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然知道赵慜回来后的第一件事肯定是审问百里菨,不由难为情道:“大王真是为外臣照顾的太周全了,嘿嘿,这事真要多谢大王了。不知这又如何惊的大王出冷汗呢?”

    赵慜笑声不止,道:“军师不要多想,有关军师神勇之事寡人是不敢问的,只是这搬空屋内器物之举哈哈哈,笑煞寡人了。

    贺然脸上更显尴尬,心中却在快速的思索着,口中道:“大王可真……哈哈哈,这些丑事还望大王代守机密,传扬出去外臣这脸可没地方放了。”

    赵慜渐渐收住笑容,道:“听她言道见面后曾有心加害军师,我可真是一身冷汗啊,当初万没想到她敢起这个心,是寡人大意了,如果不是军师机智及时洞察了她的诡计,后果实难预料,若因我之故让军师受了损伤,那赵慜虽死不足谢其罪啊,请军师相信,赵慜送她来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只是考虑欠周,此心可对天地。”

    贺然听他不但不称寡人了还自呼其名,神色略带惶恐道:“大王言重了,不敢瞒大王,看出夫人有加害之心时,贺然确曾有过猜疑之心,后来想到,大王又怎会害我?就算真要害我,必然会先向夫人透露我的身份,让她得知侧击西屏的就是我,以坚其杀我之心,夫人若有备而来演这场戏,恐怕我就不会这么轻易看出破绽了,想明这些外臣心中为那一闪念的猜疑羞愧不已,大王此刻郑重解说此事更是让外臣愧煞。”

    赵慜看不透他这些话是不是发自内心的,笑道:“罢了罢了,怎么说也是我当时没考虑周全,幸好没酿成大错,想想天下烽火险些出自一个妇人之手真是令我后怕。”说到这里他脸上重现笑容,“你呀,真是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她到现在还当你是赵智呢,亏你这都能瞒过!”

    贺然此时已看清楚了,百里菨之事很可能是一场误会,赵慜真是没想过要借她之手杀自己,一直提着的心放松了一些,笑道:“大王一片好心眷顾,夫人来伴确是一件乐事,可大王却也为我添了烦恼。”

    “哦?此话怎讲?”赵慜笑着问。

    “唉,贺然最受不得美人之恩,领受了夫人恩情想到她犯了不赦之罪来日……”

    赵慜笑着打断他道:“军师对美人的怜惜之心我是领教了,放心吧,看在军师情面上我免她死罪就是了。”

    贺然陪笑道:“大王为外臣片刻之娱宁可赦免谋反之人,外臣早感动万分了,大王如能……嘿嘿,如能再施恩泽,遣送她回西屏外臣这心里就对她没有愧疚了,外臣知道这请求太过无理,大王若觉不妥,就当外臣什么都没说。”

    赵慜皱了皱眉,其实放百里菨归国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赵国这次放了她,如果赵国嫁到西屏的和亲女子以后犯了事,西屏也就会照此处置,虽有纵然和亲女子谋乱之嫌,可当今不像以往了,各国对和亲女子都倍加提防,她们基本都难掌控大权了,纵想谋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百里菨就是个例子。赵慜之所以要做出为难之态大半是装给贺然看的,轻易答应他就不会领情了。

    “呃……这事就当外臣没说过,正好大王回来了,外臣总算没有白跑一趟,此次出使呢,有两件事要请大王裁夺。”贺然笑着转开话题。

    赵慜见火候差不多了,抬手止住他,又皱眉沉吟了一下,道:“既然军师开口了,我就算再为难也要答应,这样吧。”说到这里高声呼唤进来一个侍臣,吩咐道:“传我口谕,命太宰即刻选派使臣准备护送虔国公夫人回西屏。明日在军师回国前就要启程。”说着眼望贺然道,“你还要见她一面吗?”

    贺然面带感激的摆手道:“最好别让她知道是我恳请大王恩准的。”

    赵慜点点头,对那侍臣挥手道:“去吧。”

    贺然要起身相谢,赵慜按住他道:“你要再敢多礼,可别怪我再弄十个八个的美人过来,你既然难承美人之恩,我就把这美人之恩给你堆积成山,压得你回不得国!”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

    贺然重回刚才话题,道:“这第一件事呢,还是借道送返番邦将领,望大王能恩准。”

    赵慜诧异道:“这种小事何劳军师开口啊,易国借道我岂有不准之理?先前就已经答应那些使臣了呀。”

    贺然笑道:“这外臣已听他们禀报了,大王是想把赵国的那些番邦将领也一并送回去,这本是件好事,外臣也是极赞同这种做法的,只是外臣行事草率事先没有想到这一层,料想一提借道大王必然当即恩准,所以早就对那些番人说了此事,他们自然是喜出望外急切的想回去,不想一下耽搁下来,那些人心生猜疑不免情急躁动,大王当知道番人性情,再耽搁下去恐他们会生事,送他们回去本来是件好事,若最后做成了坏事可就得不偿失了,他们回去后不但不领情反倒要多有抱怨。”

