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低头看着陈林拿出来的地图,看了看荆州,又看看南阳,又指着北上等地看看,最后,贾诩抬头:“主公,如今上庸、汉中之事基本妥当,主公应该是回到汉中,然后入蜀,却不知道要诩来此是和用意。但是主公既然要诩来上庸,说明主公短期之内不会入蜀,不会回到汉中,主公难不成要取南阳,以我军现在的实力,只怕不行。”

    其他人也是一副茫然的看着陈林,陈林:“文和猜对一半,孤王暂时不会回去,但是却不是南阳,孤王要去江东。”

    所有人惊愕了,连个惊讶的声音都没有发出,最后贾诩:“主公,这,江东,诩知道主公想必是想与吴王结盟,只是从这一次楚王与我军签订了三年之约,就可以看出来,荆州的方向也必定是东面这个日渐强大,足矣威胁到荆州的江东。所以主公,就算我等参与,荆州与江东迟早也会有一战。尤其是,半月前吴王在庐江等地大败而归之后,吴王已经意识到单以他一人之力,难以与袁公路匹敌,那么吴王必定将目光放在荆州,以荆州之地壮大自己。如此一来,吴王再不济,也可凭长江天险,拥兵自守。主公,江东之行,万万不可啊。”

    陈林:“文和是担忧孤王有危险?如今已经与楚王定了盟约,一路去也是荆州之地,如何有危险。”

    张松:“主公,文和所言极是啊,江东之行万万不可啊。就是荆州约定?主公可看见蔡瑁走之时的眼光,若是让此人知道主公之行,以蔡瑁在荆州之能,主公,不可啊。”

    陈林心中一蹬,蔡瑁的眼神,蔡瑁的能力,陈林没有想过这点。同时贾诩的分析就是陈林心中所想,远交近攻,陈林就是想将荆州的注意力东移,这样陈林才有时间安心去处理南蛮。可是贾诩一说,陈林细想好像很有道理,难怪荆州为什么一定要与陈林约定,看来刘表也有自己的打算啊。

    益州可以一南一北的夹击荆州,刘表一定也能看出来,也就是说荆州与益州迟早有一战。但是刘表一定想着自己能赢,但是益州易守难攻,要是打起来没有三四年甚至更久,那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荆州背后的江东就成了荆州西进的隐患,所以,所以刘表一定是想先搞定江东。

    陈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幸亏今日叫了文和你来,要不然孤王却是自己钻到自己的死角去了。”

    陈林在屋内走来走去,众人见陈林似乎放弃了去江东的馊主意,心中也安定不少。陈林突然:“你们说,这荆州要是与文台交锋,谁胜谁负?”

    “僵持”

    “平手”

    贾诩与张松双双出口,陈林一听,哈哈哈大笑,看来这两人与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荆州兵力庞大,可是孙坚却有荆州不及的东西,那就是孙坚的魄力。荆州想吃掉江东,只怕不行,同样江东要是想一口吃下荆州,只怕肚子太小。短期之内不能,长期?变故太多啊。
------------

第十四章:老将入蜀(高考的顺利,不高考的也顺利)

    兴平元年(194)秋,部分蜀中士族联合叛乱,但是却被蜀中都督陈到事先察觉,在叛乱前夜被蜀中大军一举擒获。这一件遍布益州全境的密谋瞬间瓦解,秦王陈林下令为首者囚禁,竟达百余人,牵涉士族百户,人数高达七千余人。同时南蛮起兵北侵,云南全郡几乎全数沦陷。以突牙大王、恶树和百蛮部长三人为首的南蛮势力,兵力高达十万,屯兵云南,对沙口虎视眈眈。另一部汉人叛军,同样是蜀中士族,建宁豪强雍門起兵叛乱,兵力两万,在兴古遭到了王伉、吕凯两人的极力抵抗。蛮兵和雍門似乎保有默契,想从沙口和兴古左右夹击建宁郡,蜀中都督陈到连夜率兵五千南下建宁——

    上庸郡,上庸县城,吴匡和周泰两人都将大军暂时交给副将,连夜赶来上庸,因为陈林明日就要离开上庸,所有人都要在临行前接受命令。陈林:“上庸这一次遭此大难,也是孤王考虑不周。孤王通过跟两位军师商议,决定,从今天开始,上庸县城不动守军为五千,丹水不动守军三千,房陵三千。其他四县,每县乃以一千为数。张霸、张勋、吴匡、周泰,四部大军全部设为五千。其中周泰大军着令造船,训练水师,半年之内必须造出三层高大战船十艘,艋艨战船百艘。”

