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实在太狠,因为所有的考卷,是统一笔迹,统一形式,考官根本无从判断,且毫不影响考试成绩,可谓万无一失。
不过,还是有人破解了这种统一抄写制度。
虽然笔迹相同,试卷相同,但这个方法,依然有漏洞,依然可以作弊。
作弊的具体方法是,考生事前与考官预定密码,比如一首唐诗,或是几个字,故意写在试卷的开头,或是结尾,这样即使格式与字迹改变,依然能够辨别出考卷作者。
够牛了吧?!
你错了,这还不是作弊的最高境界。
作弊中的最高技巧――买朝廷。
买考题、买考官都太小儿科了,既然横竖要买,还不如直接买通朝廷,让组织考试的人,给自己定个状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烦。
这下服了吧!
“哎,这种事情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有些人心甘情愿冒上些风险,也要拼死搏上一搏!不过咱们不能做那种事情,投机取巧,终不是长久之计,到头来只会害人害己!”对于这样的事情,英廉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要知道,敢在乾隆爷面前玩猫腻,那可是要掉脑袋的。人都爹妈生的,哪一个也没有两个脑袋,谁不知道珍惜。敢这样做的人,只有一种人。这种人的地位绝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英廉官职虽高,但还动不了这种恐怖的存在。更何况他本人非常正直,对于投机取巧的事情极其厌恶。和大人想要借他点光,是绝对不可能地。
“好,那我就尽力而为吧!”和大人点头答道。
很快,乡试的日子到了。
第一场考的就是和大人最为头痛的八股文。打开卷子一看,命题作文:针对《论语》中孟公绰一节写篇文章。
孟公绰这个人想必大家都知道,那丫是老夫子眼中的一个以清廉而著称于世的完人。不过,老夫子认为他只适合做一些大国的世家大族,如晋国的赵氏(赵氏孤儿),魏氏的家臣,而不是适合做一些小国的如滕、薛这样小国的栋梁之臣。(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对于孟公绰,和大人自然十分了解。他也十分赞同老夫子的话。孟公绰虽然不贪,但要做士大夫,并不是光靠廉洁就行的。官做得越大,胆子就得越大。前怕狼后怕虎,小事小非地计较个不停,永远也做不成大事。
总之,要猛。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自古皆然。
想到这里,和大人大笔一挥,洋洋洒洒写了起来。他的想法虽然不错,但真要是套进八股文的条条框框,和大人的智商明显不够用了。写着写着,马上就要交卷了,他这才发现:擦,跑偏了!
还没等他出考场,和大人就已经知道,这次考试,砸了。
注:此章大篇幅引用了一本名著上的桥段,有兴趣的童鞋可以自己搜一下,蛮有意思的。;
------------
第十二章 名落孙山后
八股文之后是考论,随后是经史时务策五道,和大人虽然知道此番乡试无望,但还是做着最后的努力。希望某些人眼拙,自己兴许就能侥幸过关了也说不一定。
考完最后一场,他走出了考场,刘全在外面等着他。
“少爷您出来了!车子都准备好了,英廉大人已经备好了酒席,等着给您接风呢!”刘全连忙小跑上前,兴高采烈地说道。在他眼里,少爷那么用功,又那么聪明,根本就没有考不好的理由。
“走,我们回去。”和大人平淡地道,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这就叫宠辱不惊。
上了车,帘子一拉,和大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难看起来:为什么会这样?!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难道十年寒窗苦读,就落了个这样的结局?!
那时可不比现在,现在大学多得是。无论你考多少分,只要有钱,都可以去混张文凭回来。那时候的大学可就一个,考上之后,金榜题名,一夜之间成为人上人;考不上,你这辈子就完了,没有任何出路,也没有人会看得起你。
还记得课本上那个范进范大人吗?!他一听说自己中了举人,马上就疯了。为什么会疯?!那是他高兴坏了!鲁先生是想从侧面抨击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迫害,号召全国人民站起来,打到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那时候的中举,就跟现在考进了中央直属衙门的公务员,一个概念。前程似锦,前途无量,谁不激动?!