    “哦……原来这样,我先前不知详情,如果这样的话……,嗯,三日为期如何,我督促下面加紧汇拢该送回去番将,算来军师回到国内时就可派人送他们启程了,在边关咱们两方人员汇合后一起前去番邦。”

    “如此甚好,多谢大王成全。”贺然见他答应的这么爽快,心里开始嘀咕这或许意味着赵国对与番邦结盟很有信心。

    “这等小事实不值军师提出来,另一件又是何事?”赵慜含笑看着他。
------------

第四十二章 请君伐顺 (下)

    “这另一件事嘛,与送回番邦将领是相连的,我们既已向番邦示好了,可邀请他们共伐顺国,他们出不出兵无所谓,只要到时不帮顺国就行了。大王边关数座城城仍在顺人之手,他们引番兵进犯之仇想来大王是铭刻在心的,顺人狡诈无信,一旦让他们与番人勾结紧密了,那赵、易两国就再无宁日了,是以恳请大王依先前之约,尽快起兵伐顺收复失土并直指其王城,我易国将倾全国之兵沿滚龙河、斧断峡一线发起攻势,让其首尾难顾,顺国既灭则番邦不足虑也,赵、易两国从此再无心腹之忧了。”

    赵慜听罢恨恨的拍案道:“顺人真是无耻之极,此仇不报寡人有何颜面对天下诸侯!”说完他又长长叹了口气,“军师最当知道我伐顺的决心,唉,军师乃是俯观天下之人,各方形势无不了然于胸,当然清楚赵国现在的状况,现在伐顺真有是有心无力啊,若再缓上一些时日,就算易国不发兵我也会独力踏平顺国,军师该清楚我这并非虚言。”

    贺然点头道:“大王所言句句发自内心,不过大王请想一想,天下诸侯皆知赵国此际如受伤猛虎,一旦喘息过来则可雄视四方,顺国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他们深知大王对他们恨之入骨,哪里敢给赵国这个喘息之机,我们虽欲向番邦示好,顺国更是视番人为唯一救星,为讨好番人可不惜任何代价,番人也知赵国此刻正遭困厄,他们最擅长的就是趁火打劫,万一被顺国说动了,再次举兵来犯那可就……,我们当然是要出兵助赵国的,可外臣不敢担保还能像上次那样侥幸得胜,兵无常形,有白宫博暗中出谋划策外臣绝无必胜把握,我们两国这边还别说败,就是打成僵持局面,康、蔪、西屏等国恐怕就会生不安之心。请大王三思。”

    赵慜紧缩眉头,贺然这番话确实打动了他,尤其是顺人会不惜代价的结盟番邦一说,他不禁开始思索自己与番邦结盟是不是那么有把握了,番王会因一个妹妹就爽快的答应与赵国结盟吗?况且那个妹妹还在易国,同理也可推想出易国要想靠一个公主与番邦结盟恐怕也一样不是容易的事,面对顺国送去的大批财物就算番王不为所动,各部首领呢,他可是听说了现在番王日子不太好过了,底下各部已经颇有微词了。现在看来自己这边只顾防范易国了,倒把已经和番邦有过苟合的顺国看轻了。同时他也听出了贺然话语中隐含着的威胁之意:自己现在若不出兵伐顺,那等到顺、番联手而来时他易国肯不肯真心援手可就不好说了。贺然的话语虽把这层含义掩盖的很深,他还是能领会到的。

    可按贺然说的,灭掉顺国难道就是好事吗?那时愈发壮大的易国要是与番邦结盟了呢,恐怕对赵国这边的威胁比现在还要大,最有利于赵国的形势莫过于让易、顺两国再开战端,让这他们继续消耗彼此实力,那时番邦倒向赵国一方最好,如果不能把番邦拉过来那就尽量让他们两不相助,如果他们非要卷进来,不论他们帮易、顺哪一方,那赵国就帮另一方,总之至少要维持目前这种势均力敌的局面。

    贺然与白宫博都不是省油的灯,在当前这种局面下要想让这两国打起来可绝非易事,现在贺然极力劝说自己去打顺国,这正好是个良机,赵国能调动的兵力有限贺然是知道的,那自己这边进攻乏力时他也无话可说,关键是开战之初如何让他相信赵国这边是发了狠心要灭顺国的,那就能让易国真的去拼了,一旦顺、易两国打的不可开交了,那自己这边就可借口兵力难济放松攻势,纵容顺国把抵挡赵国的兵力调去打易国,如果顺国真那样做了,等他们两国打的差不多了,赵国还可趁机夺些顺国的土地。当然他心里也明白,贺然怂恿赵国伐顺其最终用意也是不给赵国喘息的机会,只是他提出的策略对赵国更有利罢了。

