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公亮见韩琦没完没了,看了一眼司马光:“司马大人不也献策了吗,通商也不是随便通的,具体还要等皇上定夺。”他想把话题引导司马光身上。
韩琦看了一眼司马光,司马光也不接话,他根本不想和他们争辩,即使争辩料想韩琦也不是对手,再说曾公亮都六十多了,万一气个好歹还落的自己不是,司马光摇着他的扇子,似乎韩琦和曾公亮说什么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韩琦见司马光这副样子,觉得多说没意思,干脆也不说话安静下来。
赵仲针从内宅回到厅堂,见几位大人都沉着脸,心里嘀咕不知道状况,不过赵曙不愿意出来,仲针也只好硬着头皮拱手几位大臣客气说到:“家父近期心情烦躁,身体不适。不能见客还请各位大人见谅。”
几个人互相看了看,表情中透着无奈,韩琦和新任宰相曾公亮,摇摇头率先起身告辞。
韩琦晃着发胖的身子,一边走一边嘟囔:“这只是太子,就不好见了。”欧阳修咳嗽了一声,似乎在提醒韩琦,不该说的就不要说。
曾公亮有点遗憾,自从被任命宰相以来,还极少有机会见到太子,他嘴里说着:“走吧,走吧,改日再来”催促着挡了半个走道的韩琦。
刘敞及欧阳修等人也只好跟随其后,一行人出了太子的府邸,赵仲针一路送出府门。向各位大人告辞,见各位摇头叹气该上轿的上轿,该上马的上了马离开府邸,这才松了一口气。
仲针心中也不明白,自己的父亲这是怎么了。以往慈祥的父亲,似乎变得有些不可理喻。可再怎么说那也是自己的父亲,做子女的怎么可以有怨言,他从府宅的门口垂头丧气的向厅堂走去。他刚进厅堂一抬头,赫然发现司马大人手中拿着扇子,不紧不慢的忽闪着,仍然坐在厅堂之中。
司马光不着急走,仁宗病榻之前的赵曙,拼命的去抓住每一个他能决定的机会。现在突然又成为一名皇位的等候者,眼下的赵曙就像一只受了惊吓的小麻雀,那么多人他怎么可能出来呢?
这种落差司马光似乎是可以理解的。想想自己七岁出名,少年得志,如今已过不惑之年才在谏院做了谏官,所以他已经决定了在这个太子身上压上一宝。
司马光见赵仲针送了客人折回厅堂,微微一笑说到:“烦劳公子再向太子言:司马光一人求见。”
赵仲针有些犹豫,刚刚自己立在那里,请了半天自己的父亲,他都不肯出来,现在会因为一个人求见就出来吗?“这个?……”仲针有些为难。
司马光端详着看看仲针,很显然这个孩子与他父亲性格不太相同:除了具备该有的礼貌之外,这少年很有主见,听说他与王旁做什么云轩,云摘,做的也是十分出色。
他心里很清楚,赵曙最怕的是自己根基不稳,又没有可以服众的功绩,最担心的人就是民心所向有声望的人,于是他对赵仲针说到:“公子是识大体知轻重之人,应该知道你父太子之位得之不易,若他不肯来见,请转告今日朝中有议西夏通商及急召王旁回京之事。”
仲针听到有王旁的消息,不由心中喜悦,他和王旁非亲非故,但总是觉得王旁是个让他可以信任的兄长。而且他的心里非常羡慕王旁的洒脱,更钦佩王旁的仗义。他想问王旁近况,又觉得司马光呆板,想起王旁说过,他们这些人和那些老官场,有代沟!
