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痴也正想着这一点,对于这个三房王青汉的大名,他早在承继外九房前便听过。

    当初族长太爷在西山寺提及断嗣族人中,就包括王青汉。

    按照血脉远近来说,内房族人都是服亲,当然比出服的外房血脉要亲近些,从血脉亲近上当选三房才对。

    老和尚没有选三房,不单单是因王青汉行商贾之事,还因他与岳家关系太近,两家的生意多搅合在一处,连带着江南与广州的生意,都有岳家股份。

    王青汉连丧两妻,两次续娶的都是姨妹,这其中有人情,更多的利益牵连。

    老和尚不用猜也能想到,不管是谁做三房的嗣子,三房的媳妇,一定是从汉太太娘家侄女里选,再无旁人。

    王家毕竟是正经的士绅人家,汉太太娘家可是地道的商贾,那样人家教养出来的女儿,搁在寻常人家或者能成贤内助,可对于有心出仕的道痴来说,不仅没有助力,反而会成为拖累。

    除了想着王青汉想要攀附十二房外,道痴还想到宗房对三房的“关注”。

    虽然王琪说是他“千方百计”打听到的,可这种阴私之事,哪里是一个少年能轻易打探得到的?

    他消息的来源,多半还是在宗房内。

    三房断嗣,对于宗房来说,未尝不是块大肥肉。三房不管是选嗣,还是做什么,都越不过宗房去。

    如此说来,三房对十二房的“攀附”,是不是也是为了防着宗房?

    对于自己从十二房出继到外九房那日之事,道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十分家产献三分”。

    对于外九房这样穷人家的家产,只有日子更窘迫的外十房会惦记,宗房与内房对于这点家产完全是不屑一顾的态度;可是三房的家产,传言中可是有百万之富。

    是不是族长太爷出面,安排自己过继到外九房之事,将王青汉吓到了?

    为了防止宗房插手三房选嗣之事,他才想要将族中权势仅次于宗房的十二房拉到三房那边?

    如此说来,王杨氏与王容娘所受的“果”,还是道痴出继的“因”。

    王三郎心中,则都是气愤之余有些无奈。他虽刚说了不会让人白白欺负自己母亲,可一时也想不到该如何为母亲出头。唯一能想到的,便是早些回家,将此事告之姐姐,看看姐姐什么意思。

    不过无奈是无奈,他心里反而踏实几分。敌人在外,并不可怕;就怕家里亲长不合,那样才是真让人无力。

    车厢里气氛沉闷,直到到了银楼,大家情绪才好些。

    银楼里,多是一些女眷再挑选首饰,见进来的是三个少年,少不得指指点点的,可也并不回避。

    王琪不知从哪里摸出把檀香扇,打开来美滋滋地摇着,还不忘这里那里来个飞眼。王三郎见状闷声而笑,道痴则是忍不住捂脸。

    怪不得刚刚瞧着王琪就觉得有些不对头,原来他在拷贝沈鹤轩,不仅仅是穿着打扮相类,还有这摇扇子时“顾盼神飞”的神态,也学的七七八八。

    苍天啊,大地啊,赶紧将这个丢人现眼的胖子收了去。

    沈鹤轩能被称为“沈凤凰”,名副其实。反正就道痴见过的少年中,沈鹤轩绝对排在榜首。

    王琪五官并不难看,可这痴肥的身材,还有那憨憨的傻笑,这般作态,不见风流,只显得越发猥琐。

    银楼里众人,不看他还能看哪个?

    王琪却是人来疯,闹腾的越发欢实,扬着下巴招呼伙计:“将你们这里最好的长命锁都摆出来,我们要买长命锁!”

    伙计见这他年纪虽不大,打扮的也古怪,可像是个有钱的,便堆笑道:“好嘞,小的这就给几位公子取长命锁。”

    说话的功夫,伙计取了三个锦盒出来。

    不说旁的,观看盒子,卖相就极佳。

    等打开来,果然都十分精巧。

    第一只长命锁下边缀了九只莲子造型小铃铛,后边有莲蓬图案;第二只连着银项圈,看着古朴大气;第三只则是镶了佛家七宝,华丽非常。

    三件都是银器,因民间有说法,小孩子命轻,压不住金器,所以多是带银器辟邪。

    王琪见东西摆出来,便将位置让给道痴,让他来选。

    道痴将三只长命锁看了一遍,微微摇头,对那个伙计道:“这三只长命锁都是上品,只是有些不和我的心意。劳烦小哥,再帮我找一找。”

    伙计自是听出他话中之意,问道:“那小公子想要寻只什么样的?”

    道痴指了指第一只锦盒道:“不要有铃铛璎珞等缀物……”又指了指第二个:“不要太沉,最好重量在一两之内……”说着,又指了指第三个:“嵌宝的可以,只是外形要再圆润些。”

    伙计仔细听了,奉承道:“小公子好仔细的心思,小的这就去找。”

    在王琪看来,前面这三只长命锁,哪个都能拿得出手,偏道痴这么婆妈,便嘀咕道:“有铃铛有什么不好,沉甸甸的才能显示富贵……”

    王三郎在旁,却知晓道痴的用意,望向道痴的目光,有些水润。

    这会儿功夫,伙计又找了两只锦盒出来。

    里面各装着一只长命锁,一只嵌宝,一只不嵌宝。两只都是按照道痴方才的要求挑出来的。

    两只长命锁都非常小巧,价格却是天差地别。

    不嵌宝的那只长命锁,只要一两八钱银子。这个价格,还是因做工实在精致,要是做工寻常些的,价格不会比银子本身的重量多五成。

    嵌宝的那只长命锁,则开价十二两银子。

    按照伙计的介绍,这本不是本地银匠的工艺,而是从广州那边进的货,用的是外洋的镶嵌工艺,才能做的这么精细。

    见道痴对那嵌宝长命锁有意,王琪忙劝道:“二郎,前面那个就挺不错……五郎抓周,各家长辈多是要送长命锁的,哪里就能都戴上?心意到了就行。”

    王三郎也道:“是啊。是啊。二郎,前一个就很好。”

    道痴道:“不管五郎戴不戴,我总要挑个好的给他。”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4013 24014 24015 24016 24017 24018 24019 24020 24021 24022 24023 24024 24025 24026 24027 24028 24029 24030 24031 24032 24033 24034 24035 24036 24037 24038 24039 24040 24041 24042 24043 24044 24045 24046 24047 24048 24049 24050 24051 24052 24053 24054 24055 24056 24057 24058 24059 24060 24061 24062 24063 24064 24065 24066 24067 24068 24069 24070 24071 24072 24073 24074 24075 24076 24077 24078 24079 24080 24081 24082 24083 24084 24085 24086 24087 24088 24089 24090 24091 24092 24093 24094 24095 24096 24097 24098 24099 24100 24101 24102 24103 24104 24105 24106 24107 24108 24109 24110 24111 2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