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把话題引向王安石,赵顼问道:“介甫,你有和关于理财的建议,尽管奏上。”
王安石早已准备好奏折,他启奏到:“圣上,臣以为认为理财的最好办法就是广开财源,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从而扭转政府财政亏空的局面,为此,臣请奏圣上,特置发改司,进行财政方面的改革。”
赵顼已和王旁探讨过此问題,所以心中有所准备,他说了声:“奏折呈上。”身边的太监走到大殿上,接过王安石手中的奏折,
发改司这词,赵顼知道,王旁知道,但是朝廷上其他人并不知道,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來:“这发改司是什么。”
赵顼命王安石解释一下发改司,当王安石将发改司的内容职责一一道來的时候,朝堂之上一片哗然,这可掌握是国家经济,改变旧法,制定并颁布新法的部门,职权已经不在宰相之下,韩琦曾公亮两位宰相听的脸色都发青,这是**裸的夺权啊,
等到王安石说完,赵顼问道:“对于筹建发改司之事,众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司马光再也忍不住了,他站出來说道:“圣上,臣不明白,为什么要筹建发改司改革呢,如今理财的问題,并非像王参知所说那样,臣认为,世上所有物质财富有一定的数额,这些财富不是储藏在民间,便是储藏在国家的仓库之中,而政府财政支出过多,冗兵、冗官、冗费等是造成国家财政紧张的直接原因,只要节省一切不必要的财政开支,这样就能解决我大宋财政问題,您看,先前沈学士掌管祭祀之事不是做的挺好吗。”
司马光说完,宰相韩琦,枢密使富弼,以及吕公著等人也都附和道:“司马翰林说道及是啊,欲速则不达,还请圣上三司啊。”
这种结果,王旁和王安石早就预料到了,就连赵顼也想到,只要王安石这个提议一出,就必然引起朝堂上的小骚动,他看着王安石问道:“王参知,对于司马翰林所议,你可有话说。”
王安石说道:“本朝版图辽阔,节约这一笔开支,也未必能使国家财政富裕起來,况且理财并非当务之急。”
王安石说罢,张方平,沈括,李格非,范纯仁等人也说道:“是啊,王参知说的在理,钱也不全是省出來的嘛。”
赵顼所系靠在御座之上,微笑的看着眼前的辩论,他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最终他肯定是支持王安石的,但此时,他想看看这场辩论到底多精彩,
司马光辩驳:“本朝从宋真宗未年以來财政发生危机,国用不足,近年以來,财政亏空局面越來越严重,节省冗费难道不是当务之急吗。” 他慷慨激昂的说完,身后零零星星有人击掌喝彩,
王安石立刻反驳道:“国家财政支出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沒有一个善于理财的大臣。”王旁听了都忍不住赞叹:“说的好。”他为王安石这边带头喝彩鼓掌,这下支持王安石的官员也兴奋起來,也跟着拍掌喝彩,
赵顼也不理会这些人的小动作,平时别看讨厌他们吵來吵去,但今天的激辩似乎很精彩,
司马光也不甘示弱,他针锋相对的说道:“善于理财的大臣不过是千方百计地搜刮老百姓的钱财,这样全国人民只会越來越穷,从而被迫流离失所,然后起而为盗贼,这对我大宋难道是有利的吗。”
王安石微微一笑从容答道:“这种人并不是善于理财之人,善于理财者应该不增加老百姓负担而使国家财政日益富裕。”
朝廷上的气氛热闹了起來,两位宰相互相对视一下,韩琦上前说道:“圣上,这样下去成何体统,朝堂之上如同闹事一般。”
赵顼故意一脸茫然的看着韩琦:“平时官员议事,不都这样争來争去吗,只不过今天看來,两边支持者有些势均力敌啊。”韩琦被赵顼一句话噎了回去,悻悻的回班站立,
赵顼也知道这么吵下去,肯定是沒什么结果,他示意众人安静,转头看着王旁,王旁托着腮似乎正在想着什么,
“镇南王,你对此事如何看。”赵顼点名说道,
司马光听到赵顼问王旁,不由得心凉了一半,看來圣上的态度很明显,富弼等人默默的对视了一下,似乎都有些埋怨赵顼,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王旁能不偏向他爹吗,
王旁听到赵顼的问话,他闪身站出队列说道:“圣上,我觉得这辩论挺精彩。”
赵顼似乎沒听明白,又追问到:“那你觉得,是王参知说得对,还是司马翰林说的对。”
王旁说道:“圣上,两个人说的都对,但是两个人说的不是一回事。”
------------
第四十八章 感动了政敌
王旁的话先是让朝堂上炸了窝,众人不由惊讶,司马光先是错愕,他沒想到王旁会说自己说的对,就连王安石也是一愣,自己的儿子今天怎么了,更是王旁说的王安石和司马光说不是一回事,让大家都懵了,就连赵顼都皱着眉头不解的看着王旁,
王旁的这句话还真起到了静场的效果,大殿上几百只眼睛都集中在王旁身上,刚刚,王旁忽然想起苏轼昨晚的话:司马光等虽然毫无建树,但也有多年为政经验,令尊王参知所提变革内容虽好,但也并非尽善尽美,为什么一提到新政,就非要分出个新旧两派,然后掐个你死我活的,只要说一方有一点瑕疵,立刻就变成了政敌了,这是什么道理,
所以,这半天开始还为王安石欢呼的他静了下來,仔细的听着二人的辩论,直到赵顼问他的时候,王旁才说了刚刚的话:“两人说道都对,但说的不是一件事。”
