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可以和你打游击战,反正是当地山多林密,再加上是当地人,熟悉路况,完全可以甩开追兵八条街。搞不好,追杀去的士兵,还会被引得分散了,最后给敌人反戈一击。就算不反戈一击,那复杂的地势也很可能让追兵迷路了。造成非战斗减员,那就真是气得你吐血三升了。但在郑国这一个平坦的地形,那简直就是骑兵的天堂,你尝试一下来玩游击战?叫你来一个死一个,来两个死一双。
结果郑国就悲催了,郑国空有大军,却动弹不得。杨子璐摆明一个架势,我就不攻城,磨死你。知道归知道,姬子朝空有五万大军,却不敢出城支援南郑。
郑声公也是一个碌碌无闻的人,眼看着援军影子都没有。而自家现在虽然不用怕没有粮食,但曰后呢?郑声公怕了,才不过是过去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郑声公就偷偷派人来求见杨子璐,向杨子璐求和。
老实说,郑声公给出的条件不算小,按照霸主的规格,每年给汉国进贡不说,这次汉国的军费郑国包了!但杨子璐是惦挂郑国这个吗?自然不是了,杨子璐惦挂的是郑国国土,所以杨子璐给出的条件非常苛刻,郑国迁都。迁移到陈国原来的国都宛丘,也就相当于转封。
郑国迁移到原来的陈国国土上,杨子璐划出一块地方给他们。而且杨子璐还规定,郑国执政的任命,得他杨子璐点头才有效。杨子璐这个规定,相当于让郑国的执政无论是谁,都不大可能是敌视汉国的人,估计多半是亲汉国的人,就算是中立派,恐怕也不大可能担任郑国执政。
而且迁移到新的地方,那个时候郑国就算得上人生地不熟,只能够依靠汉国,自作主张的算是汉国的附庸了。郑声公虽然比较昏庸,但还不至于没有自尊,自然不肯答应杨子璐的条件了。事实上郑声公敢答应,恐怕在前线的姬子朝等人也不答应。
(未完待续)
------------
第395章 杯具郑声公
对于郑声公的拒绝,杨子璐也不在意,实际上他也知道郑声公不可能答应的。但杨子璐并不会因此而降低他的议和条件,他的目的是郑国,无论怎么样也不可能改变。如果郑国不在自己手中,只是口头上投降自己。曰后自己和晋国争霸的时候,岂不是变成了当初楚国和晋国争霸的场面?
双方都选择攻打郑国,让郑国投靠自己,而郑国则是好像墙头草那般,那边风大靠那边。晋国大军来到了,他就投靠晋国国。楚国大军来了,他就投靠楚国,至于先前的盟誓?让他去见鬼吧!杨子璐可没有那个兴趣像晋国和楚国那般,和郑国玩墙头草游戏,所以他才如此坚决要得到郑国这快战略要地。
郑声公见求和不成,就转而派使者出使晋国、齐国,还有秦国。秦国?没有错,郑国出使秦国是再想玩一把‘昔曰烛之武退秦师’的把戏。
这个‘昔曰烛之武退秦师’是晋文公时代的事情,那个时候晋国还和秦国处于蜜语期间。当时晋国霸业已成,但凡事都有例外的,并不是所有的诸侯都信服晋文公。当时的郑国就不甩晋文公,还私通楚国,晋文公自然派兵攻打郑国,以维护自己的权威了。
当时大军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就差晋文公宣布出战了,但这个时候有个大夫就说,我们晋国和秦国有盟约,晋国的敌人就是秦国的敌人,反之亦然。我们现在就自己出兵,这不是让秦晋两国关系生疏吗?
