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勾践知道现在回去恐怕也让杨子璐出不了兵,有了这一段时间作为缓冲,杨子璐恐怕早就找到了若干理由。最简单的是伤口发作,为了防止国家发生动乱,自然是不能够轻易动刀兵了。再则,这伤口还是越军造成的,士兵群情汹涌,不杀入越国已经是将领苦苦镇压,如果带兵入越国助战,恐怕这助战就成了血战。
但勾践心有不甘,到了诸暨城立刻让柘稽再出使一次,还真让勾践猜对了,杨子璐用伤口发作这个理由。勾践痛恨杨子璐狡猾之余,也只能够郁闷的自己咬牙抗下来。
;
------------
第173章 姑蔑国
杨子璐回到句无城,绫聘一脸谄媚的迎接杨子璐入城,杨子璐对绫聘点点头,说道:“辛苦大夫了!现在寡人封大夫为句无城邑宰,秩为中大夫。”
绫聘闻言,当即大喜过望,毕恭毕敬的跪下来道:“谢主上封赏!”
“这是你应得的,来!和寡人一车吧!”杨子璐想了想,对绫聘招招手说道。
绫聘当即大为激动,无论是那个朝代和君主同坐一车都是莫大的荣誉。登时生出对杨子璐效死的念头。
杨子璐可没有那么多想法,他仅仅是想问绫聘一些关于姑蔑国的问题。客套了几句,杨子璐问道:“绫大夫可知道姑蔑国?”
“姑蔑国?哦!那是越国的附属国,国主无爵,国境位于越国最西的城邑姑蔑南方,故又名南姑蔑。其实虽然称国,但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半蛮夷的部落,丁口也不少,据说成丁者有四千,皆可为敢战之士,在蛮夷中也算是一方霸主。主上问这个有什么事情吗?”绫聘有些诧异的看着杨子璐,问道。
“哦!我还以为姑蔑的邑宰造反了!”杨子璐摸摸下巴,说道。
绫聘闻言,怔了怔,旋即明白过来了。感情是姑蔑国得知汉国战胜了越国的消息,认为他姑蔑国比起汉国也差不了多少,也想来占越国的便宜。而杨子璐却误会了此‘姑蔑’非彼姑蔑。两者虽然一样称姑蔑,但其实一个是姑蔑城,另外一个则是姑蔑国。
绫聘思索了半响,对杨子璐提议道:“主上,我们要不要派兵去帮助一下姑蔑国?”
杨子璐摸摸下巴,说道:“恐怕帮不了,刚刚和越国结盟却去帮助姑蔑国,在道义上说不过去,而且恐怕会在诸侯中得到‘不信’之名,这显然得不偿失!不过可以派人开辟和姑蔑国的商路,向姑蔑国出售一些武器,这也可以让勾践难受一些!”
绫聘补充道:“主上,臣认为主上可以在句无城加派重兵作出一副随时出兵的样子。可以牵制勾践不少兵力!”
杨子璐摸摸下巴,笑道:“这个计策不错!不过恐怕仅仅如此还不够!”
