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松井友闲领命道。

    当晚,仁木义政在自己的居处宴请了我,大馆辉光和松井友闲也前来作陪。四个人各据一方,围坐在房间里面,中间是清酒和少量的菜肴。

    “实在抱歉!在下白天的态度,是过于激烈了。但是,在下对于宣景殿下毫无不满之意,这一点还请明鉴!”可能是得到了义周的指示,大馆辉光一上来就向我道歉。

    “无妨,大馆大人也是出于对义周大人的忠诚,在下能够理解。”我点了点头。

    “难得宣景殿下如此大度……但是,真的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吗?”他仍然不愿放弃。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义周大人的名份,毕竟无法对抗得到朝廷正式宣下的义荣将军啊。”我叹道。

    “依照织田弹正的姓格,绝不会如此罢休吧?”松井友闲若有所思的说。

    我看了看他,还真不愧是织田家“三井”之一,能够对信长有这种程度的了解。

    “这倒是真的,”我稍作思考,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反正是织田家高层都知道了的事情,而且马上就要公诸天下了,“实不相瞒,弹正殿下决心已定,准备联合朝仓家拥立越前的义秋大人……”

    “怎么会这样!”大馆辉光一下子站了起来。

    “义秋大人乃是嫡脉,在名份上可以与庶支出身、作为三好家傀儡的义荣将军抗衡。而且,朝廷也对义秋大人表示了支持……”

    “宣景殿下说的是二月份时,朝廷升进义秋位阶的事情?……确实是个问题啊。”仁木义政沉吟道。由于信长的帮助,义周和义秋一样,在京都也有自己的常驻使者,负责和公卿家的联系,并不时报告朝廷的动态。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么!”大馆辉光急道,“难道要慈聖院殿又回到鹿苑寺吗?”

    “就在下而言,是很愿意为义周大人尽一份力量。毕竟是在下首先奉迎义周大人。”我的态度显得非常诚恳,“如果是期望将军之位,那确实没有办法。但是,避免再次出家的办法,也许还是有的。”

    “久闻宣景殿下是织田家智将,果然名副其实,”松井友闲连忙赞了我一句,“我等实在是束手无策,还请宣景殿下指教!”

    “指教不敢,”我谦逊了一句,顺势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方案,“在下听说,义荣将军、义周大人和义秋大人,其实都是出自堀越公方一系?”

    “不错,九代公方殿义尚公无嗣,故公方之位转入堀越公方政知公之子义澄公一系,而三位皆是义澄公之后。”大馆辉光点头道。

    其实,这中间还有第十代将军足利义材。但是义材是和义澄争夺将军之位的人,而且从义理关系上正是义荣的祖父,义荣的父亲义维本是义澄的次子,后来被义材收为养子,这才有了义荣继承将军之位的名份。大馆辉光不提十代将军,也是很正常的。

    “在下还听说,堀越公方一系如今已经绝嗣了?”我又说道。

    “正是。义澄公的两位兄长,因为争位而先后早逝,亲弟则入继小田家,以致堀越公方两代而绝,实在是一件憾事……”大馆辉光感叹着。

    “宣景殿下是想让义周大人回归堀越公方一系吗?”松井友闲明白了我的意思。

    “哦……这确实是一个办法!”大馆辉光欢然道。

    “只是……”首先明白我的计划的松井友闲却迟疑了。

    “不错,堀越公方乃是遵照幕府安排、与古河公方(原镰仓公方)争夺关东控制权的存在,如今关东北条家势大,连古河公方都成了北条家的傀儡,堀越公方想要有所作为,实在是非常艰难的事情……是否可行,就看义周大人的意思吧!若义周大人有意,在下将以自身的微薄力量,竭力代为促成此事,以顾全当曰奉迎的道义。”我说出了松井友闲的顾虑,并把选择权交给足利义周。

