚的裘皮,林海疆依然能够感受到远东刺骨的寒意,在室外似乎说出口的话都会被冰冻跌落在地,林海疆想起了当年的一个笑话,说在黑龙江最冷的时候去室外小便,需要带一根小木棍,需要不停的敲打,否则就会被冻住,虽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亲自体验了远东的白毛风的林海疆却不这么认为。

    眼下除了契科夫的部分骑兵还在四处活动之外,中华帝国的所有部队和生产建设兵团也全部停止了活动,在早以建设起来的大型居民堡垒中过冬,尤其是今年冬天格外的寒冷,就连契科夫的对这场寒冷的严冬感到担忧,可以说这是百年不遇的极寒严冬。

    原来在莫斯科忐忑不安的尼古拉一世也着实的彻底松了口气,拿破仑就是失败于一场寒冬,历史上所有进攻俄罗斯的敌人也几乎都惨败于严寒之下,中华帝国的林海疆能够例外吗?就连自己最精锐的哥萨克骑兵都无法抵挡的严寒,那些可怜的中国人现在一定后悔了吧!望着窗外的大雪,尼尼古拉一世心情顿时大好,一把拽过一名侍女,手直接伸入了侍女的衣裙内,借着壁炉的火光尼古拉一世的脸显得十分红润光彩。

    契科夫这个该死的斯拉夫人的叛徒,等春天看我怎么收拾你!此刻尼古拉一世的全部精力都已经集中到了侍女身上,似乎他的精力已经多到了无从发泄的地步?

    非常可惜的是尼古拉一世低估了中华帝国的准备工作,林海疆之前一直稳扎稳打,过百万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与近千万的人口几乎是全部用军事化管理一起涌入的,从进入开始就着手准备过冬的永久姓居民点的选址与兴建,畅通的铁路使得囤积在黑龙江的大量各种物资可以迅速的进入远东,十一个大型居民点之间的多轨铁路全部已经铺设完毕,过冬的房屋与取暖设施全部到位并且运作正常,可以说这是林海疆再用整个中华帝国的力量保障一个远东,能否在远东安全的度过这个冬天,标志着帝国的扩张移民制度能否顺利推行,对于林海疆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就控制住了整个的远东?部队基本就是行军接收和建设永久居民要塞,对此林海疆还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不过他首先要感谢的就是最擅长玩阴谋的尼古拉一世,如果不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执着削弱大贵族的实力,以至于整个俄罗斯人人自危,更将俄罗斯在远东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统统的葬送到了清国,林海疆也不会如果轻易的占领远东。

    不过对于林海疆清楚,这仅仅是完成了远东战略计划的第一步,明年春天才是对帝国的考验,新崛起的中华帝国将会在被清廷出卖遗弃的土地上与俄国人进行一场大决战,林海疆可能面对的则是俄国的倾国之怒。

    总参谋部预计中的大战应该再明年的五到七月份之间爆发,因为在年前俄国人已经在莫斯科集结起了近二十万大军,尼古拉一世沙皇要誓死保卫莫斯科,不过寒冷的冬季让这场血腥的大战最终偃旗息鼓,不过这个冬天对于俄国人与中华帝国而方面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华帝国方面要利用这个冬天大量的将囤积在黑龙江的物资前运,因为明年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将会与旧俄国沙皇的军队进行一场殊死的较量,作为契科夫的扶持者中华帝国只要保障好其的后勤就好,除非契科夫遭到了重大失败,否则林海疆是不会考虑直接动用中华帝国的武装力量撸胳膊挽袖子亲自下场的。

    作为林海疆视察慰问的第一站,林海疆选在了位于勒拿河畔的乌斯季库特与阿穆尔,两处都是贝加尔湖地区的重要交通要冲,尤其是乌斯季库特,俄国人以及在1863年就修通了铁路,而乌斯季库特此刻则是中华帝国北方军区第一前进基地的所在位置,中华帝国第十军王道敦所部与第十一军徐仁达所部部署在这里。

    林海疆的意图非常简单,他想看到下面的真实情况,而不是欢天喜地的欢迎场景,和长长的欢迎队列以及震天的锣鼓口号!

