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慜摆手道:“军师品行可为天下臣子之楷模,军师不愿居功,寡人可是要铭记在心的。”

    贺然谦逊的笑了笑,心想陪他这样说下去可不是办法,再虚耗一会,他就可以就此打发自己回去了,遂道:“大王仁德心肠,不忘他人之惠,真是我们这些作臣子的福气,外臣深感厚恩,大王再予赞誉外臣就难以承受了,呵呵,外臣此来呢,是有一事相求,望大王能恩准。”

    听他这么快就把话题转到正事上来,赵慜心知恐怕蒙混不过去了,笑道:“有什么事还劳军师亲跑一趟啊,就算是天大的事打发个人来也就是了,只要是寡人能做到的无不应允,军师难得来定阳,既然来了那寡人可要好好款待一番,一切事务交由底下人去做也就是了,军师昔日虽在赵国暂居过一段时日,想来必定没好好欣赏过赵国歌舞,听闻军师要来,寡人特意让他们精心做了准备,赵国歌舞甲天下可是世人公认的,寡人宫内歌舞则是甲赵国的,这甲中之甲,军师不可不观哦。”说到这里,不等贺然说话,就对内侍吩咐道:“歌舞来,给军师上酒。”话音未绝,一班婀娜舞姬翩然而入,弦乐钟鼓随之响起。

    贺然心里暗笑,这赵慜为了应付自己还真是没少费心思,如果真有紧急的事,他自然会想个办法让歌舞先停下,可他来此不过是给赵慜演戏来的,赵慜想拖延他,他为的也是拖延赵慜,开口越晚越好,让赵慜把心思都用在拖延自己开口上,那就恰恰达到扰乱他心神的目的了。所以他皱了下眉,做出有些着急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张了张嘴终于忍下,勉强对赵慜笑了笑,道:“多谢大王。”

    赵慜见成功的没让他把话说出来,心里暗自舒了口气,举起酒樽,等贺然也举樽后,他舒心的饮下了那樽酒。
------------

第二十三章 情花之会 (上)

    赵国歌舞甲天下的确不是浪得虚名,贺然本对歌舞不感兴趣,只因有了云裳的熏陶才知晓了其中的一些门道,渐渐学会了如何欣赏。在歌舞一道,云裳可算天下第一人,有这样的名师施教,贺然的眼光自然不会太差,若论舞姿、器乐的优美,这些人跟云裳自是差了许多,可较之贺然见过的其他歌舞那又是强过许多了,加之云裳再厉害,毕竟只是独舞,新教的那些藏贤谷弟子还不成气候,看着眼前这美轮美奂的群舞贺然感觉到了别有一番趣味,看到心随舞动时,不住含笑点头。

    一曲方罢,新曲又起,舞姬退下,一群彪悍勇士踏着鼓点赳赳而入,雄浑的鼓声配着他们刚健的动作让人精神振奋。赵慜看到贺然已完全沉浸其中,情绪似乎受到了感染,眼望着场中舞蹈不住的大口饮酒,就差跟着大声呼喝了。他心中暗喜,知道今天总算是能蒙混过去了。

    这场舞蹈刚近尾声,一个内侍快步走了进来伏在赵慜耳边说了些什么,赵慜脸现不悦之色,斥道:“没看寡人正陪军师观看歌舞呢嘛!”这声音足够让贺然听清了,那内侍惶恐的又低声说了几句,赵慜看了看贺然,皱着眉头沉吟不语似是难以抉择。

    贺然忍不住的想笑,赵慜叹了口气,站起身对他苦笑道:“天下人皆羡君王,可却不知这君王却有君王的苦啊,寡人现在连陪军师看场歌舞都不能尽兴,不得不离席了。”

    贺然急忙也起身,脸上焦急、有苦难言之色接连闪过,勉强挤出笑容道:“大王既有要事,那……那外臣就先回去吧。”

    “不必不必,这些歌舞可是寡人专为军师准备的,军师看到尽兴才好。”说着转头对内侍道:“着人陪着军师,一定让军师尽兴!”然后走到贺然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歉然的笑了笑才快步走了出去。

    赵慜走后,贺然微露沮丧神态,酒也不喝了,茶也不饮了,勉强又看了一会,就命人带他出宫了。他这番表演自然是给内侍们看的,目的自然是要让赵慜更坚信自己的猜测。

    出了王宫,专门服侍他的司礼官陪笑问:“天色尚早,军师要不要四下游览一下?”

