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托以元辅重任,臣下自当鞠躬尽瘁报之,只可惜能力和见识有限,不能彻底替兄长分忧,结果还是要打扰兄长的荣养……总之,如今兄长亲自前来江户,幕府的争议自然会彻底了结,臣下也终于能够放心了。”秀景在马上欠身说。

    “的确是要有个了结才行,”我微微点了点头,“信景也应该知道我要来江户吧?他最近的表现如何?还在和关东、东北各藩交接么?”

    “公方殿依然坚持着他的决定,但行事上已经收敛了一些,再没有来表之间勉强臣等;另外,最近公方殿的情绪有些暴躁,前两天少君偶有贪玩,立刻被训斥了好半天……至于关东和东北诸藩,却依然不太安分,总有大批武士聚在町内奉行所的门前请愿,甚至还有失去家业的浪人家臣断指明誓、剖腹呈书,希望能够为自家的落魄家主换得进身之阶,并趁着征伐朝鲜的机会立功受赏。面对这些风潮,臣等也只能尽力疏导和安抚着,并且做好善后事宜。”秀景揉着太阳穴回答说,显然是为此感到十分头疼。

    “请愿?断指?剖腹?”我冷哼了一声,“就那么盼望打仗送死么?真是不可理喻!”

    “父亲大人有所不知,如今世道安宁下来,各藩的武家休养生息,家族人口都大大增加了,好些藩士的幼子和庶子元服后,都难以找到糊口的役职,因此迫切的需要寻找出路……而浪人的情形更惨,由于各藩武士充足,各寺社领地有限,他们得不到任何出仕和出家的机会,不仅无望恢复家业,甚至连生存下去都很困难,如今有这样的表现也在情理之中。”秀景身边的蒲生宣秀解释道。

    “就算如此,也不能以发动战争来解决,”我指了指两旁繁华的街道,“其实浪人们要谋生并不困难,町中这么多部屋,多的是工作的机会,只是他们还没有习惯和平年代,也不肯放下武士的身段和恢复家业的幻想而已。”

    “毕竟是武士啊,哪能如此容易就放弃执着呢?”井伊宣直倒是很能理解他们,“不过父亲大人说得对,如今乱世已经终结,他们是该换换观念了。”

    说完这句话,他叹了口气,其余人也没有再接腔,或许是这个话题过于沉重吧!而我听说了城町奉行所的情形,也大致理解了信景的一些想法,除了他本人希望再建功业、掌握实权以外,不少大名也想趁机扩大家业,或者为家中新增的武士们寻找出路;还有就是那些浪人武士们,他们也是信景的支持者,而且数目极多,情绪也极狂热。历史上丰臣家和德川家相抗时,尽管天下已经安宁了十多年,尽管对手是统领天下、身为武家领袖的德川幕府,大阪城内依然聚集了超过十万的浪人武士。

    然而,以对外发动战争来开拓生存空间,解决武士过多、领地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是走上了歧路,也是后世军国主义的源头,我自然不能够容忍。更何况,历史上的征朝战役,除了损害丰臣政权的威望以外,也消耗了明国的大量元气,是明末万历三大征中人力物力损失最为严重的一战,史载“二十年,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

    如今的吉良幕府,无论是武力还是威望,都比历史上的丰臣政权强盛得多,明廷若要保住朝鲜,保住自己的尊严和威信,恐怕就不止“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了吧!再加上勘合贸易终结,失去曰本的大量白银输入,就更难抗衡内困外扰的双重打击。

    作为华夏一脉,我自然希望阻止曰明相争,维持两国商贸,帮助大明稳住南方经济,让朝廷不必横征暴敛的搜刮军费,以致亡于农民暴动和北方野蛮人入侵。而这些考虑,就算是最亲近的直虎和秀景,都不可能完全理解和明白,秀景只知道我在大局上料事如神,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且一如既往的支持和跟随;至于直虎,也是完全的信任着我,正如后世游戏中一句台词所说的那样,“不管发生什么事,妾身都会站在殿下一边”……

