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单子是李侍尧为乾隆爷今年八月十三的七十岁大寿准备的贡品清单,上面整整齐齐地列着上百件罕见奇珍,其价值少说也在数万两以上。
“老爷,李侍尧恐怕倒不了。他把自己贪污的银子全都变成了贡品献给了皇上!怪不得皇上有意袒护他。”
“你是说皇上会饶了李侍尧的命?!”
“这个不好说,刚才我也只是随口说说,您别当真…….”事关重大,刘全怕担了不是,忙推脱责任道。
“呵呵,你个狗奴才,跟我还耍心眼儿。不过你刚才那一句话倒是提醒了我。这次李侍尧恐怕是真的倒不了…….”
和大人又将事情的前前后后仔细地梳理了一遍。海宁当初在乾隆爷面前弹劾李侍尧的时候,乾隆爷就明显显露出袒护李侍尧的意思;李侍尧在公堂之上有恃无恐、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如今这些贡品的清单进一步表明了李侍尧与乾隆爷之间的‘情分’。
放眼整个大清皇朝,敢这么大手大脚为乾隆爷置办寿礼的大臣,除了李侍尧之外,再无他人。这时,他才意识到了自己与李侍尧的差距。自己讨好乾隆爷,靠得是自己的才学与机敏,而李侍尧比他更近一步,不但才华与机智不再他之下,而且东西更是没少送。
这就是宠臣与重臣之间的差距看,和大人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当初想要整垮李侍尧的想法是多么地幼稚。
和大人自问,如果自己是乾隆爷,自己绝对舍不得杀了李侍尧。
这么会来事儿,又会办事儿的属下哪儿找去?!
所以,要想将官儿坐得稳,有两点是基础之上的基础:第一,自身能力要强,业务水平要出众;第二,要会来事儿,内涵你懂得(不是我不想说,说了犯忌讳,兄弟们见谅!)。有了这两点保证,你也就有了李侍尧的底气。
不升?!很难!
有事儿?!去你妈的吧!
李侍尧贪污了三万多两银子,对于乾隆爷来说:“毛毛雨啦!”再者说,相对于他上贡给乾隆爷的贡品来说,他贡得多,贪得少,这份儿孝心是明摆着的。
俗语有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说到底,乾隆爷是绝对知道这些贡品的来历的。凭他那点死工资,能拿得出这么些好东西?!打死他,他也不信。他对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掌握得还是相当有水准的。
不表示嘛,显得我不会来事儿,前途无亮。表示吧,我那点死工资绝对不够看,怎么办?!李侍尧其实也很无奈。
不多说了,相信你们已经能够明白很多事了。事情就是这个事情,两百年前如此,再过一千年还是一样。
和大人想到这里,一条结论浮出了水面:李侍尧倒不了,自己就要倒大霉。
这人已经得罪死了,完全撕破了脸,半点回旋的余地也没有。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道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答错的一方将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和大人答错了,李侍尧绝对不会放过他。
现在怎么办?!
------------
第三十一章 借刀杀人
“刘全,笔墨伺候!”智商,在这时候派上了极大的用场。
和大人脑袋瓜儿一转,登时计上心来:我弄不垮你,但你也甭想轻易整死我!
这就是妖孽,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越是大事越需要冷静,只有冷静才能救你的命!
和大人开始写报告。报告题目:《论李侍尧的死活》。开篇:一些系列的罪状,什么贪赃枉法、强抢民女、奸强母猪啊等等不一而足。总之李侍尧罪大恶极,罪不可赦,比畜生还畜生,比禽兽还禽兽。总结:死刑,立即执行。写到这里,他又加上了一句:‘建议:死缓!’
