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淡定。既然这么巧,那咱们就一道进去瞧瞧?!”

    “和大人,您先请……”

    贡院也称文思院,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大门五楹对开,第一道门龙门,上面高悬着三块匾额,东首匾额上题着“明经取士”,中间匾额题着‘开天文运’,西则题着‘为国求贤’。两人说说笑笑进了第一道门,来到第二道内龙门前。内龙门里建了数千间砖墙瓦顶的房屋,专供考生在里面答卷、吃饭、住宿。

    “咱们的内龙门里真实越来越萧条了,大多数考生都到鲤鱼胡同去了。”和大人一边走着,一边笑着和纪晓岚说话。其实,考生进驻鲤鱼胡同对和大人来说是件好事,他在哪儿开了不少的店,每逢三年一次的会试之时,那财没少发。

    “没想到一个迷信的传说,竟然成就了那么多人。”

    “哦?这鲤鱼胡同还有什么来历讲究吗?”

    “和大人不知道?!”

    “真心不知道。”

    “是这样的……”

    相传,有一年京城大考,天下的考生齐集京城。有一个河南的考生因为家里穷,正好徒步进京赶考,结果来晚了,贡院都住满了。正在无奈之际,贡院附近胡同内的一个老人收留了它。在考试的前一天,忽然天降大雨,电闪雷鸣,一条金光闪闪的白色鲤鱼从云端飞了出来,落在了老人家的院子里。这条鲤鱼随即又腾空而起,直朝着贡院考场内飞去。后来,老人家里的河南考生金榜题名,高居榜首,鲤鱼胡同的名字也就传开了。

    “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典故,我还以为鲤鱼胡同只不过取意为‘鲤鱼跳龙门’呢!”

    “住在鲤鱼胡同的考生虽然越来越多,但真正能够跃入龙门的毕竟只是少数。重要的不是住在哪里,学问的深浅才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啊!”

    “纪大人言之有理啊!”和大人笑了笑:这社会,您跟我谈真才实学?您可真敢开玩笑!

    为了防止作弊,窦光鼐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他下令,考试时考场全天戒严,二十四小时监考巡视。考生入场时,不但要脱掉鞋帽,还要搜遍全身,就差再用了水龙头一冲,直接踢进号子了。工作做得是相当到位。

    和大人是皱着眉头在那儿顶着:擦,这么弄,这趟考务费白搭了啊……

    确实,经窦光鼐这么一折腾,和大人是半点手也插不上。

    不过,监考时是没什么事儿,考试成绩一出来,出事儿了。

    ;
------------

第二十四章 弹劾窦光鼐

    张榜之后,京城哗然。

    王以铻、王以衔,亲哥俩,一个第一,一个第二。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什么?兄弟联名高第?”和大人得知消息,十分吃惊。“窦光鼐干大了啊!”

    清有祖制,康熙时就曾明文规定,每省二十八名举子录取一名(台湾省每十人录取一名)。换句话说,如果第一名是浙江的话,第二名就应该是其他省份,绝对不可以还是浙江。这在历史上有讲究,叫‘省级平衡’。窦光鼐坚持以文取士、公平竞争的原则,不顾及南北、东西差异,连发浙江王以铻兄弟二人,实际上破坏了祖制。在满朝文武,甚至是乾隆爷眼中,这种兄弟联名高第的情况是不可能接受的。

    “刘全,快去查一下王以铻兄弟二人的来历,看看他们到底和窦光鼐什么关系!”想到这里,和大人连忙吩咐道。对于窦光鼐,和大人早已心怀不满。前些年,因为他弹劾了浙江府库亏空,自己的党羽被牵扯进去很多。如今机会来了,他自然不会放过。

    剪除负累,方能自由飞翔。

    “是!”刘全听了,忙退了下去。

    第二天.

    “老爷,王以铻、王以衔原本不是浙江归安(今吴兴)人,而是安徽休宁县人。只是后来‘寄籍’(因先世迁徙,或自行流寓、居住外省,而长期离开原籍,因此便属于外地籍贯)在归安,也就被认为是归安人。这兄弟俩没什么来头,祖辈皆是以耕读为业。二人从小聪明、勤奋,很早就通过了童试和乡试……”

    “他们有多大本事与我们没关系,难道他们与窦光鼐之间就没有任何瓜葛吗?!”和大人一边听,一边摇头。兄弟俩有多大本事他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们与窦光鼐到底有没有关系。

    关系决定一切。

    “有!”

    “什么关系?”

    “窦光鼐在担任浙江学政期间,曾做过他们的先生。而且,这次考试的题目,窦光鼐在浙江学馆里也给王氏兄弟讲过。”

    “哈哈…….”听到这里,和大人大笑了起来,“真是天助我也!刘全,备车,马上去贡院!”

    “是!”刘全答应了一声,赶紧跑了出去。没多久,一辆华丽的大车就从和府门前匆匆驶过,直奔贡院而去。

    会试已经结束,贡院内线的冷冷清清,空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任何人影。和大人在门口下了车,推开大门进了院子。贡院内的官员见和大人前来,连忙恭敬地请安。

    “把王以铻和王以衔的卷子给我调出来,我要复审。”

    “是!”官员连忙跑进去取卷子去了。和大人的身份,他惹不起。

    “好了,你们退下吧,我自己在这里看就行了。”和大人将这些人打发走,认真地查看了起来。他坚信: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过了好久,和大人笑了。他大步跨上自己的车子,大声吩咐道:“刘全,进宫…….”

    “皇上,奴才有事禀奏!”和大人来到乾清宫,乾隆爷正在休息。

    “什么事,你说吧!”

    “皇上,此次会试的头两名全是浙江人,而且还是亲兄弟,奴才以为,这其中有蹊跷。”

    “这个窦光鼐啊!朕都跟他说了,他还是那副犟脾气。他才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非要坚持公平公正,老子也正头疼着呢!”乾隆爷一边说,一边摇头,语气中却是没有半点责怪的意思。

    不对呀,皇上不应该是这种态度才对!

    “这不,已经有好几位大臣跟朕说,古往今来兄弟二人联名高第从未有过,他们都认为此事不妥,要朕定夺呢!”

    “皇上,奴才以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哦?!那你怎么看?!”

    “皇上,窦光鼐长期担任浙江学政,与王氏兄弟关系非同一般。王氏兄弟之所以能够高居榜首,只怕是以为内有人收受了巨额贿赂,向他们泄露试题吧?”和大人了解窦光鼐的为人,他是绝对干不出这种事情来的。不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知不知道,而是乾隆爷知不知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9969 9970 9971 9972 9973 9974 9975 9976 9977 9978 9979 9980 9981 9982 9983 9984 9985 9986 9987 9988 9989 9990 9991 9992 9993 9994 9995 9996 9997 9998 9999 10000 10001 10002 10003 10004 10005 10006 10007 10008 10009 10010 10011 10012 10013 10014 10015 10016 10017 10018 10019 10020 10021 10022 10023 10024 10025 10026 10027 10028 10029 10030 10031 10032 10033 10034 10035 10036 10037 10038 10039 10040 10041 10042 10043 10044 10045 10046 10047 10048 10049 10050 10051 10052 10053 10054 10055 10056 10057 10058 10059 10060 10061 10062 10063 10064 10065 10066 10067 1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