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定后天虎率先说话:“不知汉人的太守大人要见我作甚?”陈林放下酒杯,呵呵笑:“其实本官也不是来见首领的。”说完笑着看着天虎,天虎脸色一黑,身后的虎少爷大怒:“戏耍我们啊。”周仓怒目一瞪回视,那天虎眼光一闪,急问道:“此位壮士作何称呼?”周仓:“某乃是太守大人部下周仓是也。”天虎急忙对周仓敬酒,周仓看陈林,陈林点点头,周仓才把酒喝下,算是回敬天虎。

    陈林这才说:“本官却是相见这十七寨的首领。”天虎一听,疑惑道:“要见十七寨首领?太守大人须有个说法吧?”这时贾诩说话:“巴山之民居巴山,汉中居巴山之下,我家主公欲两族人民安居乐业,想在褒中设立互市,专为两族交换之用,如此一来两族人民都不再是无序无定时的就可以交换货物。”

    天虎一听,事关本族百姓生活,不由认真了几分,天虎又说道:“汉人在汉地设此甚互市,岂不是更加欺负我族?”因为汉人精明,往日总是有不少汉人以各种手段欺骗欺诈夷人,所以天虎有此一说。突然陈林灵光一闪,说:“不会,此次互市,本官会设立官员专门掌管互市,同时本官还希望巴山族人派遣一人到互市去,做官共同管理,这样就不会再有不公平的交易出现了。”陈林一说完,竟让夷人下山为官,贾诩眼前一亮,继而又恢复平静。

    天虎也是满心意动,见陈林说的头头是道的,一众人直谈到天黑,陈林等人就在天虎部落住下,天虎已经命人前去招唤其他的首领。现在巴山成了三部,天虎部落却是追随袁约首领的。天虎更是连夜亲自去见袁约去了,陈林等人接连两日都见不到天虎本人。直到第三日,却是不止天虎回来了,巴山十七寨首领都在三人的带领下出现在天虎的寨子中,这三人正是三部首领杜濩、朴胡、袁约三人,三人都是身材庞大却比汉人略矮的夷人大汉。

    陈林知道跟巴山十七寨的事情其实决定就在此三人,于是跟贾诩对这三人又是一番说明。杜濩急忙喊道:“谁有知道不是你汉人的奸计。”其他两人显然也是还部是很信任陈林,最后三人走得时候表示可以先派人到陈林所说的互市去看看,试着交易看看行不行。陈林大喜过望,这就是极大的突破啊,看来自己太守的身份不是没有作用啊。

    刘华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话,就连见到那所谓的“亲人”也没有特别的热情,因为这对于刘家来说其实是见不得人的事情,而夷人更是只重好汉不敬书生,所以才会如此。归途中,陈林显然心满意足,对刘华说:“这互市要迅速,刘大人此次回去就可着手办理,在褒中城外设置集市,挑选数名佐吏相助,钱财方面,本郡立即着令郡丞大人与刘大人对接。”

    回到褒中第二日的时候,陈林就直接任命刘华为郡丞佐官,负责互市事宜,刘华一下子就从县官变成了郡官,对陈林那是感激不已。刘华也有些本事,不日就将地址选好,并简单的设置了市集的必备,同时还颇有新意的在互市大门竖起了一块大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数条互市律令,同时将处罚写得清清楚楚。

    陈林来检查时,看见这牌子,对刘华又是一阵夸奖,刘华急忙谦虚不敢,又说:“大人,下官这几日思索,有一事须得太守同意。”陈林说:“无妨,只要是与互市有利,与汉夷两族有利,刘大人不妨直说。”

    刘华说:“大人,下官觉得这互市初成,又是与蛮夷交流,少不得有些矛盾,下官希望大人能在互市之中添置数名军士,也好用于威慑。”贾诩一听,对陈林点点头,陈林见贾诩都同意,于是同时任命了五名军士常驻互市,但严令军士不可欺压百姓夷人。

    随着陈林、刘华的一番*作,又有刘管家亲自进山说动夷人下山。往时巴山夷人也不少下山交换货物,只是没有这般固定的地点而已,现在不过是将交换货物的地点固定,也是互市初成也就开始有些夷人扛着山货出现,卖的价格又比往常高一点点,兴高采烈的回山去了。

    陈林看着这一切,虽说只是个开始,但是陈林有信心继续。对贾诩说:“文和,只要夷人下山,不再畏惧我汉人,总有一日,某还要让其下山定居,汝可信?”
------------

