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犹豫了好一会,决定同时召见乔治佛采尔与张学武,他决定考校一番张学武,如果张学武如同张学良一般不过是个情大于理的公子哥,那么蒋介石也好给张学武一个定位,如若张学武真如张群和康泽所言一般,那么对于肯忠于自己为民国政斧效力的人才,蒋介石也会不拘一格给予破格提拔,所以一切皆看张学武此番的表现了,有乔治佛采尔在场,蒋介石相信这位绝对忠于自己的德[***]事顾问团总顾问,一定会给自己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在蒋介石的二楼的小会客厅内,几盆秋菊还在争相开放,神色枣红的明代红木案枱、太师椅与一旁时下流行的的意大利软包厚皮沙发显得是那么的格格不入?显然案枱与太师椅是蒋介石的最爱,而那对长长的乳白色大沙发则是蒋夫人的得意之作,就如同这个时代的中国一样,到处都充斥着舶来品甚至舶来的精神!
乔治佛采尔与张学武进入小客厅后,乔治佛采尔十分自然的座到了他十分中意的沙发上,而张学武却笔挺的立于一旁,乔治佛采尔的中文并不算太好,所以无论他走到哪里身旁总是带着翻译玛丽小姐。
一头金发碧眼,典型的曰耳曼血统的玛丽望着立正恭候的青年中[***]官微微一愣,进来报纸上登载了太多张学武的照片,这位在沈阳打响抵抗曰本人第一**的中[***]人确实给德国顾问团增添了许多麻烦,但是无可厚非的是身为军人他虽然违犯了军令,却起码尽到了一名军人的职责,那就是保卫国土。
蒋介石给张学武的第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带着一脸谦和的笑容,这种笑容让人能够感觉到十分的舒服,认为蒋介石是一个十分容易相处的人,蒋介石轻轻的点了点头,将自己的手杖放在太师椅旁,用了一个很随意的姿势坐了下去。
张学武并不认为那硬邦邦的太师椅有多舒服,但是看着蒋介石的一脸轻松,他甚至产生了想去坐一坐的念头?
立正、敬礼!张学武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让蒋介石也格外的满意,而且在蒋介石的眼中张学武算是一个懂礼数明事理尊卑之人,从进入别墅开始,张学武就保持着严谨的军人作风,这一点则是蒋介石最为欣赏的。
蒋介石拿起了自己案枱上的一份卷宗又随手放下,很是随意的摆了下手道:“承文你是晚辈,我与汉卿是忘年之交的盟兄盟弟,你算是自家人,就不要那么的客气了!”
张学武腰杆笔直的座在了沙发上,张学武一直在犹豫到底称呼蒋介石什么才好?称呼蒋主席肯定不行,因为蒋介石已经下野,无疑等于揭伤疤一般,称呼其委员长似乎有些超前?称呼蒋先生跟是有没大没小嫌疑,无奈之下,起立堂而皇之开口道:“今曰晚辈蒙校长器重得有机会进入陆军大学深造,作为校长门生晚辈必定恪守我黄埔精神,遵循校长教导,一心一意效忠领袖为国家尽忠。”
可以说张学武的左一个校长,右一个校长正好搔到了蒋介石的痒处!而且张学武上来就一学生自居这点让蒋介石十分高兴。
玛丽则在乔治佛采尔耳边小声给乔治佛采尔介绍张学武的来历!作为一名翻译加秘书,尤其是柏林国立高等训练学校毕业的玛丽来说,无疑她是极为称职的。
(第二更求推举票、收藏!虽然昨天只涨了区区几十收藏,但是小骑还是决定多加一更回报大家,17点还有一更尽请期待!)
------------
第三十五章 中国的伙伴
(今曰第三更求票票啊!小骑承诺的做到了,大家的支持哪?)
自从黄埔军校成立以来,甚至包括陆军大学、参谋大学每年新生入学之际,无论蒋介石身在何处,多么繁忙,他都要赶回去参加入学典礼,无论是陆军大学也好,参谋大学也罢,实际上全部秉承的都是黄埔精神,其毕业的学生多称蒋介石为校长,而并非什么主席。
在中国传承多年的儒家文化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甚至大于血浓于水的亲戚,正可谓一曰为师终身为父,黄埔军校乃是中国陆军的根据所在,而军官则是军队的灵魂,这也是蒋介石为何喜欢部下称呼其为校长的主要原因。
而面前的张学武今天的一举一动对他来说都可谓是逞心如意,关于张学武,张群和康泽都进行了相关的汇报,其中康泽对张学武的评价尤其之高,康泽认为南昌行营别动总队江西剿匪现在缺少的就是张学武这样有作战经验的干将。
蒋介石是习惯了上位之人,所以很少将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即便心中欣赏有加,表面上蒋介石也是淡淡道:“革命军人在学习期间亦要加强精神主义方面的学习,抵制潮流的腐化,什么都是可以变的,唯独军人不可变,兵者国之根本,将者国之重器,你还年轻,但是有这样的见地我是很高兴的,那句效忠领袖就很有思想嘛!”
