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慜派來的是鸿禄卿宜布,贺然与他见过几次面,算是老相识了,宜布是赵国元老,苏平疆还是边疆守将时他就早已是朝中重臣了,所以殿上施礼时,苏平疆敬他是与父亲同辈的长者,欠身还了半礼,
见礼已毕,宜布献上国书,苏平疆赐席,然后打开国书看了看,随手放在几案上并未传给下面的群臣看,想必是上面除了虚词套话并无紧要内容,
宜布坐下后对贺然颔首道:“定阳一别,甚是想念军师,欣闻军师回來后远征草原,施妙策挽番邦于既崩,军师大才着实令老臣钦服。”
贺然含笑道:“宜老大人过奖了,一别经年,老大人面色可是越來越好了。”
宜布抚须笑道:“托军师之福。”
略作寒暄后,宜布站起身清了清嗓子,众人知道他要引入正題了,都闭上了嘴静等他开口,
------------
第四十七章 计施美人(上)
眼明心清的竹音注意到宜布开口前下意识的偷眼看了贺然一眼,她不禁暗自好笑,看來自己这夫君真是让所有人都头疼啊,
宜布向苏平疆拱手拜了拜,道:“臣启大王,我王遣老臣前來计有二事相请,首要一件呢,老臣要贺喜大王,我王欲加易、赵之好,得知大王后宫楼阁多有空闲,愿以右将军之女充妃嫔,此女年十七,姿容尚好,品行亦端,恳望大王能纳之。”
他原來是提亲的,这很是出乎贺然意料,心下不由愣了,
苏平疆闻言皱了下眉头,不悦的看着贺然,在他看來这多半是贺然为逼自己纳妃而使的诡计,自己大婚之时他为了刁难自己都能让赵王帮他寻大木,授意赵王给自己选妃这种事他也一定能做得出來,
看到贺然面无表情的样子,他更坚信了自己的判断,这下他真的为难了,还别说易、赵两国盟好,就是剑拔弩张的关系人家提出和亲按理是不该拒绝的,除非是执意要与人家开战了,况且又不是王后人选人家提的只是充嫔妃就更沒理由拒绝了,
正在苏平疆不知该如何回答时,竹音开口道:“尊使所提右将军之女可是那位九小姐樊媖。”
宜布对竹音微微施礼道:“正是,公主与她有旧。”
“见过一次。”竹音答完,明眸侧向贺然,
听到“九小姐”这几个字,贺然恍然想起情花会上遇到的那位有着摄魂凤眼的可人少女,不是竹音提醒他还真沒留心去想这右将军之女会是她,自己接过她情花的事当时陪在一旁的礼官不可能不禀报赵慜,如此看來这次提亲是别有用心了,
贺然也感觉为难了,樊媖亲手折了情花给自己,从她眼神中可清晰的看出她对自己的爱慕,还别说苏平疆无意于她,就是有意,自己又怎能把一个喜欢自己的女孩子不负责任的推到别人怀里呢,他倒不是对樊媖有贪念,只是希望这样可人的女子能有个好的归宿,至少不该成为联姻的牺牲品,可不赞同这门亲事一时还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
大王面带愠意,军师木然无语,竹音难察贺然心意也不敢冒然说话,朝堂之上出现了难堪的尴尬,
礼部尚书觉得这样下去有失国礼,起身奏道:“赵王一番美意,臣以为大王应纳之。”
几个忧心南荠专宠的大臣跟着开口附和,
苏平疆冷冷的看着贺然,见他垂头不语,心下虽恨,可又不能当着众人逼问他,只得对宜布道:“多谢赵王美意,不知这第二件是什么事。”含含糊糊的算是把这事应付过去了,
宜布换了愤慨之色,道:“西屏逆子不敬天道,兵围朝都使天子见刀剑之光,大王想必已有所闻。”
苏平疆点头道:“已闻报了,寡人甚为天子忧虑,有心惩贼可怎奈我易国兵微将寡又距朝都有数千里之遥,实在是……。”说着他摇了摇头,
“大王此言差矣,想当年天下诸侯会盟共讨西屏时,军师也曾率师远征,今朝都不远于万壑关,又怎言路遥呢。”
贺然接口道:“我们曾远征西屏不假,可事无可比啊,当初开战时日决于六国,如今主动全在西屏,我们已成难救近火的远水,恐怕行至半途朝都就已破了,我正要请教大人,赵国在那边驻兵不下六七万,为何连留国都在舍命救朝都,贵国却一直按兵不动,这是何道理。”
宜布早有准备,慷慨激昂道:“军师有所不知啊,我们大王何尝敢不尽臣子之责,只是朝都刚一被围,那边的叛逆赵琨就随之而动,牵扯我大军动弹不得,即便如此我们也并非如军师所言按兵不动,而是勉力抽调了所有能抽调的人马急赴朝都,唉,奈何贼势颇众,贼首翁良又诡计多端,害的我们屡战屡败损兵折将,我王心急如火,康国虽于边境屯重兵却屡催不动,大有坐山观虎斗之心,万般无奈之下才命老臣前來向大王求援,望大王念天下大义,与我们共侍天子尽臣子之道,合力救朝都之围,此乃天下苍生所盼,望大王万勿推辞。”
听他说的这么大义凛然,苏平疆望向贺然,
贺然微微一笑,道:“大人既如此说……,那想必是我得到的消息有误了,请大人见谅。”
宜布道:“关山千里,消息传送不及时在情理之中,加之西屏必定要挑拨各国关系,有意散布一些假消息出來,军师明鉴,我王救主之心可对天地。”
贺然皱起眉道:“说的是,我们本就隔得远,消息不灵便,说到这个我还有一事要请教,近闻边报,贵国加紧了边关盘查,我们的一些探报都被拦住了,以致消息断绝,我们君臣一直日夜忧心天子安危,这消息一断心里更急了,不知这是何故啊。”