    “即使是这样,慈聖院殿毕竟有了正式的名份……宣景殿下真不愧是信义之人啊!”大馆辉光赞叹道。

    我笑了笑,顾全道义的原因是有的,但是还有其他的考虑。

    按照历史,今年年末,武田家将撕毁甲相骏同盟,和德川家相约瓜分今川家,然后,北条氏政在隐居父亲氏康的压力下,和钟爱的妻子、信玄的长女离缘,出兵和武田家大打出手,从被包围的挂川城中救回自家的表弟兼妹夫今川氏真,并和武田之敌、越后的上杉家结成越相同盟;而作为应对,武田家就和北条家在北关东的死敌佐竹、梁田等家结盟,一起对付越相两家。但是,北条家掌握着古河公方,上杉家是关东管领,完全占据着大义名份,武田家和北关东却没有任何招牌,完全无法协调,结果武田家只好认栽,通过当时已经上洛的信长和义昭,于次年八月和上杉家达成和睦,然后专心和北条家死掐。

    而我的想法就是,让武田家奉迎义周,获得合适的名份,和北条家打得更持久和激烈一些。

    武田家的战略,原本非常现实,就是不断的向周边侵攻,以扩张领地为要务,名份什么的于他家都是浮云。大永七年(1527年)四月,幕府将军足利义晴派出使者,向武田信虎传达了派兵上洛勤王的请求,并于六月十九曰向上野的上杉宪宽、信浓的诹访神社大祝诹访氏以及木曾义元下达了帮助信虎上洛的命令,对这从天而降的大义名份,武田信虎却以直接出兵信浓攻击诹访家作为回应。

    但是,过刚则易折,这样一味的仰仗武力,即使英武如信虎,也无法应付四面皆敌的态势,还在信浓碰得头破血流。为此,后来的信虎开始以联姻的方式改善自家的态势,并寻求名份的支持。他把长女嫁给今川义元为正室,把三女祢祢嫁给諏訪頼重为正室,为信虎迎娶扇谷上杉氏之女,另外还积极向幕府靠拢,得到了相判众的地位;后来,又通过今川家结好朝中公卿,改为信玄迎娶左大臣転[***]三条公頼之女。即使后来因为施行领国一体化太过于急切(消灭了不少甲斐知名豪族,后来信玄以自己亲信继承,如教来石景政继承马场家改名马场信房、飯富昌景继承的山县家等),最终被流放,也仍然在幕府及公卿间联络。据《言继卿记》记载,信虎在京都时,曾在义辉的身边侍候过一阵,同时和飛鳥井雅教、万里小路惟房等公卿交好,还把幼女嫁给了菊亭晴季。正因为这些举动,信玄才能在朝廷得到从四位下大膳大夫的高位,同时从幕府获赐五三桐副纹。

    至于信玄,看到老对头长尾景虎拥着关白近卫前久和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居然纠集十余万关东联军围攻小田原,想必是深有感触吧!

    事实上,长尾景虎攻击北条家,起因就是北条氏康幽禁了古河公方足利晴氏(拜领义晴将军偏讳),并废掉晴氏嫡长子足利藤氏(拜领义辉将军早年偏讳),改立自己的妹妹、晴氏继室芳春院所生的足利义氏(拜领义辉将军偏讳)事情。也就是靠着关东联军这棵大树,足利藤氏攻下了古河御所,将弟弟义氏追放,并且在佐竹、里见等家的支持下,名义上控制了大半个关东,俨然有重振关东公方势力的架势。

    可惜好景不长,等到改名上杉政虎的长尾景虎一走,藤氏立刻就悲剧了,被北条家赶出古河御所,前两年已经和弟弟輝氏同时失踪,只剩下另一个弟弟藤政依附里见家……也就是说,现在整个关东只有一个作为北条家傀儡的古河公方足利义氏,还有一个只有身份没有名份的足利藤政。这时候,如果武田家拥立具有幕府名份支持的堀越公方,那关东的形势肯定就热闹多了,至少不会让北条家一家独大,将其余没有名份整合的关东大名按住狠揍吧。

    这是我第一次有资格干涉天下大势,至于能否如愿,要看足利义周的决定。武田信玄不是善男信女,义周作为堀越公方后继,前往依附的话,毫无疑问会成为武田家的傀儡招牌。但是,足利家的人,就是靠招牌撑门面的啊,失去了招牌的话,他们也就什么都不是了;而且没有一面招牌,就只好按照家族传统当和尚……所以,我想义周肯定会选择这个方案。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大馆辉光作为义周的亲表兄,自然会跟随义周,其他的人却是不好说了。他们跟随义周,也许有几分忠诚在内,但最主要的,应该还是为了幕府中枢的位置。

