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赵云走后,刘备抬头远望城门紧闭的襄阳城,思索良久,道:“诸位随我先往襄阳去吧,看看能不能在最后时刻说动刘琮回心转意。”
;
------------
第三十五章 祭奠
在刘备的带领下,上万的军队和百姓组成的人流,缓缓的向着襄阳开进。
而在这个过程中,方绍已顺利渡河,并因为报上诸葛亮的名号,顺利的获得了一匹马,于是他策马飞奔向前,不多时便赶上了行动缓慢的诸葛亮。
“怎么才来,路上没出什么差池吧。”诸葛亮稍有点紧张的问道,看得出来,在这个逃难的时刻,他也十分关心家人的状况。
方绍解开水囊灌了几口,抹着嘴道:“我办事先生还不放心么,老夫人他们都顺利上了船,这回估计已经走远了。”
诸葛亮微吐了口气,没有了负担之后,他的神情又变得淡定从容起来。
方绍又瞧见前边不远就是徐庶,便是催马追了上去,道:“徐先生,老夫人和夫人都顺利上船了,你不必担心。”
徐庶此刻正是面带忧虑,方才瞧见渡口那般拥挤的样子,心中正担心着老母亲是否平安上船,这时听方绍这么一说,精神顿时一振:“怎么,你亲眼看见他们上船了吗?”
方绍也不隐瞒,如实道:“方才码头太挤,两位夫人没挤上去,正好给我撞见,我便带他们去了下游水寨,好在遇见关平小将军的几艘船尚未离营,我便把她们送上战船,先生放宽心便是了。”
徐庶长松了口气,高兴劲起,取下随身带的酒囊,满饮一口,又将之丢给方绍,笑道:“小子,多亏有你,来,敬你一个。”
方绍不胜酒力,但见他高兴,也便装着样子灌了一口,心中颇为得意:“‘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看来又有一句歇后语要被我给废掉了。”
当刘备与众人来到襄阳城下时,这座荆州的治所仍然四城紧闭,城头刀枪林立,如临大敌一般。
刘备立于城下,高声喊道:“我是刘备,刘琮贤侄望来一叙。”
城头上没有动静,刘备叹了一声,接着道:“刘琮贤侄,你我叔侄一场,也算是有缘分,七年前我刚来荆州之时,你还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童,当时我就曾对景升说过,此子将来必成大器,怎的时隔七年,你竟变得这般懦弱,这么一片大好家业,就这样拱手的让给了曹贼,你觉得你对得起景升的在天英灵吗……”
刘备用饱含感情的语气,不厌其烦的回忆着往昔岁月,顺道长篇大论的教育起刘琮。
而城内的刘琮却紧张的要命,连登城相见刘备的勇气也没有。
刘琮的畏惧自有其理,自从他决意降曹,而刘备又将宋忠大骂着赶出樊城时,就意味着他与自己的这个叔父已经属于不同的阵营。如今刘备带着大批的军队站在襄阳城下,相当于一个仇人艹着家伙站在家门口,究竟意欲何为尚不可知,刘琮他岂能不害怕。
在打了一番旧情牌后,城上依然没有反应,刘备尚未死心,又喊道:“贤侄,你不肯见我没有关系,就请你打开城门,收留了我身后的这些樊城百姓吧,他们是无辜的,他们都是你的子民,你岂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背景离乡而无动于衷呢。”
当此时,襄阳城外虽人山人海,但绝大多数人却屏气凝神,静静的听着刘备向城头喊话。当他们听到刘备刚才的一番话后,男女老弱,无不感动的落泪。
刘备又喊过一通话后,刚城门依然没开,心知刘琮是铁了心不愿回头,这时才对他彻底的失望,勒马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戏剧姓的一幕发生了,紧闭了许多的城门突然间隆隆作响,没一会的功夫,猛听咔嚓一声响,竟然轰然裂开。然后,无数的百姓从破裂的城门涌出,在扯断吊桥之绳后,他们携家带口,越过护城河,争先恐后的冲了出来。这些从襄阳城出来的百姓,纷纷跪伏在刘备跟前,请求刘备带着他们一同南逃。
这一幕发生的这样突然,以至于连刘备自己也震惊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接着,他匆忙下马,将身前的老幼扶起,带着一脸愧色,哽咽说道:“此番南下,福祸难测,诸位乡亲将身家姓命托付在备的身上,备何德何能当此大任。”
荆州这么多年来接纳了不少外州难民,其中不少人都经历过曹艹屠城的暴行,虽然过了七年,但往昔可怕的记忆却难以忘怀。这时听说刘琮要降曹,他们自然便起了恐慌之心,所以这才冲破城门,愿跟刘备而去。当然,这也与刘备这些年在荆州广树仁义,深得士民信赖不无关联。
这些人无论出于畏惧曹艹,还是人云亦云,这时铁了心要跟随刘备而去,越来越多的人从城中逃出,守城军队止都止不住。
见这些百姓如此执着,刘备心中感动,便决定带他们一起走,临了要离开襄阳之时,他还做了一个意外的决定:即在走之前去刘表墓前祭奠。
诸葛亮虽然为刘备能赢得这么多百姓追随而感佩,但当刘备要去祭刘表时,却忍不住附耳道:“主公,时间紧迫,还是算了吧。”
刘备手一摆,默默道:“没能前来奔丧,去他墓前拜祭一下,也算尽一份人事吧。”
刘备语气决然,诸葛亮亦劝之不住,只得与成千上万的百姓一同前往城南五里的刘表之墓。
由于时间紧迫,刘表也只是在十几天前草草下葬,他的墓也只粗略掘砌。刘备下得马来,跪在刘表墓前,身后军民也跟着跪了下来,一起向刘表叩了三首。
“拿酒来!”