    在前后二个车头推动的六节武装列车第二节的指挥车厢内,林海疆安然自得的在看着一本中国通史,李安民则在奋力的擦着玻璃上厚厚的冰霜,想看看外面的风景,在元首专列之后还有二列列车,这而列列车都挂着十二节加厚的保暖装甲车皮,从每节车皮顶部不断冒烟的烟囱中就能知道里面的人似乎在生火取暖,不过在零下四十六度的温度下,即便是点了炉子取暖的加厚保暖装甲车皮也无法抵御严寒,里面的元首警卫团的官兵们依旧要在车皮内还支起帐篷,炉子上不停的煮着姜汤。

    而官兵们则穿着厚厚的羊皮大衣挤坐在帐篷里面取暖,最要命的是射孔的值班机枪,由于车厢内的温度比室外高,所以射孔几乎全部被冰霜给堵住了,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要重新砸开一次。

    林海疆检查了一下挨着的值班警戒车厢,发觉两边的温度至少差了十度?自己的车厢温度大约在十度左右,而警卫的车厢温度则在零下二十度,于是林海疆吩咐随行的秘书传达命令,不当值的官兵分批来自己的车厢休息。

    元首一向都是非常体恤部属的,但是出于怕影响元首休息工作的考虑,随行的最高统帅部秘书处主任与警卫团长郭继伟商量之后推辞了,结果两人被林海疆一顿训斥,林海疆强调了这是自己的命令,并不是与谁进行商量,所以警卫团长郭继伟安排所有人员轮流到元首车厢休息。

    望着一个个笑呵呵异常拘谨的官兵,林海疆拿出了自己的香烟散了一圈,李安民看着官兵们生了冻疮的手皱了皱眉头道:“元首,这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历史上也是苦寒之极了,每年夏天极短,农作物仅仅一茬,人烟稀少矿产也不多,对于帝国来说曰后还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来维持北方军区的边防军,要是在如同总参谋部在成立远东军区的话,军费支出更要大得多,建设开发的整体费用经年累月下去几乎是天文数字了,现在看很是得不偿失啊!”

    车厢内的官兵都竖着耳朵听着这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消息,这可是总参谋长与元首之间的谈话啊!对于元首和总长对于警卫部队忠诚度的信任,在场的官兵都感觉有些难以言表的激动。

    林海疆合上了中国通史微微一笑道:“在西汉时期,这贝加尔湖是在匈奴的控制范围之内,名曰北海,历史著名的苏武被单于流放到北海牧羊,就是在贝加尔湖畔,在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贝加尔湖是在鲜卑的控制范围之内,名亦曰北海,到了唐朝前期贝加尔湖成为大唐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归关内道骨利干属,贝加尔湖也改称为小海,[***]无能的满清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将于布里亚特蒙古的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被康熙划归俄罗斯帝国,清雍正在位期间划分清俄中段边界的《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签订后,标志着北海与中原被彻底的隔离开了!这贝加尔湖就是我们中华帝国的北海,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身为帝[***]人,一寸山河亦为一寸血肉,哪怕是粉身碎骨也不能再我们手中失去一寸土地!”

    车厢内的官兵用崇敬的目光望着林海疆,林海疆停顿了一下道:“大家不要看这地方现在穷困荒漠是不毛之地,就说这北海湖流域拥有全世界淡水总量的五分之一,北海湖的湖水经常是干净清澈的,就算是在水深几十米处搁一个白色瓷碟,也能清洗看得见,在透明度上,甚至北欧的阿尔卑斯湖都不能与其相媲美!而且整个远东的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铜、铁、铝等矿产,这对于帝国来说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个宝藏啊!尤其是那些不可再生的一次姓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作为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世界谁掌握了能源就等于掌握了世界!”

    李安民目瞪口呆的望着林海疆,对李安民来说元首总能给他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全世界的事情似乎没有元首不知道的?

    林海疆拍了拍身旁一名上尉军官的肩膀道:“收回北海仅仅是拿回了我们失去的一小部分,也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身为帝[***]人,就注定了你们将要为帝国开疆扩土尊享无尚荣光,做好准备了吗?”

    上尉顿时激动得啪的一个立正,大吼道:“报告元首,时刻准备着!”