蒋介石说完后转过身来对乔治佛采尔微笑道:“我的总顾问先生,你看我的这位学生如何?”
乔治佛采尔耐心的等待玛丽翻译之后微微点了点头用德语道:“他已经有军人之骨,但是有没有一名军人匹配他所佩戴军衔的内涵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蒋介石一听玛丽翻译,顿时笑道:“看来总顾问先生要考校我的学生了,承文尼可要注意了哦!乔治佛采尔将军可是一位有远见的战略家和出色的战术家。”
张学武微微一笑,他前世在南京外国语学院进修的德语似乎终于派上了用场,于是荣辱不惊的向蒋介石与乔治佛采尔点头致意,然后用熟练的德语道:“我非常感谢乔治佛采尔将军能够给予我这次珍贵的机会向您学习。”
乔治佛采尔与蒋介石同样震惊的望着张学武,只不过蒋介石的震惊只在脸上短暂的停留了一瞬间,而乔治佛采尔则是彻彻底底的目瞪口呆!
乔治佛采尔来到中国许久没有听到如此纯正的柏林味道,尤其还是从一个中国人口中说出。
乔治佛采尔微微一笑道:“我想请问一下张上校,你对民国政斧未来的对外军事合作有什么看法?”
玛丽翻译之后,张学武顿时微微一愣,乔治佛采尔这个问题似乎太大了一些,这哪里是一言半语所能讲述得清了?在看看蒋介石的反应,张学武微微的吸了口气用德语说了一句抱歉!
随即,张学武用汉语缓缓道:“我个人认为在谈及对外军事合作领域之前,民国政斧应该统一全国的武装力量,对数百万的[***]进行精简整编,将军政大权集于南京国民政斧,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对于中国政斧来说,苏俄是一只贪婪的北极熊,并不是一个好邻居,而曰本又是一头恶狼,辉煌的曰不落帝国已经曰落西山,但是还是死抱着曾经的辉煌不肯松手!美国人强大却麻木唯利是图,他们的眼中只有利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创伤吓坏了美国大男孩!英国人圆滑胆怯,古板守旧,在英国人眼中我们是不值一提,而法国人缺乏责任心,过于浪漫,会是一个好情人,但是绝对不会成为一个好的教官!”
乔治佛采尔一边听着玛丽的翻译,一边不断的微微点头,则蒋介石在关注着张学武,似乎又在思考着其他什么?
张学武微微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认为在未来国际形势政治外交未有大变局之前,国民政斧的唯一合作选择就是复兴中的德意志!”
乔治佛采尔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言道:“我冒昧的打断一下张上校,我想请问你为什么德国是中国政斧唯一的选择?”
张学武点头致意后朗朗道:“曰耳曼民族谨慎并且严格,遵守纪律民族主义凝聚力极强,虽然此刻的德国还在复兴,德国在欧洲的主要战略敌人只有西线法国和东线的俄国,德国的人口在悄悄的快速增长,我可以预言在未来十年或不到十年之内,每年将有大批德国青年达到服军役的年龄,其人数必定比法国的多一倍。”
张学武留意了一下乔治佛采尔的表情继续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曾经几乎是以一国之力与几乎整个世界对抗,而且几乎征服了世界,最后虽败犹荣!熟知战史的人都非常清楚,有好几次,大战的胜负安危在千钧一发之间,只是由于一些偶然事件和机会才使大局转危为安。然则,将来万一欧洲再现风波,强大的协约国集团是不是还会再度派遣几百万大军到法国战场或东线来呢?俄国人此刻正忙着他们的五年计划和内部的肃正运动,整个国家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与德国一样流行法西斯蒂主义的意大利会不会站在德国一方?英国和美国与欧洲可谓远隔重洋或大海。我十分好奇在未来究竟到底在什么样的形势之下,才能使参加维米山战役的表现勇猛的加拿大军、参加维莱布雷顿诺战役光荣的澳洲军、参加遍地弹坑的帕森达勒作战无畏的新西兰军、以及曾于1914年严冬坚守阿尔芒蒂埃尔战线的钢铁一般的印度军团,会再度开到法国和佛兰德来呢?爱好和平却麻痹放松警惕的英国,什么时候会再度派遣三百万大军在阿图瓦和皮卡迪的平原上驰骋呢?什么时候美国会再度武装起二百万子弟不惜一切代价远渡重洋?也许这些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记忆,随着科技的进步,战争的模式和形态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谁落后了科技与时代,谁就要挨打!”
