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导致了杨子璐想修建广陵城的外城,也有心无力。除非杨子璐愿意像夫差那样,强行征召民夫修建姑苏台那般修建广陵城外城,不过夫差的下次就不用说了。

    杨子璐最后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原来的广陵城改为宫殿,因为崇拜汉唐的缘故。杨子璐将之命名为大明宫。而在广陵城外围,则安置从其他地方迁移来的国人,不过外面没有城池包围,用杨子璐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保护国都,汉军必须一直出于攻势。有些像明朝的天子守国门。

    而那些被安排迁移到广陵城的国人有的是汉国人、有的是吴国遗民、有的是山越人、乃至三夷人也有。人虽然多,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家中都有最少一人当兵。

    其中吴国遗民最多,倒不是杨子璐看重吴国人。而是吴国士兵的基数放在这里,如果杨子璐不理会,他又怕他们造反,索姓就将吴国士兵放在自己身边,控制着他们的家人和他们,曰后出征也不怕这些士兵给他来一个临阵倒戈。

    移民的事情杨子璐为了表示对他的重视,身为国君的他亲自负责。当然杨子璐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下面还有阚平田和子贡两人从旁辅助。

    按照迁移计划,移民将会在明年二月下旬之前完成,至于以后的移民,则是视情况来看。不过移民结束后,恐怕短时间内不用进行第二次移民了。皆因到时候将会迁移一共二万户人家,约莫十四万人落户广陵城,结合广陵城附近一带迁移过来的国民,广陵城的人口将突破十五万人。也让广陵城到了明年将会一跃汉国第一人口大城,南方第二人口大城。(第一大是楚国的载郢。)而在杨子璐刚刚宣布迁都没有多长时间,周天子却派了使者来,赐予杨子璐胙肉,和册封杨子璐为侯伯。

    这胙肉就是周天子祭奠祖宗所用的,送给杨子璐。自然不是给杨子璐吃了,而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这胙肉一般不轻易送人的。

    而侯伯,并非是侯爵或者伯爵,而是一个不世袭的爵位。侯就是诸侯,伯就是长、最大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诸侯之长。这个侯伯,姜太公得到过,晋文公也得到过。权力非常大,按照记载:“凡侯伯者,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说白了,这个侯伯就是相当于世界警察,打你也有道理。杨子璐少不得对使者客气一番,送了给周天子派来的使者一份厚礼。这让使者有些受宠若惊,现在周室式微,他们这些使者历来都是吃力不讨好。

    使者受到杨子璐这个待遇,立刻激动了,拍着胸口的说回去向周天子进言,给杨子璐加封爵位。杨子璐闻言,立刻心头一动。派了柘稽连同使者出使周天子,还给周天子送上二兵车百乘,锋利长剑、长矛、长戈各万件。

    激动得周天子不能够平复自己的心情,这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进贡。周天子自然投桃报李,将杨子璐的爵位从子爵,提升为侯爵。其实杨子璐也就是将这些废物利用罢了。

    兵车就不用说了,杨子璐根本不会用多少,要么就改造成为辎重车,要么就卖了。而送给周天子的武器杨子璐也是要么回炉,要么就卖了。倒不是说这些武器满是崩口,或者是豆腐渣武器,相反这些武器在天下还很有名。

    因为他们都是闻名的吴国武器,正所谓吴钩越剑,就是说这两个国家的治炼技术的高超。比如欧治子、干将莫邪,都是吴国人。

    不过这些武器都是青铜武器,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起杨子璐的铁器还要强,但改变不了青铜武器成本高的缺点。同时杨子璐也不可能一个国家两个后勤系统,所以这些从吴国缴获的武器被替换下来是必然的,只是杨子璐废物利用罢了。

    可怜周天子还睡觉都在笑,却不知道杨子璐完全是当他是废品收购站那样。

    而周天子的事情不过是一个小插曲,杨子璐依旧专心致志的移民。但在十一月,一件事情打断了杨子璐的移民计划,杨子璐不得不从移民计划上抽身而出。将移民的事情交给阚平田和子贡两人负责。

    ……大明宫……“齐国伍明见过君上!”伍明毕恭毕敬的行礼道。心中禁不住感叹,再次见面,两人的身份已经完全不同了。当初是大哥大哥的叫着自己的人,已经高高在上,而自己也从子璐,改称为君上了。

    杨子璐看着在下面跪着的伍明,也有些百感交织,不过他并没有说什么,不必多礼,大哥太过客气了之类的话。皆因杨子璐的冷漠是必然的,当人坐上某一个位置,考虑的已经不是自己的事情,还有君王的尊严,政治利益等。

    就政治利益来说,如果杨子璐客气了,一会儿伍明提出一些不符合杨子璐利益的要求,杨子璐怎么办?到时候才冷着脸拒绝,还不如现在摆出一副比较冷漠的态度还好。

    “平身吧!”杨子璐虚托了一下,有些淡然的说道。

    “谢君上!”低着头的伍明苦笑了一声,没有抱怨什么,抬起头坐到一边的软垫上。

    杨子璐沉默了半响,问道:“不知道大夫来找寡人有什么事情呢?”

    “伍明来求见君上,是希望君上可以允许伍氏到汉国避难!”伍明语气恭敬的说道。

    “嗯?在齐国不是有鲍氏庇护你们伍氏吗?难道鲍牧食言了?”杨子璐诧异道。

    伍明闻言,苦笑一声说道:“不!鲍子(鲍牧的尊称)已经被杀了!现在鲍氏的宗主是鲍子之子鲍息继任。”

    杨子璐闻言,不由心头一惊,慌忙问道:“齐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鲍子怎么被杀了的?莫非田氏造反?”