    贺然不耐烦道:“不必了,回住处。”

    司礼官看出这位大爷心情不好,应诺着不敢多说。

    回到住处,贺然来到内院时,见到八个着宫装的妙龄女子在此迎候,他用问询的目光看向司礼官,司礼官忙陪笑道:“这是大王为军师亲选的,来此侍候军师的。”

    贺然立即摇摇头道:“替我多谢大王吧,都送回去吧。”

    司礼官为难道:“这……大王一片美意,军师却之不好吧,军师就算不喜,不妨也先留下来,让她们住在别的院落就是了,这里院落众多,不会打扰军师的,军师何时有兴致了召唤起来也方便些。”

    贺然作醒悟状,不无赞许的看了他一眼,道:“真是糊涂,哈哈,多亏你提点,我这险些犯下大错,好好好,就按你说的办。”戏演到这份儿上,他觉得差不多了,再演就有点过了,是以脸上又有了招牌式的笑容,显得平静许多了,一摇三晃的走了进去。

    当天余下时间贺然哪也没去,大多时候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偶尔出来走走也是心不在焉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他就让司礼官进宫禀奏,他要再次入宫拜见赵王。

    司礼官这次回来的比上次还快,满脸歉然道:“禀军师,实在是不巧,大王出城行围采猎去了。”

    “什么?!”贺然似乎是一时难以抑制心头的恼火,双眉紧皱,声调高了些。

    司礼官陪笑解释道:“这次狩猎是早就定好了的,大王昨日见了军师十分高兴,可能就把这事忘了。宫里总管跟下官讲,大王今早临行时还特意留下话,一定要让军师多留几天,等大王回来,总管大人还说要亲自来跟军师解释。”

    “要几天才能回来?”贺然皱着眉头问,心中暗笑,赵慜,真有你的。

    司礼官想了想道:“下官还真说不好,大王每次狩猎时日都不相同,短则五六天,长了十天半月也说不准,这要看大王的兴致了,想来大王知道军师在此应该不会去太久,不过……现在恰逢情花节,大王去可能会去附近的情花会趁趁兴,因为大王未即位前每年情花节都是要去的。”

    “哦……”贺然脸上恢复了往常神态,笑道:“我也十分喜爱围猎,大王既出城不久,我倒也想跟去看看,这情花会嘛,我以前和大王一样是经常去的,只是近来事务繁忙不得闲,想来有两三年没去了,现在正好赶上了,也想去趁趁兴,不知你可能安排一下。”

    “这……”司礼官露出为难之色。

    “嗯?”贺然微一皱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司礼官连忙道:“大王对军师厚待有加,昨日入宫时军师也听到大王对下官的吩咐了,军师要去观赏情花节,下官马上就能去安排,可若想随大王去狩猎,嗯……,军师当知道这可不是下官能做主的事,还得去请示一下总管大人和太宰等几位大人。”

    贺然清楚他说的是实情,君王出城狩猎属相对机密之事,怕的就是有逆党提前知道消息有充足的时间在沿途设伏。自己提的这个要求绝对算得上是个无理要求,别说这司礼官做不了主,就算他敢做主,狩猎地点、行进路线他也是不可能知道的,必须得去问一些重臣。在康国伏杀狩猎的平山公时之所以那么顺利,就是事先对他的出行情况了解的一清二楚。

    “好,你快去吧。”贺然对他摆摆手。

    司礼官这一去到中午也没回来,不过却不时派人回来通报音讯,一会说正在游说各位大人,一会说各位大人已经聚在一起商讨这件事了,一会又报有几位大人对这事不赞同,请军师耐心等候。
------------

第二十四章 情花之会 (中)

