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都没的吃,哪里顾得穿衣?

    当然,社会上层人们的服饰还是很讲究式样材料和颜色的,这一点也是有史可查,恕不赘述。

    这里只是把衣服样式略作介绍,便于了解刘琮穿越到汉末的生活情况。

    单衣:就是单层衣服,没有里子。单衣样式很多,有长袖的,短袖的,无袖的几种。

    外服:就是外衣。那时人们的外衣,样式一般就是过膝的长衣,有里子。

    为什么要穿长衣呢?其他原因不知道,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否认的,这就是那时候还没有真正的裤子穿,就是说裤子这种下身衣服并不普及。

    下身有令人害羞的地方,需要遮挡。没有裤子怎样遮挡?只好穿过膝的长衣。

    呵呵,膝盖以下是没有害羞之处的。

    关于裤子的问题也是有史可查的,不是猎人在这里猜想的。

    秦末汉初,没有裤子的概念,因为有史料说,刘邦接见某位历史名人的时候,是“箕裾”接见的。

    什么叫箕裾?就是叉开两腿坐着。

    这就惹得被接见人出门后大骂,骂刘邦这小子傲慢,不尊重贤者。

    那时候人是跪坐着,就像日本人到现在坐在榻榻米上那样。

    为什么要这样坐呢?那时候是因为没有裤子啊。不穿裤子而跪坐着,不就是把羞处掩藏起来了吗?

    刘邦就不讲礼貌,恩,接见名人竟然“箕裾”不跪坐!这不是有意把胯子里的脏器亮出来显摆吗?

    这就是不礼貌,那东西是随便亮在台面上的吗?

    从这个典故上可以推测出来,到东汉末年尽管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但是,这裤子的普及就很成问题。所以一般人不一定会有裤子穿。

    既然没有裤子穿,夏天可以,到了冬天怎么办呢?

    从出土的那年月的陶俑来看,那时候人的下肢一般使用袜子来保暖,从脚下套上袜子,拉到膝盖以上,再用带子系住,这样膝盖以下的保暖问题就解决了。

    至于膝盖以上到肚肚眼,这一地带的保暖问题怎样解决的呢?

    估计就和日本相扑运动员那样,用一块布片胡乱缠起来,既遮丑,又保暖。

    由此得出了另一个想法,日本人的坐姿,遮丑方式都是跟中原人学的。可惜当时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否则,满可以收取保护费。

    话扯远了,再回到衣服式样上来说吧。汉末的衣服式样基本就是这样的,所以刘琮穿越到襄阳城北门楼上时,发现自己和荆州兵们穿的衣服是长衣,就感到疑惑,疑惑了好长时间,才弄明白了。

    恩,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汉末时期,不只是裤子没有普及,就是纽扣也没有发明出来,所以无论长衣服短衣服,都是一个袄襟长,一个袄襟短,穿上衣服的时候,将左衣襟往右边一勉,然后用一条带子系在腰上,这衣服就穿上了。

    咳,忘了,其实不用介绍,要想着了解一下汉末人们的服饰,去看看道士的打扮就行了。

    道教从汉朝延续下来,道人的服装基本是没有改变的。

    呵呵呵,不过一定会有一点改变,这改变不用细说,因为现在的人都穿短裤,也穿长裤。

    (二),饭食

    中原地区主要是黄河流域,最早的农作物恐怕就是谷子。

    因为黄河流域的天灾主要是旱灾,谷子最耐旱,所以小米是古代这一地区的主要粮食。

    其实谷子的种类有几种,像黍子,穇子等。

    不过谷子产量很低,遇到天灾,往往颗粒无收。

    所以黄河流域很容易发生饥荒,这种现象在史书上不是罕见的。

    除去谷子,别的农作物还有麦子,豆类,像豇豆绿豆各类豆角,也都是中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果蔬类农作物品种不少,到张骞出使西域后,苜蓿石榴圆葱等果蔬品种引进内地种植,更加丰富了内地农作类的品种。

    那时候甘薯土豆玉米花生等农作物还没有引进来,所以一直到东汉末年,黄河流域的农作物还是以上边所列举的为主。

    此时尽管长江珠江流域已经有大片的水稻种植,但是,南方大部分地方还是处在莽苍未开化之中,所以水稻总产量并不客观。

    刘琮穿越到那个时代,人们的食物也就是这些作物制作的。

    因为连年天灾**,战乱频乃,所以吃糠咽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的家常便饭。

    到曹操吕布袁术袁绍他们横行中原的时候,就因为军粮严重短缺,所以有些战役就不得不半路停止。

    据说有的军队还靠着采摘桑葚充饥。

    当年袁术在扬州作战的时候,因为没有粮食吃,就命令士兵脱光衣服下河摸河蚌煮汤充饥。

    哈哈哈,当时的艰苦可想而知。

    所以到刘琮穿越过来的时候,曹操早在十几年前就推广实行了垦荒屯田。据说很好的解决了军粮问题。

    这个时期的食物主要是麦粥,小米粥,大米粥。这些粥类熬的时间长了就是干饭,添水多了就是稀粥。

    穷苦人家为了充饥,往往将粥中多加蔬菜野菜,甚至树皮草根。

    那时候石磨还没有普及,吃的粮食一般都是用碓臼脱皮或粉碎。

    碓臼是碓和臼两种石器的合称,臼是一个石头窝子,碓是一根石头杵。

    要把粮食脱壳和粉碎的时候,就把粮食放进石头窝子里,然后用石头杵往石头窝子里的粮食上捣砸,时间一长,粮食就脱了壳,或者粉碎了。

    到现在南方民间要做一些稀罕食品的时候,还是要用碓臼制作原料。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4032 54033 54034 54035 54036 54037 54038 54039 54040 54041 54042 54043 54044 54045 54046 54047 54048 54049 54050 54051 54052 54053 54054 54055 54056 54057 54058 54059 54060 54061 54062 54063 54064 54065 54066 54067 54068 54069 54070 54071 54072 54073 54074 54075 54076 54077 54078 54079 54080 54081 54082 54083 54084 54085 54086 54087 54088 54089 54090 54091 54092 54093 54094 54095 54096 54097 54098 54099 54100 54101 54102 54103 54104 54105 54106 54107 54108 54109 54110 54111 54112 54113 54114 54115 54116 54117 54118 54119 54120 54121 54122 54123 54124 54125 54126 54127 54128 54129 54130 5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