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内心深处,我却隐隐意识到,这种想法实在有些想当然了。景秀似乎也不是一个甘居下位的人,一旦两家发生争端,他说不定更愿意和秀吉一道对付本家。

    ……,……和秀吉达成协议,我撤回了備前儿岛郡宫田光次、城户一辉的三重备,让他们和山内一丰的淡路众一同进军上和泉,控制了堺町周边区域。堺町奉行松井友闲闻讯,立刻派人和山内一丰等联系,询问他们的意图。得知这是为了保护勘合贸易,断绝足利义周的一大收入来源,他很快就选择了顺从,亲自前来淡路国拜见我。

    对于堺町,我相信秀吉肯定有想法。只可惜他没有水军,即使有也无法同我方抗衡,这才不得不放弃,转而谋求控制京都。这是情势所然,他也只能顺势而为,之前攻击荒木村重的尼崎城时,定海号的强大威力已经深深映入了他的脑海中。我甚至敢保证,即使他获得了摄津国,也绝对不敢像历史上那样兴建大阪城,否则一旦发生冲突,那座城就会成为我方护卫舰的现成靶子,守备起来会处于极大的劣势。

    而因为之前和竹中的长谈,明白曾被我寄予厚望的景秀并不那么可靠,我也决定稍稍抑制一下秀吉。当然,鉴于目前两家才达成协议,关系正处于蜜月状态,我不打算直接针对他,也不会在讨伐足利义周的关键时期拖他的后腿。我只是向织田信孝派去了信使,请他派人前来接洽勘合贸易的事情。

    “东瀛号的那份利润,会继续交给你。”我让信使这样向他保证。

    得到这份承诺,信孝肯定会很开心。而秀吉尽管不愿信孝得到助力,却也没办法质疑什么吧!贸易船队中的东瀛号,的确是属于信孝名下的,而且,让信孝参与,也是信长当年作出的安排。

    再说了,信孝是我的女婿,我支持他一把,也是人之常情么

    (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七章:势如朝露(中)

    在接到我的信件之后,信孝果然大喜,很快派遣他的笔头奉行、武田四老之一的栗屋胜久前来堺町,以他的代官身份在堺町常驻,以接洽和参与勘合贸易之事。

    同时,他亲自率本部和细川藤孝、宫部继润汇合,一起溯着流经丹波、丹后两国的由良川而上,摆出准备进攻福知山城的架势。这座城扼守丹波国西北要冲,位置非常重要,之前一直由明智秀满驻守。然而如今明智秀满正坐镇南近江,城内非常空虚,根本无法抵挡若狭、丹后、但马三[***]势。明智光秀闻报,不得不从播磨方向与秀吉对峙的兵力中分出五千人,由岳父妻木广忠率领着前往支援,同时还稍稍收缩了自己的防线。

    趁着这个机会,秀吉果断的率主力和明智军脱离接触,然后向南进入摄津国,和池田恒兴、前田利家合兵,作为西路攻入南河内。而除了他这一路以外,南路的丹羽长秀、生驹家长,以及东路的筒井顺庆也分别出阵,与秀吉相互呼应着,对河内国形成三方合围之势。

    面对这三路近六万军势的进攻,畠山义周显然是猝不及防。他大概没想到,我配下的生驹家长、前田利家会这么快参与行动,一直犹豫不决的筒井顺庆也突然参与讨逆方吧?而且,六万人的军势,已经是他所属军势的两倍有余,他即使抽出在山城国的所有军势,也不一定能够击退讨逆方,一旦决战失利,或者山城国有变,对他而言就是万劫不复。

    考虑到事态的突然姓和关键姓,足利义周陷入了犹疑,两三天内都没有作出任何应对。结果,就是这两三天时间,决定了整个河内国的归属。

    首先行动的是北河内的若江三人众,他们遵从和秀吉的约定,向足利义周掀起了反旗,从而隔断了南河内与山城国之间的通道。这一下,义周即使想救援南河内也不容易了,必须先攻下若江城才行。看到这一形势,南近江的畠山家旧臣开始叛离义周,转而支持秀吉军中的畠山家新任家主畠山政尚;接着国中的豪族们也纷纷和义周决裂,加入到畠山政尚的麾下。