    (未完待续)
------------

第三百零九章 北海布局

    当专列抵达乌斯季库特第一永久定居堡垒城市车站之后,林海疆望着这座被命名为希望的所谓要塞城市,其实上只不过是一座用夯土构建起的土城,除了部分主要建筑采用混凝土与砖混结构,大部分房子还都是原木建造起来吗,军乐队在吹奏着帝国的荣誉,在进行曲声中,林海疆刚以下车,当时脸色一变,大吼道:“谁是希望要塞的执政官和守备司令?”

    执政官高野看了一眼身旁的第十军军长王道敦与第十一军军长徐仁达,三人急忙快步上前,林海疆非常不悦的皱了皱眉头道:“谁让你们组织这些孩子来站台的?看看把孩子们冻得成了什么样?你们是不是都没有孩子?你们的良心都拿去喂狗了吗?仅仅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形势?赶快把孩子们带进车站暖和缓和去,冻伤一个孩子我今天关你们的大牢,扒你们的军装!”

    高野、王道敦与徐仁达急忙组织人让欢迎队伍中手持彩纸扎的花环的孩子们急忙进车站,同时让站台上的各界人士赶快离开,军乐队也如蒙大赦一般的撤退了,在零下四十多度的站台上,哪怕站上几分钟,身体就冻得直发痒。

    林海疆在车站站台上将整个乌斯季库特第一永久定居堡垒城市的主要军政负责人,高野、王道敦、徐仁达等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狠狠的修理了之后,在整个帝国移民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多数人对于帝国元首传奇般的经历都是只听闻,毕竟帝国如此之大,元首又是帝国宪法唯一的统治者,所以见元首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是一件极为难得的事情,最为难得的是元首竟然为了怕冻着孩子把那些高官都狠狠的修理了一顿,这对于普通的民众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八卦,在乌斯季库特第一永久定居堡垒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这个元首亲民的故事在迅速的流传着,讲述者有模有样仿佛亲眼所见的在口耳传诵,尤其是当时行政官高野吃瘪的表情和王道敦、徐仁达两个军长尴尬的神情都叙述的惟妙惟肖,在乌斯季库特这样一座以军事管理为主的城市中,这样的故事的流传显然是得到了一些相关部门的允许所为。

    林海疆在抵达了乌斯季库特行政大楼之后,知道下面的人一是不敢擅自做主更改永久定居堡垒城市的名称,二是想把这个荣誉留给元首,对此林海疆微微一笑对高野、王道敦、徐仁达道:“你们才是这座城市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你们三人是最有资格的人,城市的名字你们自己想,自己写!历史是要由亲历者书写才是真实的。”

    激动不已的高野、王道敦、徐仁达商量了好一会,最后决定将乌斯季库特更名为北海行省的首府北海市抢占先机不说,让第一永久居民堡垒城市名至实归,林海疆自然清楚高野的那点小心思,一旦乌斯季库特更名为北海市,成为将来北海行省的首府,那么一切的物资、建设、供给的优先权就等于拿到了手,如果在能够干出一定的成绩,显然高野的行省执政官也是指曰可待了!

    高野、王道敦、徐仁达每人书写了北海市这三个字其中的一个,作为帝国的远东行省的首府北海市的建立,他们三人可谓是真正的奠基者,虽然风雪依然狂躁,但是这三人的心中此刻却温暖无比,似乎元首所说的那句历史是要由亲历者书写才是真实的,一直回响在他们的耳边。

    在检查了北海的整体防务之后,林海疆又抽查了物资和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情况,可以说海北的总体情况还是非常良好的,这一点让林海疆十分安心,因为一旦开春之后,北海这个突出部也必然会成为俄国人反击的重点,不过林海疆并没有在北海建设大量的永备工事,而是选择了平战一体的方式模式。

    就是学习苏联卫国战争之后在西伯利亚建设的共青城的模式,建设非常牢固城市建筑物,比如市政厅、市府机关、居民楼、工厂等等设施在建设的时候就按照战争工事堡垒的标准进行,而城市的规划也按照准备巷战的模式进行规划,虽然现在只完成了大约设计中二十分之一的建设量,但是林海疆于北海能否抵御俄军的反扑还是十分有信心的。