    伍明闻言,惊讶道:“难道君上一点也不知道吗?”

    伍明说完,旋即反应过来,苦笑道:“也怪不得君上不知道,这事情很突然,伍明知道了后也立刻快马加鞭从齐国连夜来到广陵,不过这事情估计过不了十天,君上也会知道的。”

    杨子璐有些责怪的扫了站在角落里的残竹,残竹不由憋屈了,慌忙解释道:“主上,自从主上准备对吴国用兵,间台的细作就已经集中在吴国,后来楚国有发生内乱,间台的重心都放在楚国和吴国。其他诸侯国内乱顾得上那么多,现在间台在齐国的人手奇缺。这怪得了臣吗?”

    杨子璐想了想,也是,不过依旧有些不满,冷哼一声说道:“一会儿去找子贡,向他拿一百万钱作为经费。以后再出现这样的事情,你就看着办!”

    残竹闻言,又是高兴又的担忧,高兴的是多了一百万钱经费,担忧的是短时间内,怎么才让各地的细作充足。毕竟细作不是士兵,只需要身体强壮就可以,细作的要求很多,而且培养的时间也不短。但残竹也知道杨子璐个姓格,居然杨子璐都这样说了,他再说什么就显得他能力不足够。

    伍明在一边听着,立刻有些尴尬了。残竹他也知道,自从汉国击败了吴国后,汉国已经吸引了不少诸侯国的注意。他自然也知道残竹,是杨子璐麾下间台的大头目。他怕残竹会迁怒于他,慌忙帮残竹解释道:“君上,齐国的事情发生得比较隐蔽残竹大夫不知道也不奇怪。”

    (未完待续)
------------

第298章 齐国内乱

    杨子璐并没有对此作出任何表示,而是看着伍明。

    伍明发现自己貌似有些弄巧成拙,不敢再说其他了,开口说道:“君上应该知道鲍子(鲍牧)和齐公之间的矛盾吧?”

    杨子璐点点头,当初齐悼公为了季姬而发兵鲁国,鲁国还派人找夫差求援,而夫差为了争霸中原,也答应了下来。这也是齐国和吴国之间的第一次交锋,第二次就是艾陵之战。

    当时齐国大军的统帅就是鲍牧,鲍牧虽然败了给吴鲁联军,但不过小败,并且保存了占领鲁国的两座城邑,双方也也僵持了起来,齐军打不过吴鲁联军,吴鲁联军攻不下齐军占领的两座城邑。在这样的情况下,季康子派使者出使齐国,选择通过外交手段平息了这一场战争。而且说起来,这条计策还是子贡提出的。

    经过一番交涉后,季康子将季姬送到齐国,而齐悼公也原因因此而霸占。而且因为季姬的缘故,齐悼公还大方的将从鲁国占领的城邑归还给鲁国。

    而当时的齐军统帅鲍牧对此就不满了,认为士兵用血用生命换回来的两座城邑,齐悼公不应该就因为这样送了出去。再加上鲍牧获胜后,有些骄傲自大,言语上带有几分异常,最终导致君臣两人矛盾爆发。

    在班师回朝后,齐悼公不封赏鲍牧,而鲍牧也不甘示弱,在朝堂上咆哮齐悼公。齐悼公也因此为名义,削了鲍牧三百封邑。自此之后,齐悼公和鲍牧两人的关系就前所未有的紧张,当然这有田乞这个老狐狸在推波助澜的缘故。

    伍明接着说道:“在今年十月,齐公率领百官祭祀祖先和神灵,祭祀祖先和神灵完毕后,则是给诸大夫分胙肉。但各个大夫都有,唯独鲍子没有。鲍子自然是怒火中烧,加上因为做相国田乞已经病逝看,鲍子独揽大权……”

    杨子璐听到这里,打断伍明的话说道:“你说田乞死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杨子璐不由深感间台还是太过弱小了,虽然说因为重心放在楚国和吴国的缘故,但依旧掩饰不了他的缺点,居然连如此重要的消息也没有及时送回来。

    伍明并不知道杨子璐为间台的事情而担忧,他思索了片刻,一五一十的将自己知道的消息都说了出来。“是的!君上!左相国田乞其实从五月开始已经不能够理事,到了六月最后还是熬不住,在家中病逝。按照田乞的交代,田氏宗主之位由其子田常继承,田常因为资历的缘故,只是担任上大夫,而鲍子则是成为齐国唯一的相国。”

    杨子璐闻言,倒吸一口凉气,说道:“田乞好手段啊!”

    伍明不由怔了怔,有些不明白杨子璐的话。

    杨子璐看了看伍明,解释道:“子耀(伍明字),你想想,以田氏的权势,难道田常不能够进而成为右相国吗?”

    伍明皱起眉头想了想,喃喃道:“君上一说,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当初貌似田氏并没有太过强硬的要求田常担任右相国。反倒是鲍氏强力,反对,田常这才没有能够成为右相国,而被齐公册封为工正(上大夫)之职!”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9285 29286 29287 29288 29289 29290 29291 29292 29293 29294 29295 29296 29297 29298 29299 29300 29301 29302 29303 29304 29305 29306 29307 29308 29309 29310 29311 29312 29313 29314 29315 29316 29317 29318 29319 29320 29321 29322 29323 29324 29325 29326 29327 29328 29329 29330 29331 29332 29333 29334 29335 29336 29337 29338 29339 29340 29341 29342 29343 29344 29345 29346 29347 29348 29349 29350 29351 29352 29353 29354 29355 29356 29357 29358 29359 29360 29361 29362 29363 29364 29365 29366 29367 29368 29369 29370 29371 29372 29373 29374 29375 29376 29377 29378 29379 29380 29381 29382 29383 29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