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四年7月6日,芜湖镇守使李伯阳通电全国,宣布讨伐二十县联军。紧接着,高福三也跟着通电全部,宣布讨伐伪镇守使李伯阳,并细数十大过错。
一时间皖南战云密布,交战前线的各县百姓纷纷逃难。
在这种情况下,临时执政段祺瑞通电呵斥李伯阳与高福三两人妄启战端,并命令两人停战。
与此同时吴佩孚通电促成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联防,担任总司令,而后河南、山西、陕西也加入四省联防,并呼吁皖南和平,双方克制。
两人充耳不闻,在南陵繁昌一线部署数万大军,一触即发。
7月9日晚,双方正式开火,高福三号称讨逆军,兵分两路,高福三自命为前敌总司令兼东路总指挥;参谋长网王美瑶为西路军总指挥。
东路是双方的主战场,这里地处平原,利于大规模兵力展开,是决战的好场所。
在宣城,高福三的讨逆军大部队开始行动,东路讨逆军兵员两万三千余人,暂编为四个旅,领先的警备一旅与警备三旅,这两个旅是陆军精锐,齐头并进,兵锋指直芜湖。
面对高福三的攻势,李伯阳迅速应对,安徽陆军第三师三个旅分驻芜湖、南陵、繁昌,互成犄角之势,并任命许正邦为前敌总指挥坐镇繁昌,而他亲自率领第五旅从芜湖出师,迎战高福三,同时派出教导团从当涂沿水阳江而上,迂回袭击讨逆军后路。
遭遇战在10日凌晨打响,双方在六郎镇相遇,当即展开大战。
虽以一旅对四旅,可李伯阳却一点不虚,他的底气来至于刚刚成立的炮团,为了一战定乾坤,李伯阳将第三师所有口径炮火集中使用,共有格鲁森57毫米山炮十六门,克虏伯75毫米山炮八门,日本三一式75毫米速山炮十二门,这将近四十门大炮将是他的杀手锏。
双方间隔设立沟壕阵地,高福三自峙兵多,一上阵就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冲阵,伴着稀疏的火炮,讨逆军一个团跃出阵地,以散兵线嗷嗷叫着向第五旅冲来。
一个团的兵力展开足有两三里长,只见讨逆军端着眀晃的刺刀在旭日下闪着一片亮光,踏动着步伐冲到战线二三百米外,齐齐开火,在枪火的硝烟中蜂拥而上,士气如虹。
反观第五旅阵地上,所有士兵伏在沟壕里一动不动,好似已经被这声势吓到。
在隐蔽指挥部里,李伯阳从八倍蔡司望远镜里看见了这一幕之后露出了不屑的冷笑,把望远镜丢给叶淮之后转身道:“我这个高叔父是老了,这都民国十四年了,打仗还是日俄战争的人海战法。”
戚子超在一旁附和道:“少帅所言不错,高福三是绿营出身,并未上过现代军校,这打仗还是大清时期的战法。”
“哈哈。”李伯阳闻言笑道:“看来这一仗我赢定了。”
就在说话间,讨逆军冲锋前的这个团已经逼近阵地百米,带队的军官脸上压抑不住的喜色,百米的距离不过十多秒就能跑过,只要冲上阵地,就是大功一件。
就在他想入非非之时,只听第五旅阵地上一声哨响,从沟壕后面露出一架架黑洞洞的机枪来,军官自然想不到阵地之上有多少轻重机枪瞄准了他们。
足足二十挺马克沁重机枪,十多挺三八重机枪,以及十多挺麦德森轻机枪探出阵地,随着开火命令,一阵沉闷的咆哮声钻入人们的耳朵。
“吭吭吭……突突突……”
阵地之上如同一头远古巨兽苏醒,肉眼可见的红光迸发,白色的硝烟升腾,迎面倾泻而来的弹雨落在讨逆军的身上。
死亡阴影瞬间笼罩冲锋中的讨逆军,高速的冲锋让他们根本收不住脚,伴着入肉可闻的中弹声,讨逆军如同被割麦子一样一片片的中弹、栽倒,甚至来不及发出中弹的惨叫省。
如浪潮拍击暗礁,不同的是浪潮溅出浪花,而讨逆军却撞出血花,在如此的人员密度之下,冲击速度强大的机枪子弹能瞬间穿透四五人,带出一蓬蓬飞溅的骨渣血肉。
在阵地上观战的高福三惊呆了,手中的望远镜滑落,随即反应过来怒吼道:“让他们撤回来。”
此时再撤已经来不及,马克沁超过三百米的杀伤范围让讨逆军根本没法全身而退,战场之上犹如一个修罗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一个团最后能撤下来的人只有三百人,足足七八百人都死在阵地前,退下来的败兵吓破了胆,等脱离了战线时,所有人都躺在地上嚎啕大哭。
指挥部里鸦雀无声,军官们面面相觑,都被第五旅的火力惊呆了,他们瞬间反应过来,敢情李伯阳是将全师的火力都集结到第五旅身上,难怪有恃无恐。