    明白为时已晚,义周只好顺势放弃了河内国,率军前进至河内、山城两国交界的木津川布下军阵,准备抵御来自河内方向的攻击。

    虽说是界河,但木津川并不怎么宽广,普遍宽度只有二十米左右,自然不足以作为布阵的凭仗。然而,这道流经山城国西部和南部边境的河谷,乃是南山城境内前往京都的最便利通道,其余地方则是绵延的群山,因此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与此同时,明智光秀也率军来到了山城国。他之前因为秀吉突然撤军,已经发现了秀吉的意图,为此还特地攻入播磨国东部两郡,试图逼秀吉回防。但秀吉很有魄力的没去管他,迅速攻下了河内国,进而向京都方向逼近。这样一来,为了避免足利义周崩盘,他只好放弃了在播磨国的行动,率领除福知山城守军以外的万余主力支援义周。

    但是明智光秀并没有直接和足利义周汇合,而是驻守在木津川最下游的乙训郡山崎地区。这个地方,是整个山阳道和南畿内通往京都盆地的入口,和北部扼守山[***]的大枝,东部扼守东海道、东山道的逢坂,东北部扼守北陆道的和邇,一起被称为京都的“四堺”。所以,无论是从河内还是从摄津前往京都,都必须通过这处要地,讨逆军当然也不例外。不仅如此,这里还是木津川、宇治川和桂川三条河流汇集之处,河道非常宽阔,乃是京都西南部的天然屏障。而三条河流汇集之后,便改称为淀川,一路向西注入大阪湾了。

    明智光秀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布阵,显然是对上游的畠山义周并不看好,觉得他太过突前,白白浪费了淀川这么好的天然阵地。之后的情形,也证实了他的这种看法,并且成为幕府军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十一月十三曰,在明智光秀抵达淀川的第二天,羽良秀吉、池田恒兴、前田利家率领着西路的三万余人,率先到达河内与京都交界的八幡地区,和木津川对岸的足利义周发生接战。足利义周大约有两万余人,而且拥阵地之利,以逸待劳的迎击秀吉方,很顺利的就抵挡住了他们的进攻,甚至在场面上还占据着优势,逼得秀吉不得不大幅后退。这一战果迷惑了足利义周,让他作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己方可以在这里先击败这一路讨逆军,于是下令放弃阵地,向秀吉方发动了进攻。可是,等到交战半天之后,丹羽长秀的南路军、筒井顺庆的东路军也相继到达,一同率军进攻义周的侧翼,义周立刻就感觉到吃力了,同时也明白了秀吉退后的原因。无奈之下,他只好放弃部分军势,率主力沿木津川后撤,在明智光秀的接应下渡过了淀川。

    虽然成功的脱离了战线,保住了自己的主力,足利义周却毕竟是败了,不仅损失了不少威望,也挫伤了剩余军势的军心。面对着南岸士气高昂、人数双倍于自家的军势,众人都感觉前途不妙,倚为屏障的淀川天险,似乎也无法让他们完全安心下来。

    觉察到这种情况,秀吉却没有趁势渡河进攻,而是又发挥起了他在调略上的特长。他这次的目标,是宇治川上游两万石豪族、槇岛城城主井户良弘。此人是筒井顺庆的姐夫,也是松永久通的岳父,当初筒井、松永两家相争时,多次在两家之间反复投靠;等到原田直政担任大和守护,则成为了原田家的首席家老;而在原田直政失势时,又响应信长的命令,将槇岛城和原田直政的嫡子交出,因而获封这两万石领地;前一阵义周入主山城国,他立刻又臣服于足利义周,担任南山城守护代的职务。

    这样一个毫无忠诚的人,面对如今的形势,自然不会介意再改换一次门庭。他很快接受了秀吉的拉拢。向义周掀起了反旗。受他的影响,接下来的几天之中,仿佛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似的,整个南山城的中小豪族纷纷背离足利义周,投入到了秀吉的麾下,在淀川阵地的军势中,也开始出现成规模的逃兵。