“哦?不知道主上又想出什么办法?”绫聘疑惑道。
“你很快就会知道了!”杨子璐笑而不答。
绫聘心中虽然很想问,但还是忍住好奇的冲动。
…………
在琛之盟告一段落后,杨子璐将这个冬天制作出来的草纸和黄糖等运到越国、吴国、齐国等地出售。草纸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好销售。特别是草纸在齐国、鲁国等地的更是让人咂舌的火爆。一张草纸的成本虽然不鬼,但也并不便宜,大概每五十张一尺见方的草纸就要一枚戈币的价格。
运到齐鲁价格更加昂贵,仅仅是越国的关税就已经让草纸的成本提升高四十张草纸一枚戈币的价格,这还因为关税减半的缘故。
运到齐国,成本已经达到十五张草纸一枚戈币的价格。按道理来到说,利润已经没有多少的了,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薄利多销。不过负责在齐国出售草纸的的于庙却不是这么做,他反而将价格提高到十张草纸一枚齐国刀币,这可是了不得的价格。一枚齐国刀币相当于三枚越国戈币的重量,当然在换取的时候就换不了三枚戈币。
但齐国是大国,物质丰富,自然也价格上比较廉价,刀币的购买力非常强。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齐国的一枚刀币比越国的三枚戈币还要值钱。如此一定价,可是将利润翻了几翻,除去成本,利润达到百分之三百五十。
不过事实证明于庙的眼光非常的不错,虽然比起竹简,草纸的价格还要稍微昂贵一线。但别忘记草纸却是要比竹简轻便了很多,于庙这个眼光让草纸利润得到了保证,而于庙带过来的草纸更是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卖脱。
特别是齐国国君,本来就是娇生惯养外加年纪已经比较大的人,天天拿着好几斤重的竹简审阅,这还真不是一般折磨人的事儿。齐国国君在知道了草纸的好处后,更是一口气就购买了一百五十万张草纸。
本来在这样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应该要价格提得更高,好赚取最大利润。不过这些商人都是杨子璐从齐东来那里要过来的学徒和山越人中机灵的人组成,再经过杨子璐培训。虽然杨子璐的贸易知识堪称简陋。但这是相对后世而言,在这个时代少说也超前一千年。
于庙自然也接受过杨子璐的教导,他并没有昏了脑门,而是谨守杨子璐的教导和指点,价格规定死在十张草纸一枚刀币的价格上。甚至如果买得多了还附送鹅毛笔和降低少许价格,如此一来却是博得了不少士人的好感。
在这个时代而言,这已经是非常的了不起。须知这个时候商人的地位虽然不是非常低下,但也绝对不高,特别是一些大商人甚至可以称之为过街老鼠。
其实大商人之所以被人当成过街老鼠,主要是大环境造成。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好,关卡多入牛买,导致运输费用高不说,成本也搞。如果粮食、普通布匹之类,很难赚到大钱。所以大都是以出售奢侈品为主,但一旦某个地方出现什么灾荒战争的,这些大商人就仿佛嗅到腐肉的秃鹰,立刻出现在这个地方,大肆囤积粮食、武器,到时候再狠狠的赚取一笔。这也因为如此导致商人在民间的声望非常的不好,就算是在士大夫那里也一般般。所以这个好名声,倒是杨子璐和于庙预料不到的,而且也让于庙得到不少的好处。
有了不错的名声,在于庙购买奴隶的时候,齐国的士大夫都很给面子,奴隶的价格基本一千二百枚刀币左右。相当于三千六百枚戈币就购买到一名奴隶。而这个价格不过是相当于一万二千张草纸罢了!让于庙在齐国足足购买了五百名奴隶,雇佣了五十名门客。
;
------------
第174章 急报
同时在鲁国的鸥辟疆也不比于庙差,鲁国是诸侯国中公认的文化大国,就连周朝的国史都是由鲁国编写的。鲁国更是礼仪之邦,举国上下无人不遵守周礼,这也是鲁国文化大盛的主要原因。鸥辟疆带到鲁国的草纸比起于庙在齐国的更多,但这一个无论是国力还是疆土都不如齐国的鲁国却比齐国更加疯狂。
鸥辟疆不过是七天时间就在曲阜将草纸卖光,鲁国国君和鲁国的实际掌权者三恒更是希望鸥辟疆定期为鲁国提供草纸,加上稍微高一点也没有所谓。
为此在奴隶价格上做出了一定的退让,让鸥辟疆在鲁国轻易购买了六百名奴隶,雇佣到八十名门客。另外还有三十多名士子希望可以到汉国看一看,这一个神奇到制造出草纸、一年建国却击败了老牌大国越国的国度。
甘蔗也差不多,在齐东来的代为销售下,成为了中原诸侯国的佳品,杨子璐的黄糖都经过纱布过滤其内的杂质。而且杨子璐将之制成砖状更加容易运输,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比起楚国小打小闹的黄糖输出更加得到中原百姓的喜爱。
特别是齐东来还带了几份杨子璐编写的食谱,这些食谱里面无一例外都是要用不少糖,当然味道也上佳。虽然材料不怎么样,但在食文化中比较简陋的春秋时期,却是得到不少的贵族青睐,赚取的金钱也不少。
而此时的杨子璐浑然不知道他已经赚取了不少钱。他现在正脚不沾地的忙着巡视各地的春耕,以表示他对于春耕非常重视。为此地方官吏更是下了死力,严格遵守杨子璐明文规定的法规,每个庶民、公民家里面最少都要耕种有十亩地。