    思忖良久后,赵慜有点坐不住了,他必须立刻和军师等人商量一下。遂道:“军师所言不错,我要立即召集群臣商议一下,这不是一时就能定下的,军师最好能再留几日。”

    贺然立刻摇头道:“外臣真是不能耽搁了,大王与臣属商议妥当后,秘密把结果告知外臣即可,我易国将士日夜在滚龙河边持戈以待,听得大王一声号令立即渡河而战,还有一事我家大王命外臣转告大王,先前番邦入侵大王派使入易国时,曾提到日后联手灭顺,分其土地赵国取其三易国得其七,我家大王不敢享此厚益,言道,各得所占其土可也,此番特命外臣奏明此事。”

    赵慜点点头,道:“易王仁厚寡人不及也,易王虽辞,寡人不可无信,就算不按先前**瓜分顺土,易国也当多得一些。”说罢笑道:“此事容后再议,我本打算今日陪军师游玩游玩的,可军师提出的伐顺一事还是越早决断越好,嗯……军师随我入宫吧,各种娱乐都已备下了,军师且观赏,我与群臣交代过后就去相陪。”

    “国事要紧,大王不必牵挂外臣了,大王一早来此礼待外臣足以彰显大王恩德,外臣自行出去游玩就好。”

    赵慜不再强求,手挽着手与他来至府门外,对侍臣吩咐道:“把寡人辇毂留下以备军师出游。”

    贺然连忙躬身谢恩,赵慜则乘了别的车马赶回王宫。
------------

第四十三章 南荠之恨 (上)

    回到宫中后,赵慜先召来了军师荆湅把贺然的游说之词跟他讲了一遍,又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荆湅沉思了一会,道:“贺军师讲的有些道理,我们是不应该只把眼光盯着易国身上,相比较而言,易国比先前虽强大了一些但和顺国比起来还是小得多,况且新收之地人心未稳,不是逼不得已是绝不会想到与我们为敌的,顺国不但实力比易国强的多且与我们刚刚结下仇怨,他们确如贺军师所言会不惜一切的勾结番邦,他们知道咱们一旦缓过手来第一个要灭的就是他们,再猜测出易国企图与番邦联姻前,臣一直在考虑如何能不动兵马的消解来自顺国这边的威胁,只因易国的这次异动才把精力移到易国这边。”

    “哦?军师先前可想出什么对付顺国的计策?”赵慜问道。

    “上上之策当然是想办法挑拨顺、易两国相斗,可这殊为不易,贺军师与白宫博都是精于判断形势的。”说着他摇摇头,“除非我们能把藏贤谷那几位美人劫掠出来栽赃到顺国头上,那贺军师立刻就会跟顺国拼了。”

    赵慜笑了,道:“要能把苏夕瑶劫出来都不用栽赃,易国大军就和我们自己的一样了。想当年赵顺联军不下八万围困藏贤谷都久攻不下,最后被一把大火烧得死伤无数,现在想偷袭就更别提了,藏贤谷民众亲如一家,陌生人想混进去绝无可能,这个办法想都别想了。”

    荆湅点点头,道:“竹音公主虽在鸣钟城,可她武艺高强根本不可能掳走她。”

    赵慜摆摆手道:“这些手段不甚光明正大,不提也罢。”

    荆湅略显尴尬的笑了笑道:“臣也知道这些摆不到几案上,除此臣再也想不到如何能让这两国打起来了,大王想出的计策可算上策,我们动动兵马造点出声势如果真的能让易国信以为真的与顺国打起来,那我们就能收渔翁之利了。”

    “这么说军师是赞同寡人的方略了?”

    荆湅点点头道:“顺水推舟何乐不为?就算贺军师最终没上当,我们也没什么损失,有易军在另一边分散顺军兵力,臣或许可以趁机收回边关失地,咱们最初这是真刀真枪的打,借此可督促易军猛攻,等失地收复了,就可按大王所想放缓攻势坐山观虎斗了。”

    “好,到时可让右将军那边故意败几阵,给赵琨点城池,这样我们这边抽兵调将易国就说不出什么了。”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3392 3393 3394 3395 3396 3397 3398 3399 3400 3401 3402 3403 3404 3405 3406 3407 3408 3409 3410 3411 3412 3413 3414 3415 3416 3417 3418 3419 3420 3421 3422 3423 3424 3425 3426 3427 3428 3429 3430 3431 3432 3433 3434 3435 3436 3437 3438 3439 3440 3441 3442 3443 3444 3445 3446 3447 3448 3449 3450 3451 3452 3453 3454 3455 3456 3457 3458 3459 3460 3461 3462 3463 3464 3465 3466 3467 3468 3469 3470 3471 3472 3473 3474 3475 3476 3477 3478 3479 3480 3481 3482 3483 3484 3485 3486 3487 3488 3489 3490 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