仲针想到代沟,便忍住了打听王旁消息的想法,他恭敬的对司马光说到:“那就再烦请司马大人稍等片刻。”说着转身二次进内宅去请自己的父亲。
他还没迈开步子,赵曙已经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原来他已经来了半天了。赵曙挥手退下了仲针,仲针辞别了父亲和司马大人,一溜烟的跑出了府,直奔王安石府。
司马光见赵仲针离开了,开门见山的问赵曙:“太子为何装病不上朝。莫非对皇上有意见?”司马光知道如果先问病,赵曙肯定一堆理由等着。
赵曙没想到司马光竟然直接问来,本打算问问朝堂的情况,就打发了司马光,现在既然司马光这么问了,赵曙不情愿的说到:“司马大人误会了,我对父皇没有意见?”
司马毕竟是臣子,以后还指望赵曙登基,所以换了口气温和的说到:“即是如此,朝中很多要事,您已经贵为太子,应多理朝政。”这是肺腑之言,赵曙应该可以听了吧
赵曙最怕就是提太子两字,太子就是准皇上,准多久能不能真做,这都是没准的事,况且他心里有个结:“我不是不想理朝政,只怕我做的多反而有人暗中作梗。”
司马光闻听此言,觉得赵曙未免小气,他知道赵曙有王旁有旧怨,便说到:“君莫和臣计较,况且天下都是皇家之人,想太祖以来,不轻易处罚大臣,也不过是为了让大臣尽忠。”
赵曙听了更加闷闷不乐:“若是臣的事,倒是容易的多。我侍奉父皇病榻之前,你也是在的了。你也看到了,我做什么事处处都有人监视。”
司马光表面平静,心中却打起问号,他不知道太子在说何人:“太子多虑了,当今还有谁监视太子呢?”
这么一问赵曙气大了,他站起身来,在厅堂之中踱着步子说到:“当今就有人监视我,那史智聪就是太后派来监视我的,你说他一个内臣总管,派人侍奉父皇就是了,干嘛天天跟着房中?不是太后派来监视是什么?而且领着外人来见父皇,也是太后安排,他带进来。分明就是不放心我。”
司马光一皱眉头,赵曙这气实在是没来由,但是他想了想也没必要替一个太监辩解,只不过这事有点蹊跷:“这些该不是太子自己推测的吧?”司马光试探性的问着。
赵曙终于不走了,他背着手看着厅堂之外,外面阳光明媚,他的内心却无比灰暗:“我没功夫推测,这些是任总管说的。”现在他觉得能够交谈的人不多,司马光算是一个。
司马光多少也怀疑是那欠打的太监,若不是他进谗言博得太子青睐,也不会无端端挨了打,反而到福宁宫里面做了差事。但转念一想,现在也不是跟着太子计较这些的时候,他语重心长的再次劝导:“自古不少宦官祸乱朝廷,一人之言不宜尽信,眼下正是太子证明自己的时候,何必因为一两句话落人口舌。”
他见太子情绪稍微平息了些,接着说到:“今日朝堂之上,我已经举荐王旁去西夏处理商榷细则,不久王旁将回京觐见皇上商议此事,太子还不想上朝,可就失去一次参政得政绩的机会。”
司马光说这话的时候的口气,一点不像臣子在奉劝太子,倒像一位不容置疑的老师,太子颓废的坐在椅子上,听话的点了点头。
仲针到王安石府上寻找元泽,元泽听说王旁可能要回来,便让仲针在花园等候,自己去书房问父亲详情。
此时王安石正坐在府上的书房里运气:这个司马光,现在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 这些倒也算了,还把自己写进去。写自己邋遢倒也算了,还写自己身上生虱子,想想自己夫人吴氏,是极其爱干净的人,难道自己邋遢成那样,夫人还容许自己同榻不成。
最可气是,司马光还将王安石赏花钓鱼宴上吃鱼食的事编写进去,那明显有人戏弄当时在看书入迷的王安石。自己要是吃酒或者在钓鱼,怎么会不认得鱼食?这些针对自己玩笑也好,是对自己的谏言,也好终归是私事,写到书里成了史记倒算什么?
