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是把众人都当做心腹来讲的,而众人也默认了蒋中正话语中的招揽,自此以校长好学生要求自己。
说完,蒋中正换了个语气,和蔼的看着李伯阳,说:“擒虎,你师母知道你不习惯南方菜,专门给你做的山西菜,你今天一定多吃点。”
李伯阳心里不由生出感动来,他是偶然提到自己不怎么喜欢南方饮食,可校长和师母却听在心里,一份山西菜并没有什么,而其中的亲切是弥足珍贵的。
李伯阳感动的对蒋中正说:“师母做的饭,无论南方北方我都爱吃,辛苦师母了。”
蒋中正摆了摆手,说:“不要见外嘛,你们是我的好学生。我的家就是你们自己的家,你们的师母就相当于你们的母亲,想吃什么,和你们师母说。”
不多时,蒋中正夫人陈洁如唤学生进去吃饭,如同家宴一般,众人围坐校长、师母周围,言谈详洽。众人也很享受这其乐融融的感觉,贰仟蒋中正确如一个有人格魅力的师长,吸引着在座的学生,不知不觉中,大家与蒋中正走的越来越近,坚定的成了蒋中正口中的好学生。
------------
第七章 扣押商团枪械
注重实用,不尚空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黄埔军校的教育方针,也是突出特点。
术科除了操场基本之外,大半都在野外演习。军校把演习视为战争学习的大课堂,每次演习,上自校长、军事顾问、下自各科教官和顾问,都随队出征。
步兵科战术课堂上,进行着步兵连的进攻与防御演习。李伯阳光着上身,正在烈日下挖战壕,上身以前少爷的细皮嫩肉不见,多出了黝黑健壮的肌肉,他拿着铁锹,不一会就挖出一个大坑,演练工兵战壕训练时,李伯阳个子大,就喜欢挖的又深又大。
俄**事教官组织的沙盘作业把所有学生的目光都吸引住了,这在以前的中国旧式军校中还是第一次看到。
为了使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学生从书本的理论知识中走出来,使战争战术更加逼真,俄国教官专门邀请几个学生运沙堆土,制作了与广州地形无二的大沙盘,里面河流、公路、房屋、山岗历历在目,并插上若干红蓝白色小旗,蓝色的是革命军,红色的是商团,白色的是军阀,并标记双方兵力、火炮、防御工事。
李伯阳他们明白,革命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阻碍革命的陈廉伯、陈炯明、杨希闵、刘震寰之辈。他们的心马上就热切起来,恨不得马上就武装起来消灭这些反动派。
俄**事教官捷列沙托夫与战术教官顾祝同首先将第三队的100多名学生按分队分出4个大组,规定进攻一方为蓝方,防御一方为红方、白方。
先被指定为红方的一组是第一分队的李伯阳、杜聿眀、萧乾、孙元良、曹渊、阎揆要等。
顾祝同手持一截教鞭,指着敌商团,假设战情:“敌意图颠覆政府,于西关一带集结,依仗地势构筑城市巷道防御工事,其于西关大桥左右大楼设立火力交叉网,并有一部前敌进逼大总统府。据侦查,该敌人数2团6千人,持有火炮等重武器,重机枪六挺,轻机枪数十挺长短枪六千余。”
“我军被迫迎战,上峰命令我黄埔学生兵一个团,打退来敌,并夺取西关大桥,我军位置在这里。”随着他的军情汇报,有教官把代表各种兵力的小旗插在对应位置。
李伯阳他们第一分队的队员马上进入状态,他们将各种军情纳入大脑形成一个立体的战争概念,大脑高速运转,并思考着。
顾祝同扫过李伯阳,他是蒋中正保定军校的学弟,平时和蒋中正不少交流对诸多学生的看法,除去黄埔三杰不讲,蒋中正较为欣赏李伯阳,并多次称赞。
上有好,下有效。顾祝同明白蒋中正的心思,有心多培养重用李伯阳,他目光越过分队长萧乾,说:“……现在,首先由一班的李伯阳同学出任蓝军总指挥,由你指挥这场战斗。七班杜聿眀同学,有你出任蓝方指挥官,三班陈geng同学,由你出任敌一团团长,关麟征同学由你出任敌二团团长。”
李伯阳早就眼热的不行,他从地上站起来,大路走到沙盘前,对俄**事教官和顾祝同敬礼后,接过顾祝同手中的教鞭,根据他构思的计划,一边在沙盘上指点,一边滔滔不绝的讲起:“敌部人多势众,固守乃是下策。我命令,一营、二营分次侧翼袭扰,三营阻敌增援。原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带动敌人,诱敌深入,在运动战中集结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顾祝同眼前一亮,这还是一个鲜明的军事构想,可谓别出心裁。他却是不知道,在日后的军事战争中,他会经常遇到这种战法。
而陈geng却是暗自琢磨,没想到小李子倒是深藏不露,不拘泥于教科书上的攻守方法,尤其那句运动战中集结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可谓是兵家名言了。
站在沙盘另一边的杜聿眀也拿起教鞭,他一向提倡攻击,根据自己的攻击构想,他马上制定出多种攻击策略。、
两人在沙盘上你来我往,争执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顾祝同与捷列沙托夫在一旁观看,期间,或是裁定某人的军事行动成败,又或是给出一个新的情况。
