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芜湖镇守副使高福三通电全国,宣布下野,下野同时还给陆军部发去致函,联名皖南将领举荐前芜湖镇守使徐普之子李伯阳为新镇守使。

    同时李伯阳通电全国,宣布就命皖南剿匪总司令,并自命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师长,下辖第四、第五两个混成旅。

    一时间全国大小军阀都震惊了,他们派出人手打探,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李伯阳又是何人,竟然能让高福三这个北洋老将甘心下野。

    等芜湖消息传回,各路军阀的下巴都惊掉了,消息证实这个李伯阳年仅十八岁,以成军不到一月的南陵新兵团奇袭芜湖,坐上了皖南二十三县统治者的宝座。

    一时间军阀之间互相传口,都称北洋又出了一个后期之秀,有人还互相打赌,看看李伯阳能稳住皖南局势多久,不过他们大多人都不看好李伯阳,打仗厉害不见得就能治理好那么大的一块地盘,而且没了高福三坐镇,皖南周边的军阀,那个不想在趁此机会分一杯羹尝尝。

    消息传回广州时,其他人一时还没察觉这个李伯阳是不是与革命军李伯阳同名,而蒋介石与廖仲恺已是大喜过望,直呼李伯阳是好学生,这才几天时间,就能取下皖南这块四战之地,不敢说后无来者,可真是前无古人。

    皖南虽说拿下了,可蒋介石清楚这时候才是最危险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越到这个时候,李伯阳的身份越要隐瞒,蒋介石与廖仲恺密议后决定,还是不其中隐秘告诉党内大员,就是胡汉民与许崇智来问,蒋介石都推脱是同名人,并称拿出入学介绍信说李伯阳是山西大同人,现在回乡探亲,纯属巧合。

    胡汉民与许崇智虽然将信将疑,可他们自己心里也不愿相信这件事会是李伯阳做出的,便稀里糊涂的没有深问。

    蒋介石与廖仲恺密议后认为,取下芜湖之后,当务之急是要稳定局面,一则要尽快促使北洋陆军部任命李伯阳为镇守使,名不正则言不顺,只要镇守使任命了,觊觎的军阀就会熄了心,而各地驻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二则要尽快筹措一大笔军费,大战完毕之后无论收编俘虏还是收买军官都需要钱,这笔钱李伯阳自然是拿不出来的,蒋介石打算挪用下个月的军校军费,为李伯阳应急。

    三则要从军校选拔精英,秘密的前往芜湖,蒋介石非是不信任李伯阳,而是处在军阀之间,仓促之下军队的编制虽扩大了,可李伯阳无法全面的掌控部队,只有充实进革命军官,这支部队才会迅速的形成战力,而且李伯阳调遣起来也会更得心应手。

    秘密会议后,蒋介石当即派出了四十人的黄埔学生,以及二十万元的汇票赶赴芜湖。
------------

第一百八十一章 用人之道

    通电之后,李伯阳没有食言,不仅给了高福三两天的时间收拾钱财,而且在临去上海的轮船上又奉上三万块的大洋,礼送出境。

    送走高福三,李伯阳着实松了口气,其实高福三在他的手里算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忍杀之,又不能囚之,只能放他走人,虽说后患无穷,可胜的眼前清静,没有哦掣肘的人。

    李伯阳掌握芜湖之后,才发现屁股下面这个位置不好坐,他麾下军队只有五千,却要监管俘虏将近八千人,这八千人每日人吃马嚼,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俘虏的事情暂时不急,摆在面前更重的事是如何处置一众俘虏军官,这些人都是危险分子,用之不放心,可不用的话又会为别人所用,正是给李伯阳伤透了脑筋。

    在此之外,昨夜的激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芜湖的商业,一时间百业萧条,租界的英国领事和日本领事已经发出通牒,若不能尽快恢复和平,他们将派军队接管长街。

    而且芜湖的政务也需要人处理,原本的芜湖县长是高福三亲信,已经被革职下狱,现在政务基本上陷入瘫痪。

    李伯阳现在是焦头烂额,直从送走高福三,现在连一分钟的歇息时间都没有,繁重的军政事务一件件飞上他的办公桌,一上午的功夫,办公桌上已经堆起了小山。

    李伯阳分身乏术,最后逼急了所幸不管了,将文件一推,靠在桌子上睡起大觉。

    这一觉足足睡了三个小时,直到外面卫兵敲门唤醒他:“少帅,董秘书来了。”

