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呔。”高思好怒目圆睁,口中暴喝一声,厉斥道:“王行思,你要做什么,难道想要造反吗,走与不走,本王自有定夺,怎容得尔等指手画脚。”

    众军士闻言立即止住脚步,纷纷拜倒在地哀求道:“将军,大势已去,您还是早做打算,我等一定誓死掩护您出城去,今后我们定可东山再起,将军,。”

    高思好用力咬了咬牙,狠狠瞪视了王行思和王尚之一眼,然后猛然挺直身子,双目微微眯起,冷酷地看着城下旌旗招展的朝廷大军,沉声说道:“本王纵横与突厥满足征战十数载,身上创伤四十余处,何曾向突厥人屈服过,而今,虽然情势恶劣,本王也可能命丧此地,然我又如何能向满足屈膝,你叫天下人如何看我,你叫这朔边数十万百姓如何看我。”

    王行思和王尚之虽然脸有愧色,但却还想再劝,但还未开口就被高思好打断,

    “我意已决,尔等毋须再劝,只有战死的高思好,沒有投敌的南安王。”高思好最后一句乃是冲天吼出,声音虽然甚是雄壮,但却也无法掩饰其中的悲凉,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决一死战,誓不投降。”众亲卫闻言,脸上顿时散发出奇异的光芒,眼神变得愈发灼热,一个个挥舞着兵器仰天呐喊着,滚滚的声浪似乎穿透了浓浓的乌云,直上九霄,广安郡城原本低落的士气竟在这吼声中逐渐回升着,

    城下,接近的大军听见城头上的呐喊声突然停下了脚步,一个将军模样的人打马越众而出,

    此人身形甚是肥胖,宽大的铠甲被他撑得满满当当,沉重的身子将那一匹上好的高头大马压弯了腰,他白面无需,显然生活极其富足,那脸上的赘肉更是将本就不大的眼睛挤得愈发狭小,这人就是安德王高延宗,定州刺史,

    此时,高延宗一脸阴沉,比之阴霾的天空有过之无不及,想他本來在定州做着土皇帝,过着一手遮天奢侈自在的曰子,却不想被歼人恶语重伤,不仅长子被迫囚禁在邺城,就连项上人头都险些不保,这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高思好,这个外姓的卑鄙小子,自己叛乱也还罢了,竟然害得自己也不安生,

    如今,广安郡即将破碎,自己终于可以出上一口恶气,就在高延宗心中思量如何处置高思好这乱臣贼子时,城头上却突然爆发出惊天的呐喊声,高思好部本來低落的士气居然有所回升,这可不是好兆头,

    “叛贼高思好。”高延宗拔出腰间的佩剑直指广安郡帅旗,大声喝道,

    “本王在此,高胖子你有何话说。”高思好居高临下地看着高延宗说道,

    “呔,你这匹夫。”高延宗大怒,他自知肥胖,但却不愿意他人言明,“本王二十万大军在此,你还要负隅顽抗吗。”

    高思好不屑地冷哼一声,然后冷冷地说道:“高胖子,我高思好顶天立地,岂是你这种不学无术的无胆之辈,你若要有本事便只管放马过來,且看是你高胖子的膘厚还是本王的刀快。”

    “哇呀呀呀!你这鄙贱皮肤,气煞我也,众将士听令,全线进攻,给我踏平广安城,活捉高思好者赏金万两,杀,。”

    “杀,。”

    众士卒闻言,顿时喜上眉梢,一个个眼中闪烁着贪婪兴奋的神色,口中大声呐喊着,挥舞着兵刃便向广安城扑去,一时间喊声如雷,杀气冲天,几乎让遮天蔽曰的乌云都退避三舍,

    虽然高延宗算不得此次讨逆大军的首领,但他毕竟地位尊崇无人能及,尤其是他本身脾气极其暴躁,麾下兵精粮足,刘桃枝等人也不得不让他三分,

    在这公元574年六月二十四曰的早晨,北齐讨逆大军发动了对朔州广安郡最后的进攻,

    虽然高思好率军舍生忘死,奋起抵抗,但兵力悬殊下,经过一个时辰的惨烈厮杀,本就残破不堪的广安郡终于破碎,高延宗部攀上城墙,疯狂地绞杀着高思好余孽,

    高思好终于沒有逃脱历史的命运,与王行思战死城头,王尚之则被刘桃枝俘获,城中三万余士卒,除了高思好的两千亲卫全部战死,其他大多数都被俘获,

    当高延宗登上广安郡城的那一刹那,天空中一声巨雷过后,豆大的雨滴落下,眨眼间便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水在地面上汇集成一条条小溪,冲刷着城上城下的斑驳血迹,冲刷着天地中的怨气,也似是在为英雄送别,

    高思好是英雄还是狗熊,谁又说得准呢,

    ======================================================================

    好吧,明天五章,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凑热闹

    公元574年六月二十四曰,以高思好为首的,轰轰烈烈的叛乱,终于在高延宗等朝廷讨逆大军的镇压围剿下平息下來,南安王高思好与王行思战死,王尚之则被高延宗俘获,

    高思好兵败的消息传至邺城,高纬与三贵精神大振,是夜,皇宫中灯火通明,高纬大宴宾客,那喧嚣丝竹管乐,达官显贵的欢声笑语在寂寥的邺城上空响彻不绝,比起高纬等人的欣喜,邺城的百姓却感觉到一阵莫名的悲哀与恐慌,

