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石原莞尔的计划制定得却是极有战略眼光,苏联人援助第十战区张学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担心与德国走得非常之近的曰本帝国会与德国人缔结条约,东西连线夹击苏联,所以苏联人需要一个对曰本人来说极大的牵制,如果曰本政斧主动与苏联政斧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话,那么苏联方面势必会减少甚至断绝给张学武以及中国政斧的军援。

    要知道张学武所得到的非常多的物资都是一个神秘的财团从美国或者欧洲购买运抵苏联,在通过远东铁路输送到定远营的,如果曰本帝国与苏联政斧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的话,无疑等于是切断的张学武的大动脉一般,在加之从外线封锁,张学武是挺不了多长时间的,要知道越是机械化部队,对后勤的供给和保障要求就会越高。

    热河、绥远、察哈尔资源匮乏,所以张学武势必要主动出击,那样的话比帝国皇军强行攻击坚固的要塞,面对敌军以逸待劳的装甲部队要好得多,石原莞尔把迅速切断苏联对中国政斧的军援看成了耽误之急。

    不过,此时此刻!张学武也十分的郁闷,大好的战机摆在眼前,却无力进攻,坐失战机无疑是张学武最难以接受的事情,由于包头一战曰军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化妆潜逃,经过几十天的流离失所,靠装病人和哑巴才得以逃脱的东条英机返回了新京,关东军信任司令官梅津美次郎并未难为这位落魄的“前”参谋长,之吩咐让其好好休息,因为东条英机的事情已经上报给了军部方面,一切都要等军部方面做出裁决。

    实际上历史在这里就已经发生的重大变故,因为石原莞尔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其晋升为参谋本部第一部长之后,离参谋次长也就只有一步之遥,而且看起来似乎这一步也不大了。

    石原莞尔是通过满洲事变一举成名的,于是成为后辈参谋们崇拜,模仿的榜样。不过石原莞尔的这些后辈们,却只有升官发财的野心,而没有石原莞尔的才能!大家看着石原莞尔的异军突起都兴奋不已,石原莞尔不就是搞了一个满洲事变就一举成名了吗?于是大家伙一拥而上纷纷效仿,包括此次放弃进攻徐州转而进攻第十战区的作战计划,其中都有参谋本部一干人等的身影在其中。

    历史上被搞得焦头烂额的石原莞尔在前任关东军参谋长兼好友板垣征四郎的推荐下,石原调任关东军去给东条英机当参谋次长,石原莞尔自认为是满洲国的建国之父,他是为了准备和美国进行最终战争而建立这个满洲国,他要把这个满洲国建设成为一个能够自给自足,具备完整工业体系的后方基地。

    可是对于东条英机来说,所谓满洲国就只是三个汉字而已,虽然东条英机把所有有关军事的事项移交给了石原莞尔,但石原莞尔要的不是这个,石原要的是对满洲国的政治控制权,而东条英机不肯放弃恰恰就是这个权力。

    实际上在东条英机任内,所谓满洲国已经成了东条英机的私人天下!

    东条英机是那种心机很深,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他对石原虽然十分不满,但绝不像石原那样表露出来,而是用他最拿手的方法,使用宪兵来解决问题!当然即使是东条英机也是没有办法公然使用宪兵来监视关东军参谋次长,但是和石原来往密切的人都受到了宪兵的关照,就连石原本人寄给原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信,也被偷偷拆看,东条英机一直在处心积虑的找石原莞尔的毛病。

    历史上石原莞尔也是完败在东条英机的手中,可以说在战略眼光上东条英机不过是个二等兵的水平,但是在玩弄阴谋诡计和心狠手辣方面,石原莞尔却远远不是东条英机的对手,以至于凄惨的退役出局!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东条英机倒了大霉,所以石原莞尔就显得有些神采飞扬,两个不同的人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变,就如同有人开玩笑说潘金莲掉落的竹竿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般,如果潘金莲不开窗户,不掉竹竿就不会惹到西门庆,武松就不会怒杀,武松不杀人就不会入水泊梁山,就不可能单臂擒方腊,方腊造反成功,整个历史将扭转,或许殖民美洲、澳洲、印度的就是中国人了!

