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和殿是皇帝宴请蒙古、新疆等外藩王公大臣们的地方,公主出嫁时也要在这里宴请驸马。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富丽堂皇,顺着皇帝的大婚就是在此地举行。
当十公主一行人来到朝堂时,所有的王宫大臣们都已经到齐了,尽皆喜气洋洋地站在两侧。宫廷乐师们连忙打鼓击磬,顷刻间,管弦齐奏,声乐齐鸣。演奏完毕,王宫、大臣及筹备大婚的执事人员行“三跪九叩”礼,接着宣读措辞。随后,一干大臣们再次朝贺。
乾隆爷为女儿置办了丰厚的嫁妆,有红宝石帽顶、金凤、金翟鸟、金佛、金镀珊瑚头箍、金手镯、金莲花盆景簪、金松灵祝寿簪、珊瑚朝珠、青石朝珠、催生石朝珠等。至于玉器古董、绫罗绸缎更是数不胜数。他最钟爱的就是这个女儿,置办起嫁妆来自然十分大方。
能拿过多少拿多少,喜欢什么拿什么!
眼看时辰到了,乾隆爷亲自将女儿扶上了由十六名銮仪校卫抬着的凤舆。这台凤舆轿顶涂金,正中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金凤凰。凤背上有一个小金顶,周围有九只小金銮,十分华贵。公主轻轻地上了轿子,拉着父亲的手怎么也不放开。
“如今你既已嫁做人妇,自要好好照顾夫君、公婆,万不可摆公主的架子,为难和家。”乾隆爷拉着女儿的手,也是万分地不舍。
“皇阿玛……”十公主的话还没说完,已经哭得泣不成声了。
“快别哭,大婚的日子,这些朝臣们可都看着呢!”乾隆连忙劝慰道,“你只管放心地嫁过去。你是朕最疼爱的女儿,谁还敢欺负你?!你只要不欺负别人,阿玛就放心了!”乾隆看着女儿流泪,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乾隆也是人。
“好了,快上路吧!”乾隆生怕女儿再哭,只得让女儿上轿。
“起轿!”十六名銮仪校卫轻轻滴抬起了风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那一刻,乾隆的眼眶有泪痕涌动。
送亲的队伍经由东华门出宫,朝和珅府(恭王府)走去。一路上,侍卫们四处可见,一个个精神抖擞,神态凛然。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一睹公主芳容,只可惜公主端坐在轿子里,外人哪里能够得见?
远远地,和府也是一片张灯结彩。和大人及十额驸丰绅殷德童鞋正扎在朱漆一新的大门口恭迎。
“快鸣放鞭炮!”和大人瞧见了送亲的队伍,连忙大声吩咐道。一声令下,整个和府鞭炮齐鸣,鼓乐喧天。在迎亲队伍、宫廷乐队和全副依仗的簇拥下,送亲的队伍风风光光地走进了和府。
进了府门,丰绅殷德急忙上前将公主搀扶出轿,把公主扶坐在新房的“喜床”上。两人又一起“坐床”、吃“子孙馍馍”、“长寿面”,随后又进“合婚宴”,饮交杯酒,总算是完成了婚礼第一天的各项礼仪。
公主大婚,非同一般,前往和府道贺的人群排起了千人长队。
“和珅的儿子做了驸马,将皇上最钟爱的公主娶进了门,日后更是如日中天了!”
“是啊是啊!谁不知道皇上最爱这十公主。平日里咱们都招惹不起他,如今成了皇亲,咱们更是不能招惹了!”
“上次曹锡宝的事情你们忘了?!我看娶不娶公主,这个和珅都惹不得!皇上明明就是袒护和珅呢!”
“你说话小心点,这可是和府,让和大人听到了可不好。再说,人家丰绅殷德也是一表人才,也难怪皇上会喜欢……”
正当和大人父子忙着迎娶公主的时候,这帮排着长队等着入场的大臣们私下里议论纷纷了起来。待公主进了喜房,这帮人一窝蜂似地涌进了大厅:擦,来晚了,除了空座全满了…….
喂,兄弟,挤一挤,这顿我要是不吃回来点儿,我心里不得劲儿啊!