    一下子,上庸郡但是战斗兵力就有两万之数,张霸四人一下子就成了奇葩,领兵五千。这在目前来说,整个秦王府麾下,只有陈泽、陈到、蔡阳,还有新进的吴班这几个人是五千大军的规模,其他如阳平的赵风,泸津关的杨任这样的守将不算在内,巴东的甘宁也不过是四千部下。从这一道命令就可以看得出来,陈林有心扩军。没有办法,扩军虽然让财政耗费极大,可是强大的战力却能保证外敌不会轻易入侵进来。就像这一次一样,袁军入侵,真正战死的益州士兵不过四万人不到,可是因此而死去的百姓却高达七万之多。所以陈林打定主意,宁愿多用钱,多招募士兵,战斗时多死点士兵,也不要再牵涉无辜的百姓,让百姓受难了。

    陈林望着下首的阎温,这几个月过去了,阎温在汉中和上庸的表现都让陈林十分的满意,尤其是在上庸的一个月时间之内,阎温处理数万大军还有相继收复的县城的事务,都是妥妥当当的,显得和他的年龄十分的不相符。陈林:“正式任命阎温为上庸令,吴匡为上庸太守,张霸,张勋,周泰,三位将军协助吴太守,镇守上庸。周泰,若是荆州来袭,不可与之在水上争锋,大可弃守房陵港,坚守房陵县城,不要为了一口气而妄想在水上与荆州一决,浪费兵力。张霸,若是南阳来袭,丹水跟汉水不一样,你却是决不可放弃丹水西岸,让敌军过来一兵一卒。”

    “诺……”周泰和张霸急忙应是,哪怕是周泰相当的不服气陈林所说的话,但是周泰是一个深明大局的人,也知道目前益州兵马在水战上绝对不是荆州的对手的,放他们上岸,反倒是一件明确的事情。

    处理完上庸的各项任命之后,陈林与徐荣骑兵,带着张松和贾诩开始离开上庸,回到汉中。汉中所有人都蠢蠢欲动,因为陈林一回来,就意味着没有多久一定就会入蜀,平蛮。身为大将也好,谋士也好,谁不想去建功立业。所以不管是张卫等武人还是法正等文人,都想旁敲侧击一下,看看陈林的心意。

    反倒是陈泽,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此次叛乱的人怎么办,秦子敕怎么处理?”对于这一次针对陈林的叛乱,陈泽可是十分的恼怒,在汉中的一个月时间之内,不仅是法正卖力,陈泽也是十分的疯狂。凡是要对陈家基业造成威胁的,统统不客气。陈泽话语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尤其是其中有些关系的人,像张松,这些人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为被擒获的人求情。

    蜀中士族叛乱,牵涉的家族上百个,现在被关押起来的人有七千多人,更为让所有人胆颤的是,现在雍門一部分人更是跑到了南方,跟蛮子联合起来了。也就是说,这一次叛乱的性质已经变了,这不是内乱,而是外祸。

    陈林抬头看了一眼所有人,见所有人都不敢对此说话。陈林知道,自己的心思只怕不少人都能想得到,所以才会这样。陈林铁了心要大处理一番,之所以这么久不动手,只是关起来,原因蛮多。一是因为这次叛乱恰好在袁军入侵之后,吃呢林忙着处理上庸的事情。二,陈林更想以此再挖多几个心怀不轨的人出来,好一次性处理了。三,就是陈林也想看看,把这些人全部囚禁起来之后,对于地方的治理会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随着南蛮入侵,整个益州都是人心惶惶的,说实话,杀这些人的时机似乎还是没到。陈林也想不到一个办法,望了一眼贾诩,希望贾诩能给出答案。贾诩果然见到了陈林眼光之后,出列说道:“主公,诩以为时机未到。”

    陈林一惊,自己就是这么想的,可是自己总想着怎么给部下给百姓一个交代,却没有想过,为什么一定要现在就有结果啊,继续关着就是了。陈林脸色一喜,想到了关键,于是:“文和说的在理,这件事情暂时不议。孤王想听听诸位对于南蛮一事怎么看,孤王有意亲征,不知可否,若是亲征,带多少兵马为好,诸位都说一说吧?”