刘备接过了亲兵递来的酒囊,在刘表碑前倾了一些,苦笑着道:“景升啊,这七年来,我不断的劝你北伐,你却一心只想着守成,如今你去了,何曾想过你苦心经营十八年的荆州基业,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
接着,他又仰头猛灌了一口酒,低声叹道:“我知道,你我不是同一路人,但你在我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我,这七年来,虽然有过猜忌,但对我总还算不薄,你的这份恩情,我刘备无以为报,只能在这临别之时,再敬你一回了,来,痛快喝吧。”
说着,他将一囊的酒尽皆倒在刘表碑前。
然后,他再无多言,一跃上马,扬鞭高呼一句“出发!”。
;
------------
第三十六章 龟速
残阳西下,夜幕将至。
一名传令兵骑马从大道旁经过,口中高喊着:“天色已晚,主公有令,就地休息。”
传令兵所过之处,沿途疲惫的军民无不松了口气,他们散于道路两旁的野地,三三两两的围在一起,有的拾柴生火做饭,有的只用干粮充饥。
不多久,夕阳落尽,大地陷入黑暗之中。而从空中俯看,一点点星火之光,绵延十余里,如长蛇一般,构成一番颇为奇特的景象。
方绍骑马而过,身后跟着七八辆粮车,他的任务是给那些仓促间没有带足口粮的百姓分发粮食。
从最后面的锱重部队一路望南,几十辆粮车已经空了一半,但一眼望去,星星点点仍不见尽头。
方绍不禁心中暗叹。
从襄阳南下到现在,已经走了足足十几天,而此时距襄阳才不过百余里,这般行军速度,比乌龟也快不了多少。
原因很简单,自南下之时,听到消息的荆州百姓,便是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从四面八方赶来追随刘备。短短数天的时间,队伍就剧增到近六万,而这些百姓往往是大包小包带着诸多行李,根本就走不快,如此一来,队伍就越来越臃肿,行军速度也就越来越慢。
方绍算是领略到了刘备在荆州民众中的威信,但以这样的速度,早晚要被曹军追到,尽管事情的发展本就在他的预计之中,但当自己亲身体会这份追兵在后的急迫感时,仍不免产生些许忧虑。
半个时辰之后,总算分发完毕,方绍留了一袋前往队伍前部,在那里,刘备、诸葛亮等高层也饿得肚子咕咕叫,方绍把粮食带到,亲兵们便忙着生火造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4192
44193
44194
44195
44196
44197
44198
44199
44200
44201
44202
44203
44204
44205
44206
44207
44208
44209
44210
44211
44212
44213
44214
44215
44216
44217
44218
44219
44220
44221
44222
44223
44224
44225
44226
44227
44228
44229
44230
44231
44232
44233
44234
44235
44236
44237
44238
44239
44240
44241
44242
44243
44244
44245
44246
44247
44248
44249
44250
44251
44252
44253
44254
44255
44256
44257
44258
44259
44260
44261
44262
44263
44264
44265
44266
44267
44268
44269
44270
44271
44272
44273
44274
44275
44276
44277
44278
44279
44280
44281
44282
44283
44284
44285
44286
44287
44288
44289
44290
4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