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心中,同为儿子,可嫡庶之别,就是美玉与石头的区别。尽管对妻子有所不满,可他对当年被母亲逼着纳表妹为妾,心里也不无怨言。

    即便因愧疚,有些对道痴好些,可也不会盖过两个嫡子。

    只是现下被老族长问起,又当着道痴的面,这个“珉”字,王青洪到了嘴边竟不说出口,鬼使神差道:“定了,是瑾字。”

    王老太爷点头道:“大善,既是美玉,比喻美德,这个字选的好。”

    道痴在旁听了,心里也颇为满意。斜王旁的字虽多,可作为名字的都是常用那几个,瑾字不过读起来还是寓意都算不错。

    接下来,王老太爷便唤了个小厮,吩咐带道痴去找七郎玩耍。

    道痴虽同王七郎真不相熟,可也没法子,看来那两位是有话要避着他说。

    王老太爷问得是道痴上族谱之事,是近期便安排,还是等到年底家祭时,再添名字。

    王青洪道:“不必劳师动众,还是等年底一道便是了。”

    王老太爷见他这个正主都不着急,便也不强求。

    王青洪问起王老太爷宗学大考之事,王老太爷果然知晓内情。

    “你堂妹使人传话出来,王妃打算给世子选伴读。你堂妹的意思,世子伴读往后多是要在王府当差,族中志不在科举的子弟,可以一试。照老朽老看,志在科举也没什么。王府就是个小朝廷,孩子们若有机会见见世面总是好的,到时候想抽身出来应试王府那边也不会拦着。”王老太爷道。

    自打大名开国以来,安陆州只有三位藩王就藩。太祖皇帝之子郢王,仁宗皇帝梁王朱瞻垍,都是开府数年、十数年便无子撤藩。剩下的,就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兴王。

    兴王府一妃一妾,兴王妃出身直隶,兴王夫人王氏则是王老太爷的女儿。

    纳王氏入王府,也是王府对地方士绅主动示好。

    王家倒不是指望攀龙附凤,不过是想要两下便宜,要不然哪里舍得嫡女为妾?

    虽说王老太爷说的不错,可王青洪却是皱眉道:“王府可还有两位小郡主,这个时候让族中子弟入王府为伴读,若是王府有别的意思?”

    不怪他担心,朝廷早已诏令,不仅驸马、仪宾不能出仕,只能接受国家供养,连带他们的近亲都要回避。不能举试,有官职的也需致仕回避,不得参与政事。

    王家耕读传家,子弟隆兴,当然不稀罕郡主仪宾这个虚名。

    王老太爷不以为然道:“就算有别的意思,也不会越过族里,否则不是结亲,就是结仇。若是王府认准王家,大不了从外房子弟中,挑三五个出色的,让王府甄选。”

    王青洪心里已经下了主意,无论如何,也要让三郎与四郎避开这次选伴读。否则的话,要是有人故意使坏,在王府推荐三郎,那不仅断送了三郎的前程,连他这个做老子的也不能幸免……;
------------

第十七章 小算计,大靠山(求推荐票)

    对于王琪,道痴并不厌烦,相反还带了几分欣赏。

    到底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即便得祖父母庇护,可这般识得眉眼高低,想来成长的过程中也没少吃苦头。粗鲁愚笨,都是他的保护色。

    尽管他对自己并无善意,可他对王三郎却是有几分真心。有他在王三郎身边,王三郎以后也能少吃些亏。

    这会儿功夫,道痴便又看到王琪在装傻充愣。

    “六哥,既是兴王府那么好耍,为何六哥不去?”王琪坐在廊下芭蕉树旁躺椅上,手中捧着一牙香瓜,一边吃,一边道。

    因他一边说话,一边吃瓜,少不得有些汁水从嘴角流下。这时,就有旁边侍立的丫鬟上前,用帕子给他擦拭。

    他身后另站着两个丫鬟,手中拿着扇子,在一下一下地扇风。

    他左前方的方凳上,坐着个少年,年纪不过十三、四岁,穿着直褂,手中摇着把纸扇,相貌倒也算斯文,只是眉角微垂,看着有些阴郁。

    见王琪这惫懒模样,那少年不由皱眉道:“做什么怪样子,还不老实说话。”

    王琪“嘿嘿”笑了两声,到底先将手中的香瓜吃完,才从丫鬟手中接了毛巾擦手,面带迷糊说道:“六哥课业最好,真要从宗学里挑人入王府,也是挑六哥,哪里会轮到三郎?”

