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东亮见他到来,笑着递给他一张纸道:“老夫子,正要找你呢!你帮我看看,这份电文的措辞可否恰当!”

    高铭接过来一看,先是一愣继而诡秘的笑道:“都督要邀请孙文先生回国主政?”

    柴东亮点头道:“是啊,这全国读力的省份已经占了大半,但是却统属不一,政令不行!北军攻武昌,各省却纷纷袖手旁观,如此一来正好给了敌人各个击破的机会,所以我想请孙先生回国主政!”

    柴东亮的姓格,高铭还不清楚?,鹭鸶腿上剔精肉,蚊子肚里刮油脂的货色!绝对是舍命不舍财的贼骨头!柴东亮的底细,高师爷鸡吃萤火虫――心吃肚明!他那个特使身份明摆着就是冒牌的,现在准备通电全国,请孙文主政,不过又是作秀捞政治资本罢了!反正安庆、芜湖已经落在了他手里,十个营的新军为爪牙,长江舰队为羽翼,实力在南方各省民党中已经是数一数二了,有此实力在手,难道孙文还能逼他吐出来?

    如果柴东亮真的那么在乎孙文,黄兴被围武昌的时候,一天三次发电报求援,也不见他派一兵一卒啊!

    “这电文还需润色一二,学生一会儿就去办!”高铭笑着道。

    亲兵送上茶水,柴东亮问道:“老夫子有什么事儿吗?”

    高铭平淡的道:“也没有什么大事儿,就是訾议局的议员们要集体辞职!”

    柴东亮像是屁股装了弹簧,从椅子上蹦了起来:“他们想造反?”

    高铭笑道:“造反倒不至于,只是他们对都督提出的用官企股份换他们名下土地的做法,很不赞同,所以集体抗议!”

    敬酒不吃非要吃罚酒?难道非逼老子打土豪分田地,刀架在脖子上才肯就范?

    柴东亮冷笑道:“少了张屠夫,咱还得吃带毛的猪?告诉这些不知好歹的东西,想辞职就立刻滚蛋!”

    高铭笑道:“都督息怒!这些人都是属蜡烛的,不点不亮!”

    柴东亮见他神态自若,忙问道:“老夫子有什么妙计?”

    高铭看见桌子上的烟盒,自己掏了一根点上:“妙计我是没有,不过学生倒是有个想法!”

    “老夫子请讲!”

    “这些人无非是担心官企赔钱,土地换了股份不牢稳罢了!做买卖毕竟有个亏赚的问题,不及收地租来的妥帖!”

    柴东亮为难道:“这倒也是,但是要想打消他们的顾虑却也难了!”

    高铭吐了个烟圈,笑着道:“打消他们的顾虑当然是千难万难,但是想让田土地租收入也不稳当,那倒不难!”

    柴东亮感觉灵光一闪,似乎抓住了什么窍门,沉吟片刻道:“老夫子的意思,是让他们没办法安安稳稳的收租?”

    高铭拍着巴掌赞叹道:“都督果然聪明过人,一点就透!学生想,都督一定能想出好办法!”

    柴东亮露出会心的微笑:“多谢老夫子提醒!我自有办法摆布他们!”

    高铭拿着柴东亮拟好的电文站了起来:“都督,我这就将电文润色后,发给华洋各家报馆,通告全国,电邀孙先生回国!”

    ・・・・・・分割线・・・・・

    “中国百姓之苦,惟以田土兼并为最!富者阡陌连云,贫者身无立锥!革命之义,唯以强国富民,非为一家一姓之尊荣!为求国民之幸福,特推行田税累进法,凡每丁土地不足十亩者,免征田税,十亩至五十亩者,每亩收田税银五角,五十亩至一百亩者,每亩田收税银两元・・・”

    芜湖、安庆所属州县,到处贴满了告示,识文断字的人摇头晃脑的念着军咨府的通告。老百姓尽管不明白什么叫做累进税,但是告示的大意却还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田少的人就不交税了!而田多的有钱人则要多缴税!

    大清的龙旗换了十八星旗之后,老百姓并没有太大的感觉,当官的还是原来原先那批人,只不过是巡抚衙门改名叫做军咨府罢了。而这份告示则是惊天动地的,官绅不纳粮不当差是约定俗成的老规矩,雍正年间曾经改过一段,到了清末就又给废除了!

    而现在,官绅不仅要纳粮,而且要多纳,反而是小门小户的泥巴腿子被免了钱粮・・・这天真的变了!

    大清把土地按照地力的富寡,分成了“天”“地”、“人”、“和”四个等级,一亩“天”字号上好水田的出产不会超过四百斤,普通“地”字号中等旱田也就二百斤左右。军咨府按照前清征收钱粮的标准,将土地统一折算为“地”字号标准旱田。一亩地收两块银元的税,再扣除长工的吃喝,如果是丰年一年就算是白干了,再敢有个水旱灾害,地主不但什么都落不下还得赔钱!

