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说道:“于谦有功啊。”朱祁镇这么多年苦日子过來了,心智也成熟了不少,于谦的确是大明的功臣,人尽皆知,虽然手段说不上光明磊落,却端的忠臣义子的做派,而且他此番作为,实在是因为大明着想,话说回來,就算是现在拥立自己的中正一脉以及石亨等人,想來当时也是赞同于谦的作为的,孰是孰非已难有说法,只是于谦确实为国为民立下了赫赫之功,

    徐有贞听到朱祁镇这样说,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得看向一旁的卢韵之,却见卢韵之手上沾满了于谦的鲜血,在衣摆上擦了擦,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就要离开,朱祁镇赶忙起身走上前去,一把拉住了卢韵之,深鞠一躬说道:“卢贤弟请受朕一拜。”

    卢韵之托住朱祁镇,让他站直身子然后说道:“陛下,今时不同往日,你现在归为天下之主不能再与我互相称为兄弟,更能向我鞠躬了。”朱祁镇却摇头说道:“韵之啊,你永远是我兄弟,患难见真情,若沒有你的照顾和现如今的努力,我又怎能重登九五之位呢,既然你如此说了,以后我就不给你鞠躬了,可是御弟之称你休要推辞。”

    卢韵之点点头说道:“传闻陛下重情重义,果然如此,说起御弟來,朱祁钰也曾叫过我御弟,哈哈,今日是大喜之日,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了,我是朱见深的亚父和师父,这个御弟称呼我就安心收下了,陛下忙吧,我先行告退。”

    朱祁镇拱手到:“慢走。”卢韵之也拱手抱拳,然后离开了,

    朱祁镇目送卢韵之离去,感慨万千这半天的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正想着却被徐有贞打断了,徐有贞说道:“陛下,于谦的事”

    “收押牢房,永世不得录用,严加看管,饶他不死,你看可好,这也算为他对大明忠心耿耿的报答了。”朱祁镇淡淡的说道,

    徐有贞退了两步,眉头紧皱,他必须要杀了于谦才可灭他心头之火,报当日被羞辱久久不得志之仇,徐有贞心中一紧计上心头,不退反进走近两步高喝道:“陛下,不杀于谦,夺门之变就沒有意义了。”

    朱祁镇略一沉思,对啊,徐有贞说得对,不管最后的结果是朱祁钰本來就有意还给自己皇位也好,还是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也罢,亦或者是另立藩王为皇,总之自己的夺门要有一个由头,沒有这个理由,这个夺门就是**裸的政变,本來于谦的想法就是立朱祁镶为皇,若是用此作为理由,说他勾结藩王预谋天下,自己的夺门政变也就合情合理了,

    想到这里,朱祁镇终于明白了,于谦是非死不可,为了自己的天下,为了自己不再担惊受怕过那苦日,为了能再次享尽荣华富贵,于谦必须得死,

    朱祁镇转身走了,但留下了一句话:“朕倦了,你们看着办吧。”
------------

第一百零四章 惺惺相惜和臭味相投

    朱祁镇的你们看着办吧这句话一出,给了徐有贞等人莫大的信心,第二日就开始了秋后算账,大批朝廷命官被逮捕,有些的确是和于谦较为亲近的人,但是大多数还是与徐有贞石亨等政见不一的人,只是借此机会消除异己罢了,还有一些则是曾经做过一些有损于朱祁镇事情的人,当时的落井下石,今日却造成了自己的牢狱之灾,重者还可能身首分离有杀身之祸,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后悔了,比如是金刀案中的卢忠,还有那个砍掉南宫周围树木的高平,都难逃此劫,当然同时内阁成员也变动颇多,江渊,商辂,陈循等等内阁大臣被撤换下來,

    徐有贞石亨等人帮助朱祁镇谋取政变,就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这帮复辟大臣沒有亏待自己,互相保举提名,朱祁镇和卢韵之也一一首肯,这让他们尤感欣慰,徐有贞晋为兵部尚书,入内阁,石亨则封为忠国公,也算应对了前去帖木儿的路上石方曾说过的,石亨日后必定拜公封侯的预言,

    张軏功劳也是不小,被封为侯爵,名为太平侯,而杨善杨准等人则是低调了很多,略胜半级以示表彰,卢韵之更是推辞了朱祁镇把他列为三公的想法,卢韵之手握重权已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趋势,要这些虚名也就沒用了,况且于谦已死,在世的群雄沒有能与卢韵之抗衡的,更不用再政务上压制别人了,如此一來,杨善和杨准的升迁就好理解了,一个为卢韵之的岳父,一个是卢韵之岳父的伯父,这两个身份比皇亲国戚还要好用,所以升不升官也就可有可无了,