“老爷,咱们既然已经和李侍尧彻底撕破了脸,现如今放虎归山,日后恐怕后患无穷啊!”刘全现在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斩草不除根,他心里也跟着不安。
“先缓一缓。李侍尧必死,不过不是现在。我要借刀杀人。”和大人眉头皱了起来,眼神之中忽现一股狠戾。一股小市民被人堵在角落里强暴时的愤怒。
“借刀杀人?!借谁的刀,怎么杀?!”刘全的智商明显跟不上趟了。
“你帮我准备几份李侍尧的贪污材料,我要呈给大学士和九部九卿,那帮大学士们见了之后一定会强烈要求皇上处死李侍尧,到时候我们在见机行事。”和大人胸有成竹地说道。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十二,乾隆爷自京师启銮,开始第五次南巡。当銮驾抵达酥北境内时,他收到了和大人的调查报告。乾隆爷很痛心,按照和大人的说法,李侍尧都快被枪毙八回了。不过有一点值得欣慰的是,和大人在报告的最后给出了个‘死缓’建议,乾隆爷很高兴:“这孩子真懂事儿!”
二十多天,不但整件事情水落石出,而且还将一个必死之人生生盘活了。和大人的工作能力很是值得肯定嘛!
出了李侍尧这档子事儿,乾隆爷再也没什么心思游山玩水泡妞了,草草逛了一圈,就回去了。
和大人这边也是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城,他要第一时间了解第一手信息。生死攸关,由不得他不心急如焚。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想打的,面的就是不来。和大人刚到河南,就遇到了连雨天。
大雨。
和大人很无奈,只得在许昌暂时住了下来。可是他越盼望着放晴,老天爷越是不睁眼。一连下了七八天,还是没有见到丝毫明媚的阳光。和大人很着急。
这一天,他早早起了床。窗外乌云压顶,大雨依然没有半点要停下来的意思。他走到窗前,轻轻推开了窗户,一股混杂这泥土的芬芳涌了进来。虽然窗外阴雨连绵,但远处郁郁葱葱的一片,清脆的绿色在雨水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他的心情不禁为之一畅。
和大人正自陶醉着,刘全走了进来。
“老爷,老爷!京里来人了,让您去接旨!”
“圣旨到了?!”和大人连忙穿好衣服,稍作整理便赶了出去。
好消息。和大人升了,户部尚书。和大人大喜之余忙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包裹,塞给了传旨的太监。
“刘公公,一路辛苦!”和大人客气道。
“应该的,应该的,恭喜和大人!”刘公公笑着将包裹收入怀中。“和大人困在许昌有段日子了吧?也真是的,这河南开封以北半点云彩也看不着。可一过了开封,这道走的,坑坑洼洼,险些把我这把老骨头给颠得散了。这雨真是缺德,害得我们多走了四五天的路。”
“我都困在许昌七八天了,道路泥泞,车马难行!公公远道而来,当真是爱岗敬业啊!”
“哪里,哪里?!和大人客气了。我哪儿比得上和大人您啊,您办的是正是事儿,我们只不过是个跑腿的,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刘公公忠公体国,担当得起,绝对担当得起。对了,刘公公,现在京里什么情况?!”
“现在京城里谈论最多当然是‘李侍尧’三个字了。和大人这件案子办得漂亮,皇上对您是赞许有加啊!”
“那皇上对李侍尧到底什么态度?!”
“六部九卿一致要求严惩李侍尧,要求立即下旨严惩李侍尧,但我看皇上有点犹豫……”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31
5432
5433
5434
5435
5436
5437
5438
5439
5440
5441
5442
5443
5444
5445
5446
5447
5448
5449
5450
5451
5452
5453
5454
5455
5456
5457
5458
5459
5460
5461
5462
5463
5464
5465
5466
5467
5468
5469
5470
5471
5472
5473
5474
5475
5476
5477
5478
5479
5480
5481
5482
5483
5484
5485
5486
5487
5488
5489
5490
5491
5492
5493
5494
5495
5496
5497
5498
5499
5500
5501
5502
5503
5504
5505
5506
5507
5508
5509
5510
5511
5512
5513
5514
5515
5516
5517
5518
5519
5520
5521
5522
5523
5524
5525
5526
5527
5528
5529
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