高福三脸色铁青,怒吼到:“都愣着干嘛?给我开炮还击,预备队上。”
军官们大惊,劝道:“大帅,贼军火力凶猛,不能硬拼呀。”
高福三冷笑:“你们懂什么,他重机枪射的虽猛,可不能一直持续射击,若是不乘此机会进攻,等会机枪制冷了,前面死去的弟兄就白死了。”
军官们一听也有道理,连忙传令下去。
“轰隆隆……”
炮声响起,高福三麾下炮团十门山炮对着第五旅阵地展开
------------
第一百八十六章 白刃战
阵地前枪声大作,讨逆军的散兵线推进到阵地前五十米远的地方。
匍匐在地的讨逆军士兵还在射击,这群士兵战术素养很高,尤其是射击技术要远远超过第五旅士兵,交火中第五旅士兵完全处于下风,不住有人额头中弹栽倒,而匍匐在地的讨逆军却很少有人中了致命伤。
伏在弹坑中的讨逆军营长察觉到冲锋时机已到,猛然伏起身子,举起高呼道:“冲锋。”
三百多名讨逆军从匍匐姿态一跃而起,平地而起响亮的杀喊声,挺着明晃晃的刺刀向前猛冲,冲锋中原本稀疏的散兵线迅速聚拢,形成一道寒光凌厉的刺刀排面,排山倒海的直冲阵地。
这边发起冲锋,阵地上第五旅两个营的士兵早就握着三八步枪做好准备,只听营长抓着步枪从战壕跃出,爆喝一声:“弟兄们,跟我冲。”
司号员紧随其后跃出,挺直的立在阵地前,鼓足腮帮子吹响振奋人心的冲锋号。
“杀!”
一阵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两个营的士兵组成灰色的潮流朝着狂奔而来的讨逆军猛冲而去。
两股浪潮骤然间相遇碰撞,无数白灿灿的刺刀在烈日下闪耀着血色,伴着轰然的刺刀铿锵声,雪亮的刺刀互相捅进了对方的身体。
短兵相间,脚步腾挪间踏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刺刀扬起的热血飞溅,到处都是刺刀入肉的噗噗声,如同阳春白雪,双方碰撞的地方士兵成片的倒下,叠尸如垒,血流成河。
白刃战是战争中最考验士兵意志的残酷战斗,通常来讲,白刃战双方的死亡率是1∶1,这是指两支军队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可实际的情况却是,白刃战一旦打响,经过训练和未经训练的部队尚未率有云泥之别。
白刃战是无声的,没有响彻战场的呐喊声,第五旅的士兵与讨逆军士兵组成的战团仿佛是一个绞肉机,士兵们向前、向前、向前,刺刀相撞,赢得人继续向前,输的人倒地不起。
战斗胶着,白刃战仿佛是一场拔河比赛,双方用生命和意志在决定胜负,用时间来验证。
高福三拿着望远镜的手不禁颤抖起来,他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不眨,生怕呼吸眨眼的瞬间胜负分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9356
19357
19358
19359
19360
19361
19362
19363
19364
19365
19366
19367
19368
19369
19370
19371
19372
19373
19374
19375
19376
19377
19378
19379
19380
19381
19382
19383
19384
19385
19386
19387
19388
19389
19390
19391
19392
19393
19394
19395
19396
19397
19398
19399
19400
19401
19402
19403
19404
19405
19406
19407
19408
19409
19410
19411
19412
19413
19414
19415
19416
19417
19418
19419
19420
19421
19422
19423
19424
19425
19426
19427
19428
19429
19430
19431
19432
19433
19434
19435
19436
19437
19438
19439
19440
19441
19442
19443
19444
19445
19446
19447
19448
19449
19450
19451
19452
19453
19454
19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