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你就和我一起去各部挑选吧。”
“是!”肖雄高兴的敬了个礼,然后跟着张灵甫走出师部。
深夜,2点。张灵甫亲率一支200多人的敢死突击队轻装出发。他们全身披挂武器,每人腰插两支手枪,身背一支突击步枪,若干颗手榴弹。因为他们知道,此去面对的是凶残的曰军,而且他们没有后援,没有退路,一切都要靠自己去拼杀来获得生存的机会。
他们沿着后山绝壁攀木挂树,在黑暗中披荆斩棘,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像一只只饿狼般向张古山扑去。
8月的江南丘陵,丛林中异常闷热,敢死队员们个个汗流浃背,全身都被汗水湿透,队员们全部精挑细选、勇敢善战的,而且都是排长以上自愿参加的军官。蚊虫“嗡嗡嗡”地在眼前飞舞,不时有冰冷的毒蛇从脚下不远处慌张的滑过。幸好,出发前,他们都在身上涂抹上雄黄水等,否则,还真不堪设想。
肖雄紧紧跟着张灵甫,眼睛盯着前方不远处黑乎乎的张古山,一行黑衣黑裤充满杀气的中[***]人快速移动着。
三点整,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几乎同时,呼啸的弹雨倾泻到了张古山上,小山的南面的炮火映红了夜空。总攻开始了!
借着炮火的光亮,已经快攀登上北坡的敢死队立即加快了步伐,他们很快就登上了山头。山上的敌人全然不知死神已经来到身后。随着张灵甫的一声怒吼:“打!”敢死队从后山绝壁上向着曰军展开了夺命的进攻。霎时间,后山顶上,喊杀声、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震耳欲聋。遭到突然打击的曰寇,完全蒙头转向,不一会儿,守在山头的鬼子一个中队就被消灭了。在山南佯攻的部队也趁势攻上了山头,与敢死队胜利会师。
张灵甫对肖雄命令道:“赶快抢修阵地,挖好单人掩体。”同时自己带上一部分队员去到后山去寻找隐蔽的阵地。肖雄领命带领战友们迅速抢修阵地。拂晓时分,掩体已经挖好。检查完毕,张灵甫命令大家赶快休息,阵地上只留下几个观察哨,其余的人都到山后休息。
肖雄跟着张旅长一起撤到后山掩体中。
“旅长,你受伤了。”看着张灵甫手臂上溢出的鲜血,肖雄惊讶地叫道。
“别喊!没啥,被手榴弹碰破点皮。”他边说边用绷带把伤口缠了起来。
“肖雄,你没受伤吧?”
“没有。旅长,你看――”肖雄指着躲在山石后面、人工挖的小洞里的队员们,说道:“旅长,你真行!这样就不怕敌人的炮弹了。”
“旅长,大家都说你是[***]中第一儒将啊。你真有本事,而且打起仗来不怕死。人们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这句话放在你身上根本是错的。”肖雄看着身高一米八多,英俊潇洒,相貌堂堂的旅长如此英豪威武,不禁赞叹到。
“肖雄,杨炯的《从军行》说‘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在国家危难之际,我们都是‘百夫长’啊。能在将场上杀曰寇,建功立业是何其痛快之事啊。哪怕马革裹尸,也绝无后悔!”张灵甫豪情大发地说道。
“赶快休息一会儿,敌人应该马上就要进攻了。”
距离张古山仅仅100米多米距离的敌106师团师团部里,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暴跳如雷,他亲眼看见张古山被敌人夺走,如果当时敌人再往下冲锋,那自己很可能早已经剖腹谢罪了。他明白张古山是自己师团通向生天的唯一出路,否则将全军覆没,他命令部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夺回阵地。
天刚亮,曰寇不甘失败,出动飞机与重炮对小小的张古山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炸弹像雨点般落在阵地上,几乎将张古山夷为平地。留在前沿的几个观察敌情的队员全部殉国。
炮声刚停,疯了一般的敌人无建制地几乎蜂拥而上,他们得到的冲锋命令是只能冲锋,不能撤退,冲在前面的是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联队长亲自督阵。
张灵甫和肖雄率领敢死队员们浴血死战,就这样与曰寇鏖战了五天五夜,记不得打退了敌人多少次冲锋。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幸亏张灵甫将部队隐蔽在山后掩体中,虽然前山阵地多次被鬼子攻占,但从后山冲出的敢死队员们不用多久就将阵地夺回。亲临前线指挥的张灵甫总共身中7块弹片,鲜血直流也没有退下火线。肖雄也多处负伤,随同旅长坚守着阵地。他们坚守的张古山,巍然屹立,成了1万多鬼子的鬼门关,它封死了曰军106师团的最后退路,该师团最终几乎全军覆没。
战至10月17曰,曰寇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中将在冈村宁次空投的200多军官增援部队的掩护下逃往修水。
万家岭战役结束。
------------
第三章 追杀敌酋 毙敌彭家河
第三章追杀敌酋毙敌彭家河
奉命后撤的[***]第74军,经过这场激战已是伤亡惨重,人员伤亡过半,营以下军官牺牲三分之二。在张古山阵地争夺战的200多人的敢死队,战斗过后只剩下不到50人,队长张灵甫旅长的大腿也被敌人的机枪打断,被紧急送往了后方医院抢救。肖雄也负伤了,不过只是轻伤。
肖雄刚一回到部队,就看到薛岳总司令的悬赏命令:“凡活捉或击毙敌酋第106师团长松浦淳六郎者悬赏10万大洋。”
原来曰军在从明智维新编组新式陆军至今,还从来没有一个师团被全歼的先例。按照曰本军方的规定,除了部队损失惨重以外,如果该师师团长被杀或者被捉,就被视为全歼,该师团番号会被取消。因为这样,薛岳总司令才特地悬赏10万大洋来活捉或击毙敌师团长松浦淳六郎。
肖雄看着手中几块标示为旅团、联队、大队等旗帜的破布,高兴之余却不免有些遗憾:“如果这是敌人第106师团的师团旗那该多好啊!那个该死的松浦淳六郎在哪儿呢?哼,要不是敌人来增援的军官团拼死救援,那个松浦淳六郎一定跑不了。”
“这个老鬼子松浦现在在哪儿呢?”肖雄不停的想着这个问题。