    王六郎神色有些不自在,道:“入王府是要给世子做伴读,又不是下场应试,哪里用挑最好的。不过是差不多,不至于丢我们王家的脸就好。我又痴长几岁,明年就要下场。”

    王琪看着他道:“先生将三郎的时文夸了有夸呢,三郎明年不下场么?”

    王六郎的脸立时黑了下来,道:“先生不过巴结十二房才客套几句,就你这傻子才当真。从三品又如何,致仕就是致仕,哪里赶得上二叔?”

    王琪听了,立时不愿意,瞪着那少年,道:“我怎么傻了,连祖父都夸三郎,祖父也巴结十二房不成?”

    王六郎脸上亦带了怒气,站起身来,尖声道:“谁说祖父巴结十二房了?你浑说什么,不过是因姑姑多疼你,我才与你多说几句,你还蹬鼻子上脸了?”

    王琪扒拉扒拉耳朵,抬头望向那少年,眼角正扫到站在院门口悠悠哉看戏的道痴。

    他嘴角一裂,抱胸道:“这不是四郎么?”

    道痴笑得有些腼腆:“伯祖父叫我来见七哥,好像扰了七哥说话。”

    看着道痴如此,王琪只觉得头皮发麻。他只见过道痴两次,每一次都没落下好。前天,王三郎带着两个丫鬟去换了红袖之事,他是晓得的。

    也只有王三郎那个笨蛋,才会当他这个兄弟是好人,王琪可是看破他的小九九。

    那个红袖行事轻浮,看着就不是稳重的,王杨氏将这样的人安排在庶子身边其心本就不良;道痴却借由子将麻烦丢给王三郎不说,还得了王三郎满心感激,王杨氏那边怕是只能呕个半死。

    王琪当时气不过,差点就要揭破此事,不过心有顾忌,才暂作旁观。

    王六郎本是有了私心,过来劝王琪带王三郎一起入兴王府为伴读,现下被个外人撞到,不由涨红了脸,望着道痴的目光就有些不善。

    道痴穿着一身新衣,眉眼俊秀,不过看着却面生。他只当是王琪的狐朋狗友,眼里不由带了轻蔑,冷着脸道:“你是谁家子弟,难道没学过做客规矩?不得人通禀,就直接登门入室。”

    道痴本跟着引路小厮过来,本当有人先进来禀告的,不过是道痴将到院子时,听到王琪兄弟两个说话,提及“兴王府”心有触动,才打发了小厮,自己走了过来。

    偷听固然有些不光彩,可这王六郎怂恿王琪带王三郎入兴王府,对十二房也带了怨气,显然没有按好心。

    现下听王六郎说他没规矩,道痴脸上并没有着恼,只淡淡道:“我第一次出门做客,确实没有人教过我规矩。我还是先向父亲与伯祖父请教了规矩,再来拜会七哥好了。”后一句是看着王琪说的。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3185 23186 23187 23188 23189 23190 23191 23192 23193 23194 23195 23196 23197 23198 23199 23200 23201 23202 23203 23204 23205 23206 23207 23208 23209 23210 23211 23212 23213 23214 23215 23216 23217 23218 23219 23220 23221 23222 23223 23224 23225 23226 23227 23228 23229 23230 23231 23232 23233 23234 23235 23236 23237 23238 23239 23240 23241 23242 23243 23244 23245 23246 23247 23248 23249 23250 23251 23252 23253 23254 23255 23256 23257 23258 23259 23260 23261 23262 23263 23264 23265 23266 23267 23268 23269 23270 23271 23272 23273 23274 23275 23276 23277 23278 23279 23280 23281 23282 23283 2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