晋文公听了他的话,深感有理,立刻派人去告诉秦穆公,说自己要去打郑国了。秦穆公也想到了自己和晋国的盟约,也起兵去帮助晋国攻打郑国。
一个晋国已经够郑国头痛了,现在还搭上一个秦国,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头痛了,而是悲催了。就是郑国上下,惶惶不安的时候,最后有个大夫给郑国国君献计,说用烛之武应该可以破解围困。
到了这个时候,郑国国君那里管得上什么办法不办法的,也是病急乱投医,死马当活马治了。立刻毕恭毕敬的去请了烛之武出山,在晚上用绳索偷偷将烛之武放了出去。
烛之武立刻去秦军大营见秦穆公,对秦穆公如此说道:“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但灭掉郑国对君上又有什么好处呢?秦国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君上您应该知道是困难的,所以郑国最后肯定是便宜了晋国,君上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君上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君上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什么时候是有满足的呢?而当晋国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自然就会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灭了郑国,只会使秦国受损,而使晋国受益,请君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秦穆公听了也禁不住心头打鼓,仔细想了一番后,最后认同了烛之武的话不说,还派兵帮郑国守城。晋文公知道了后,虽然气愤填膺,但最后考虑到自家当初能够当上国君,还是因为秦穆公护送的缘故。晋文公就放弃了攻打郑国,下令班师回国。
虽然因为昔曰的恩情,晋文公并没有和秦国反目成仇,明面上秦国和晋国依旧是盟国。但双方已经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裂痕,也为曰后的秦晋两国交恶埋下了伏笔。
郑声公这次自然就是想秦国再来一次反水了,只是可惜,秦国知道汉国不比晋国。当初晋文公是因为秦国对他有恩,这才忍下这口恶气。但现在秦国和汉国的关系则相反,是汉国对秦国有些许恩德,双方合作了一把,赚了不少。
如果秦悼公敢玩当初秦穆公的那一套,杨子璐可不会像晋文公那样退兵。而是一方面继续攻打郑国,另外一方面在国内调兵攻打秦国。秦悼公可没有忘记,现在的汉国才出兵一万人而已,汉国绝对有能力开辟第二个战场。这个时候去招惹汉国,秦悼公脑袋有问题吗?
秦悼公直接将郑国的使者轰出秦国国都不说,还派士兵仿佛押解犯人那样,压着郑国使者送出秦国。秦悼公是用行动来到向杨子璐示好,表示自己绝对不会信了郑国人的话。
至于其他诸侯国,郑国也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尽数铩羽而归。晋国就不用说了,国内公室和卿族矛盾激化,双方关系紧张到极点。谁敢在这个时候出兵外国啊?不怕回来的时候国内已经变天,自家国门都进不了吗?
至于齐国,他倒是有能力出兵,而且和郑国关系也不错。当初智瑶联合赵无恤出兵郑国,齐国田常就亲自带兵来支援,可以看出双方的关系。
但支援也要看对象汉国和田氏的关系比之郑国还要密切,田氏每年都从汉国购买不少的武器。而汉国每年也通过田氏,在中山国、燕国等地购买如大量的战马。另外还有很多合作的地方,前些年齐国还出兵灭了莒国,而莒国的国土则是给了汉国。
作为代价,杨子璐暗中可是许诺,无论田常是选择弑君,还是逼齐国国君禅让,来到大刀当齐国国君的目的,汉国都会第一个跳出来支持田常。而这个是郑国没有给到田常的,就算给到双方的作用也不同,当时的汉国已经隐隐约约有超越晋国的实力,他的支持比之十过郑国的支持还要有力。
在双方利益如此紧密的情况下,田常自然将郑国抛弃了。当然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晋国向齐国求援,田常已经选择了决定出兵晋国。他甭说和汉国有利益关系,就算没有,他会在这个时候招惹汉国,两面开战吗?
知道了这些消息后的郑声公,可想而知其当时的感觉是多么糟糕的了。根据野史记载,当时的郑声公,在得到被三国拒绝的消息后,足足两天一颗米没有吃,就是喝了一碗清水。最后郑声公还是因为怕死,这才重新进食。
还没有等郑声公下定决心,再此派出使者,去向杨子璐求和。晋国国君晋出公的使者已经来到了汉国大营,求见杨子璐。
听了陈音的禀报,杨子璐禁不住摸摸下巴的短须,脸露惊容道:“晋国使者?晋国这个时候居然派使者来见寡人,这还真是奇怪的事情!”
杨子璐虽然注意力放在郑国,但并不代表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也知道现在晋国公室和卿族双方矛盾激化。而晋国如果派使者来求见他杨子璐,那就得是智瑶、赵无恤这些四卿了,其他人倒并非不能够出使,但这会给人一种不够重视,甚至藐视的态度。
但如果派使者来出使汉国,那就并非需要是智瑶、赵无恤这些四卿了。因为出使汉国,杨子璐可以让臣下代表他接待,他甚至见都不见。正因为这个原因,杨子璐还对陈音问道:“你是不是听错了?只是准备出使汉国吧?”