    直到红日西斜,司礼官才一脸倦容的回来禀报:“各位大人最终还是难以达成一致,决定派快马急报大王,两三日内可传回上谕。”

    贺然冷冷的哼了一声,道:“你们的这些大人可真英明啊,商量了一天才想到派人去请上谕,若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去追,恐怕现在早回来了。”

    司礼官咧嘴道:“各位大人也没想到会争执这么久,争执一起大家都各不相让,唇枪舌剑的都只想着说服对方,唉,结果白白耽搁了大半日。”

    贺然冷着脸来回踱了几步,刚要打发他走,那司礼官却陪笑道:“军师既然对情花会有兴致,那不如这两天先去情花会游玩游玩,定阳城外的情花会可是最热闹的,军师若跟随大王去参加别地的情花会反倒远不如这里了。”

    贺然脸上露出一丝古怪的神情,想了想道:“好吧。”

    司礼官心下有了几许得意,暗笑,就算你这易**师机智无双,此番却是要作茧自缚了,没法推脱了吧?我赵国几位谋臣合在一起还算计不过你一个?

    虽然只是无足轻重的小胜,但对手毕竟是贺然,这让司礼官心里很是畅快。

    翌日,司礼官来请他出游,奉上一套做工精美的文士服装。

    见贺然微露错愕之态,笑着道:“下官不知军师是否携带了便服,是以准备了一套,军师虽为上宾,但参加这种情花会也还是入乡随俗的好,穿官服恐有不便,再者这也是为军师安全考虑。”

    贺然心念暗转,道:“难为你想的周全,便服我这里是有的,还是穿带来的吧,习惯些。”他想到的是,既然为安全考虑还是穿自己的,此刻一切都得往最坏处想,他们要是真想害自己,那这套衣服就很可能会是个明显的标记,刺客只认衣服就能一击而中。至于更换便服一事,他对情花节只是略有耳闻,知道这是个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日子,是上古传下来的,好像是除了西屏与番邦,各国都有这节日,具体的一些事情他就不清楚了,既然司礼官提到穿便服是入乡随俗,他们又都已换上了便服,那想必是这里风俗如此。

    古代人口稀少,所以统治者历来都是鼓励生育的,这情花节也因此而生,目的就是让青年男女都能找到合适的伴侣,其实西屏与番邦也有类似的节日,而且都是一年两次,一在初春,一在秋末,只是不叫情花节罢了。贺然来这里时间也不短了,许多风俗、节日都有所了解,但对这情花节却所知不多,先前流离各方时自然是没这兴致了,易国与赵国本是一家,民间风俗并无二致,可易国连年战乱,这情花节也就过的无声无息了,以致贺然都不知道易国有这节日,就更别提参与了。

    换好便服了,司礼官拿出一朵精美的红色绢花要别在他的发髻上。贺然只当是他要打扮一下自己,笑着摆手道:“不需这个。”

    司礼官愣了一下,随即冲他会心一笑把那朵绢花别到了自己头上。

    定阳的情花会约定俗成在城西三里处的郊外举行,今天是情花节的第一天,西城这一边早已热闹非凡,出了城,一路上车马不断,行人入流,大半都是青年男女,少年们个个精神抖擞,服饰各异或文装或武服还有不少别处心材的作特色装束的,少女们从眉眼上就能看出都精心打扮过,服饰更是多姿多彩,或花枝招展或淡雅怡人,看得贺然目不暇接。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1757 21758 21759 21760 21761 21762 21763 21764 21765 21766 21767 21768 21769 21770 21771 21772 21773 21774 21775 21776 21777 21778 21779 21780 21781 21782 21783 21784 21785 21786 21787 21788 21789 21790 21791 21792 21793 21794 21795 21796 21797 21798 21799 21800 21801 21802 21803 21804 21805 21806 21807 21808 21809 21810 21811 21812 21813 21814 21815 21816 21817 21818 21819 21820 21821 21822 21823 21824 21825 21826 21827 21828 21829 21830 21831 21832 21833 21834 21835 21836 21837 21838 21839 21840 21841 21842 21843 21844 21845 21846 21847 21848 21849 21850 21851 21852 21853 21854 21855 2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