这还是因为汉国的土地少,可以说是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想句邑这样适合耕种的盆地可不多,否则杨子璐就想让每个人最少耕作三十亩地。但即使耕作如此稀少的土地,对于杨子璐这个命令不少人都有抵触。平民百姓就不用说了,任何人一下子改变了生活方式都或多或少的不适应,但平民百姓的抵触也就是说几句牢搔,可没有搞什么示威、告御状之类的事情,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影响是有,但很小。
最大的抵触却是来自阚平田、句孤、黑熊这些大夫。就连一向紧抱杨子璐大腿的大夫鸥离也表示沉默,既不反对也不赞同,但恐怕他心里面是反对的,不过怕失去杨子璐的宠信这才保持沉默。
他们反对的理由很简单,一旦生活方式改变为农耕,汉国士兵的战斗力自然就会大减。黄土朝天固然是辛苦,但胜在安稳,一户人家只要有百亩田地就可以过上温饱曰子,这样也造成农夫姓格比较温和。但山越人则不同,得每天出没于山林间。和野兽搏斗,经常见血,不同于农夫,第一次上到战场见了血就吐,根本没有多少力气战斗。
但山越人也并非没有缺点的,打猎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就汉国的辖地而言,每年死在野兽口中的山越人绝对不少于十人,而伤残的更加多,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恐怕也难养育出彪悍的山越人。
但杨子璐也有他的想法,汉国人口太少了,依靠收购奴隶,对于汉国而言并非是一件好事情,如何奴隶对于他身处的国家也不会有任何归属感,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提高人口。
一个国家的百姓再如何彪悍,人口太少,也很难成大事。就元朝而言。蒙古铁骑够强大了吧?国运不过百年,而且除去开国初年的征战和后期的动荡,真正安稳的统治时期不过是数十年罢了!
清朝国运虽然长,但多亏了元朝和八股文阉割了文人的血姓,加上大肆拉拢地主阶级才勉强巩固了政治地位,但也仅仅是勉强而已!辫子党鼓吹的康乾盛世,却一点也不安稳,康熙时期对外就不说了,三藩、台湾,一直都在鼓吹反清复明,藏省和蒙古也闹读力,不就欺负你满清人口不过数十万,国家不稳定!乾隆也比康熙好不到那里去,苗疆、大小金川、藏省、疆省就是明证,到了乾隆的儿子更是闹起了白莲教起义,可以说清朝每一个皇燕京经历几次大规模的起义。
所以杨子璐才一力推行农耕,否则曰后你如何征战天下啊?当然尚武也是要的,但不一定要打猎,可以让老兵传授上阵杀敌的武艺。更重要的是汉朝、唐朝都是农耕为主体的国家,君不见其建立赫赫武功?
为了防止下面的胥吏得到上面大夫的指示或者暗示敷衍了事,杨子璐这才亲自巡视春耕。还真让杨子璐找到几个不长眼的胥吏,杨子璐哪怕不是嗜杀的人,为了杀鸡儆猴,杨子璐也将之杀了。让一众官吏为之凛然,杨子璐在汉国内可算得上‘仁慈’。
当然这是因为大环境造成,这个时代犯罪的人有钱则是用武器抵偿,没有钱则是割鼻子斩手劈腿是正常。一个身体正常的人,猛然残缺了,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有很大的打击,去自杀也并非没有的事情。而杨子璐则是用劳役来到代替,更加重要的是在城邑的中心都会树立一块巨石,简单的记载一些重要的法律,比如杀人、偷窃等比较经常出现的犯罪。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009
13010
13011
13012
13013
13014
13015
13016
13017
13018
13019
13020
13021
13022
13023
13024
13025
13026
13027
13028
13029
13030
13031
13032
13033
13034
13035
13036
13037
13038
13039
13040
13041
13042
13043
13044
13045
13046
13047
13048
13049
13050
13051
13052
13053
13054
13055
13056
13057
13058
13059
13060
13061
13062
13063
13064
13065
13066
13067
13068
13069
13070
13071
13072
13073
13074
13075
13076
13077
13078
13079
13080
13081
13082
13083
13084
13085
13086
13087
13088
13089
13090
13091
13092
13093
13094
13095
13096
13097
13098
13099
13100
13101
13102
13103
13104
13105
13106
13107
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