陈音摇摇头,知道杨子璐为什么有此一问,一本正经解释道:“臣当时也有些惊讶,不过的的确确的是听到他是晋国使者,其手中也有晋国的节杖,还有印绶,这些臣都一一检验过,其定然是晋国使臣没有错!”
杨子璐虽然依旧心存三分疑虑,但也没有再多问,在杨子璐看来,再和陈音纠缠又有什么用,还不如直接见了本人,那不就真相大白了吗?于是杨子璐对陈音吩咐道:“嗯,你去请晋国使者进来吧!”
大概是急于解释的缘故,陈音走的比较快,几乎是竞走般的一路走过来,不过晋国使者也没有让陈音放慢脚步。杨子璐看着跟着陈音背后,略微有些气喘进来的晋国使者,立刻心头一动,他似乎有些明白这个晋国使者的来意了。
“晋国外臣公孙晗,拜见汉侯!”公孙晗虽然气喘,但依旧并没有失礼仪,一看到杨子璐,立刻对杨子璐施然一礼。
杨子璐脸上露出几分笑意,指了指一侧的马扎,说道:“公孙大夫请坐!”
“谢汉侯!”公孙晗依言坐到马扎上,自然有些不太习惯。
杨子璐等公孙晗坐在马扎上,喘顺了气,这才问公孙晗的来意。“公孙大夫,不知道你来求见寡人,是谁的意思呢?”
杨子璐这话乍一听很是无礼,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无论是谁的意思,都已经出使了,那就是晋国的意思。但公孙晗听了,本来冲杨子璐微笑的脸,立刻一僵,杨子璐就知道就问对了。
公孙晗有些干巴巴的笑了一声,说道:“汉侯真是睿智!”
(未完待续)
------------
第396章 结盟公室
听了公孙晗的奉承,杨子璐也不以为意,只是公式的朝公孙晗微微一笑,也不说话。杨子璐就这样定定的凝视着公孙晗,从公孙晗的反应来看,杨子璐就知道自己突然间道破了公孙晗部分来意。公孙晗此刻肯定有些措手不及,现在无论是在说什么话,都在拖延自己,心中定然是在重新组织语言。
公孙晗也是个聪明人,过了半响,见杨子璐一副配合他的样子,沉默不语不说,还一副耐心等待你的白哦请。公孙晗就知道面对杨子璐这种聪明人,与其拐弯抹角,还不如坦白一下比较好,要不然恐怕最后还是浪费了双方的自己。
想通了的,公孙晗直接开门见山道:“外臣乃出自公族,乃晋公之从弟(堂弟)!”
杨子璐一听就知道公孙晗是晋国那一方势力了,那么公孙晗的来意就明确了。知道归知道,但表面上杨子璐还是一副无奈的说道:“公孙大夫的来意,寡人想已经明白了!不过出兵晋国的事情,寡人虽然也想出兵,但恐怕有心无力啊!汉国现在的精力都被郑国拖住啊!”
你妹!公孙晗心中禁不住骂了一句,现在天下人都知道汉国这次出兵,完全是让盟军出力。汉国一共才出了一万大军,这么点兵力,就谈得上汉国的精力?
公孙晗暗暗深呼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喷杨子璐一脸唾液的冲动,露出一个自认亲和力十足的微笑,说道:“汉侯的难处,外臣和我家主上也明白,我们只是希望汉侯能够站出来,支持一下我家主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203
6204
6205
6206
6207
6208
6209
6210
6211
6212
6213
6214
6215
6216
6217
6218
6219
6220
6221
6222
6223
6224
6225
6226
6227
6228
6229
6230
6231
6232
6233
6234
6235
6236
6237
6238
6239
6240
6241
6242
6243
6244
6245
6246
6247
6248
6249
6250
6251
6252
6253
6254
6255
6256
6257
6258
6259
6260
6261
6262
6263
6264
6265
6266
6267
6268
6269
6270
6271
6272
6273
6274
6275
6276
6277
6278
6279
6280
6281
6282
6283
6284
6285
6286
6287
6288
6289
6290
6291
6292
6293
6294
6295
6296
6297
6298
6299
6300
6301
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