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说道:“太宰不说,寡人几乎都忽略了此事!不过孔子入汉于吴国无好,这又该如何处理!”
伯嚭一脸震惊的说道:“大王,你怎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啊?臣虽然知道孔子是大贤,但也知道孔子学术如何!此人重礼!鲁昭公时,孔子到齐国避难。齐景公曾经问过孔子如何为政!孔子便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从此可见孔子为人最重礼数!”
夫差闻言,点点头说道:“嗯,不错!”
伯嚭再接再厉道:“齐景公因此而赏识孔子,便想让孔子为齐国大夫。这个时候晏子便阻止道:‘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四处游说乞求借贷,不可以此治理国家。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很长时间了。如今孔子盛装打扮,繁琐地规定尊卑上下的礼仪、举手投足的节度,连续几代不能穷尽其中的学问,从幼到老不能学完他的礼乐。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是引导小民的好办法。’齐景公由此开始疏远孔子,可见孔子为人!而且晏子都说不好的人,臣认为恐怕孔子不过虚有其表罢了!”
夫差闻言大点其头,说道:“寡人看也是这样,这个孔子这么大的名气,周游列国这么多年,却没有见过那国国君肯招揽他,加以重用,都是敬而远之!恐怕孔子也就是虚有其表罢了!”
伯嚭接着说道:“大王,另外臣认为这孔子入汉有大大的好处!相国不是顾虑汉国吗?孔子此人最重礼数,从他那句‘国家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的话中可以看得出,孔子如何重礼数了!有他在,汉子如果想入侵吴国,恐怕孔子是第一个不肯。而时间一长,也可以让孔子教化汉子,让汉国永远忠于我吴国!”
夫差喜形于色,赞道:“大善!”
只有伍子胥站在一边,脸色发黑,不过无奈他说什么,夫差也不多加采纳。反而派人让沿途的官吏礼送孔子,让孔子加快到汉国的速度。
(未完待续)
------------
第245章 黑孔子
伍子胥走出宫门,长叹道:“夫差啊!夫差!他曰你定当为此后悔!”
伯嚭笑眯眯的走出宫门,看着伍子胥的背影,笑道:“相国为何如此呢!伯嚭看是相国太过多虑了!”
“哼!”伍子胥闻言,转身指着伯嚭大骂道:“大王宠信你等歼佞,吴国他曰亡国,定当有一半亡于你手!”
“相国慎言!”伯嚭闻言,肥肥的脸上笑意一收,冷然道:“相国此话是什么意思?伯嚭虽然不才,但承蒙大王看得起,怎么说也是吴国的太宰!卿大夫!请相国慎言!”
伍子胥登时感觉自己太过冲动了,虽然他并不认为他这话是错的,但有些话在心中说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现在只需要伍子胥对伯嚭一个道歉,就可以将自己的错误降到最低,不过伍子胥显然并不愿意这样做,当然伍子胥也不会再傻到去刺激伯嚭,他冷哼一声道:“哼!慎言!?”
伍子胥含糊的回答后,立刻转身离开。
伯嚭一脸怒容的看着伍子胥的背影,但当看到伍子胥上了马车离开,脸上的怒意就仿佛迎来春天的白雪,一下子就消融得七七八八。伯嚭转身对看守宫门的八名卫兵走过去。
卫兵立刻对伯嚭微微躬身行礼,伯嚭连忙说道:“别!太客气了!”
卫兵依旧行礼,一名低级将官迎上来,板着脸问道:“不知道大夫有什么事情呢?”
伯嚭笑吟吟的说道:“刚才宫门的事情,我想大王一定很感兴趣!”
伯嚭说话间,手从袖袍中仿佛不经意的拿出一个钱袋,手一松,钱袋就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金属碰击声。所有人包括那名低级将官都不由自主被吸引过去,从将官的视觉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袋口中折射出来金灿灿的光芒。
将官脸上的立刻露出几分笑意,开口说道:“嗯,大夫所言甚是!”
伯嚭笑眯眯的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转身就离开,一切都不言中。
卫兵将宫门前的情况不经意的说了给夫差听,夫差听了后什么也没有说,反而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不过不是高兴的笑,而是冷冰冰的笑,眼睛深处闪过一抹杀机。伍子胥并不知道他今曰这一番话,既然让夫差对他动了杀机。
…………经过了一个月的长途跋涉,孔子和他的一千三百余弟子终于来到了浙江北岸。但因为船只不多的缘故,孔子只和他手下杰出的弟子先行一步,大部分弟子则是留在北岸,恐怕要耗费两三天的时间才可以完全渡过江来。而在对岸,谁也不知道贵为一国之君的杨子璐却在静静的等待。
直到孔子听到鸥辟疆行礼,毕恭毕敬的说道:“臣鸥辟疆,见过主上!”
这个时候孔子才知道杨子璐居然亲自来到边境上,静待他他的到来,即使是孔子此等见惯世面的大贤,也不由有些受宠若惊。孔子慌忙对杨子璐行礼道:“鲁国孔丘见过君上!”
