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卫士走上来,‘护送’着一脸茫然的郑声公离开。姬子朝看到郑声公离开了,这才稍微安心一些,姬子朝扫视了一众大夫一眼,道:“既然主上有恙,现在就由本相来主持这次朝会吧!”

    “善!”没有大夫敢反驳,都赞同。

    之所以没有人反对,一来是姬子朝是相国,二来是姬子朝出身好。姬子朝是郑国名相子产的孙子,其家族在郑国有着很高的威望。特别是子产,掌权郑国数十年不说,他死的时候,史书如此记载:‘郑人皆相泣,悲之如亡亲戚。’

    要不然姬子朝不过三十出头,没有什么出众的能力,就算大家族出身,如何当上郑国的相国?还不是靠子产的余荫。

    幸好姬子朝虽然年轻,但到底有几分自知之明,并没有自作主张,而是先对诸大夫询问一番。“现在防守是不行的了!我郑国地处中原,四方平坦。守城则分散兵力,楚国人可以从容反而击之。但野战,我郑国恐怕也没有太多的胜算,你们说应该怎么好?”

    “野战我郑国虽然不行,但你们也别忘记了,楚国人现在也今非昔比,我们并非没有一拼之力。”一名以武勇闻名的大夫瓮声瓮气道。

    “你说的话虽然没有错,但此战关乎我郑国社稷,不能够随随便便的下定论。”一名老成持重的大夫说道。

    姬子朝对老成持重的大夫询问道:“那你的意见是?”

    “我觉得应该向卫国求援,卫国和我郑国相连,应该相互依靠!相信卫国也知道,楚国如果击败了我们,对于卫国而言也没有好处!”

    姬子朝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不过很快他就皱起眉头来,说道:“卫国近年来爆发了不少内乱,他有能力出兵吗?”

    姬子朝的话一出,其他人也愣住了,这才想起这些来年卫国的苦逼生活。

    不得不说,卫国的苦逼程度还不是一般的厉害。看过《孔子》的都知道里面有一个风俗美女——南子。南子风俗程度堪称盖过天下美女,据说孔夫子也曾经和她有一腿,当然这个真实程度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无论怎么说,太过风俗的她也遭到报应了。和当时的卫国太子不和,卫国太子还派人想杀了南子,但失败了,还被南子发现了。

    南子自然找太子的老子卫灵公吹枕头风了,还别说,虽然南子给卫灵公戴过好几号大小不一,但同样都是绿油油帽子。卫灵公却依旧对南子爱得深沉,正所谓虎毒不食子,到了卫灵公那里就不符合了。卫灵公要将太子咔嚓了,为南子泄愤。

    太子显然也知道他老子的姓格是怎么样的,卫灵公派来的卫兵还没有杀到,太子已经快马加鞭的逃到晋国,死死的抱住当时晋国执政赵鞅的大腿。

    卫灵公就另外立一个叫郢的儿子当太子,不想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大概读书傻了。居然当圣人,说什么也不肯当太子。卫灵公也没有办法,唯有将太子空着,琢磨着曰后劝说他。不过卫灵公没有机会了,没有过多次时间,卫灵公就驾鹤西去了。

    南子怕太子回来,那个时候自己岂不是生不如死?南子立刻按照卫灵公的遗愿,劝说郢来当国君。不过郢还真的够倔强,说什么也不当。

    南子就唯有另外立太子的儿子当国君,是为卫出公。太子不甘心了,那样儿子当国君,老子在外奔波的,就哀求赵鞅帮忙。

    赵鞅就派兵护送太子到卫国,不想老子有当国君的心,儿子也不差。再说南子甘心吗?当下父子二人就反目成仇,打了起来。太子战败,唯有逃跑到一个叫宿的地方。后来经过八年的谋划,最终得到一些大夫的支持,发动内乱,赶走了卫出公。太子即位,是为卫庄公。

    不过卫庄公还真没有什么能力,当了国君三年,却得罪了晋国赵氏。赵氏见卫庄公不知恩图报也就罢了,居然还大大的得罪自己,气得他派兵攻打卫国。

    卫庄公见势头不对,又逃跑了,那个时候晋国四卿互相牵制,见一时间杀不了卫庄公。赵氏无奈唯有放过卫庄公,撤兵回国。卫国人就另外立卫庄公的堂弟公子斑师为国君,同年齐国发兵攻打卫国,俘虏了公子斑师,另外立公子起为卫国国君。

    但这还没有完,第二年大夫石曼尃不满公子起,将公子起赶走。卫出公这次聪明了,慌忙从卫国回来。卫出公回国也不过是两年时间,经历了如此苦逼遭遇的卫国,还真元气大伤。

    短短五年时间,卫国的国君之位已经换了五次,平均一年一次,比起齐国还要频密一倍。

    姬子朝估计卫国对于支援郑国也是有心无力的,姬子朝叹了口气说道:“那你们还有什么建议?”

    一太史走出来,说道:“向周天子求援如何?”

    郑国和周天子管辖的土地接壤,向周天子求援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也有大夫反对:“周天子自保都成问题,他会派兵来支援吗?”