    李伯阳到底年轻,虽然三天两夜未睡,可短短三个小时的睡眠足以让他精神气爽,伸了个懒腰胡乱的揉了把脸,道:“请董秘书进来。”

    董思白进来,看见李伯阳之后含笑作揖道:“卑职给少帅道喜了。”

    李伯阳苦笑道:“董先生,你别取笑我了。”又指着一旁堆积如山的公文,愁眉苦脸道:“二十三县军政事务都在此,简直要累死人。”

    董思白爽朗一笑道:“少帅,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你要可知,全天下有多少人拼了命的想活受罪都没机会。再说了,治大国若烹小鲜,你得理清头绪,一步步来。”

    李伯阳上前给董思白拉到椅子上坐下,诚恳道:“董先生教我,该如何行事吧。”

    董思白含笑道:“两个字,放权。”

    又道:“少帅你在南陵不也是将权力下放给周景玉等人,他们不也是兢兢业业干的挺好的么。”

    李伯阳失笑道:“董先生,南陵与芜湖可是两码事,高福三威信尚在,我若是启用了这批旧人,日后必造我的反。”

    “不见得。”

    董思白道:“用人要看什么人用,若是庸主用人,则不反也反。若眀主用人,则反贼也能归为己用。说他们是高福三的人,倒不如说他们是芜湖镇守使的人,这些人早前在徐大帅身前做事,后又在高福三手下任事,现在再来你手下任事,不需担忧其日后造反。若说担忧,则少帅还是先想办法把镇守使的位置坐稳吧,这个位置可是各方抢夺。”

    李伯阳皱眉道:“先生说的极是,可我与陆军部没有一丝联系,就怕他们把镇守使任命别人,那就不好收场了。”

    “不怕。”

    董思白胸有成竹道:“少帅为今之计是要扩充实力,现在中央被张、段、冯三家共掌,无论一方任命谁,其他两方都会反对,少帅就没有这个担忧,你既不是这三家,也不是直系,更不是别的系,只要疏通到位,这个位置最终还是会落到你的手里。”

    李伯阳沉吟道:“怎么疏通,北京军政大员我一概不认识。”

    董思白笑道:“少帅,你忘了我了。”

    李伯阳眼睛一亮,忽然想起董思白原先是安福俱乐部的议员,道:“先生在北京还有故旧么?”

    董思白道:“故旧谈不上,我在徐树铮面前还能说上几句话,而段执政又是最听徐树铮的话。”

    李伯阳沉吟道:“那奉张和冯玉祥哪里呢?”

    董思白道:“奉张哪里先不去管,冯玉祥最缺大洋,少帅请人送上十万大洋,保准他会鼎力赞同。”

    “唔!”李伯阳想了想道:“我父亲在芜湖还留给我些田产房契,一起都卖了,勉力能凑二十几万大洋,麻烦董先生亲去北京一趟。”

    董思白正色道:“承蒙少帅信任,我必圆满办得此事。”

    随后李伯阳从银行取来房契田产,都交由董思白,董思白拿着这些东西轻松的换的二十万元的汇票,当日即乘船往上海,再转乘招商公司的轮船去天津。

    董思白离去不久,李伯阳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启用高福三手下旧人,喊道:“把杨焕藻叫来。”

    等了半个小时,卫兵推开门引进一人,啪的立正敬礼道:“少帅,杨焕藻带到。”

    “下去吧。”李伯阳点点头,目光看向一身西装革履的杨焕藻,笑道:“杨厅长不穿警服穿起西装,也是蛮精神的嘛。”

    杨焕藻毕恭毕敬,小心翼翼道:“少帅过奖了,还有鄙人现在已经不是厅长了。”

    李伯阳一笑,道:“你今年多大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0225 60226 60227 60228 60229 60230 60231 60232 60233 60234 60235 60236 60237 60238 60239 60240 60241 60242 60243 60244 60245 60246 60247 60248 60249 60250 60251 60252 60253 60254 60255 60256 60257 60258 60259 60260 60261 60262 60263 60264 60265 60266 60267 60268 60269 60270 60271 60272 60273 60274 60275 60276 60277 60278 60279 60280 60281 60282 60283 60284 60285 60286 60287 60288 60289 60290 60291 60292 60293 60294 60295 60296 60297 60298 60299 60300 60301 60302 60303 60304 60305 60306 60307 60308 60309 60310 60311 60312 60313 60314 60315 60316 60317 60318 60319 60320 60321 60322 60323 6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