“和大人,恭喜啊,恭喜!”领班军机大臣阿贵同志带着贵重的礼品当先祝贺。当然,他不是冲着和大人来的,人家给的是乾隆爷的面子。
“多谢阿桂大人!承蒙皇上不弃,把公主许配给我和家,这是我们和家的荣幸啊!”管你冲得是谁,东西是绝对不退地。
“和大人,可喜可贺啊!”福长安端起酒杯来到了和大人身边。
“我说怎么找不到你,原来你小子跑那儿去了!”这货可是真心的。
“和大人,咱哥俩也不跟你来虚的了。”福长安附耳说道,“凭你现在的身份,这大清第一臣的地位可算是巩固了啊!哈哈……”
“兄弟,你也是如日中天,咱哥俩彼此彼此啊!”凭着福家的势力,福长安童鞋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如今他们二人强强联合,朝中更是鲜有敌手。
鲜有也是有。
就在十公主与丰绅殷德大婚后不久,又一个人站了出来,目标直指和大人。
妖孽,受死!
;
------------
第十一章 险象环生
尹壮图有个好名字,宏图壮志,十分地霸气!
他干的事儿也很霸气。
就在和大人与乾隆爷喝完合喜酒后,这货凌空跃起,一声大喝:“吃俺老孙一棒!”
尹壮图字万起,云南蒙自县人,7岁入私塾读书,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举,次年中进士,历任刑部安徽司主事、吏部文选司员外郎、考功司郎中、礼部交际司郎中、太仆寺少卿等官职。乾隆四十六年,擢升为内个学士兼礼部侍郎,因办事认真而得到乾隆爷的赞许。
他向乾隆爷递交了一份报告,报告上只说了一句话:议罪银是个神马玩意!
乾隆爷一看,脸上乌云密布。对于‘议罪银’制度,他早就有些担心,只不过一直没有人提,他也就没往心里去。这次,尹壮图童鞋公开发表意见,乾隆爷很以为意,随即叫来了和大人。
“和珅,这里有道折子,你看看。”见到和大人,乾隆爷并没有多说什么。
和大人眼多尖,一看就知道出了事,忙接过折子看了一下:擦,尹壮图!
我们先看一下原文:督抚自蹈愆尤,圣恩不即罢斥,罚银若干万充公,亦有督抚自请认罚,若千万者,在桀骜者借口以其饕餮之私,即清廉者不得不望属员之倾助,日后遇有亏空营私重案,不容不曲为庇护,是罚银虽严,不惟无以动其愧惧之心,且潜望玩具之愈,请永停此例,奴才具平常者,或即罢斥,或用亲职,毋须再膺外任。
翻译成白话文:各省督抚大员犯了过失之后,蒙皇恩浩荡,不立即革去他们的官职,只罚他们若干银两,以示惩罚,也有一些官员自愿交纳罚金,对于那些多行不法的官员来说,这无异于为他们的行为找到了借口,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继续胡作非为。即使那些清正的官员,也因为得到了下属交纳的银两,如果遇到有府库亏空等案件,也不得不为下属包庇恶行。所以,罚银的制度虽然很严格,却非但不能令官员们羞愧,反而容易滋生他们的不轨之心,请求皇上永远废除这一制度。
文采很风骚,措辞很得当,理由很充分,结论很科学。和大人头很大。
“皇上,尹壮图可有实证?!”奏章揭露了各省督抚的老底。如果尹壮图真有真凭实据,那么倒霉的就不仅仅是那些个封疆大吏,连带着他自己也要牵扯进去。
“怎么?!你认为尹壮图所奏不实?”尹壮图这小子办事挺认真的,按理说不应该啊!
“奴才并不是怀疑尹大人所奏不实。只是,尹大人是礼部侍郎,只管礼部事物,吏治状况不在他责任范围之内啊!如今他不过是一次例行的巡视,就说朝中吏治**,只怕言过其实。”
“嗯。”乾隆爷听了点了点头,“不过,作为朝中官员,他对吏治提出意见,也无不可啊!”
“皇上,奴才只是想知道,尹大人在奏折中说有官吏勒索百姓,那这官吏到底是谁?好的官吏向同僚求助,官员之间曲为庇护,这又是谁?又有哪一省的府库亏空?倘若没有实据,道听途说,岂不是沽名钓誉,性口雌黄?所以,恳请皇上下令,让尹壮图一一指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17
5418
5419
5420
5421
5422
5423
5424
5425
5426
5427
5428
5429
5430
5431
5432
5433
5434
5435
5436
5437
5438
5439
5440
5441
5442
5443
5444
5445
5446
5447
5448
5449
5450
5451
5452
5453
5454
5455
5456
5457
5458
5459
5460
5461
5462
5463
5464
5465
5466
5467
5468
5469
5470
5471
5472
5473
5474
5475
5476
5477
5478
5479
5480
5481
5482
5483
5484
5485
5486
5487
5488
5489
5490
5491
5492
5493
5494
5495
5496
5497
5498
5499
5500
5501
5502
5503
5504
5505
5506
5507
5508
5509
5510
5511
5512
5513
5514
5515
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