    大馆辉光的话音未落,我就发现松井友闲的脸上现出了犹豫之色。

    “友闲大师,是有什么更好的主意吗?”我故意问道。

    “这个……”松井友闲看了大馆辉光一眼,“贫僧是在想,发生这样的事,我等先前却是毫不知情,只能枯坐此间等候消息,若非宣景殿下,估计还要继续蒙在鼓里……所以,贫僧愿意作为兼带出仕织田家,以便沟通两方之间的消息,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施加影响,为慈聖院殿尽一份心力……”

    (未完待续)
------------

第七十五章:各方利益(上)

    松井友闲这么说,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结合当下的情形和他的表现,明眼人可以看出,他投靠信长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了。

    在历史上,松井友闲是一个非常善于观察风向、顺从潮流的人。自他祖父那一代侍奉足利义政起,松井家就代代侍奉足利家,他本人也被义辉将军作为谱代众委以重任,但是,义辉将军死难后,他不久就投靠了信长,倒是他的那位侄儿松井康之十分忠贞,跟着细川藤孝将觉庆营救了出来,最后侍奉细川家,成为与石田家的岛清兴、上杉家的直江兼续齐名的著名家老陪臣。

    而在投靠织田家后,松井友闲的确受到了信长的重用,不久就被任命为织田家右笔,后来和村井等五人一起担任京都奉行,成为与村井贞胜、武井夕庵齐名,在织田家吏僚中拥有最高地位的几人之一。然而等到信长一死,他立刻就转而投靠秀吉,成为堺町的代官。可惜秀吉看他不顺眼,在三年后将他罢免,从此就不知所踪了。

    另外,他还是著名的茶人,是信长的茶头之一。本能寺之变时,正在堺町以茶会款待德川家康。

    也许是我的错觉,当时不少大茶人的人品,为什么都不咋地咧?号称“天下至恶”的松永久秀,弑灭主家、几度谋叛的荒木村重,让侄子信忠抵抗、自个却偷偷逃跑的织田长益等等。至于看风使舵,明哲保身,那简直是必须的,看看细川藤孝和这位就知道了……大馆辉光是个直爽的人,或者就说是一个血液比脑浆活跃的人,哪里能想到那么多。对于松井友闲的主意,他立刻表示了赞同:“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事情……友闲大师这么说,实在让人安心啊!”

    但是仁木义政看出了友闲的本心,他迅速的瞟了松井友闲一眼,表面上倒是不动声色。反正,他早已对足利家失去信心,并和我达成了默契,犯不着耽误别人的前途……宴会结束之后,大馆辉光、仁木义政告辞离开,我却以请教棋道为由特地留了下来。

    才落下二十余子,仁木义政看着我的棋路,突然说道:“宣景殿下的布局很大气,我是实在看不懂了。但是这样布局,是什么缘故呢?”

    “主要还是为义周大人找出一条出路吧……当然,其中确实有一些个人的打算。”

    “可否请教?”仁木义政的态度非常认真。

    “搅乱关东的形势,让各家卷入得更深一些,更长久一些,尤其是武田、上杉两家,”我拿出两枚黑棋,放在手中擦动,“关东乃是武士之都,以关东八屋形为代表的诸多豪族,素来极重名份……所以,我想试着将堀越公方一系的名份给予武田家,让关东管领上杉家、堀越公方系武田、掌握古河公方的北条家这三方凭着大义名份,在关东混战起来,而诸家豪族,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从而加剧混乱程度。”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0201 10202 10203 10204 10205 10206 10207 10208 10209 10210 10211 10212 10213 10214 10215 10216 10217 10218 10219 10220 10221 10222 10223 10224 10225 10226 10227 10228 10229 10230 10231 10232 10233 10234 10235 10236 10237 10238 10239 10240 10241 10242 10243 10244 10245 10246 10247 10248 10249 10250 10251 10252 10253 10254 10255 10256 10257 10258 10259 10260 10261 10262 10263 10264 10265 10266 10267 10268 10269 10270 10271 10272 10273 10274 10275 10276 10277 10278 10279 10280 10281 10282 10283 10284 10285 10286 10287 10288 10289 10290 10291 10292 10293 10294 10295 10296 10297 10298 10299 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