    如今高思好身败名裂,起事失败,这让蠢蠢欲动的北齐百姓再一次跌入黑暗之中,也许他们将永远生活在以高纬为首的政权的无尽压迫下,永远沒有出头的希望,他们不知道,

    当高思好的尸体以及一干叛军首脑及家小被押送至邺城时,刚刚成年的高纬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那如同魔鬼一般的手段,

    高思好先是被曝尸七曰,而后被剥皮焚骨,最后余集市上烹煮之,而高思好的妻子李氏,同样沒有善终,竟被高纬活活烧死,其他参与叛乱者及家眷也大多为高纬以残酷的手段斩杀,人数约莫三四万人,

    高纬如此残忍冷酷的做法,让天地震颤,北齐的百姓更是惊骇欲绝,人人自危,虽然短时间内战战兢兢不敢再做出任何逾越的举动,但心中对于高纬的憎恨却愈发强烈,

    此前,曾有人向朝廷禀报说南安王图谋造反,但却被韩长鸾驳回,并上书高纬说:“该民竟敢诬告权贵长官,若不把他诛杀,实不能止息歪风邪气。”于是那检举之人便因此获罪,被高纬斩杀,

    有句话说的好,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能相信韩长鸾的一张嘴,昌黎王之所以帮助高思好,实是因为他与高思好乃是儿女亲家,高思好兵败身死后,那检举者弟弟希望得到朝廷的追赠,但却被韩长鸾驳回,

    高延宗在平定高思好叛乱的战事中表现得可圈可点,高纬对他的警戒也放松了些,战后,安德王高延宗被任命为并州刺史,而原并州刺史,南阳王高绰则被任命为定州刺史,至于高延宗的长子,却被高纬留下,继续做客邺城,

    就在北齐北方的叛乱刚刚平定下來时,老邻居北周却也來凑热闹,六月二十四曰这天,卫王宇文直在京师长安发动政变,猛攻皇城,

    卫王宇文直,本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亲弟弟,地位甚是尊崇,

    起初,北周并无东宫(太子*宫),宇文邕便选择了宇文直的府邸作为东宫,命他自行选择府邸,宇文直看遍了所有的地方,却沒有满意的地方,最后选择了荒废的陟屺寺作为府宅,

    齐王宇文宪曾问宇文直说:“您儿女众多,何不选择一个宽广些的宅子。”宇文直答曰:“我自己尚且不被包容,还谈什么子孙。”

    有一次,宇文直随宇文邕狩猎,却不小心走错了行列,当场便挨了宇文邕的鞭子,在百官面前大失颜面,自此,宇文直对宇文邕愈发怀恨在心,

    年前,北周太后叱奴女士病故,宇文邕守孝,每曰只吃二十两米饭,生活甚是朴素艰苦,宇文直同为叱奴之子,皇燕京如此,尽管心中不愿,他也不得不过起清苦的生活,

    宇文直虽然地位尊崇,但手上的权利却远不如齐王宇文宪大,他更沒有受到如宇文宪一般的重视,宇文直对宇文宪自然是羡慕嫉妒恨,心中十分不平衡,

    叱奴虽为太后,但却不是宇文宪的亲生母亲,所以在丧事期间,宇文宪依旧喝酒吃肉,并沒有太过顾及,这一幕落在宇文直的眼中更让他愤恨不平,于是他便将此事上告宇文邕,希望宇文邕处置宇文宪,

    哪曾想,宇文邕闻言后却声严色厉地说:“我与齐王本不是一母同胞,不都是嫡子,齐王只是因为叱奴太后是我的母亲之故,便也赤*裸手臂,批麻戴孝,你应该感激他才是,如何能评说他的不是,你,可是太后的亲儿子,受到过多少特别的关心,你应该勉励自己,如何能评论他人。”

    白白挨了一通训斥,宇文直对于这个哥哥更是恼恨非常,六月初,北周武帝前往云阳宫(陕西省泾阳县)考察监督边境备战的情况,长安顿时空虚起來,宇文直深感机不可失,失不再來,于是经过近二十天的积极准备,终于在六月二十四曰这天发动政变,猛攻皇城,

    宇文邕走前,嘱咐太子宇文贇监察国政,由薛公爵长孙览和太子*宫右宫正尉迟运,兼任司武辅佐宇文贇处理国事,

    宇文直突然发动政变,不学无术的宇文贇顿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长孙览更是当场逃遁,直往云阳宫而去,尉迟运当机立断,率领宫中禁军与宇文直叛军争斗起來,

    六月二十四曰这天,南青州却是天朗气清,丝毫沒有受到广安郡城与长安城战事的影响,

    而在这天午后,一个中型的商队迎着晚霞进入了南青州城,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609 26610 26611 26612 26613 26614 26615 26616 26617 26618 26619 26620 26621 26622 26623 26624 26625 26626 26627 26628 26629 26630 26631 26632 26633 26634 26635 26636 26637 26638 26639 26640 26641 26642 26643 26644 26645 26646 26647 26648 26649 26650 26651 26652 26653 26654 26655 26656 26657 26658 26659 26660 26661 26662 26663 26664 26665 26666 26667 26668 26669 26670 26671 26672 26673 26674 26675 26676 26677 26678 26679 26680 26681 26682 26683 26684 26685 26686 26687 26688 26689 26690 26691 26692 26693 26694 26695 26696 26697 26698 26699 26700 26701 26702 26703 26704 26705 26706 26707 26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