而围在旁边的学生们也绞尽脑汁,争论不休。大伙正攻守的热火朝天,忽然一阵嘹亮的军号在操场传来。
顾祝同听到军号,马上命令学生集合待命,大伙心中猛跳知道有大事发生了。
不多时校长蒋中正在学生总队章邓演达的陪同下赶来过来,蒋中正脸上满是兴奋,他看着面前待命的学生,大手一挥喊道:“学生总队听命,集合1.2期学生,马上奔赴各炮台待命。”
今日孙中山先生电令长洲要塞司令部:陈廉伯进来履行不轨,种种举动早已超出为商自护范围,他叫嚣政府,成建制聚集各地商团武装来广州。
商团私购的进口的武器将会运抵广州,孙先生绝不会允许商团顺利的武装精良武器,而眼下孙中山先生最为可信可靠的队伍就是黄埔军校,他指示蒋中正务必查扣商团货运的武器,船上枪械一律起至黄埔军校内封存。
蒋中正敏锐的政治头脑告诉自己,机会来了,黄埔军校师生的机会来了。他和军事教官商量后派出海军监视,学生军彻夜值守在炮台,并在次日凌晨时分掌握该船位置,等到集合学生总队的时候,商船已经开进了省河白鹅潭内。
蒋中正命令学生1.2队协同2期新生把守炮台,随时准备射击,3.4.5.6队随他亲率“永丰”、“江固”两舰,趁着黎明前的薄雾,军舰突然呈犄角将商船包围。
商船名叫哈弗号是一首普通的丹麦商船,上面挂的却是挪威国旗。
等要塞水兵和学生兵登上该船时,负责押送的商团经理匡湾从睡梦中惊醒,等李伯阳冲进去的时候,他正撅着光屁股推开身旁光溜溜的大洋马,从枕头下往出抽一把精致的勃朗宁手枪。
李伯阳此时腿长的作用出来了,他一脚踹开舱门,端着步枪直冲匡湾的床前,未等匡湾抽出手枪,李伯阳的枪口就顶在他脑门上,同时他一脚蹬在匡湾的手背上,喝道:“要命就别动。”
冰冷的枪口在匡湾的脑门上顶出一片淤青,而手背上传来的剧烈疼痛让他忍不住叫了出来。等他回神一看,船舱里已经站满了荷枪实弹的士兵,他看到身佩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的蒋中正正站在中间,含笑看着他。
一旁的钱大钧手持孙中山先生授予的查扣令,说:“商团非法私购私运武器,先由长洲要塞司令部查扣。”
匡湾一看到蒋中正,他低声的“啊”了声,腿一软倒在那个大洋马的身上,虽是软体含香,可他只觉的脑天旋地转,大事坏了。
船上其余押运的商团士兵根本挡不住虎狼似的学生兵,没费一枪一弹,全部被缴了械。
而在船长室内企图依仗列强身份负隅顽抗的船长一行,被杜聿眀和陈geng给了几枪托之后,乖乖的听命把商船在军舰的押解下,到了黄埔岛。
成功的消息传回军校,振奋的师生们在廖中恺和周恩来的带领下早就在码头前做好准备。待“哈佛”商船一靠岸,兴奋的学生们一般搭上跳板,撬开舱门。一箱箱的轻重长短枪,一箱箱黄橙橙的子弹,就这么**裸的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家都叫着“发财了”扛的扛,搬得搬,看着这些崭新的枪子弹要,满心的欢喜好似过年一般。
九千多支枪械弹药,三百万发子弹,大家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全都搬进了军校以前只有十几把枪的军械库。
可惜这些枪支还不能马上发放给学生,大家只能眼热,可李伯阳今天却有不小的收获,被他缴械的匡湾的那把小手枪成了他的战利品。
偏爱于自己学生的蒋中正说了:“谁缴获的就是谁的。”
李伯阳臭显摆的别在腰上,迈着四方步生怕别人看不到。
一同出战的杜聿眀和关麟征只缴获了船长的一支望远镜,可是被钱大钧老师软磨硬泡走了。
革命政府与商团的斗争,由这场扣押商团枪械的事件,正式拉开了序幕。
上午10点钟,一夜未眠的廖中恺乘坐“大南洋”号赶回广州向孙中山先生汇报。
临行前,蒋中正望着眼眶里满是血丝的廖中恺说:“仲恺,路上恐不安全,派几个学生保护你。”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120
4121
4122
4123
4124
4125
4126
4127
4128
4129
4130
4131
4132
4133
4134
4135
4136
4137
4138
4139
4140
4141
4142
4143
4144
4145
4146
4147
4148
4149
4150
4151
4152
4153
4154
4155
4156
4157
4158
4159
4160
4161
4162
4163
4164
4165
4166
4167
4168
4169
4170
4171
4172
4173
4174
4175
4176
4177
4178
4179
4180
4181
4182
4183
4184
4185
4186
4187
4188
4189
4190
4191
4192
4193
4194
4195
4196
4197
4198
4199
4200
4201
4202
4203
4204
4205
4206
4207
4208
4209
4210
4211
4212
4213
4214
4215
4216
4217
4218
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