    陈林此话一开,所有人都吵翻天了,车您静静一听,却发现这其中丝毫没有秦王亲征合不合适的问题,大家说的都是带多少人马的问题,个个都说自己要去,唯有几个人沉默不语,恰恰这几个人又是最有话语权的。

    黄忠怒吼越众而出:“主公,末将这一次如来如何都要去,主公若是不让末将去,末将就当主公身边一名近卫,也要同去。”陈林噗的一笑出来,这五十岁没到就白发苍苍的黄忠,加上他那白雪一般的胡须,却让黄忠毅然一员老将,但是黄忠说的话却让陈林忍不住笑出来。多大一个人,还像个孩子一样耍懒。

    黄忠的话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黄燕上前大喝:“放肆,主公面前焉敢如此。”管你什么军中大将,在黄燕眼里都是个屁,黄忠的话无疑是对陈林不敬,有点要挟的意思,黄燕急忙大喝。

    几个跟黄忠要好的人,不由捏了一把汗。陈林知道黄忠没有恶意,看了一眼众人,微微笑了一下,心中有了计较。说道:“无妨,黄将军没有这个意思。”黄忠急忙跪下也是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

    陈林:“蜀中南蛮,拥兵十万,更有山地优势,蛮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叛乱,所为是何?我汉中能有巴山夷和睦,远在南蛮之地的南蛮,却为什么不能?不过是我益州对南蛮的统治太短,时间不足。这一次既然已经拉开了兵势,就没有回头的路可走。对付南蛮,不是一味的猛打就能达到目的。孤王希望的是稳重,能伸能屈的将军,孤王决定了,此次入蜀,一万兵马足矣。高顺,黄忠,严颜,三位将军回去准备,三日后大军启程。另外以贾文和为军师,法孝直为主簿,随孤王入蜀平蛮。”

    当黄忠严颜和高顺被陈林指名留下来商议事情的时候,走出去的众人回头一看,才发现,这三人竟然都是益州最老的一批将军,三人都是五十上下了。陈林呵呵一笑,老将出马,一个顶三啊,南蛮的事情,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消耗不是一点点,当然要挑选精英去了。三人都是文武双全的人,不像其他将领,都是一面倒。

    黄燕:“大少爷,现在又有两百余的人要加入血色近卫了。”陈林一听,回头说道:“哦,这样血色近卫就有一千人了,不错,这一次去南蛮之地,一定要好好发挥才行啊。”周仓:“大少爷,还是你想的那个注意好,放两个大石磨在门口,能举起来的就算合格,这样就不用像之前那样了,还要一个个跟某过招,还不能用尽全力,没意思。”

    陈林一听,哈哈哈大笑。

    蜀中,建宁郡,大都督陈到和吴懿等人正在议事。突然进来一个士兵,交给陈到一封密信,陈到打开一看,脸色一喜。扬扬手中的纸条说道:“大兄要来了。”

    杨怀大喜,急忙叫道:“主公要来?带兵几何?”接着所有人都紧张的看着陈到,这些日子他们已经被连续传回来的快报给焦虑得不行了。十万蛮兵还有两三万的雍門大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接着吴懿没等陈到说话,就说道:“不管主公带兵多少,但是主公一到,就抵十万精兵,还有军师。吴懿算是这里面最明了的人了,现在上庸和汉中出了这么挡子事情,陈林怎么可能带太多兵马过来,所以吴懿急忙出言说道。

    陈到感激赞赏的望了一眼,点点头,说道:“大兄这一次入蜀,带了一万精兵,同时吴班将军一个月前也奉命去广汉巴西两郡招募兵马,现在已经得五千在德阳训练,相信一个月之后可随大兄一齐到来。”

    吴懿:“如此说来,我军也有四万兵马在泸水到建宁一线,以我军之善战,蛮子之无谋,不出一年,定可大胜。”

    吴懿说得坚定,众人心中却打鼓。
------------

第十五章:南蛮兵锋

    加上血色近卫,恰好是一万人马,陈林就领着这一万人,井然有序的入蜀。这一次,面临的又是什么,结果会是怎么样,没有人知道。葭萌关,白水关,用了一个月,陈林等人才来到巴西。年已中年的杜微,巴西太守早早得到消息,在巴西城外为大军做好了许多准备。陈林一眼见到杜微,只觉得这再也不是当年几年前那个两眼放光的看着自己的那个师弟了。多年的磨练,杜微现在已经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太守,巴西这些年在杜微治理下,也是欣欣向荣一片。