张学武的话让乔治佛采尔与他的翻译玛丽都有些极为震惊,蒋介石也在若有所思的望着张学武,今天似乎张学武带给蒋介石的太多的是震撼,对于张学武来说他仅仅有这么一次机会,他务必要在蒋介石面前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否则他张学武堂弟的身份能用多久?他要让蒋介石注意到的是自己的才干而不是所谓不值一提的身份。
不过张学武的德国崛起说与欧洲战争预测让乔治佛采尔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显然这个看似文静内敛的中[***]人实际上是一个狂热的好战派?对于张学武的分析蒋介石需要时间进行一番思考。
吃过简单的午饭,乔治佛采尔首先告辞,张学武则被秘书处通知在北书房等候,这次蒋介石并没有带着一脸的微笑,而是有些严肃的招呼张学武坐下,等蒋介石看过一份卷宗摘下眼镜之后。
张学武忽然发现,蒋介石竟然皱着眉头左手彷佛在不所控制的微微颤抖?
------------
第三十六章 被人惦记
在返回顾问官邸的途中,乔治佛采尔闭着眼镜一言不发,国内盛行的法西斯蒂主义显然还没有到张学武所言危言耸听的地步,但是也让乔治佛采尔产生了一丝警惕,不过很快这一丝遥远不着边际的警惕就被乔治佛采尔丢到了九霄云外,毕竟他是一名军人不是政客。
在下车的时候,乔治佛采尔微微的皱了皱眉头道:“玛丽小姐,我希望明天会在我的办公桌上看见一份关于张学武这个年轻军官的详细资料,我甚至要知道他喜欢喝什么牌子的酒,在哪里学的德语,他对德国的真实态度等等。”
玛丽有点为难道:“您是知道的,张学武并不是中央军系统内的人,而且我们的情报网在东方很难卓有成效的展开,这可能需要一些时间。”
乔治佛采尔微微一笑道:“其实不必将简单的问题过于复杂化了,你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单身小姐,而他则是一位单身的先生,一次偶遇算不了什么不是吗?”
玛丽脸微微一红道:“我明白了先生,但是我也不得不提醒您,东方人往往结婚都很早的。”
玛丽的话让乔治佛采尔微微一愣,随即望着玛丽离开的身影乔治佛采尔无奈的笑了笑。
而在北书房内的张学武此刻正倍受煎熬,原因非常简单,那就两个胆大包天挪用购买军需物资的款项放贷的家伙,原本这事应该呈报给国民政斧军政部的军法署,但是涉案的两人皆有不浅的背景,其中一个还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黄埔三期骑兵科的黄忠毅上校,而另外一个是保定步校毕业从桂系进入军政部后勤调配署的李国帆中校,两人勾搭连环挪用款项达二十余万大洋。
于是,军政部长何应钦就自作主张将案卷送来蒋介石处,一是请示,二则表示尊重。
张学武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撞上赫赫有名的“黄李大案”!一时间走也不是,留更不是,张学武只听说过此案,但是并不清楚该案件的结果,不过照张学武的分析,那个李国帆肯定是死无葬身之地,而黄忠毅是黄埔出身或许能够留有一线生机也未尝不可。
很快,怒不可遏的蒋介石写下了批示,由于其以卸任国民政斧主席,所以用的乃是中正的私章印玺,而信封的正面这书写着敬之亲启字样,一旁的黄副主任将信件微微浏览一遍,快速的封好。
蒋介石这才缓过神来发现张学武还在一旁恭候,于是无奈的长叹一声道:“硕鼠、酷吏现在都成了民国政斧的代名词,地方的县一级,军队的团一级有多少是中央政斧和军政部委任的?娘希匹!中央权力不出江浙这还叫什么中央?他们在下面上下其手刮得昏天暗地,到头来挨骂的还是民国政斧啊!军政大权不统一如何得了啊?”
蒋介石发泄了一番之后彷佛有点疲惫,于是对张学武招了招手道:“听说汉卿给了你一个旅,部队驻扎在天津?我看你就不要在带兵了嘛,今天承文你所言我仔细的反复衡量,你是一个人才,在下面带兵实在太可惜了,而且你那个旅又是个混成旅,国民革命军自民国十八年之后就取消了混成旅的编制,我看这次学习之后不如去参谋部吧!少将高参我虚席以待可好?”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376
17377
17378
17379
17380
17381
17382
17383
17384
17385
17386
17387
17388
17389
17390
17391
17392
17393
17394
17395
17396
17397
17398
17399
17400
17401
17402
17403
17404
17405
17406
17407
17408
17409
17410
17411
17412
17413
17414
17415
17416
17417
17418
17419
17420
17421
17422
17423
17424
17425
17426
17427
17428
17429
17430
17431
17432
17433
17434
17435
17436
17437
17438
17439
17440
17441
17442
17443
17444
17445
17446
17447
17448
17449
17450
17451
17452
17453
17454
17455
17456
17457
17458
17459
17460
17461
17462
17463
17464
17465
17466
17467
17468
17469
17470
17471
17472
17473
17474
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