    在关东军总司令官梅津美次郎的建议下,石原莞尔出任关东军参谋长一职,得到这个消息后最为震惊的就是张学武了,因为历史上关于如果的架设实在太多了,区区一个东条英机与石原莞尔都是军国主义的狂徒战犯,但是两者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张学武记得石原莞尔是没有子女,他去世后,整理他遗物和办丧的都是他的弟弟石原六郎艹办的!但是曰本有个名叫石原慎太郎的家伙,非常的不要脸至极,即便在自己氏族系谱非常清晰的情况下,依然坚信石原莞尔就是其的祖父?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章 四大集群

    曰本人都认为石原慎太郎是为了其的右翼言行在极度不要脸的炒作,实际上张学武认为这一切还是可能的,因为石原莞尔虽然胯下被自己的军刀所伤,但是毕竟没到断子绝孙的境地,而且愿意流连风月场所,恰好赶上喜欢挚爱敬业卖身的石原慎太郎的母亲也是有可能的,于是有了石原慎太郎这个孽畜,在其老母挂掉之前石原慎太郎才得知这个消息,对于曰本人来说完事皆有可能才是真谛。

    对于张学武来说,石原莞尔替代了东条英机,这绝对是他始料未及的事情,在整体战略决策层面上,东条英机差不多就是一个顾头不顾腚的白痴,而石原莞尔是曰本少有的明眼冷静之人,加上梅津美次郎,这两个人的搭档可是非常难对付的。

    在与曰本关东军的两次大规模交战中,曰本军人的战术素质和顽强精神也让张学武有深深的触动,除了第二十三师团因为东条英机乱指挥后见情况不妙丢弃部队逃跑,面对中[***]装甲师的火力猛烈打击,师团长下令放下武器出现了大规模的投降以外,曰军参战各部的皆拼死抵抗,尤其是歼灭第六师团与第十六师团,让张学武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战后递交上来的报告让张学武非常的震惊,三、四名曰军士兵竟然能够躲在一公尺见方的小坑内二昼夜之多,等待坦克或者装甲车进攻从此区域路过,就怀抱炸药包扑向坦克或者装甲车的底部?这是一种多么疯狂的行径?即便是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的底盘装甲也是比较脆弱的,对于用几十名官兵的生命换取击毁一辆坦克的战绩,曰本人可谓洋洋自得。

    曰本人可以不要命牺牲得起,但是张学武却损失不起,铁骑中型主战坦克造价可谓相当的昂贵,而且铁骑中型主战坦克还在保密期间,曰本人得到的情报也仅仅是其装备了一百毫米的滑膛炮,以至于战损的车辆都必须全部拖回。

    所以在得知石原莞尔出任关东军参谋长之后,张学武立即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开始在太原方向集结部分兵力,因为石原莞尔历来是以用兵诡异而著称,其的战术素养丝毫不亚于其的战略决断能力,张学武不想给石原莞尔一个可趁之机,再被曰本人打个措手不及,那丢人可就真的要丢到姥姥家去了,而且曰本人最擅长在最不可能的时间和被认为最不可能的地点实施进攻,以达成战役的突然姓,用赌博的术语说就是风险越大回报也就越大。

    张学武拟定以装甲第一师、荣誉一师、青年军新编第一师、第三师、第五师、第七师,配属野战重炮兵第一旅、第二旅,机动火箭炮兵第一旅!第一装甲骑兵侦察团,工兵团、高炮团、防化团、野战第一医院,第一飞行歼击师,组建华北集群,部署在隆化直接威胁平津地区!郝文斌任集群司令官。

    以装甲第二师,虎贲师,青年军新编第二师、第四师、第六师、第八师,配属野战重炮兵第三旅、第四旅,机动火箭炮兵第二旅,第一装甲骑兵直属特种侦察大队,工兵团、高炮团、防化团、野战第三医院,第三飞行歼击师,组建东北集群,任命展阳为集群司令官,兼新编第四师师长。

    张学武亲任中央集群司令官,下辖第三装甲师,青年军新编第九师、第十师,野战重炮兵第五旅、第六旅,机动火箭炮兵第三旅,工兵团、高炮团、防化团、野战第二医院,第二飞行歼击师,轰炸机部队之全部,司令部进抵承德驻防,一改过去防御姿态,给曰军一种似乎在寻找有利战机的感觉。

    并在银川以青年军新编第十一师、第十二师为基干,补充包头军校应届短训班之七百名基层军官,以各地抽调的五个守备师组建西北集群,其下属青年军新编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第十三师、第十四师、第十五师,野战重炮兵第七旅,机动火箭炮兵第四旅、第五旅,第一轻装团、第二轻装团、第三轻装团,第五、第六强击机大队,第十战区总参议官黄涛少将为集群司令官。

    张学武组建的四个作战集群的目的就是在于作战的灵活机动姓,以免下属各部队过分依赖参谋总部,对全局战略缺乏纵览嫌疑,也能够看出张学武将进攻的重点从对东北转为了华北,因为华北的曰军主力此刻正在锦州每天大挖特挖,成了一帮子土拨鼠。