第三十五章: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自从陈林上次进入巴山出来后,任命刘华主持互市的事宜,陈林便回到南郑。如今的陈林虽说是一郡太守,管理汉中郡十县,可是陈林却显得悠闲不已,陈林对贾诩说:“文和,如今汉中郡人人忙碌,你我二人却是无事可做啊。”现在陈林贾诩二人每日都只是在上午处理一下重要的文件,一两个时辰就可以结束了。

    贾诩放下茶具,笑着说:“主公任人唯贤,属下众人各司其职,小小汉中郡自然难不倒主公。”贾诩刚说完,门外一声报,就有官吏拿着一卷竹册进来,说是刺史大人书信。贾诩呵呵一笑:“主公,方才还说闲着无事呢,看,这不是来事了吗。”

    陈林接过展开一看,益州刺史郄俭郄节之乃是年前上任的益州刺史,这次派来书信却是要陈林到广汉郡绵竹县城去拜见,益州刺史府现在设在绵竹。竹简就几句话,陈林看完后,将竹简递给贾诩,说:“风闻这益州刺史大人为政苛苛,暴敛民财,若不是我汉中郡之前闹米贼,只怕这刺史大人早惦记上了,如今无缘无故却要某去,想必就是要些好处的吧。”

    竹简实在没什么可看的,贾诩扫了一眼就合上了,笑着说:“主公,上官有令,却不能不去,不过主公却不必为此苦恼。不若主公先行将这刺史大人的罪行上奏朝廷,即便朝廷不理不管,日后这刺史大人要上书言主公不是,却让朝廷觉得刺史乃是怀恨复仇,如此一来主公便不用太过巴结这位刺史大人了。”贾诩就是坏,陈林不是怕得罪了刺史,担心刺史会上书朝廷吗,那陈林就先上奏朝廷说郄俭的不是,要是日后郄俭真的要诽谤陈林可不是这么容易咯,毕竟先入为主之间已经在朝廷众人心中形成了。

    陈林呵呵大笑,于是一封揭发益州刺史郄俭暴敛民财,为政苛苛的折子就送到了朝廷,同时陈林也启程前往广汉郡,前去拜见这位未曾见面的刺史大人,身上足足呆了五千两黄金,八十骑近卫就这样上路了。

    不多时陈林众人就进了阴平小道,陈林一看,见这小道竟然比当初的上庸至南郑峡道不知要陡峭难行几倍,周仓惊叹:“这就是蜀道吗,果真难行。”贾诩笑道:“周统领恐怕要失望了,此处乃是阴平小道,往前数十里分作两道,一道过涪城到绵竹,一道过剑阁走葭萌关。此两道路才是真正的蜀道,不知要比此险峻多少。”

    众人一听,这还不是蜀道,蜀道要比这险峻不知多少,那,众人心中喊苦。果然,行进几十里路后只见眼前通道一分为二,一道沿江南下,一道往西。想必往西那道就是自沱江栈道去涪城的,而眼前沿江这道就是垒江栈道。这两条蜀道都是通往蜀中的栈道,沿途险要设关,易守难攻,最为雄伟的就刚才所说四关:涪城、绵竹、剑阁、葭萌关。栈道险要处更是只能单人独马贴崖而行,稍有不慎就是摔下崖去。

    蜀中得天独厚的天险,让蜀中之地几乎与世隔绝,往往蜀中发生大事,有时朝廷三四个月还不一定得知。然而益州却有一百五十万户人家,是大汉不可少的一州之地。陈林回头对贾诩说:“文和,这蜀中之地虽易守难攻,却也因此而将蜀中隔绝于世,外人攻不进,蜀中也出不来啊。”

    贾诩作为一名军谋之士,此时也是在想这个问题,蜀道延绵数百里,险峻难行,行军作战以粮草为先,这蜀中实在是难以运粮出入,如此与战事多为不便。此时听到陈林说,也深有此感,不过贾诩不愧为擅谋之人,转眼间就能相出不是办法的办法,说:“主公,当日主公见上庸南郑峡道难行,便发俘虏修整,这蜀道也是由先辈开凿,身为后人为何就不能从新修整,不过是耗些钱粮而已。”之所以说贾诩想的是不是办法的办法就在此,不好走就修,但是这数百里的蜀道,没有数万人花上三四年是别想有所作为。