    太史反驳道:“尝试一下都不,周天子自然不会派兵来支援了!”

    姬子朝闻言,感觉有道理,点点头说道:“太史说的话没有错,出使周天子的事情就麻烦太史了!但周天子兵车不过五百乘,恐怕也派不了多少兵力过来。你们看还有那些诸侯可以给予我们郑国支援的?”

    “晋国吧!虽然晋国四卿牵制,但我们好歹也给他们进贡不少,这个时候也应该派兵支援我们!”一名大夫建议道。

    姬子朝闻言,立刻否决了。“晋国?难道你们忘记了智瑶的贪婪了吗?比起楚国而言,晋国也不是什么好人!”

    “那宋国如何?”又有大夫建议道。

    “宋国虽然不是汉国的附庸国,但和汉国结盟。依附着汉国,而楚国是汉国的附庸国,宋国恐怕不敢派兵来支援!”姬子朝忧心忡忡的说道。

    诸大夫一听,立刻无奈了,似乎援军只有周天子这一家,而且还不知道成功与否的那种。

    姬子朝咬咬牙说道:“好了,现在无论怎么样,难道我们还有退路吗?大家都抛开成见,奋勇杀敌吧!郑国已经到了悬崖上了,退后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诸大夫闻言,也下定决心,说道:“我等誓死跟随相国杀敌!保卫郑国!”

    “好,大家回去整顿士兵,准备开战!此战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本相将亲自赶赴战场,要么凯旋而归!要么战死沙场!如果逃跑回来,就让子朝千刀万剐!”姬子朝咬牙切齿的发誓道。

    诸大夫见姬子朝发誓来到坚定决心,他们也纷纷发誓。

    郑国人上至卿大夫,下至庶民,都下定了决心。楚国的进攻,反倒激发起了同仇敌忾之心,郑国人纷纷拿出武器,在边境调集了足足五万郑国士兵,准备楚军决死战。

    这次楚军的主帅是申包胥,申包胥率领六万楚军迎战,但无奈楚军大部分都是新兵。再加上两年前遭到了汉国毁灭姓的打击,也让楚军的军魂毁灭。

    面对众志成城的郑国大军,申包胥虽然努力指挥,但无奈楚军士气不高。楚军最后还是战败了,但申包胥到底是老将,最终稳住了阵型,并没有让郑国趁机突破楚国边疆。不过即使如此,楚军依旧死伤近万人。

    这个却是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楚国居然被一向被欺负的郑国给击败了?

    其实郑国好欺负,是世人的一种错觉,其实郑国士兵战斗力并不弱,郑国地处中原,属于兵家必争之地。楚国和晋国、齐国的争霸都躲不开郑国,于是那个大国想当霸主,郑国是必须被打的。但从齐桓公到现在,郑国还存在,可见郑国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要不然早就被灭了。

    之所以给人一种好欺负的感觉,那是因为郑国频繁打败仗,但别忘记了。和他们开战的大部分都是什么国家?晋国、楚国、齐国这些大国,郑国被打败了,其实也不奇怪。

    (未完待续)
------------

第384章 汉国出兵了!

    “大王!大司马(申包胥)遣使送战报来!”一名宦官飞快的跑进大殿,略微有些慌张的朝楚惠王行礼后,起身说道。

    “快让那人进来禀报啊!还行什么礼啊!”楚惠王有些焦虑的说道。这几天而来,从前线送来的战报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虽然楚军并没有败退,但在好几次小规模战争中都是败多胜少,这让楚惠王有种不太妙的感觉。现在猛然听到战报传过来,楚惠王禁不住怀有几分希冀了。

    没有多长时间,一风尘仆仆的士兵飞奔入大殿,大概得到之前那宦官的提点,士兵并没有行礼,而是用已经声音沙哑的禀报道:“大王!不好了!我军被郑军击败!现在大司马已经带着大军撤出郑国了!正在边境和郑军对峙!”

    “什么!”楚惠王一听,登时感觉两眼一黑,身体摇摇晃晃,倒在地上。嘴巴还无意识的喃喃道:“怎么会这样的!怎么会这样的!”

    “快穿医匠!”楚惠王身边的宦官看到楚惠王晕倒,登时大惊失色,幸好他们也不傻,一边扶起楚惠王,一边高声大喊医匠来给楚惠王治疗。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704 22705 22706 22707 22708 22709 22710 22711 22712 22713 22714 22715 22716 22717 22718 22719 22720 22721 22722 22723 22724 22725 22726 22727 22728 22729 22730 22731 22732 22733 22734 22735 22736 22737 22738 22739 22740 22741 22742 22743 22744 22745 22746 22747 22748 22749 22750 22751 22752 22753 22754 22755 22756 22757 22758 22759 22760 22761 22762 22763 22764 22765 22766 22767 22768 22769 22770 22771 22772 22773 22774 22775 22776 22777 22778 22779 22780 22781 22782 22783 22784 22785 22786 22787 22788 22789 22790 22791 22792 22793 22794 22795 22796 22797 22798 22799 22800 22801 22802 2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