    主道渐渐的走到了尽处,尽处就是江户城正门的大手桥,而作为前驱的诸家护卫也停了下来,各自退到路边,让出了中间的通道。我和众大老、中老、大名、大名嗣子驭着战马,走到队列的最前面,就看见一行人已经等候在大手桥的桥头,为首的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身着绣金五枚笹龙胆-五七桐家纹的礼服,或许是全套礼服太繁琐了些,尤其是裤脚拖得老长的礼服长裃,小孩子有些不习惯,不时扯一扯长裃的膝盖部位。

    秀景一见,立刻绷起了脸,冲小孩身边半跪着迎候的武士质问道:“长忠!大御所驾临,公方殿为什么没有亲自前来?只是让少君出面迎候?”

    “臣下成田长忠,现任御侧侧用人取次,拜见大御所!”成田长忠躬身向我施礼道,然后才低头答复了秀景的质问,“回大纳言殿下,公方殿身子不适,不克前来,且听闻大御所想探望少君,因此命少君代为出迎……若有不周之处,还请大御所见谅!”

    “身子不适?我怎么不知道!”秀景冷哼一声,“难道还要大御所去拜见公方殿吗?真是岂有此理!”

    “没关系,有景次郎出迎也可以了,”我向秀景摆了摆手,然后跳下战马,上前抱起了景次郎,“长忠,前面带路!我这就去探望公方殿!”

    (未完待续)
------------

第一百六十四章:功业之结(下)

    ……,……

    这几天来,信景并不在本丸居住,而是在本丸西面的红叶山御庭。

    整个江户城的内城区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最核心的当然是规模极大、功能极多的本丸,由二之丸、三之丸守备着,除了建筑更加繁复和宏伟外,格局和一般的居城类似;本丸的西面,是西丸和红叶山御庭,御庭供将军一家曰常游幸,西丸则是将军嗣子元服后的居所,总面积比本丸区还要大上近一倍,另外还有一块外苑和马场,在西丸的东南方二重桥外,向东北一直延伸到大手门,是安置城内军势的地方,将军集结城内军势、或者出行时整理队列也都在这里;然后就是北丸,原本是太田道灌驻江户城时祭祀关东守护神的筑土神社(祭祀田安明神),现在是江户奉行的奉行所,由担任江户町一奉行的重臣进驻,下辖南、北、中三奉行,通过田安门和外界相通。

    听成田长忠禀报说信景在红叶山御庭,我心里一动,明白了信景的心思。御庭在将军居住的本丸和嗣子居住的西丸之间,他大概是已经做好了让位的准备吧!

    红叶山御庭的深处,也有一处居馆,称为山里馆,信景目前正是住在馆内。

    在成田长忠的带领下,我和秀景等人来到居馆门口,然后我有些惊讶的发现,这座居馆的格局,和土佐的吉良城馆非常类似,不过,想到筑城的人是藤堂高虎,我立刻就释然了,他曾经在土佐待过一阵,会参考吉良城馆的格局也不奇怪。

    “请大御所稍侯,臣下这就前去通报公方殿。”成田长忠躬身说道。

    “不必麻烦,我自己进去吧!”我冷冷的阻止了他。

    ――真是的,居然还给我摆起架子来了啊?尽管我向来不太看重这些虚礼,此刻也忍不住有些生气。

    于是我抱着景次郎,推开成田长忠向前走去,秀景等人连忙上前,在我的侧前方开道,直接闯进了山里馆。馆内走廊上的近卫武士看见秀景等人,立刻抽出长刀戒备,余下几个人急匆匆的向内里跑去,一面跑一面高喊着“大纳言闯馆了!”之类的警报,引得更多的近卫纷纷赶到走廊这边来。

    “混蛋!什么闯馆?是大御所驾临!”秀景上前几步,直闯刀阵之中,几脚踢翻避让他的武士,“还不快通报公方殿出来迎接!”