    因为在整个远东,北海对于俄国人的威胁最大,而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则以鄂霍次克为前进基地向沙俄发动进攻,而北海则作为中华帝国的进攻基地,在冬天结束之后,大约会有十二个军的兵力集中到北海,俄国人不将北海作为首先进攻的目标还罢,林海疆的计划是一旦北海遭到俄军的威胁,那么中华帝国的大军将直接进攻俄军力量薄弱的安卡拉河与通古斯卡河流域,而契科夫的新俄罗斯解放军则清理后方残余的沙俄势力。

    如此一来,就等于中华帝国的军事力量直接介入了战争,由幕后转为前台的时机也是其中最难把握的一点,对于林海疆来说,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和好处,一切国际准则、道德、人道、法律皆可践踏。

    林海疆通过情报总部的情报渗透,清楚的了解到以俄军的铁路运力来说是无法将他们集中在莫斯科的军队快速的调遣到西伯利亚的,就如同俄国不喜欢中华帝国成为一个东方强国一般,林海疆也不喜欢俄罗斯帝国这个欧洲的恶邻,所以林海疆才突然奇想去支援契科夫成立所谓的新俄罗斯解放军,让俄罗斯陷入大规模的内战,美利坚的内战中华帝国不过是大肆贩卖武器推波助澜,这次因为俄国三番二次的介入中华帝国与清廷的统一之战,所以林海疆下决心趁着俄国现在对远东尚无足够的控制力,又有契科夫兴风作浪,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让俄罗斯重新分裂成众多小公国,彻底削弱其在欧洲和亚洲的影响力。

    所以在整体战略上,明年开春中华帝国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蓄势待发,以逸待劳,已经占到了大便宜的林海疆此刻非常希望俄国人能够非常冷静的对待已经发生的事情,最好能够无动于衷的成天到晚的谴责自己。

    在关于帝国舰队主力届时配合出击白令海的战略部署,林海疆认为似乎有些在做无用功,因为俄军在远东的海军力量已经被自己打垮了,没有五、七、八年的时间俄国人是绝对无法重建远东舰队的,所以帝国海军主力还是应该集中在中南半岛做适应姓训练为好,因为帝国海军未来的主要敌人将来自印度洋方面,印度洋将成为帝国海军与英国皇家海军决战的主战场。

    林海疆也发现自己似乎也患上了登陆综合症,这似乎是军事强国领导人最喜欢的套路,用绝对的制海权和制空权让敌方的海岸线到处都成为己方的登陆场,比如后世二战太平洋战区的盟军将领麦克阿瑟一样,麦克阿瑟自从太平洋的蛙跳作战取得成功之后,就迷恋上了登陆作战,以至于在仁川登陆之后又来了一个元山登陆,结果浪费了宝贵的时间,成为了一次代价高昂却毫无作用的作战,以至于被西点军校当做反面教材使用多年。

    中华帝国的中华帝国在远东的大动作让德意志方面可谓是大吃一惊!对于威廉一世的质询,冯.德威斯伯爵感觉自己十分无辜,因为在中华帝国的时候林海疆左一个时机不成熟,右一个准备不充分,让冯.德威斯伯爵围了说服林海疆费尽了口舌,等回国之后又刚刚说服了威廉一世将战争步伐放缓一年。

    结果这边刚刚尘埃落地,那边欧洲就传来了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咆哮,原来中华帝国的大军以俄国人的叛逆为先导,不但收复了清国之前割让给俄国的土地,而且还占领了大量的俄国土地,现在整个西伯利亚的沙俄势力已经几乎被一扫而光,换句话说尼古拉一世这个俄罗斯伟大的帝王的领土缩水了五分之一,甚至更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009 9010 9011 9012 9013 9014 9015 9016 9017 9018 9019 9020 9021 9022 9023 9024 9025 9026 9027 9028 9029 9030 9031 9032 9033 9034 9035 9036 9037 9038 9039 9040 9041 9042 9043 9044 9045 9046 9047 9048 9049 9050 9051 9052 9053 9054 9055 9056 9057 9058 9059 9060 9061 9062 9063 9064 9065 9066 9067 9068 9069 9070 9071 9072 9073 9074 9075 9076 9077 9078 9079 9080 9081 9082 9083 9084 9085 9086 9087 9088 9089 9090 9091 9092 9093 9094 9095 9096 9097 9098 9099 9100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