“我该如何面对英廉大人?!又该如何面对霁雯?!他们对我寄予厚望,可我呢?!却失败了!”和大人越来越自责。这么多年来,英廉和霁雯不仅照顾她,就连他的弟弟也跟着沾了不少的光。想到这里,他的心揪得紧紧的。回家的路并不遥远,他真的希望这条路永远也走不到头。不过,马车还是在英府前停了下来。
和大人一下车,霁雯就兴高采烈地跑了出来。在他眼里,这个老公的文采和床技一样的出色,他没有不让她不兴奋的理由。然而在当她见到和大人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时,她沉默了。什么也没有说,跟着他走进了府中。
“祖父,孙女婿对不住您啊!”和大人来到英廉面前,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起来,起来。一次考试算不了什么,别放在心上。”英廉忙将他扶了起来。说不失望是假的,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
考砸了就是考砸了,谁也没办法。
也许英廉此刻心里有些懊悔:自己应该在他中举之后再将霁雯嫁给他。
不过现在一切都已经晚了。
完了。
就这样完了。
“孙女婿曾经向您和霁雯保证,定要博取个功名,可如今辜负了你们的期望……”和大人心里很是羞愧,声音也有些颤抖了。
霁雯站在一旁,扶起了丈夫。
“一次考试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咱们也并不是只有考试这一条路可以走。祖父现在还有些门路,而且你还有爵位可以继承,我们还有的是出路。”霁雯劝道。
她虽然只是一介女流,不过大道理人家还是懂的。毕竟,出身名门嘛!
“霁雯说的是,你马上就可以继承祖上的轻车都尉了,怎么说也是正三品的官职。日后多多努力,是秃子早晚都会发光的。”英廉说道。
和大人考场失意他意料之外,但他还是看好自己的这个孙女婿。他一路浮浮沉沉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也不知经历过了多少大风大浪。什么人能混官场,什么人不适合,在他心里,明镜儿似的。他深信,他这个孙女婿早晚有一天会出人头地。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和大人会上去的那么快,快得让人有些发指。
祖孙二人安慰了和大人一番,和大人渐渐地从失败的阴影中解脱了出来。虽然已经搬掉了心中的大石头,但科举的失败还是让他尝试到了失魂落魄的滋味。放榜后,和大人落榜了。
名落孙山。
其实,没有中举不足为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他并不适合科举考试。倘若这乡试考的是蒙古文或藏文,亦或者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那对于和大人来说小菜一碟,随手中个什么解元,一点儿也不成问题。但是,和大人还是为自己的失败付出了代价。发榜后,咸安宫许多同学找到了他。
“考中了没?!咱们咸安宫的大才子一定是金榜题名喽?!”这些人早已看过了榜单,此时有意为难和大人,故意挖苦道。
和大人多年来一直被看做是咸安宫中的一朵奇葩,又攀上了尚书大人这棵高枝,让这些官二代们的心里很不平衡。凭什么你一个父母双亡的穷小子有这份福气?!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143
14144
14145
14146
14147
14148
14149
14150
14151
14152
14153
14154
14155
14156
14157
14158
14159
14160
14161
14162
14163
14164
14165
14166
14167
14168
14169
14170
14171
14172
14173
14174
14175
14176
14177
14178
14179
14180
14181
14182
14183
14184
14185
14186
14187
14188
14189
14190
14191
14192
14193
14194
14195
14196
14197
14198
14199
14200
14201
14202
14203
14204
14205
14206
14207
14208
14209
14210
14211
14212
14213
14214
14215
14216
14217
14218
14219
14220
14221
14222
14223
14224
14225
14226
14227
14228
14229
14230
14231
14232
14233
14234
14235
14236
14237
14238
14239
14240
14241
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