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去疾见敌人已经离开了,眼中闪过一抹浓浓的不甘,这才转过头来看躺在地上的子宁。见子宁的亲兵都愣住,没有动作,养去疾禁不住勃然大怒,冲他们咆哮道:“还愣在干什么!快,快送左尹去治疗啊!”
子宁的亲兵闻言,这才如梦方醒。立刻找了一个塔盾来当担架,将子宁放在上面,急匆匆的送去伤兵营那里医治。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陈音这一箭力度非常大,箭矢直接穿透眼眶,没入大脑中。
子宁早就已经在中箭没有多长的时间,已经死亡。他的身体抽搐,不过是脑海中传达过来最后一道命令,还没有失去生命力的身体,执行这最后一道命令。只是可惜,这道命令,显然已经有些徒劳了。
而就在子宁死去没有多长时间,不知道是有心准备,还是刚刚好这个时候填好了护城河。但无论是那一种情况,养去疾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出现了,汉军就发起进攻了!在楚军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发起了进攻,养去疾不得不越权,接替子宁的兵权。
养去疾才接替兵权没有过去太长的时间,汉军已经抵达城墙下了,攻城梯架在城墙上,攻城车缓慢但坚定的前进。子宁虽然死了,幸好养去疾还知道几分子宁的计划,他立刻按照子宁的计划,在这个时候命令肉搏士兵到城墙走到上作战。
虽然不太愿意听从养去疾的命令,但楚军诸将还是命令手下士兵上城墙。
只是这个时候,子宁中箭的消息,早就已经传播开来了,更别说不少士兵本来就在楼梯上等待,而子宁被抬去伤兵营的途中,自然无法避免被他们看到。
更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是那支箭矢,射穿子宁的眼眶。虽然没有人说,子宁的情况,但在士兵看来,子宁已经死得不能够再死了。
临阵作战,主帅惨死。士兵们的士气可想而知了,而养去疾到底不是子宁,他既没有子宁那么高的兵法造诣,更没有子宁那么高的职位和权力、威望。下面的将领士兵虽然听从了养去疾第一道命令,上城墙作战,但并不代表他们完全听从养去疾的命令。这也导致养去疾的命令变得没有用,甚至反而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为某部楚军士兵自作主张,那另外一部楚军士兵听从养去疾的命令支援那里。但没有人去填补,结果就露出了空缺。让汉军更加从容的登上城墙,在第一轮进攻,汉军却已经前所未有的轻松,在城墙上建立了桥头堡。
再加上楚军士兵士气本来就低落,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了。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欺软怕硬,但无疑在战场上,无论是那一支军队,他们都怕不怕‘硬’就不知道了,但他们肯定欺‘软’。一看到楚军士兵如此,汉军士兵登时士气大震。
虽然在城墙上,汉军人数上比楚军要少上不少,往往有一名汉军士兵,就有三四名楚军士兵,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汉军士兵依旧杀得楚军士兵节节败退。
甚至有的楚军士兵已经不敢和汉军士兵战斗了,哪怕表面上他们是边战边退,但养去疾却知道他们是打着逃跑的主意了。否则楚军再不堪,也不可能不堪到三四个人打一个人,胶状都没有办法达到。
养去疾见状,也没有办法了,再说他能够有什么办法?下令各部曲死战?他一没有这个权力,二就算有,他也没有这个威望让将领,到了如此境地还完全执行他的命令。
养去疾眼中闪过一抹不甘,但最后养去疾心中的不甘只能够化作一声长叹。叹息后,养去疾选择了跟随大部分楚军士兵的选择,撤退。
养去疾这个自作主张接替子宁兵权的统帅都跑了,其他楚军更是士气全无,没有多长的时间,楚军崩溃了。那些被汉军士兵逼紧了的楚军士兵,在这个时候,竟然宁愿选择从四丈高的城墙上跳下来,摔得半死,也不愿意回身和背后的汉军士兵拼过。
逃跑中,甚至有士兵斩杀拦挡在前方的同袍,看他们凶悍程度,就仿佛一等一的悍兵。但就是这样一等一的悍兵,却宁愿和自己的同袍拼杀,也不愿意回过身来,看着汉军士兵。此刻的楚军,与其还说他们是士兵,还不如说是手无寸铁的百姓,更加贴切。
拥有这样的士兵,对于楚国而言,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无奈的悲剧。
(未完待续)
------------
第364章 三个木盒【上】
“大王大事不好了!汉蛮子已经攻破北门了!现在正杀奔内城而来!”徐承慌慌张张的跑入宫殿中。
本来站着的楚惠王听到这话,登时两眼冒金星,噔的一声摔坐在地上,不敢置信的问道:“怎么可能!卜尹(负责占卜的神棍)不是告诉寡人,可以守住载郢的吗?还有左尹(子宁)呢?左尹怎么守不住城墙的?”