现在王旁已经想好了怎么说了,他一字一句的说道:“圣上,可否允许我向王参知,和司马翰林提个问題。”
所有人都不知道王旁想做什么,赵顼说道:“准你提问。”
王旁先來到王安石面前,恭敬的问道:“王参知,您刚刚所说的问題是要开源,拓宽财政收入的渠道,对吗。”王安石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王旁又走到司马光的面前,恭敬的说道:“司马翰林,您刚刚所说的问題是要节流,控制不必要的浪费,对吗。”司马光也点了点头,
王旁拍了手下手:“好,首先,这虽然都是理财,但是确实理财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所以,我说,你们二位虽然在辩论理财,但是说的不是一回事。”
他再次走到王安石面前:“王参知,我接下來的问題是,如果在可以开源的情况下,同时又进行节流,这个您反对吗。”
“这,这有什么可反对的。”王安石说道,
“好,司马翰林回答,如果朝廷请你主要负责节流的问題,与此同时又有人去专门负责开源之事,你可有反对。”
司马光想了想,似乎王旁的问題并不难:“笑话,当然不会反对。”
王旁长吁口气:“圣上以及各位大臣,现在大家都听明白了吧,他们两个说的根本不矛盾啊。”
众人好像傻了一般,都顺着王旁的思路走,这会也都点头说道:“对啊,刚刚在吵什么來着。”
王旁再次來到司马光面前笑着说道:“司马翰林,您与家父平日常常沟通,怎么这事就沒沟通好呢,成立发改司又什么不好的,现在宰相枢密使不得与闻财政大计﹐造成兵﹑财﹑民三权的脱节﹐问題丛生,成立发改司,宰相可以参与其中,主抓大计,这不就是结构的再整合,也可以资源再利用,不正是恰好符合你的节流主张。”
司马光已经被王旁说愣了,他瞪着眼看着王旁,嘴巴微微张的,想说什么,但又一时语塞好像王旁说的都对,
平时相互抨击的政敌,这会儿互相对视着,似乎找不到再抨击对方的理由,
赵顼也听愣了,他向王旁问道:“王兄,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今日之议題到底哪个对呢。”
王旁朝赵顼拱手说道:“圣上,哪个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满朝大臣都在大宋出谋献策,而且这些话都是忠心为我大宋王朝。”
这话说的司马光眼眶微润,富弼凝眉,韩琦感慨,吕公著等人都惭愧的垂下头,
王旁继续说道:“圣上,发改司不仅仅要开源,还要节流,理财是一个综合的话題,朝廷需要王参知这样的新政去开源,也需要司马翰林这样的用成熟体制去节流,而节流的时候需要有人去监督执行,开源的时候也需要有人去验证可行,朝廷不怕结党,但如果能够各位互相监督,针对每一项政策总结发现改善问題,而并非排挤践踏,这对朝政才是最有意义的。”
王旁一口气说完,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会说出这番话,而再此之前他都沒想过会有什么后果,说完了,心里痛快了,自己的立场表达清楚了,杀伐果断只是对恶事的一个态度,但是朝政之事未必都是恶事,甚至不同的言论有时候会是促进,他帮助王安石变法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的变法是为了让大宋摆脱积贫积弱,而不是党派的轻压,如果他只是借着赵顼的宠信,只是借助权势,去实现王安石熙宁变法中的一些甚至不完善的东西,那王旁这个现代人來大宋就白來了,
大殿之上一阵死寂,静得能听到殿外的鸟叫声,突然,大殿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所有人都被王旁的话和气度折服了,此刻他不仅仅是王安石的儿子,而且还是大宋的一名政客,一位忠心为国的大臣,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61429
61430
61431
61432
61433
61434
61435
61436
61437
61438
61439
61440
61441
61442
61443
61444
61445
61446
61447
61448
61449
61450
61451
61452
61453
61454
61455
61456
61457
61458
61459
61460
61461
61462
61463
61464
61465
61466
61467
61468
61469
61470
61471
61472
61473
61474
61475
61476
61477
61478
61479
61480
61481
61482
61483
61484
61485
61486
61487
61488
61489
61490
61491
61492
61493
61494
61495
61496
61497
61498
61499
61500
61501
61502
61503
61504
61505
61506
61507
61508
61509
61510
61511
61512
61513
61514
61515
61516
61517
61518
61519
61520
61521
61522
61523
61524
61525
61526
61527
6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