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圣明,多谢太后体恤老奴……”
话是这么说,可邹义仍旧不明白,张嫣为什么不让东厂的人去,难道是对自己不信任。可要是不信任的话,也不会被自己说这么说,更不会让自己再继续当这个掌印太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了,你现在下去做你的事吧。”张嫣摆了摆手,做出一副比较比较疲倦的样子。
“是,太后。老奴告退……”
邹义怀着纳闷的心情,离开慈宁宫。在他走了能够一刻钟之后,寝宫内的张嫣立刻让人传召御马监掌印太监曹化淳。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任务
曹化淳,现年三十九岁,幼年入宫,因为打小就聪明,还勤奋好学,在宫里受到的良好的教育,使得他诗文书画是无所不精。曹化淳当年受到大太监王安的赏识,并成为其亲信,可走因为如此,倒了大霉,在魏忠贤收拾掉王安之后,曹化淳便被打发到南京。
或许也就是因为受到魏公公的排挤,在魏公公倒台之后,张嫣将宫内太监履历一番,很容易就找到这个当初被魏忠贤迫害之人。但凡被魏忠贤打压的,那就是自己人,张嫣在对宫中太监整顿时,让邹义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而邹义腾出来的空缺,就给了这个曹化淳。
曹化淳一下子草鸡变凤凰,不过有一句话叫有本事的人到哪里都有本事。曹化淳在接受御马监之后,把御马监这个摊子,打理的是更加井井有条。令张嫣感到,自己没有选错人。
这一回,张嫣打算让曹化淳去浙江执行任务,不单单是看重他的才能,也是因为曹化淳以前在南京呆过好几年,对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一旦有了突发事件,比较容易应对。能想的这么远,可见张嫣并非头发长见识短。
邹义此刻正在御马监的值房办公,一听说太后传召,赶紧跑到慈宁宫。见过礼数,张嫣也没有和他客套,直接说道:“今天岳肃上呈的奏折,上面的内容,你可听说。”
作为紫禁城里排在前三名的大太监,这等事情,他岂会没有听说。他得到消息的速度,可不是一般的快。对于太后的问题,他没有回避,点头说道:“奴婢听说了。”
“国舅死在杭州,是何原因,或许你现在并不知道。但是哀家想让你知道。”说完,张嫣从袖口之内,取出那封信来,说道:“你自己瞧瞧吧。”
“是,太后。”曹化淳缓步上前,从张嫣手中接过信来,他和昨晚的邹义一样,也是退回原处,放行观瞧。看过之后,他也没有多言,垂首而立。
“这是国舅爷送来的密信,你怎么看呀?”张嫣淡淡地问道。
“此等大事,奴婢不敢妄言。”曹化淳说道。
“有什么不敢的,但说无妨。”张嫣说道。
“奴婢以为,这封密信,只能算是道听途说,毫无半点凭据。倘若国舅爷不死,和废纸又有什么区别。可现在国舅爷死了,这份密信的份量就不同了。”有一句话叫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张国纪和太康夫人都是当局者,但他们的智慧,差得远了,如何能看得出来。张嫣倒是心智过人,可是属于当局人。邹义也算是半个当局者,因为他的心中多少有些偏袒岳肃的。当然,能看出这一点,也和智商有关,邹义毕竟老了。
听了曹化淳的这句话,张嫣不由得身子一震,倒吸一口凉气,暗自讨道:“这话说的一点没错呀,要是哥哥没死,把这封信拿回来,这封信可以说是一分钱不值。可现在他死了,这封信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但是哥哥,绝对不会为了陷害岳肃,而故意牺牲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哥哥到底是不是岳肃杀得呢?”
张嫣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她再次看向曹化淳,说道:“曹化淳,照你的意思,那国舅的死,和岳肃没有半点关系了?”
“奴婢不敢断定。此事的前因后果,奴婢半点也不知道,若是知道原委,或许能从中看出一点端倪。”曹化淳谨慎地说道。
“好,哀家这就把随我哥哥前去杭州的人传来,让他将前因后果讲上一遍,你再帮哀家刨析一下。”
“是,奴婢遵旨……”
张嫣跟着下懿旨,让娘家随哥哥前去杭州的人来紫禁城问话。旨意一到张府,张国纪和太康夫人当下就坐不住了,也顾不得旨意上面没提到他俩,争着抢着要跟着一同前来。
毕竟是太后的亲爹、亲娘,传旨太监也不敢阻拦,只好由着二老一起跟来。随二位一起来的,还有刘素、康元二人。
来到慈宁宫,刘素和康元进门之后,是立刻跪倒在地,给太后磕头。而张国纪夫妻,则是跪下就哭,哭的那叫伤心。
因为边上有外人,张嫣也得顾及身份,没有像昨曰那样起身搀扶,只是说道:“快快平身,莫要再哭了。国舅的事,哀家自有处置。”
“谢太后。”刘素和康元扶着二老起身,跟着就听张嫣说道:“今曰传召你们前来,是有话要问随国舅前往杭州之人。他们可曾到来。”
“小的刘素和康元便是随国舅爷前往杭州之人。”刘素连忙答道。
张嫣点了点头,看向站在一边的曹化淳,说道:“曹化淳,你有什么想问的,就尽管问吧。”
“有什么可问的!”见女儿要让一个太监问话,太康夫人马上就急了,她哭着嚷道:“那岳肃意图造反,害死你哥哥,已是证据确凿,你昨天不是已经下旨将他革职查办么,今天又要问什么?传旨的人出去了吗?我还着急看到岳肃被千刀万剐呢。”
“母亲稍安勿躁,女儿自有决断。”张嫣没有和母亲纠缠不清,再怎么说,也是江山为重。他对曹化淳使了个眼色,“曹化淳……”
“是,太后……”
曹化淳向前站了一步,看向刘素和康元,平淡的说道:“咱家奉太后之命问话,还请二位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尔等随国舅爷到浙江之后,不知都做过什么?见过什么人,可有惹上什么人?”