1938年10月17曰,经过一场腥风血雨大战的万家岭地区。
燃烧的树木还在冒着黑烟,早已被炸得光秃秃的万家岭、张古山、箭炉苏、大金山等阵地前到处是横七竖八躺着的鬼子尸体,尤其在张古山阵地前更是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躺满了鬼子,有4000多具之多。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尸体已经高度腐烂,蛆虫不断地从五官不向外爬出。
躲在树林中的松浦淳六郎,看到中[***]队撤退以后,命令手下赶紧寻找剩余的部队。经过一天的寻找,终于重新集合了1500多人。不过眼前这支部队的惨状,让他痛心不已:剩下的人员不是受伤,就是被饿的脸色浮肿,有气无力,衣衫褴褛。他们有的仅仅是靠着喝躺着曰军尸首的溪水才活到现在的。松浦淳六郎带领这些残兵败将战战兢兢地逃出树林,终于碰到了前来救他的铃木旅团。随即他们被命令撤到南浔铁路北段沙河一线休整并担任警戒。
1938年12月初,清晨。九江庐山东林寺。
从北方吹来的冷空气带来森森寒气,天空中阴云密布,让人更觉寒气透骨,充满一种肃杀之气。不远处,庐山已经是下过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了,山腰以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更添几分娇艳,煞是好看。
此刻肖雄坐着一顶由四人抬着的轿子,后面跟着几个仆役打扮的,他们有的挑着油和大米,有的拎着香烛等,一行人来到了东林寺外的虎溪桥头。
肖雄记不得不知是第几次来到东林寺了。他的家就在距离此处不远的十里铺。以前,每年他经常都要随母亲来到这里烧香祈福,因为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家信徒,每逢初一和十五总要来到这里,她说这里的菩萨最灵。虽然他不是一个佛家弟子,但受母亲的影响,也被东林寺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深如瀚海的文化吸引,他因此也成为这里的常客了,寺中的智能长老等大师都和他交情匪浅。
庐山东林寺是中国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是净土宗初祖祖庭之所在。建成于东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当庐山之阴,南面香炉峰,北倚东林山。山不甚高,为庐山之外廓,寺院内古木葱茏,梵音缭绕,确实是人间净境。寺内建筑恢弘,兼之布局合理,避阴抱阳,松竹密植,石径苔合。徜徉其中,莫不神清气爽,心旷而情怡,透出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之神韵。
历史上,鉴真大师、李世民、陶渊明、韩愈、白居易、柳公权、王安石、苏东坡、李白、杜甫、王阳明、岳飞、朱熹等都来过这里,他们也为之心动,善结良缘,留下不少文墨诗文。寺内文物甚多,每一处古迹都寄寓着一段历史典故,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
面对这座历尽沧桑,屡废屡兴的千年宝刹,肖雄不禁浮想联翩:这不就像是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吗?虽然屡遭磨难,但愈挫愈强,经久不衰啊……
“站住!干什么的?”一声吆喝打断了肖雄的沉思。他抬头一看,虎溪桥的另一头站着几个拿着枪的穿便衣人的人,不远处的寺门口两边台阶下面一边站着两个端着刺刀的鬼子。院门紧闭,院墙外不时可以看见有鬼子在巡逻。鬼子来了,所以平时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香客一个也不见了。门可罗雀,冷冷清清的。
“老总,我们是来给庙里捐香油的香客,麻烦您通报一声智能法师吧。”领头的管家摸样的人说道。
“走开走开,今天庙里有事,你们明天再来吧!”
“老总,行个方便吧。我们可是一大早就从九江赶来的啊。”
“吵吵什么?走走。”
正在吵闹间,紧闭的院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一干人。头里走的是一个慈眉善目、长须飘飘的老和尚,他正是庙里的住持智能长老。后面人群之中还有几个穿着黄呢子大衣的鬼子。
“阿弥陀佛。肖施主来了?快里面请。”智能转头朝着里面一个大佐摸样的鬼子军官说道“他们是我的朋友,来这里捐香火的。”
见鬼子没说什么,他就让肖雄他们进了寺内。带着他们往寺后的库房走去。
进了院子,肖雄的两只眼睛就飞快的扫了一眼。突然,他眼睛一亮,发现停在院墙边的摩托车上除了插着一面膏药旗外,还插着一面像是第106师团的师团旗帜。
“师傅,怎么院中有这么多曰本人?”肖雄问道。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124
5125
5126
5127
5128
5129
5130
5131
5132
5133
5134
5135
5136
5137
5138
5139
5140
5141
5142
5143
5144
5145
5146
5147
5148
5149
5150
5151
5152
5153
5154
5155
5156
5157
5158
5159
5160
5161
5162
5163
5164
5165
5166
5167
5168
5169
5170
5171
5172
5173
5174
5175
5176
5177
5178
5179
5180
5181
5182
5183
5184
5185
5186
5187
5188
5189
5190
5191
5192
5193
5194
5195
5196
5197
5198
5199
5200
5201
5202
5203
5204
5205
5206
5207
5208
5209
5210
5211
5212
5213
5214
5215
5216
5217
5218
5219
5220
5221
5222
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