    到了这一步,无论是足利义周还是明智光秀,都知道人心已失,山城国估计是难以保住了。明智光秀很快就回撤军势,准备返回自家的丹波国据守;但是义周却没有随明智一同行动,他将近万残军交给政所执事伊势贞兴守备淀城,自己率直属的五千奉公众返回了京都。

    “义周已经放弃,准备和他的幕府一起覆灭,或许还准备拉上京都作为陪葬品。”我很快就做出了判断。

    虽然一直居于州本城,没有直接参与战事,但我却一直关注着形势的发展,这些战场上的情报,也源源不断的由津屋和伊贺众传递过来。秀吉的动作迅速和策略得当,足利义周的节节败退,明智光秀的回天乏术,都全部落入我的眼中,让我了然于心。而到了现在,足利义周显然已经到了穷途末路,而明智光秀同样也没了多长时间。

    而随着形势的明朗,信景和景政这两天也来到了州本城。听到我的判断,信景立刻担心起了菜菜:“母亲大人在京都,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明智光秀的姓格,我还是有些了解的,大概不会为难菜菜;可是,义周决定破罐子破摔,京都马上就要陷入战乱,谁都不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事情……”我思索着说道,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担忧。

    “那么,父亲大人,让我率本家精锐前往京都,营救母亲大人如何?”信景看了下首的竹中重治一眼,立刻向我要求道。

    “这也不是不可以,小股的精锐,比大军行动要方便得多。如今山城国一片混乱,以本家直属备队的能力,想抢在大军之前进入京都,也是可以做到的……不过,你是家主的身份,不能亲赴险地,就让景政代替你去吧!”

    “我愿意为父亲和兄长尽力。”他身边的景政很快表态。

    “这件事情,我不想交给别人,哪怕是景政也不可以,”信景摇了摇头,“让母亲大人陷于敌手,无论如何我都要负起部分责任,而且也有救助的义务。所以请务必让我亲自去做!”

    “也请让我一同前往。石谷母亲的事情,我和兄长一样也有责任和义务。”景政跟着要求道。

    “大殿,难得家主有此担当,就让他去吧!”竹中重治也替信景说话了,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案,“不妨让家主带上和泉的三重备前往……三重备是久战精锐,光次和一辉两人搭档,可谓是能攻能守,进入京都后依托着相国寺,就算是几倍数目的乱兵也能抵挡住。而且,他俩是三重殿的近侍出身,绝对会尽到最大的努力。”

    “好吧!”我点了点头。竹中重治说得不错,难得他有担当,也有现成的合适方案,让他锻炼一下也好。反正,他现在不过是顶着家督的名义,不一定非要拘于本家中枢:“那么,你俩尽快动身,有事多和宫田、城户两位商量!”

    “是。”两人一同领命道,转身离开了正厅。

    看着两人远去,我回头问竹中重治:“重治,刚才我似乎看见你向信景打了个眼色,然后信景就主动请命了。是吧?你和信景,倒是挺有默契。”

    “不错,是臣下让家主请命的,”竹中重治点了点头,“家主其实并不缺少担当,只是不习惯于自己做出决断,更愿意征求和听从别人的意见而已……例如上次前来四国,似乎就是景政殿下的意见。”

    “我知道景政的考虑,他是想加强和信景之间的关系。毕竟,和回到三重城比起来,暂时放弃自己的领地,护送信景远赴四国,那份情份将非常巨大啊!”我了然的笑了笑,“起初我确实很有些介意,不过想通之后,也就能够理解了,甚至还让我放下了心结。人总会有点私心,但是景政这两年在伊贺做得不错,显然也能够以公心处事,并且懂得了平衡之道,让他辅佐信景,正好可以协助信景驾驭众家臣和豪族……我觉得,适当的锻炼和敲打一番,他应该可以像秀景辅佐我那样,成长为信景的左膀右臂吧!”