(注:孔子真正的姓名叫孔丘,孔子是尊称,仲尼是字。)“先生客气了!”孔子还没有躬身下来,杨子璐已经一个箭步上前,扶住孔子,同时也忍不住打量起孔子来。
孔子不像杨子璐在二十一世纪学校门口树立着的孔子铜像,那个孔子铜像上的孔子相貌仙风道骨,身材瘦削,双手背负,浑身充满一种傲立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
而现在杨子璐见到的孔子可就和铜像的大大的不同,虽然现在的孔子已经是六十五岁的高龄了,但身材依旧非常高大,杨子璐目测估计有一米九左右。骨架宽大,体态壮实,肤色发黑,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名武士,而非一名大贤。
但孔子的相貌却是颇有几分慈眉善目的样子,给人的感觉颇为怪异。那就好像明明是一头老虎,但结果发现好像小猫那么温纯,让人颇为别扭。
不过杨子璐的城府也炼了出来,心中虽然嘀咕这家伙不会是假孔子吧?但脸上的神色不改。但在闲聊几句后,杨子璐就不再怀疑了,孔子此人说话虽然不敢说完全是对的,但大部分都是对的,而且话里面透着的道理,让人不由为之深思。
杨子璐虽然心中还有对儒家学术主张上的不满,但对于孔子已经多了不少好感。对孔子说道:“听君一言,胜读十年书!请先生和寡人同车进城!”
孔子欣然答应道:“君上客气了!”
说是同车,但实际上也就孔子和杨子璐两人,杨子璐亲自为孔子驾车。一路上众人都为之哇然。文种多次上来,表示让他驾车。不过杨子璐都断然拒绝了,就连孔子也禁不住有些诚惶诚恐的劝说杨子璐。
杨子璐是什么人!这个收买人心的时候,那么可能被人劝住的?感动得孔子一塌糊涂。
孔子下车后,对杨子璐感叹道:“君上之礼贤下士,实在是让仲尼受之有愧啊!”
杨子璐闻言,诚恳的说道:“先生大贤,汉国国小民寡,既不能够像卫君那般供上六万石粟,又不能够如楚君般让先生位高权重!寡人唯一能够做的就是诚恳的对待先生,希望可以让先生在汉国多逗留哪怕一刻的时间!”
孔子闻言,忍不住感叹道:“仲尼离开鲁国至今已经六年了!去过曹国、卫国、宋国、郑国、宋国、陈国、吴国、楚国。他们虽然对我毕恭毕敬,但却如同对待鬼神的态度,敬而远之!(尊敬他的同时,不亲近他。)”
杨子璐闻言有喜有忧,孔子这话岂不是暗示自己,有意落户汉国吗?
对于儒家的愚民政策,杨子璐非常的反感,对于孔子重礼,杨子璐也不喜欢。杨子璐唯有岔开话题,邀请孔子入杨子璐落脚的府邸洗尘。
一同赴宴的除了杨子璐和孔子外,还有孔子的八名弟子和汉国大夫级的官员,所以人数并不多,加起来也就十来人,分两席坐,左侧为汉国大夫,右侧为孔子弟子。
为了拉拢孔子,杨子璐让孔子和自己坐在主位上,孔子再三推搪,但在杨子璐的热情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但为了表示对杨子璐的尊敬,孔子坐在右侧,并且位置非常靠近桌角,以示自己的谦卑。
刚刚开宴,杨子璐和孔子闲聊一会儿,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对孔子说道:“先生不介绍一下弟子?”
孔子闻言笑道:“不过是顽劣小徒罢了,既然君上好奇,仲尼就说上一说。”
孔子说完,指着坐右侧第一位的中年人说道:“颜回字子渊!在仲尼众多弟子中,子渊为人忠厚,才思敏捷,闻一以知十!”
孔子的评价虽然短,但看向颜回的眼神,却掩饰不住赞赏之色。杨子璐一看就知道此人恐怕就是孔子心目中的衣钵传人了。
杨子璐虽然不太知道这个颜回多么厉害,但既然孔子喜欢他,杨子璐自然多夸奖。杨子璐说道:“子渊先生他曰当为世之大贤也!”
孔子闻言,立刻高兴的笑眯眯捋着胡子说道:“君上客气了!第二位便是端木赐,字子贡!”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584
21585
21586
21587
21588
21589
21590
21591
21592
21593
21594
21595
21596
21597
21598
21599
21600
21601
21602
21603
21604
21605
21606
21607
21608
21609
21610
21611
21612
21613
21614
21615
21616
21617
21618
21619
21620
21621
21622
21623
21624
21625
21626
21627
21628
21629
21630
21631
21632
21633
21634
21635
21636
21637
21638
21639
21640
21641
21642
21643
21644
21645
21646
21647
21648
21649
21650
21651
21652
21653
21654
21655
21656
21657
21658
21659
21660
21661
21662
21663
21664
21665
21666
21667
21668
21669
21670
21671
21672
21673
21674
21675
21676
21677
21678
21679
21680
21681
21682
21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