    但是同是中正一脉的曹吉祥却一跃而起,得到卢韵之的授意,接管了司礼太监的职务,牢牢的控制住了内宫,同时监管三大营,加之卢韵之手中所握的兵权,现又是自己人监管,守备京城的主力,国之利剑的三大营已经成为了卢韵之的私兵,

    这次夺门之变,京城三大营的兵力起到了重要的阻拦于谦城外大军的作用,当年程方栋占据京城,于谦向卢韵之被迫议和,在兵权交割的时候,卢韵之和于谦曾有过约定,一,绝不更换异姓自立为王,江山仍有朱氏皇族來坐,二,一旦有边疆战事,定会抵抗外敌,不让外族入侵,三,定国安邦,让动荡局面平复,百姓脱离战争的灾祸之中,

    有了这三条约定,于谦才放心的把兵马交给了中正一脉,于谦不相信中正一脉,但是于谦知道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題上,中正一脉还是靠得住的,卢韵之此次并沒有违反曾经的约定,做一个言而无信的小人,因为这个约定本來就思前想后很是全面,

    第一,卢韵之是复辟,沒有自立为王,也沒有立异姓为皇,依然是朱祁镇这个姓朱的坐江山,第二就压根不存在了,这几年边疆战事并不紧急,沒有需要调动京城兵马的危及情形,第三就是此次政变除了在南宫被王振杀死的那些死忠于于谦的守备外,根本沒有伤亡,更牵扯不上普通百姓和局势动荡,城外大军对峙也不过是震慑而已,好似演习一般,夺门之变可谓是兵不血刃,就一举成功了,

    京城权力更替之后,权势最高的内阁已经形同虚设,但是徐有贞却挺在乎内阁的构成的,内阁原先的五人中被裁去了四人,只留个不当事的高谷,于是徐有贞提拔了同为夺门之变的参与者许彬,以及自己的亲信薛瑄入阁,即便如此,还是少了一个,徐有贞看中了李贤,于是李贤也入阁了,令徐有贞沒想到的是,日后自己的失败竟与李贤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是他能提前知道定不会做出提拔李贤的举动,还会把李贤打入深牢大狱,起码此时复辟一党还是如日中天的,

    于谦死了,被押入牢中的时候就已然不行了,徐有贞的意思是宣称于谦畏罪自杀,而卢韵之和朱祁镇则不允许,朱祁镇声称于谦若是死在牢中,百姓定误认为于谦是被折磨而死,是以隐瞒真相的作为,与国威不利,而卢韵之则是答应过于谦,让他死的光明磊落最好是被奸佞所害,就如徐有贞这样的人最为合适,当然这个理由卢韵之并未明讲,徐有贞也不敢多问,皇帝和卢少师都说话了,谁敢不从呢,

    于是乎王雨露出现在了天牢之内,半个时辰后于谦面色如初,神态依然,只是紧闭双眼,若是有人把手搭在他皮肤上就会发现冰凉一片,原來只是看似活人罢了,

    罪名已然张罗好了,那就是迎立外藩,换句话说也就是谋反罪,

    正月二十三日,崇文门外,于谦被斩首处决,天气冷寒加之王雨露用药的确高深,于谦栩栩如生的在百姓面前最后一次露面,随着人头落地血如涌注,活灵活现的逼真至极也真难为了王雨露,本來徐有贞意欲要腰斩于谦,却被卢韵之瞪了一眼不再敢自作主张,徐有贞这种人可能永远不明白什么叫做惺惺相惜,活血只懂得臭味相同吧,

    随着于谦的斩首,他的家也被抄了,可是每个前去抄家的官员都面如死灰,他们皆深深地被死去的于谦又震撼了一回,因为这个朝中一品大员竟然家徒四壁,手握着兵权有大量军械粮草损耗军饷可以贪污,竟然还是如此清廉,家中唯一值钱的就只剩下朱祁钰曾赐给于谦的宝剑和蟒袍,众人都明白了,什么才叫清官,什么才叫忠臣,国之财,过而不取,

    于谦的儿子儿媳纷纷被发配边疆,本來叛国罪应该诛九族的,可是他们却被逃过一劫,想來也一定是卢韵之的功劳,

    于谦的儿媳张氏被发配山海关,儿子于冕被驱逐到山西龙门,在那里得到了方清泽的照顾,于冕欣然接受了中正一脉的帮助,因为于谦曾说过,卢韵之乃当世枭雄,也是个有广阔胸怀的人,父辈的争执已然结束,于冕只希望日后能给父亲平冤昭雪,而卢韵之语气坚定的答应了他,
------------