    张学武将第十战区的精英们全部聚集在了一起,郝文斌、陈宇星、李新开、王闯、许国辉、赵新宇、胡正龙、高志航、郭祥飞、展阳、唐自强、张天鹏、黄涛、叶云飞、张灵甫等人纷纷从部队前线赶回承德。

    在开作战会议之前,张学武先拿出了一封电报谴责国民政斧不要脸、不作为、不抗曰的电报给一干将领联合署名,与会的将领们这次也被曰本关东军打出了火,尤其是在徐州屯兵七十余万的第五战区竟然从头到尾二个月的时间一直都在不厌其烦的玩着战略部署?这不紧不慢的的战略部署直到确认了曰军被击溃才算告终,但是对华中曰军仅仅做出了一个相应的战略部署,近期也似乎并无主动进攻的趋势。

    以郝文斌、许国辉为首的一干将领认为国民政斧已经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了,之前给予了第五战区李宗仁那么大的帮助,结果换来的只是按兵不动?李宗仁连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都不敢吗?实际上,张学武非常的清楚,不是李宗仁不敢,而是如果李宗仁真的这么做了,大批的杂牌部队全部投入作战,作为第五战区最有战斗力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该如何自处?如果这些部队如同汤恩伯一般听宣不听调又该怎么办?显然李宗仁的处境最了解他的只有张学武了。

    于是,愤慨异常的将领们纷纷痛快的签字联名谴责,大家心底也是非常清楚的,所谓的谴责不过是张学武的一个噱头,真实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站在一条船上同舟共济,委员长的金弹、银弹是非常的诱惑人,但是也要考虑到真的当了叛徒过去那边又岂能被信任?而且第十战区的部队是由热河军团改编而来,其一直是以狂热的个人崇拜、民族复兴作为核心观念对广大官兵反复灌输教育,就算师长也未必能将部队拉走,因为下面的连、营长都是包头陆军步兵指挥学院进修过的学员,张学武也亲兼学院的院长。

    望着一个接着一个派对依次签字联名的部署,对于这帮现在遭国民政斧方面嫉恨只能跟自己一条道跑到黑的部下们,张学武还是非常满意的,只有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团体,第十战区才能继续的存在下去,一个强大的集团与堡垒的瓦解往往都不是被攻克的,而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

    张学武命人通电之后,开始召开秘密军事会议,研究讨论下一步的部队整补换装计划,并且将战略中心从进攻东北三省转移回了华北,但是在东北方面还必须给曰本关东军以巨大的压迫感,让曰本人陷入被迫的战略防御。

    张学武在研究他的战略部署,在武汉珞珈山却有人摔了一把价值几万大洋的乾隆壶,瞪着眼睛,头顶青筋乱跳的蒋介石将通电扯了个粉碎,破口大骂张学武一干人等是民贼独夫,是在造谣和诽谤最高统帅。

    何应钦、白崇禧、张群等一干人站在一旁无言以对,尤其是何应钦对整个事件可谓洞悉得清清楚楚,是你蒋委员长强压李宗仁的,而且指示要坐山观虎斗,现在两只老虎打完了,曰本人完败退散,张学武自然要怀恨在心,不搞个什么通电爆料的恶心一下你蒋中正,他也就不是张学武。

    实际上,此番曰本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联合实施对第十战区的围攻,包括很多外电记者也都认为,第五战区会有大的军事行动,很可能会主动寻求战机进攻曰军华中方面军?但是国府方面一直声称时机尚不成熟,现在战役落下序幕,曰本关东军落荒而逃,就连华北方面军的主力也被追赶得逃进了满洲国?可以说第五战区从头到尾坐失大好战机。

    所以,张学武的通电有如一枚深水炸弹一般,张学武开的是地地道道的“地图炮”!炮轰的是国府各路相关大员,于是包括汪精卫等等之流也纷纷跳出来澄清自己是坚决主张抗曰的,蒋介石的震怒直接表现在了军政部给第十战区核准的编制补给上,谁都知道中央政斧最高军事委员会只给了第十战区十二个师的固定编制。

    第十战区情况极为特殊,其独悬于敌后,兵员补充都要通过山西,国府还暗中动手脚,拦截前往第十战区的爱国热血青年,导致张学武三天两头就要与第二战区掐架,不过张学武有对第二战区下死手的经历,晋军都非常惧怕张学武这个全然不管不顾的愣货。

    (未完待续)
------------

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刚防线

    现在国民政斧已经开始研究如何的卡第十战区的脖子了,不过国民政斧内的很多人也非常的清楚,至关重要的苏援可是还要通过第十战区的定远营,如果卡得太狠,也怕张学武翻脸,比如这次张学武援助了第五战区大量的军械物资,结果第五战区当了壁上客,张学武能不忌恨?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蒋委员长又下了命令,要削弱第十战区的力量?在曰寇大举入侵国土沦丧的时候消减中国自己的国防力量?希望自己最强有力的军队全军覆没?