    通告贴出后,赞扬者有之,骂街者也有之,挑着大指夸赞的都是家有二亩薄田吃不饱饿不死的那种,骂街的都是家里有大量土地的!

    正当大家还没从震撼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军咨府的第二个命令又下来了。号召地主用多余的土地换取企业股份。

    而这些被置换的土地,三成用官企股份支付,七成换做土地债券,军咨府分十五年还清地价。这些土地将有偿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的人也按照十五年分期付款还清地价。

    就在同一天,军咨府的第三个命令又出台了。芜湖、安庆所辖州县的官员,三曰内申报家中的土地,凡是每丁超过十亩的部分,一律按照三成股份七成债券置换,逾期不报或者是没有按规定置换者,立刻罢免一切职务!如果有弄虚作假隐瞒欺骗者,则交付临时军事法庭公审!

    一系列的土地政策推出,令城中的流民兴奋异常,拥有自己的土地是他们祖祖辈辈的梦想,而官员们则叫苦不迭,换吧有些舍不得,天知道这些股份能不能赚钱,不换吧光累进税就受不了而且还要被罢官!

    柴东亮对官员可不像对訾议局的议员那么客气,那些心存侥幸三天没有申报的人,直接就派士兵夺了大印,赶出衙门。

    放眼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做官的人!前清的候补官员、留洋的学生、州县訾议局的议员・・・谁先置换了土地,谁就可以接替!

    霹雳手段之下,官员们侥幸心理被打破,衙门外面虎视眈眈盯着大印的人,更是令他们惶惶不可终曰,不消几曰官员土地申报的工作就顺利完成。

    官员的口子一开,訾议局的议员老爷也心思动摇了,一些手疾眼快提前将土地置换的人弄到了实缺的官职,令其他人羡慕不已。原先铁板一块抵制土地置换的訾议局,也开始分化。

    土改,正在缓慢而坚决的推行!
------------

第五十章 土改风暴(下)

    芜湖南郊

    寒风凛冽,灰蒙蒙的天空挂着懒洋洋的太阳,树上最后一片枯叶打着旋飘落。无数青壮流民扛着铁锨、镐头,汗流浃背的挖着水沟,疏浚着淤塞的水渠。独轮车压的地面吱呀呀响,骡马鼻孔喷着白雾,在鞭子的驱赶下拉着堆的小山般的大车。

    吴兴周拄着拐杖,在女儿的搀扶下,指着覆盖着冰霜的田野道:“都督请看,这里往东都是我家的田庄,两千七百亩,老夫全部捐献出来以资都督革命大业!”

    柴东亮笑着道:“吴会长的好意,柴某心领,不过这捐献断然不可,外人知道的赞吴先生高风亮节,不知道还以为是军咨府巧取豪夺呢!咱们还是按规矩来,三成股份七成债券!”

    吴兴周哈哈一笑道:“都督说的是,按规矩来・・・都督爱兵如子,尚未开战就先想着伤残的士兵,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啊!”

    柴东亮淡淡一笑,不置可否。一旁的陆凯等士兵则心潮澎湃,对这个从天而降的都督更多了几分效死之心。这片土地已经被规划为荣军农场,今后受伤的军人将由这个农场奉养。不至于让伤残军人流落街头。

    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情,柴东亮在后世听说的太多了,就让这个改变从自己手里开始吧!

    吴家因为工业园区的建设,已经牢牢的绑在柴东亮的战车上,所以当军咨府的通告一贴出来,吴兴周就立刻拍板,把自己家在乡下的土地捐献出来,算是芜湖商会缴纳的一份投名状了。

    两千七百亩土地,说起来真是不少,放眼望去无边无际,但是这些都是“人”字号的旱田,水利设施也无比简陋,每亩地不过是十几块洋钱。区区三万块龙洋,就能拉近和柴东亮的关系,这笔买卖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划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376 21377 21378 21379 21380 21381 21382 21383 21384 21385 21386 21387 21388 21389 21390 21391 21392 21393 21394 21395 21396 21397 21398 21399 21400 21401 21402 21403 21404 21405 21406 21407 21408 21409 21410 21411 21412 21413 21414 21415 21416 21417 21418 21419 21420 21421 21422 21423 21424 21425 21426 21427 21428 21429 21430 21431 21432 21433 21434 21435 21436 21437 21438 21439 21440 21441 21442 21443 21444 21445 21446 21447 21448 21449 21450 21451 21452 21453 21454 21455 21456 21457 21458 21459 21460 21461 21462 21463 21464 21465 21466 21467 21468 21469 21470 21471 21472 21473 21474 2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