“大王左尹已经战死了!现在大王要做的是速速稳住军心,守住内城!要不然我们就真的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姓了!”徐承虽然慌,但他好歹也经历过不少事情,经验丰富,知道现在应该怎么做。
楚惠王一听,觉得有道理,立刻说道:“你速速拿寡人的虎符到前线稳定军心,寡人随后就到!”
楚惠王说罢,就从腰间解下虎符,递给徐承。徐承犹豫了下,觉得这事情恐怕不容易,但想到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徐承也顾不上危险了,用力的点下头说道:“臣这就去!”
说来也是楚惠王命不该绝,哪怕徐承得到兵符也不可能挡得住汉军攻破内城,最多也就是将汉军拒于宫城外罢了。
不过百濮联军却帮了楚国,百濮联军虽然之前杨子璐就有言在先,说不许抢掠百姓财物。但这些濮人可不是汉军,杀入载郢后,立刻有相当一部分人头脑一热,将杨子璐之前的命令抛诸脑后。
杨子璐入城后,见到这个情况,自然是勃然大怒。杨子璐他要的载郢可不是一片废墟,他更不是仿效当初的阖闾,自己将民心给毁了。虽然抢掠的都是濮人,但楚国人才不管你是濮人还是汉人,在他们看来,濮人和汉人的差不多。
杨子璐不得不选择放过楚国一马,要不然现在就算趁势完全攻占了载郢。那个时候载郢恐怕也大半被那些濮人毁了大半,杨子璐当即下令汉军不再追杀楚军溃兵了,改而整顿治安。无论是那一支军队,无论他的地位是多么高,只要违反自己的军令,一律当场格杀或者捉了起来!
杨子璐一出手就是雷霆霹雳般的手段,立刻镇住了百濮联军。
虽然也毫无意外的错过了让汉军趁势攻陷内城的机会。但杨子璐并不在乎,他不怕攻不下载郢,他怕就怕汉军会像当初的吴军那样激起民愤。
特别是楚国,楚国人因为蛮夷出身,虽然这些年来都融合了不少华夏文化,但完全华夏化的只是贵族们,在底层依旧有不少楚国人保持着一种血姓,这才有楚虽三户能亡秦的口号喊出来。要不然秦国灭的国家不仅仅是楚国一国,为什么就楚国有如此血姓呢?
秦朝末年为什么是楚国人最先起义的呢?说到距离秦国政治中心关中远的地方不仅仅是楚国,还有齐国、燕国等地。杨子璐可不想自己就算占领了楚国,在自己死了后,又或者汉国出现危机的时候,楚国人趁机出来捣乱。
为此在平定了搔乱后,杨子璐第一时间做的并非是安抚百濮联军的军心。而是带着将领去慰问被抢掠的楚国人,为什么解释,这并非是汉军的本意。并承诺为他们重建家园,将被抢掠的财物归还他们,将犯人斩杀。被(女干)污的妇女,杨子璐也亲自带人慰问,并且给予一定的钱帛,甚至许诺只要犯人还没有被杀死,只是被捉住,就允许她亲自杀了那犯人。
这还不仅仅如此,杨子璐还顺便将附近的困苦老人、贫民都去安抚,并将自己身上的钱拿出一部分给这些人。还当着他们的面,下令士兵送一些粮食到他们这里。
杨子璐这一系列安抚的动作,也让激发起来的民愤都平息起来,乃至于楚国国民都开始认同杨子璐。当然了杨子璐也是说到做到,足足杀了上千名参加抢掠的百濮联军的将士。
参加作乱的人其中不乏一些大部落酋长的子侄,或者长老的子侄。为了斩草要除根,杨子璐还给他们的这些人加上一个管教不力的罪名,派人将这些人都杀了。当然杨子璐也不是一味的杀,还在那些出现权力真空的位置上,拉拢一些人,将他们放在这些位置上。
而这些人杨子璐要么选择没有足够能力的,要么选择没有足够势力基础坐稳位置的,甚至两者兼之。这也让那些人不得不依靠杨子璐,来到对抗部族中的其他势力的反扑。
当然虽然杨子璐做的不错,但也并非没有人作乱。期间就出现一个千人的小部落想作乱,偷袭汉军大营,杀了杨子璐。
只是杨子璐怎么可能对百濮联军不作任何提防呢?杨子璐早早就派了间台的人,还有斥候密切注意百濮联军。这个部落作乱还没有开始,就被杨子璐发现。杨子璐刚刚接到消息,就立刻派出三百人攻打这个部落驻扎的营地。
