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见礼后,少女已取來几张茅草坐席,老妇拿來了陶壶及几个陶碗,道:“贫家无茶待客,几位贵客喝点水吧。”

    入席之后,老妇与少女又去灶上忙活了,
------------

第二十六章 微服私访 (下)

    等他们喝过水后,老汉问道:“这落霞城我有过耳闻,是易国旧城吧。”

    贺然道:“正是,老丈见闻倒是很广啊。”

    老汉笑道:“易国原本就那几座城池,我们现在是易民了,这个理该打听清楚。”

    贺然神色认真的说:“我这一路行來心里还真是不太安稳,怕这边的人对我们这些易国旧民有排挤怨恨之心,可为了生计又不得不担着风险奔波,好在前面路过的那些地方的民众都已归心,对我们很友善,老丈看似也是甘为易民的,不知再往前走……”

    老汉连连摆手道:“何公子不必为此忧心,远我的不敢说,东织城这一方的百姓是安心臣服的。”

    贺然犹似不信道:“据我所知这里纳入易国才不到一年啊,难道百姓就那么甘心情愿的作易民。”

    老汉叹息了一声,道:“被别人笑沒骨气也是应该的,你们那里的人恐怕都是这么说的吧。”

    贺然道:“老丈误会了,晚辈这话绝无讥笑之意,我们那边的人只为易国强大的欢喜,巴不得和你们尽快成为一家呢,又怎会生轻慢之心呢,晚辈是生意人,更在意私利,气节之事看的比常人还要淡些,能过上好日子才是正经。”

    老汉大有遇到知己之感,一拍几案道:“说得好,公子年纪轻轻想法却老道的紧,不像我那两个犬子,少不经事看不清事理,刚开始他俩一门心思的想为顺国尽忠,要出去跟着闹事,被我好一顿臭骂,百姓人家求的不就是有口饭吃能过个安稳日子吗,人家易军來了不烧不抢,又是免税赋又是减劳役,还惩治奸恶,比先前那帮贪官污吏强多了,哪有还日子不过非要过以前那种苦日子的,这不是犯贱嘛。”

    贺然微微而笑,道:“少年人血性太旺,受人蛊惑一时糊涂也是难免的。”

    老汉气愤道:“那就是两头蠢牛,公子你与他们年纪相当,不是明白的紧吗,哼,现在他俩终于知道新政之好了,那一段我可是沒少为他们着急上火,要不是我管的严,他们的小命还在不在都难说。”

    “明白过來了就好,说到这新政……”

    贺然刚要把话題延伸下去,老妇却在这时捧着一盆饭食出來了,口中道:“饭菜好了,贵客先用饭吧。”

    贺然笑道:“想是这饭菜是要给在田间劳作的两位兄长送去的吧,我们还不太饿,还是先给他们送去吧,出力的人不能耽搁了饮食。”

    老汉道:“不妨不妨,那两头蠢牛健壮的真跟牛一样,饿一会不打紧。”

    老妇也道:“公子來了就是客,尽管先用吧,我这就再去给他们做。”

    贺然执意推辞道:“这可不行,我们冒昧进來讨口饭,有的吃已经感激不尽了,要是耽搁了两位兄长用饭,那于心何忍啊,要是这样我们可得走了,这饭是绝不能吃的。”

    钟峆帮腔道:“是啊是啊,我们还都不太饿,主要是为來讨口水喝,方便了就顺便讨口饭,不方便理应再等等。”

    老汉见他们这么坚持,对老妇道:“这几位贵客都是达理之人,那就让芳儿先把饭送去吧,你手下着紧些快去再做來。”

    老妇有些不好意思的对贺然道:“让你们饿着,这……”

    “我们真的还不怎么饥饿,等等无妨。”贺然笑着说,

    “快去做饭吧,别再耽搁了。”老汉催促道,

    老妇对三人歉然的笑了笑,把那盆饭食又捧了回去,

    “怠慢了怠慢了。”老汉拱手连声道,

    “哪里哪里,是我们多有搅扰。”贺然也拱了拱手,客气过后,他再次把话題引到新政上,“您老人家觉得这新政到底如何呀,说來不怕让老丈笑话,我们这些在王城边上的子民还沒沾上这个福气呢。”