第一百零五章 后宫心计

    于谦的被斩,儿子儿媳被发配,无人替他收尸,都督同知陈逢在卢韵之的授意下收敛了于谦的尸体,然后交与方清泽,方清泽派人送回了于谦的老家钱塘,安排那边的商家代为殓葬,也算是入土为安了,方清泽受卢韵之影响也是有些敬佩于谦,本想找个风水宝地再修建庙宇,供人祭拜可是卢韵之却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转而又吟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方清泽不明所以,挠头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卢韵之叹了口气讲到:“埋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送他回钱塘无非就是让他落叶归根罢了,像这等忠臣义子不管他埋在那里都会被百姓记得,万世传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近來朱祁镶惶惶不可终日,想要回到属地,却被大军围困,走也走不得,还好沒有人对他动粗,更沒人前來提审,可越是如此朱祁镶越是惶恐不安,多次派遣朱见闻前去求见卢韵之,依然是避而不见,朱祁镶肠子都快悔青了,悔恨当初不听朱见闻的话,而朱见闻则是淡然的多,在他看來这是必然的结果,但是为人子者,他也不能抛弃朱祁镶独自离去,虽然朱祁镶留在于谦军营之中只是为了那些妾室和几个庶子,

    朱见闻知道,卢韵之一定会來见自己的,而他们相见的那一刻,即是自己的死期也是被满门抄斩之日,卢韵之做得來这样心狠手辣的事情,

    正月二十七日正午,夺门开始后的第十一天,也是朱祁镇正式重登皇位的第十天,同时也是于谦死去的四天后,卢韵之迈步走入宫中,沒有通报更不需禀告,这是中正一脉应当享有的待遇,当年石方就可以乘轿入宫,但是卢韵之并沒有弄着等排场,只是漫步在宫中的大道上走着,还不时跟侍卫宫女宦官们打着招呼,

    朱祁镇得知卢韵之來访后顾不上午休,起身相迎并且叫來嫔妃一起恭迎卢韵之,这是夺门之变后卢韵之第一次登门拜会,朱祁镇憋了一肚子的话要对卢韵之说,

    卢韵之迈步进殿后先是拱手冲朱祁镇行了个礼,口称道:“陛下,臣卢韵之有礼了。”声音不卑不亢,平易近人,众妃子大多沒见过卢韵之,纷纷大惊失色,对皇帝如此说话实在无礼,转而又想到看來传闻是真的,卢韵之才是当今大明的主宰,朱祁镇只不过是个傀儡皇帝罢了,于是各个都搔首弄姿不停地朝着卢韵之抛着媚眼,

    其实中正脉主本该如此,倒不是卢韵之故作姿态,位低不卑,鞠躬不自傲,就如当年朱祁镇落魄的时候一样,这才是卢朱两人之间最舒适的姿态,也是卢韵之最应当有的态度,朱祁镇沒有抱拳回礼,也沒傲气凌人,反倒是如同邻家大哥一般拉着卢韵之的胳膊往座上走去,口中高兴地说道:“卢贤弟今日前來朕心甚喜,咱俩多聊一会儿。”

    “好。”卢韵之开口答道,朱祁镇都如此姿态,众妃子自当更要对卢韵之客气万分,尤其是钱皇后和周氏,两人可是在南宫的时候就见过卢韵之,自然不同于一般嫔妃的见识,在两人的带领下后宫众女纷纷向卢韵之行了个万福礼,但心中却是各有所想,多数人对卢韵之充满了好奇,还有一丝敬畏,见到传闻中的卢韵之如此俊美,更是惊讶万分,心中油然而生出爱慕之意,而周氏则不同,今时不同往日,现在与当年落魄的情况不一样了,还是跟定朱祁镇比较稳妥,周氏现在只是一心想要讨好卢韵之,她自觉地和卢韵之关系不错,加之儿子朱见深是卢韵之的契子还是他的徒弟,卢韵之如此势大,他日一定可以借助卢韵之的力量当上皇后,

    周氏早就对钱皇后看不惯了,钱皇后并无所出,此乃大忌,在后宫之中这个母凭子贵的地方,沒有儿子,甚至连个女儿都沒有,这令周氏十分不服,想自己生下太子朱见深,几年前还诞下了皇子朱见泽皇女重庆公主,竟然只是个贵妃,真是沒有道理,再说钱皇后一身疾病的,现在年老色衰的,朱祁镇还对她礼遇有加真是想不通,

    所有对卢韵之行礼的女人中只有一个人心中干干净净,那就是钱氏皇后,她是真心向卢韵之表达谢意,不是为了自己能够重新成为皇后,而只是为了对卢韵之从瓦剌迎回朱祁镇,并且让丈夫朱祁镇复辟重登九五之位的感谢,朱祁镇是不是皇帝对她來说沒有什么,关键是能够安安心心踏踏实实的活下去了,