竹音不明白贺然为何不以西屏已然撤军來搪塞出兵一事,听他这么说,不禁醒悟,是自己考虑欠妥了,如果说出西屏撤军那就如同是告诉了别人易国另有快捷的传讯手段,这可就泄了底了,她在佩服贺然心思缜密的同时也在替他发愁,这么好的借口不能用,该用什么托词拒绝出兵呢,难道还是襄、齐两国之争,前去调停的大将军都领兵回來了,再用这借口未免太勉强了,
宜布解释道:“军师勿怪,我们这也是无奈之举,边民仰羡贵国新政多有擅自越境者,这军师是知道的,近來越演越烈,前些日边关守将获知有几个村子的民众相约共逃,震惊之下才不得不闭关严查,也是怕乱民过來后聚众生事给贵国添麻烦,等约束了民众缉捕了为首的罪犯边关当开放如常,请军师放心。”
竹音心下豁然,想來他们这是要严防西屏撤军的消息传过來,
“哦……,原來如此。”贺然轻轻点点头,
宜布怕他再转移话題,道:“不知出兵一事军师如何看,朝都被围有时了,再迟恐怕就來不及了,那样我们都将成为天下的罪人。”
贺然为难的皱紧了眉,沉吟了一下道:“此事非小,我们还要仔细商议一下。”
宜布神情悲怆道:“天子危在朝夕,救兵如救火,容不得耽搁啊。”
贺然神情更悲怆,“老大人啊,我乃天子之婿,救朝都之心我比谁都急,公主心忧的夜夜垂泪,数次以死相挟逼我想办法施援手,可……可……劳师数千里能不能赶得及且不说,各国对救援朝都的态度亦是难以把握,置孤师于无助之地,若有什么差池我如何对得起大王,如何对得起将士父母妻儿啊。”
竹音看他演的情真意切不由想笑,但想到义父义母尚未危险之中神情黯淡下來,虽说夜夜垂泪是夸大了,可她这些日的确沒少暗自落泪,
宜布信誓旦旦道:“军师不必为此存忧,大军沿路自有我们供奉,为救天子我王不惜拼尽倾国之力,不管康国作何打算,我们始终是与贵国携手同心的,绝不敢存丝毫异念,到时就算康国反戈助贼,我们当与之血战至死,纵大事不成也要留下千古忠义之名。”
“好。”贺然高声赞叹,“老大人年老心不老,这番泣血之语气壮山河,道尽铮铮忠烈豪气,晚辈自叹弗如,钦佩不已,请老大人暂且下去歇息,我们即刻商议出兵之事。”
宜布退下后,沒等众人开口,苏平疆即瞪了贺然一眼拂袖而去,
这下大家都傻了,连贺然也傻了,不知大王因何故这样生气,
吏部尚书走过來,凑到贺然耳边道:“这是怎么了。”
别的官员也纷纷凑过了,贺然苦笑道:“我也不明其故啊。”
许统道:“少装糊涂,我可是看到大王最后是瞪了你一眼,你们都看到了吧。”
见有几个官员连连点头,许统接着道:“肯定是你又惹大王不痛快了,快去请罪吧,赵国提的这两件事还得等大王主持呢,咱们不能在这傻等啊。”
贺然满心疑惑的皱眉想了想,又求助的望向竹音,竹音亦沒有头绪,对他轻轻摇了摇头,许统再催时,贺然无可奈何的站起身,朝后宫走去,
内侍通报进去后,贺然缓步朝内走,刚行至安神殿,南荠快步迎了上來,贺然现在最怕见的就是她,硬着头皮上前行礼,
南荠倒沒再用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折磨他,而是忧心忡忡道:“是什么事惹大王不快,回來后一句话也不说,我怎么问都不答,闻禀你求见,气哼哼的什么都沒说。”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4198
14199
14200
14201
14202
14203
14204
14205
14206
14207
14208
14209
14210
14211
14212
14213
14214
14215
14216
14217
14218
14219
14220
14221
14222
14223
14224
14225
14226
14227
14228
14229
14230
14231
14232
14233
14234
14235
14236
14237
14238
14239
14240
14241
14242
14243
14244
14245
14246
14247
14248
14249
14250
14251
14252
14253
14254
14255
14256
14257
14258
14259
14260
14261
14262
14263
14264
14265
14266
14267
14268
14269
14270
14271
14272
14273
14274
14275
14276
14277
14278
14279
14280
14281
14282
14283
14284
14285
14286
14287
14288
14289
14290
14291
14292
14293
14294
14295
14296
14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