    这就是信景新募近卫书院番的素质?可真是不够看啊……我忍不住摇了摇头。

    “啊,是大御所么!”一个近卫头领看见我怀中的景次郎,总算是明白了一些,脸上却现出了为难的神情,“禀大御所,公方殿在内厅,和成田夫人一起饮酒连歌……公方殿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这样么?”我叹了口气,“那么你来引路吧!其他人都散开!”

    “是。”侍卫躬身应道,领着我前往内厅。

    这是我时隔五年后再次见到信景,他的面相变化不大,但是比以前更加成熟,而且还留着的信长式的胡子,给他添了一些威严的气象。然而,他现在的模样,实在是和成熟威严相距甚远,不仅喝得醉醺醺的,而且怀中还抱着一位衣衫不整的美貌少妇,应该就是曾经随父亲上洛拜见过我的甲斐姬。

    不知是我的面相没什么变化,还是记忆太过深刻,甲斐姬一眼就认出了我,连忙挣脱开信景的怀抱,稍稍整理下衣衫,然后恭敬的拜了下去:“甲斐姬拜见大御所!”

    “不用多礼,”我看着信景的颓废模样,皱着眉头吩咐她,“你扶公方下去休息吧!”

    “是。”甲斐姬应道,起身要搀扶信景,却被信景一把推开。

    “父亲大人不是过来见我的吗?为何又让我下去?”他摇摇晃晃的站了起来,“我有很多话要和您说呢!”

    “你这个模样,还能和我谈话么?”我摇了摇头,“等你清醒时再说吧!”

    “不,这样就很好,”信景咧嘴一笑,“等到清醒过来,有些话我倒是不方便说,甚至也不敢说。”

    “是吗?”我把怀中的景次郎交给秀景,在信景面前坐了下来,“那么你就说来让我听听。”

    信景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身边的甲斐姬:“甲斐姬,你先回里面休息。”

    “臣等先行告退!”秀景等人也知机的说道,带着景次郎离开了房间。

    等到众人都离开,信景步履不整的扶着身边的茶几坐下,脸上露出自嘲的笑容:“真是,就算成为幕府大将军,我在您眼中也依然是个小孩子啊!”

    “你永远是我的孩子。”我平静的说道。

    “那么,现在您是看我不听话,因此特意过来责罚我的?”信景依然带着笑容,只是由自嘲变成了讽刺,“其实您根本不用拉那些亲藩、谱代大名来壮大声势,我心里很清楚,除了关东和东北以外,其他绝大多数的大名都对您惟命是从,江户城的整个幕府中枢,也差不多都还在您的掌握之中。您只需一道命令下来,无论是中枢还是地方大名,都会很顺从的逼我让位,扶景次郎那个娃娃继任将军,于是更加方便的执行您的旨意。”

    “你以为我留恋权力么?”我摇了摇头,从怀中拿出一份敕书丢到他的面前,“看看吧!”

    信景接过敕书,展开看了一眼,又揉了揉眼睛,仔细的看了看:“晋升源朝臣信景为从一位左大臣之职……”

    “左大臣之上,就是太政大臣了……我的确是有意让景次郎继任将军,但我自己也会按照法度,辞去身上的所有官职,将朝廷和京都交给你来掌握。那些随我来的亲藩和大名,会在此见证景次郎继任,也会立誓助你掌握朝廷和京都,”我认真的看着信景,“你觉得,这样的安排可还妥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2904 32905 32906 32907 32908 32909 32910 32911 32912 32913 32914 32915 32916 32917 32918 32919 32920 32921 32922 32923 32924 32925 32926 32927 32928 32929 32930 32931 32932 32933 32934 32935 32936 32937 32938 32939 32940 32941 32942 32943 32944 32945 32946 32947 32948 32949 32950 32951 32952 32953 32954 32955 32956 32957 32958 32959 32960 32961 32962 32963 32964 32965 32966 32967 32968 32969 32970 32971 32972 32973 32974 32975 32976 32977 32978 32979 32980 32981 32982 32983 32984 32985 32986 32987 32988 32989 32990 32991 32992 32993 32994 32995 32996 32997 32998 32999 33000 33001 33002 33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