太后就坐在上面,刘素哪敢不答,当下就让张中信到了浙江之后,先到湖州,后下杭州之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洪森如何热情招待,最后如何在回春堂一起遇刺,以及之后岳肃派人到客栈抓人的事,都没有落下。唯一没讲的,就是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
曹化淳在听说打探来的消息都是洪森的人领着去的,当时就觉得有些不对,可一听说洪森也死了,原本心里所想的思路,一下子又乱了。这些内容,昨天老太太已对张嫣讲了,只是没有这么详细,现在张嫣冷静倾听,开始的想法,也和曹化淳一样,怀疑上洪森,可当听说洪森也死了,就同样糊涂了。
不管怎么说,岳肃的作案嫌疑,还真就挺大的。可也有令人不解的地方,那就是洪森为什么那么专注于帮助张中信,寻找岳肃的犯罪证据。
这个问题,老辣的曹化淳当然要问个明白,张嫣也想到这点,想到听听到底是个什么原因。
这个原因,刘素这等小喽啰是不清楚的,不过张国纪清楚,见无法隐瞒,而且事关给儿子报仇,要是不讲个明白,很容易被罪名赖到已死的洪森身上。所以,他只能将自己跟洪森合作搞远洋贸易,岳肃碍手碍脚的事,讲了一遍。
有了这个回答,洪森帮助张中信对付岳肃的事,似乎也就变得顺理成章起来。
张嫣问曹化淳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曹化淳表示没有,张嫣便让他们离去。可太康夫人哪里那么容易就走,一个劲地痛苦,非叫女儿立马给儿子讨回公道,下旨把岳肃千刀万剐。张嫣只好嘴上敷衍,把老娘先哄走。等人走了,才问起曹化淳的看法。
“太后,奴婢以为这事还真有些难以抉择,咱们远在燕京,只能靠理论来分析,事情的真相,离我们太远。那封信上说,岳大人造反的动机,倒是有模有样,但是岳肃深受先帝重恩,又是托孤之臣,怎会造反。现在来看,最好是等岳大人破案,看看案件大白之后,会是个什么样的凶手,而凶手的动机又是什么。当然,太后也可派人到浙江去明察暗访,看看能不能查出一些关于这桩案子的底细。”曹化淳说道。
“你说的和哀家想的一样,哀家已经下旨让岳肃限期破案,岳肃一向断案入神,没有破不了的案子,这桩案子,应该难不住他。如果他破不了,肯定是因为自己深陷其中。倘若他胡乱丢个人出来抵罪,也可证明他就是凶手。至于说派人到浙江去查看,哀家的心中已经有了人选,这便是你,曹化淳!”张嫣说完,微笑地看向曹化淳。
“多谢太后赏识。”曹化淳打心底当然不愿去,但是太后这么说了,自己也只能如此回答。
“哀家这次找你来,一是想问问你对这桩案子的看法,二就是想派你到浙江走一趟。原本调查之事,随便安排东厂的人走一趟就行了,不过哀家还有另外一个打算,那便是如果岳肃真的有心造反,且证据确凿的话,前去之人便要秘密将他除掉。岳肃终究是托孤之臣,而且反迹未露,想要革职查办,实在不妥。尤其是,他若真的是想要造反,下旨罢他的官职,也未必有用。还有,你也顺便给哀家查查,浙江总兵裴玄,到底是个什么心思,他是忠于朝廷呢,还是已经被岳肃拉拢。”张嫣把心中的打算全部告诉曹化淳。
“奴婢遵旨。”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二十章 田尔耕,意想不到的客人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8689
58690
58691
58692
58693
58694
58695
58696
58697
58698
58699
58700
58701
58702
58703
58704
58705
58706
58707
58708
58709
58710
58711
58712
58713
58714
58715
58716
58717
58718
58719
58720
58721
58722
58723
58724
58725
58726
58727
58728
58729
58730
58731
58732
58733
58734
58735
58736
58737
58738
58739
58740
58741
58742
58743
58744
58745
58746
58747
58748
58749
58750
58751
58752
58753
58754
58755
58756
58757
58758
58759
58760
58761
58762
58763
58764
58765
58766
58767
58768
58769
58770
58771
58772
58773
58774
58775
58776
58777
58778
58779
58780
58781
58782
58783
58784
58785
58786
58787
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