    杜微话少了许多,酒宴之中也没有多说什么话,只是客套的与高顺等人聊几句。最后酒宴散去,陈林与杜微。杜微:“老师他老人家还好吗?”杜微沉默了许久,终于还是忍不住关心一下恩师任安,这一次的事情,加上秦宓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跟任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身为弟子,杜微心向任安,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位臣子,而且是一个忠心的臣子。这一次蜀中那么多人联合,他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说明这些人也压根不信任他了,或者是他们也觉察得到杜微对陈林的忠心。

    陈林点点头:“国辅,你放心吧,恩师也是孤王恩师,况且他已经老了,孤王心中有数。这一次,国辅你做的很好,叔至都有在信中推崇你,很好。”陈林又岂能不懂杜微的心思,也难为他了,所以陈林对杜微还是蛮体谅的。

    又过了许久,陈林:“国辅,你对这一次平蛮有何看法?”一路走过来,无论是什么样的人,陈林几乎都会问上这么一句,不管对方说的怎么样,总归是有多一个人的想法。一说到国家大事,杜微顿时换了一个精神头,全然不像刚才的那副表情。只见杜微严肃十足:“南蛮叛乱已经三个月了,蛮子从三江开始北上,一路杀伐,不停的汇集各族的蛮兵,半个月前已经是**万的兵力。加上雍門贼子,也有两三万人。雍門贼子定然是与蛮子形成了某种同盟,妄想左右夹击建宁郡。”

    “事变之后,都督立即着令朱提郡法太守招募兵员,现在法太守已经给泸津关送了三千守军,加上杨将军本身五千,现在泸水北岸也有八千人马。又有河水和险关天险为守,所以这一方面反而不是最为危及的。”

    “反倒是建宁一线,若是蛮子自觉无法抢下泸津关,就一定是从东面建宁入手。要是建宁郡被蛮子攻下,我军只有弃守江南全部国土,在江阳、江州一线屏障江水,才能挡住蛮兵。所以建宁决不可失,如今建宁郡已经是战云密布,左侧兴古幸得王伉和吕凯两位大人与雍門贼子僵持,不过兵力不多,需要主公早日支援。”

    陈林:“这王伉吕凯是何人,国辅对之前李恢又了解多少?”陈到在信中也是多次提到这三个人,李恢不用说,他的平蛮策已经得到了陈林相当的认可,并且陈到现在已经开始实施了。王伉吕凯两人,陈林也颇有印象。

    杜微:“王伉乃是云南一名县丞,吕凯乃是功曹掾属,二人之前不过是小小的官吏。可是吕凯和王伉却有一点值得注意,二人都是建宁大族,与雍門一样,都是南方有名的士族。士族作乱,二人不响应,雍門逃走后迅速拉起了一支大军。王伉吕凯二人也是一路北逃,一路集结百姓,终于在兴古城,二人决心抵抗,现在城中有兵四千左右。雍門久攻不下,兴古现在还不停的有百姓涌入。”

    “李恢此人却是因为刘子夏太守,但是此人确实不凡,据说此人平蛮策已经得到了主公认可,可见其能,其他微也是不知。”

    陈林点点头,再次知道王伉吕凯两个人原来不过是个小官,看来是人才,总会发光的。陈林之所以四处打听这三人,就是想要重用三人。治理南方,必须要有熟悉本地的人才来治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啊。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704 4705 4706 4707 4708 4709 4710 4711 4712 4713 4714 4715 4716 4717 4718 4719 4720 4721 4722 4723 4724 4725 4726 4727 4728 4729 4730 4731 4732 4733 4734 4735 4736 4737 4738 4739 4740 4741 4742 4743 4744 4745 4746 4747 4748 4749 4750 4751 4752 4753 4754 4755 4756 4757 4758 4759 4760 4761 4762 4763 4764 4765 4766 4767 4768 4769 4770 4771 4772 4773 4774 4775 4776 4777 4778 4779 4780 4781 4782 4783 4784 4785 4786 4787 4788 4789 4790 4791 4792 4793 4794 4795 4796 4797 4798 4799 4800 4801 4802 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