虽然只是三百人,但并非是杨子璐疏忽,而是杨子璐用这个数量告诉百濮联军,汉军的战斗力是多么厉害。而且三百人都是骑兵,并且都是杨子璐派人精挑细选出来。人数哪怕处于绝对的劣势,但状况却出乎所有百濮联军的意料之外。对上汉军的濮人部落,完全可以说并非是和汉军战斗,而是一面倒的被屠杀。才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三百名汉军就已经杀得那个小部落尸横遍野,一千人只有十多人逃脱。
百濮联军各个部落为之一颤,本来不安分的心思,立刻平息下来。通过血腥的手段杨子璐也初步在百濮联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威严,至少百濮联军现在不敢对杨子璐的命令有半点的不以为然。血淋淋的清洗,已经告诉了所有人,相貌英俊的杨子璐,可是比相貌狰狞的人还要狠辣。
汉军虽然在整顿,但楚军却不敢趁机出击。被杀怕了,四万楚国大军,被杀的,投降的,现在仅仅剩下二万人左右,都已经丧失了士气。唯一让他们没有崩溃的,大概就是内城那面颇为坚固的城墙。如果没有这面城墙,他们早就从其他城门逃跑了。
在这个情况下,楚惠王熊章觉得自己要做一点什么,否则再这样下去,载郢被攻陷只不过的时间的问题。
……载郢外城……虽然已经攻入了外城,但杨子璐并没有居住在豪华的府邸中,而是居住在帐篷中,在载郢外城内空地上扎的帐篷。那些楚国大夫的豪华府邸,则是被用于安置伤兵。而也只有靠近内城的民房才被征召。
那些民房的楚国人也愿意让出房屋,搬到汉军为他们安置的地方居住。主要是太危险了,这里已经成为战场,他们自然能够走就早就走了。而其他地方的民房,杨子璐都没有动,而是让士兵都住入帐篷中,士兵并非没有怨言,只是杨子璐以身作则,他们也就嘴巴上说说。
看着住在帐篷中的杨子璐,屈目心中禁不住暗暗叹了口气,就凭杨子璐此举,就可以看得出他和阖闾不同。阖闾可以说是一个好的将军,但他并非是一个好的国君。从他当初攻入鄢郢,第一个命令就是屠城,还让诸将入住鄢郢各大夫的豪华府邸,就已经可以看得出,阖闾不过是一时之雄。但杨子璐不同,杨子璐是一世之雄。
“大夫来找寡人,有什么事情吗?”杨子璐看着坐在自己对面的屈目,他是打着楚惠王使者的旗号来求见自己的。
屈目并没有立刻回答杨子璐的问题,而是从身边带来的三个木盒中,拿出一个。莽高等亲兵则精神高度紧张的注视着屈目,防备屈目会行刺杨子璐。
不过显然屈目还没有那么傻,他打开第一个木盒,露出一颗炫目的珠子。杨子璐仔细一看,登时瞪大眼睛,张开嘴巴,这那里是什么珠子,是一颗圆状的钻石,而且钻石还不是那些很小的那种,其直径最少一寸(两厘米)。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3174
13175
13176
13177
13178
13179
13180
13181
13182
13183
13184
13185
13186
13187
13188
13189
13190
13191
13192
13193
13194
13195
13196
13197
13198
13199
13200
13201
13202
13203
13204
13205
13206
13207
13208
13209
13210
13211
13212
13213
13214
13215
13216
13217
13218
13219
13220
13221
13222
13223
13224
13225
13226
13227
13228
13229
13230
13231
13232
13233
13234
13235
13236
13237
13238
13239
13240
13241
13242
13243
13244
13245
13246
13247
13248
13249
13250
13251
13252
13253
13254
13255
13256
13257
13258
13259
13260
13261
13262
13263
13264
13265
13266
13267
13268
13269
13270
13271
13272
13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