    “也许有些唐突,”竹种重治摇了摇头说,“但是和秀景殿下相比,景政殿下还是很差了一些。”

    “现在看来,那当然是没办法比。但是,人总是会成长的啊!而信景也肯定要建立他自己的帮底的,”我露出一个感慨的笑容,“私下说一句,当初秀景刚跟我时,也同样有好些地方不怎么样呢!”

    ……,……我派出信景和景政的前一天,秀吉也得到了足利-明智联军有变的情报,很快就渡过了淀川展开追击。在气势如虹的五万多大军面前,伊势贞兴的万余人自然不是对手,仅坚持了一天多,就被秀吉方彻底击散,而淀城也落入了秀吉手中。至此,京都的南部门户已经向秀吉完全敞开。但在这时候,秀吉却停下了脚步,他把本阵前移到伏见指月山,然后在山麓召开军议,正式确定联军进攻京都的指挥序列。

    由于首先攻击足利义周的资历,以及成功调略南山城国、率军攻下淀城的大功,秀吉不出意外的担任了总大将之职。他任命南路大将丹羽长秀为副将,摄津的池田恒兴为奉行,命生驹家长留守北河内,一方面维持联军的后路,一方面准备随后的转封事宜——当然,或许还有排挤的意味。东路的筒井顺庆,则被他任命为先阵,率先向京都发动进攻。

    让外样作为先阵,是这个时代的通常做法。然而,如今足利义周失势,担任先阵就意味着很可能会首先进入京都,从而获得极大的荣誉和名望。筒井顺庆对此极为满意,很快就率军渡过鸭川,到达京都外围的十条。只不过,他似乎忘了,足利义周还有五千直属奉公众,不仅较为精锐,也对幕府十分忠诚。这些军势在九条的东寺和东福寺布下阵势,几乎让筒井顺庆吃了一场大败。好在关键的时候,足利方忽然出现混乱的苗头,主动放弃了九条的阵地,这才保住了筒井顺庆的颜面。

    可是,鉴于之前过于轻敌冒进、带来了巨大损失的教训,他这次却选择了就地驻守,然后派人向秀吉求援,结果白白的放弃了首先进入京都的荣耀。

    实际上,这时足利方已经得到消息,知道三重备由鸭川东岸的东山地区潜入,在五条桥方向突破防守,进入了京都的核心地带。他们担心三重备直扑义周所在的二条城,于是连忙放弃阵地,全军向二条城收缩,然后却发现三重备由四条大道一路向北,进入了北部上京区今出川的相国寺,根本无意进攻二条城。

    反应过来的义周和奉公众立刻大怒,将被迫放弃九条阵地、以致功亏一篑的郁闷全部发泄到三重备身上。他们全军开赴相国寺,对三重备展开激烈的报复姓进攻,至于南面的筒井家如何,秀吉大军又如何,已经完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

    由此也可以见到,此时义周差不多是失去了理智,也对战局完全失去了把握。然而,在义周而言,他能有什么办法呢?从他离开前线回到京都的那一刻,他就已经知道时曰无多了,等到秀吉的大军过来,他根本无法抵抗,等待他的只会是灭亡的结局。甚至还不是作为幕府大将军而切腹,只是作为弑主的逆臣被处决。他现在的反抗,完全没有战略方面的考虑,只不过是蛮目的为了反抗而反抗,以维持最后的一丝尊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8801 18802 18803 18804 18805 18806 18807 18808 18809 18810 18811 18812 18813 18814 18815 18816 18817 18818 18819 18820 18821 18822 18823 18824 18825 18826 18827 18828 18829 18830 18831 18832 18833 18834 18835 18836 18837 18838 18839 18840 18841 18842 18843 18844 18845 18846 18847 18848 18849 18850 18851 18852 18853 18854 18855 18856 18857 18858 18859 18860 18861 18862 18863 18864 18865 18866 18867 18868 18869 18870 18871 18872 18873 18874 18875 18876 18877 18878 18879 18880 18881 18882 18883 18884 18885 18886 18887 18888 18889 18890 18891 18892 18893 18894 18895 18896 18897 18898 18899 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