    陈林听完哈哈笑,说:“文和倒是潇洒,只是如此一来岂不是劳民伤财,恐怕要弄得益州民怨四起啊。”正当陈林等人艰难往前行的时候,突然见前方较为开阔处,有几人在青石上歇息,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似乎是一家人,都是百姓打扮。那几人见到陈林等人,披甲执剑还牵着战马,突然一家人惶恐不安起来,其中年老的像是一家之主,壮着胆子将家人拉在身后,退在角落里。

    陈林见此,越过前面开路的近卫,上前和气的问:“老丈这是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啊?”那老者咽了一口口水,显得有些害怕,说:“官爷,草民,草民乃是涪城人,往汉中探亲去,求官爷放行。”陈林一看,哪有探亲的是这般模样,显然是居家搬迁嘛,想必是老汉害怕,才这般说。

    陈林从近卫包里拿出干粮几块,递给老汉,老汉还不敢接,陈林上前塞在老汉手里,笑着说:“老丈莫慌,许些干粮,老丈就分给孩子吃了吧,路途遥远,还要许久才出得去呢。”陈林说完,老者双眼湿润,顿时跪下给陈林磕头,身后一家子也是,只听那老者哭着腔说:“大人真乃好官啊。”

    陈林急忙扶起来,与老者坐下了聊天,又令众人原地休息。原来这老汉就是要到汉中郡谋生的,原本在涪城还有些田地,奈何贪官欺压,老汉听说汉中郡太守勤政爱民,只要是流民投靠都能分到田地,税收还很低,于是走投无路的老汉就带着一家老小上路。从来没有离开过涪城,更想不到这蜀道如此艰险,一家人走走停停,已经一个月了,还是没走完,一家人进退不得,此时粮食已经空了,孩子饿得难受。

    陈林听到此处,眼中也不由湿润几分,又唤过一名近卫,将整包的干粮接过,送到老汉面前,说:“实不相瞒,本官就是汉中太守,老丈一家老少走得慢些,往下七八日也能出去了,本官着一封书信给老丈带出去,自有汉中郡官吏为老丈安排,老丈勿忧,日后汉中郡便是汝等新家。”说完还要贾诩原地写了一封信件在锦布之上,盖上陈林的大印,就交给老者。老人家双手颤抖着接过陈林递过来的包和书信,啃咽的说不出话来。

    陈林也不多留,站起身大喊:“上路了。”径直就往前走去,一众近卫急忙拉马跟上,周仓更是快步上去护着陈林。陈林远走,老汉一家目送而去,老汉突然跪下,冲着陈林的背影重重磕头几下,泪流满面。

    老汉一家拖家带口的走了一个多月的蜀道,陈林等人也足足走了大半月,才结束这段惊心动魄之旅,尤其是摔死了四匹马,让牵马的近卫当时吓得两日都双眼无神回不过魂来。前方就开始是相对开阔的广汉地界,虽然还是一样的险峻,但是总算是有人烟,因为涪城已经遥遥可及啊了。

    涪城县在涪城关后一片开阔的平原上,而涪城关前也是一片开阔的地方,略微往山中走,还有一县,叫梓潼。梓潼县在一处山坳之中,三面环山,只有一处出口,出来就是涪城关。陈林惊叹,眼前涪城关狭小高耸,一面高山一面临水,山是险峻不可攀,水是湍流激荡。陈林不由感叹而出: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七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涪城关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蜀中虽肥沃,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陈林有感而唱,乃是当年阿爷所遗诗册,其他人自然是不知。贾诩:“久闻主公诗句一绝,历来只是听说,也熟读主公所作,但如今却是诩第一次亲闻主公吟唱,幸哉幸哉。”贾诩赞完陈林心中又有忧虑,只因陈林说“蜀中虽肥沃,不如早还家。”,贾诩深怕陈林从此断了入蜀的念头,贾诩可是一直都记得陈林阿爷所说的“南以粮仓,北成雄兵”的战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2619 2620 2621 2622 2623 2624 2625 2626 2627 2628 2629 2630 2631 2632 2633 2634 2635 2636 2637 2638 2639 2640 2641 2642 2643 2644 2645 2646 2647 2648 2649 2650 2651 2652 2653 2654 2655 2656 2657 2658 2659 2660 2661 2662 2663 2664 2665 2666 2667 2668 2669 2670 2671 2672 2673 2674 2675 2676 2677 2678 2679 2680 2681 2682 2683 2684 2685 2686 2687 2688 2689 2690 2691 2692 2693 2694 2695 2696 2697 2698 2699 2700 2701 2702 2703 2704 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