    卢韵之走上前去,伸手搀扶起身体依然有些不便的钱氏说道:“嫂嫂无需多礼,都是自家人。”朱祁镇喜笑颜开,这句话可算说到他心缝里去了,连忙随声附和道:“就是就是,都是一家人,你们都退下吧,钱氏周氏你们留下。”

    卢韵之此言一出,周氏和其他嫔妃纷纷心中一揪,自以为明白了钱皇后为何还不被废后的原因,原來是有了卢韵之这座大靠山,可她们却不知道这与卢韵之沒有丝毫关系,卢韵之所做只是因为敬重钱皇后对朱祁镇的情深意重,而钱皇后与朱祁镇之间的爱情,怎能是这些勾心斗角的后宫嫔妃可以理解的,

    众女退去,堂内只剩下卢韵之朱祁镇以及周氏钱氏四人,见沒了外人,气氛也就相对轻松了一些,卢韵之笑着对朱祁镇说道:“最近日子还习惯吧。”朱祁镇点点头说道:“再好不过了,对了,卢贤弟,我这么多日不见你,你都在忙些什么。”

    “内人杨氏有孕在身,进來一直在家陪伴。”卢韵之幸福的说道,钱氏听后也替卢韵之高兴于是笑着说道:“那我一会儿给你一道凤令,还有进出宫的腰牌,沒事的话让卢夫人來宫中住,宫内太医多宫女也多,照顾起來也是方便不少。”
------------

第一百零六章 转移注意以及移形换影

    周氏听了钱氏的话,撇了她一眼心中暗自计较不肯落了下风,娇声对卢韵之说道:“对啊,让妹妹來宫里住,卢先生您平日辅佐皇帝,还要教导太子,索性也住在宫里得了,我生过两个皇子,一个公主,改明等妹妹进宫了我好给她好好辅导育儿经一下,保管卢先生也能添得一子。”这话即是给卢韵之添喜,也是给钱氏添堵,可不嘛,钱氏沒生过孩子谈什么育儿经呢,还是周氏有优势,果然一听这话,钱氏不再言语了,

    朱祁镇沒接这茬倒是对卢韵之能否住进宫中很是关心,满眼期待的看着卢韵之,而卢韵之对于这等后宫之事,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装傻充愣忙抱拳说道:“谢过两位嫂夫人,只是家中有熟络的丫鬟照顾,也有大夫诊治,况且我与内子闲云野鹤惯了,进宫來住实在是太过麻烦,还是就此作罢吧。”

    朱祁镇看向卢韵之问道:“贤弟,听你的意思,你不想辅佐我了。”卢韵之笑着摇了摇头答道:“现在大事已成,也就不用我辅佐了,您放心,兵权还是我來掌握,朝中我也会安插一些可信的人的,一定会保大明的太平,你不知道,我师尊前些日子病丧,我要服三年丧,这放在朝廷中也算是丁忧之礼了,我若是此刻出面管理朝政岂不是要落人口实,再者我还是喜欢研究术数,不喜欢舞权弄兵的,所以我还是找个清幽之地,休养生息过几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好一些,当然您需要我的时候,我还是会立即出现的,且不说你我的交情,就是看在见深孩儿的面子上我也要管到底的,谁让我是他亚父呢。”卢韵之说完后,与朱祁镇相视而笑,

    朱祁镇唤人上來了酒菜,两人倒也不饿,只是互相饮了几杯,朱祁镇眉头微皱说道:“最近徐有贞做事有些武断,朝中不满的声音越來越大,我担心这样下去有些不利啊。”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与早于來迟,他自己做错的事情,终究会有报应的,现在无需多虑,况且徐有贞现在是明面上复辟的大功臣,你若是强加指责,唯恐寒了人心,到时候就沒人肯帮你了,先放纵他一阵吧。”卢韵之说道,声音一顿如有所指的又说道:“其他人等也是一样。”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22431 22432 22433 22434 22435 22436 22437 22438 22439 22440 22441 22442 22443 22444 22445 22446 22447 22448 22449 22450 22451 22452 22453 22454 22455 22456 22457 22458 22459 22460 22461 22462 22463 22464 22465 22466 22467 22468 22469 22470 22471 22472 22473 22474 22475 22476 22477 22478 22479 22480 22481 22482 22483 22484 22485 22486 22487 22488 22489 22490 22491 22492 22493 22494 22495 22496 22497 22498 22499 22500 22501 22502 22503 22504 22505 22506 22507 22508 22509 22510 22511 22512 22513 22514 22515 22516 22517 22518 22519 22520 22521 22522 22523 22524 22525 22526 22527 22528 22529 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