平时王安石也不为这些事计较,今日朝廷之上司马光推举王旁解决西夏的事,王安石真有些生气了。王旁是自己儿子,论能力王安石绝对相信王旁,但王旁毕竟还不到二十岁,被司马光一个劲的往前线推,而且这事自己还争辩不得,为朝廷效力是应该的,人家可以说是爱才,也可以说是好意。
他越想越生气,忍不住啪的一拍桌子,正好元泽进来,倒是吓了元泽一跳,元泽心想:莫非王旁回来之事还有什么变故么。
------------
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生是英才
元泽兴冲冲而來,却被父亲王安石一拍桌子吓了一跳,王安石见到长子元泽,心情稍微好了些,得知王旁被召回京城,元泽和仲针分头去云轩和梅耶府,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众人,
王旁回到京城之时正值端午之时,一路上正是: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汴京城内也是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一匹高头大马上端坐一位意气风发年轻人,他身后跟着三名随从缓步穿过街道,路旁的买卖店铺和路上的行人,看到此人纷纷让开路笑着打着招呼,年轻人在马上和路人点头微笑招手示意,
身后一名年岁较大的同其他两名同伴说到:“嗳,你们两个看,咱公子可多威风。”说话的正是杨希,身边的折克隽和张平也是一笑,他们跟着王旁身后也很威风,王旁有这两名高大威猛随从跟着更显得气派非凡,
王旁沿街路过锦绣楼,锦绣楼的门前人來人往,门前巨大的“酒”字的幡旗迎风招展,门前摆放一个大篮子,里面放有艾草、蒲叶、葵花,上挂着五色纸钱,排满了水果、粽子,崔福掌柜站在酒楼门口,一边招呼客人,一边指挥着店里的小二往篮子里面放这些杂物,他的手中还拿着一个刚刚扎好的艾草人,正在比划摆在哪里好,
王旁看着布置还真不错,看來崔掌柜心气儿还挺高的,他跳下马走到崔福身边,崔福看是王旁,立刻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公子回來了,这不是过节嘛,咱这一年生意好,我这一高兴就想好好布置一下。”
哈哈哈,王旁爽朗的大笑,他的笑能感染周围的人都露出笑容,“那崔掌柜多辛苦了,我赶紧回家看看。”
崔福笑着王旁:“您赶紧回吧,府上这些日子都布置好等您呢。”
他俩说这两句话的功夫,进出酒店的客人和街上的路人,都招呼着:“王公子”“王大人”“王侍郎”
崔福赶紧催促:“公子快走吧,不然你在这街上半天光剩下打招呼了。”
王旁现在的人气如日中天,这两年也日益成熟,帅气的外表,潇洒的气质,即使沒有这侍郎的光环也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儒商,这宋朝要是有竞选,王旁肯定是得票率第一,
这会儿早有在街上玩耍的半大孩子,跑去梅耶府门口对家丁说着,王公子王大人回來了,还有的,干脆蹦跳着跟在王旁一行人之后,就像追随者一样,这些半大孩子眼中,王旁可是他们的偶像,
张平笑着对杨希说:“这是不是跟老杨一样,都是公子说的粉丝。”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7668
27669
27670
27671
27672
27673
27674
27675
27676
27677
27678
27679
27680
27681
27682
27683
27684
27685
27686
27687
27688
27689
27690
27691
27692
27693
27694
27695
27696
27697
27698
27699
27700
27701
27702
27703
27704
27705
27706
27707
27708
27709
27710
27711
27712
27713
27714
27715
27716
27717
27718
27719
27720
27721
27722
27723
27724
27725
27726
27727
27728
27729
27730
27731
27732
27733
27734
27735
27736
27737
27738
27739
27740
27741
27742
27743
27744
27745
27746
27747
27748
27749
27750
27751
27752
27753
27754
27755
27756
27757
27758
27759
27760
27761
27762
27763
27764
27765
27766
27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