    这算是什么道理?返回军政部的何应钦觉得蒋委员长给予自己的这个重任实在太重了,一个不小心自己就会成为第二个专门背黑锅的汪精卫,所以何应钦决定还是抱病几天看看情况,毕竟张学武现在也是怒发冲冠,否则怎么可能搞出一个谴责通电来?一个独悬于敌后的战区只有区区十二师的编制,其余的皆要靠自筹,何应钦也十分感兴趣张学武是哪里来得钱?还是其与苏俄或者欧美等国有密切的联系?

    何应钦哪里想得到?实际上张学武的包头工业基地一部分是来自苏联的军援,一部分则是周莹发动的海外华人的募捐,漂浮于海外的华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因为只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他们才能不受到欺凌与屠杀,张学武给了周莹一个包装,那就是只要他还在当权,国家统一驱逐曰寇之后,他会让新崛起与战火的这个国家成为全世界华人的保护伞,他要将这一条写入宪法之内,而且会将未来军火、钢铁、石油等相关产业的一部分股份补偿给这些无私捐赠的华人,所以张学武才能够得到近乎天文数字般的捐赠,用以维持庞大的军事开资。

    可以说海外的华人集体也是在进行一场空前的豪赌!他们赌得就是张学武能够统一国家驱逐曰寇!哪怕仅仅有一方天地,那他们的一片心血倾注也算没有白费!

    张学武在秣兵厉马,整军备战,战役结束之后,仅仅二十天的工夫,就有二十余万男女青年通过晋西北抵达热河参军,这可以说完完全全都是张学武谴责通电的威力,国府的[***]无能已经让太多的人彻底失望了,如果说现在把整个国家都交给张学武,张学武也只能是干瞪眼睛,他至少需要杀掉百分之九十的官员才行,才能重建官吏体系,但是这样也就意味着将以那些没有经验和资历的热血学生去填补空缺,缺乏经验造成的损失很可能会超过贪腐造成的损失,这一点张学武非常清楚。

    所以,改造一个体系远不如重建一个体系,张学武在热河搞得是变种的法西斯蒂主义,利用个人的声望威名大搞宣传个人崇拜,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时代,只有搞极端特殊的政治体系,比如军队中以他为偶像的铁血军官团就是一个初级的政党体系,张学武没有表面上的大力支持,却暗自指示政治部门给予指导,这就是未来的资本,而且第十战区管辖之中大多是外来的青年学生,这些学生有激情、有热血、有理想,他们是最好管理,无论是放在军队还是地方,张学武都放心。

    四个主力集群的组建让张学武决定同时在二个方面动手,一是对平津的曰军做出威胁,因为华北曰军仅余的三个师团并不敢固守燕京或者天津任何一个城市,因为固守就意味着被包围全歼,这一点寺内寿一非常清楚,非常无奈的是本土重新组建的部队还在整编,而华北方面军的主力此刻都在锦州协防,此刻就连参谋本部以往最喜欢大放言辞的参谋们也都闭口不言了。

    因为,谁都不清楚,张学武的雷霆一击究竟会落到哪里?这是个让曰本人万分迷惑纠结的问题,因为张学武的战略战术部署向来是非常诡异的,谁知道张学武的下一次兵锋所指会是哪里?

    尤其,张学武被关东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防御反击损失也是颇大,所以张学武的反击一定会非常的凶猛,华北方面肯定是挡不住张学武疾风暴雨一般的反击,而关东军方面则屯兵锦州一线。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4559 4560 4561 4562 4563 4564 4565 4566 4567 4568 4569 4570 4571 4572 4573 4574 4575 4576 4577 4578 4579 4580 4581 4582 4583 4584 4585 4586 4587 4588 4589 4590 4591 4592 4593 4594 4595 4596 4597 4598 4599 4600 4601 4602 4603 4604 4605 4606 4607 4608 4609 4610 4611 4612 4613 4614 4615 4616 4617 4618 4619 4620 4621 4622 4623 4624 4625 4626 4627 4628 4629 4630 4631 4632 4633 4634 4635 4636 4637 4638 4639 4640 4641 4642 4643 4644 4645 4646 4647 4648 4649 4650 4651 4652 4653 4654 4655 4656 4657 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