    老汉愣了一下,随即哈哈笑道:“小兄弟真是风趣。”

    贺然一本正经道:“我说的可绝非戏言,易国旧地的那些城池都沒行新政,不过听说快了。”

    老汉睁大眼道:“你……说的是真的。”

    贺然认真的点点头,

    老汉难以置信道:“这怎么可能,我不信,我们这些新归顺享新政,你们这些旧臣民却……,哦,我知道了,你们那里的政律应该和新政差不多吧,如此还能说的通。”

    贺然皱眉道:“不是,比新政苛严的多,我先前也问过附近行新政区域的人,比较过的。”

    “我还是不信,你说來听听。”老汉一个劲的摇头,

    贺然拣紧要的税种及劳役与他作比较,听老汉所讲新政条款与规定基本不差,他放下了心,

    老汉终于信了,诧异之下很是为他们鸣不平,

    这时老妇把饭菜做好了,摆好后,有些难为情道:“让你们久等了,农家沒什么好饭菜招待几位贵客,时刻匆忙又來不及再去准备,将就用些吧。”

    三道菜品是青菜豆腐、腌菜、腊肉,贺然指了指那盘腊肉道:“很好了,还有肉可食。”

    老汉道:“这是我那两个犬子年前打來的一只鹿,先前日子艰苦,打到猎物自己也舍不得吃,都要拿去换钱,如今拜新政之赐,好过了许多,也可留下自用一些了,來來來,快用饭吧。”

    贺然吃了几口饭,装作漫不经心道:“我听说新政还让百姓自决民事,您老人家觉得这样可好,这里的事百姓可以自己做主吗。”

    老汉边吃边道:“开始闹过一阵,大家还选了我这西邻的老王头当了村里的主事,可沒多久又换成以前的千甫了,千家在上面有人,虽说改朝换代了,可人家依旧吃得开,这种事我们也沒什么奢求,能到现在这地步已经很好了,平头百姓当官本就是不靠谱的事。”

    贺然放下筷子,问道:“周边村子也这样吗。”

    老汉看着他道:“我知道的都这样,你莫不是还想着靠新政混个一官半职。”

    贺然笑了笑,道:“这倒不是,可我这一路上问过的村庄大多都是民事自决的,这样多好啊,不用看官家脸色受官家的气。”

    “此话当真。”老汉有些不信,

    “绝无虚言。”

    老汉想了想,随后笑道:“我们已知足了,人不可太贪心,要能一直维持现状就是天赐之福了,这些沒有就沒有吧。”

    贺然心下暗自摇头,看來东织城这边的新政推行的很不力,民事自决一条乃新政之核心,如果不能深入人心,那用不了多久权贵们就会挟持着民众走上先前的老路,

    老汉见他忽然不说话了,挑起话头道:“你们做生意的四处走动,又临近王城,可曾有幸一睹军师风采,听说这新政是军师力主的,我等真是感激不尽啊,小老儿若是能见到军师一定要叩头谢恩。”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6077 26078 26079 26080 26081 26082 26083 26084 26085 26086 26087 26088 26089 26090 26091 26092 26093 26094 26095 26096 26097 26098 26099 26100 26101 26102 26103 26104 26105 26106 26107 26108 26109 26110 26111 26112 26113 26114 26115 26116 26117 26118 26119 26120 26121 26122 26123 26124 26125 26126 26127 26128 26129 26130 26131 26132 26133 26134 26135 26136 26137 26138 26139 26140 26141 26142 26143 26144 26145 26146 26147 26148 26149 26150 26151 26152 26153 26154 26155 26156 26157 26158 26159 26160 26161 26162 26163 26164 26165 26166 26167 26168 26169 26170 26171 26172 26173 26174 26175 2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