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痴既已经回家,这个年岁就当进学堂读书,自己真要延迟入学的话,落在旁人眼中则太刻意。按照父亲平素行事,未必会愿意让四郎延迟入学。
听了王三郎的话,道痴有些意外:“四书不是入了宗学就开讲么?”
王三郎道:“宗学里有两个班,七岁入学进蒙班,学三百千;九岁开始讲四书。因学里多是正月才收新学生,所以四书讲解多放在上半年,这会儿已经讲的差不多。”
道痴道:“父亲对三哥已于厚望,怎好因我之事耽搁三哥读书?我没有关系,大不了先学着旁的,明年上半年再重点听四书。”
王三郎见他如此,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想着要是弟弟真的去宗学,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受了委屈;等到转年自己离了宗学,就恳请王琪多照看些。
心中安排妥当,他便也镇定下来,与道痴说起宗学里的大致情况……
*
次日,用罢早饭,王青洪便带了道痴去宗房给族长请安。
不过两天功夫,针线房已经给道痴赶制了几套衣服。现下道痴穿着浅绿深衣,上头包了蓝色福巾,翩翩小公子的模样,同半月前那个光头小和尚形象截然不同。
王老太爷多看了好几眼,赞道:“俊秀不亚三郎,有几分青洪侄儿当年的风采,青洪好福气。”
王青洪道:“能不能争气,还是两说,不说旁的,就是功课这块,四郎就同其他族兄弟落下许多。”
王老太爷笑道:“他才多大点年岁,现在追还来得及,青洪即便望子成龙,也要让他慢慢来,终不会让青洪失望。”
王青洪道:“尊大伯教诲。”
王老太爷犹豫了一下,道:“四郎的大名,你可定下了?”
听到这一句,连在王青洪身后做鹌鹑的道痴,都不由竖起了耳朵,望向王青洪。进王宅这两日,他只晓得王三郎单名一个“珺”,意为美玉,自己这个身体本主大名是什么,竟是不知。
如今听着王老太爷的意思,才晓得他的大名一直没起。
王氏宗族的规矩,男孩五岁上族谱,多时这个之前就起了大名。道痴已经十一岁,还没有大名,不过是被抛弃在家乡,王青洪这个做老子的忘了这回事。
不过自打前日接儿子回家,王青洪便也想到四郎的大名。
不管是入宗学,还是上族谱,道痴都需要一个大名。
道痴这一辈,范的是斜王旁,不知为何,王青洪想到给庶子起名,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是“珉”。
“珉”,像玉的石头,却不是玉。
在他心中,同为儿子,可嫡庶之别,就是美玉与石头的区别。尽管对妻子有所不满,可他对当年被母亲逼着纳表妹为妾,心里也不无怨言。
即便因愧疚,有些对道痴好些,可也不会盖过两个嫡子。
只是现下被老族长问起,又当着道痴的面,这个“珉”字,王青洪到了嘴边竟不说出口,鬼使神差道:“定了,是瑾字。”
王老太爷点头道:“大善,既是美玉,比喻美德,这个字选的好。”
道痴在旁听了,心里也颇为满意。斜王旁的字虽多,可作为名字的都是常用那几个,瑾字不过读起来还是寓意都算不错。
接下来,王老太爷便唤了个小厮,吩咐带道痴去找七郎玩耍。
道痴虽同王七郎真不相熟,可也没法子,看来那两位是有话要避着他说。
王老太爷问得是道痴上族谱之事,是近期便安排,还是等到年底家祭时,再添名字。
王青洪道:“不必劳师动众,还是等年底一道便是了。”
王老太爷见他这个正主都不着急,便也不强求。
王青洪问起王老太爷宗学大考之事,王老太爷果然知晓内情。
“你堂妹使人传话出来,王妃打算给世子选伴读。你堂妹的意思,世子伴读往后多是要在王府当差,族中志不在科举的子弟,可以一试。照老朽老看,志在科举也没什么。王府就是个小朝廷,孩子们若有机会见见世面总是好的,到时候想抽身出来应试王府那边也不会拦着。”王老太爷道。
自打大名开国以来,安陆州只有三位藩王就藩。太祖皇帝之子郢王,仁宗皇帝梁王朱瞻垍,都是开府数年、十数年便无子撤藩。剩下的,就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兴王。
兴王府一妃一妾,兴王妃出身直隶,兴王夫人王氏则是王老太爷的女儿。
纳王氏入王府,也是王府对地方士绅主动示好。
王家倒不是指望攀龙附凤,不过是想要两下便宜,要不然哪里舍得嫡女为妾?
虽说王老太爷说的不错,可王青洪却是皱眉道:“王府可还有两位小郡主,这个时候让族中子弟入王府为伴读,若是王府有别的意思?”
不怪他担心,朝廷早已诏令,不仅驸马、仪宾不能出仕,只能接受国家供养,连带他们的近亲都要回避。不能举试,有官职的也需致仕回避,不得参与政事。
王家耕读传家,子弟隆兴,当然不稀罕郡主仪宾这个虚名。
王老太爷不以为然道:“就算有别的意思,也不会越过族里,否则不是结亲,就是结仇。若是王府认准王家,大不了从外房子弟中,挑三五个出色的,让王府甄选。”
王青洪心里已经下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让三郎与四郎避开这次选伴读。否则的话,要是有人故意使坏,在王府推荐三郎,那不仅断送了三郎的前程,连他这个做老子的也不能幸免……;
------------
第十七章 小算计,大靠山(求推荐票)
对于王琪,道痴并不厌烦,相反还带了几分欣赏。
到底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即便得祖父母庇护,可这般识得眉眼高低,想来成长的过程中也没少吃苦头。粗鲁愚笨,都是他的保护色。
尽管他对自己并无善意,可他对王三郎却是有几分真心。有他在王三郎身边,王三郎以后也能少吃些亏。
这会儿功夫,道痴便又看到王琪在装傻充愣。
“六哥,既是兴王府那么好耍,为何六哥不去?”王琪坐在廊下芭蕉树旁躺椅上,手中捧着一牙香瓜,一边吃,一边道。
因他一边说话,一边吃瓜,少不得有些汁水从嘴角流下。这时,就有旁边侍立的丫鬟上前,用帕子给他擦拭。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6638
16639
16640
16641
16642
16643
16644
16645
16646
16647
16648
16649
16650
16651
16652
16653
16654
16655
16656
16657
16658
16659
16660
16661
16662
16663
16664
16665
16666
16667
16668
16669
16670
16671
16672
16673
16674
16675
16676
16677
16678
16679
16680
16681
16682
16683
16684
16685
16686
16687
16688
16689
16690
16691
16692
16693
16694
16695
16696
16697
16698
16699
16700
16701
16702
16703
16704
16705
16706
16707
16708
16709
16710
16711
16712
16713
16714
16715
16716
16717
16718
16719
16720
16721
16722
16723
16724
16725
16726
16727
16728
16729
16730
16731
16732
16733
16734
16735
16736
1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