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眼睛一热,他知道刚才肯定是忠诚的大黑带领着自己的伙伴们与鬼子们及其军犬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杀。不知自己的爱犬怎么样了。带着挂牵和疑问,李明华下到了地上,回到了洞口。

    刘俊山等在了那儿,他也听到了枪声和犬吠声。俩兄弟再检查了一遍洞口,就扳动墓碑,洞口缓缓的关上了。(未完待续。)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古墓传说 千年的秘密

    第一百四十三章古墓传说千年的秘密

    大黑它们本来是紧随着李明华一起撤退的,中途李明华怕影响大家,就让它把这群伙伴带到别处去了。李明华知道大黑很听话,它肯定是带着伙伴们躲了起来,如果不是听见主人的召唤,它是不会擅自行动的。

    麻生太郎确实狡猾,他在听到麻生次郎的报告后,就立即命令驻守在十里铺、彭家河一线的部队调集人马,立即设立封锁线,防止别动队从北面逃走。仅仅就十里铺这一线的鬼子,也立即出动了一个大队的兵力,封锁住了茅山头通往庐山方向的所有道路。

    等到金彪率领着乡亲们刚刚逃出树林时,就遭到了鬼子的阻击,老老少少20多个人,只剩下了金彪父子侥幸逃脱,其余的全都死在鬼子的枪口下面。

    麻生次郎指挥着鬼子把肖雄他们压缩在了方圆只有不到几里的树林里,包围圈已经形成,看样子肖雄他们就是插翅也难逃了。

    但是,敌人的枪声突然消失了,仿佛从人间蒸发了。

    麻生次郎命令宪兵队的鬼子带着几条军犬,沿着肖雄他们留下的痕迹和气味搜索前进。虽然李明华沿路的掩饰都做得非常仔细,但是,鬼子的军犬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因此,它们不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渐渐地跟了上来。

    等到接近那片墓地的时候,军犬们忽然躁动不安起来,原来,在这片茅草丛外,军犬们也被聪明的猎人们的[***]阵给弄迷糊了,它们觉得到处都是猎人队的味道,其中还夹杂着老虎、豺狼等野兽的味道。

    原来,山里的猎人,有时为了捕猎的需要,会将老虎、豺狼等野兽的骨头磨成粉末,在围捕其它的野兽时将粉末洒在一些道路上。那些被围捕的如獐子等,闻到虎狼留下的味道就不敢走,于是只得沿着猎人们设定的路线逃跑。这样,就会陷入猎人们的陷阱之中。

    刚才,李明华和刘俊山他们几个,就是在这片茅草丛外面,洒下了一些虎狼的骨粉,目的就是迷惑鬼子的军犬。

    鬼子的军犬们忽然感到了危险,一下子全都慌乱了起来,想立即逃离这里。把那些牵着项圈的士兵弄得稀里糊涂的,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好不容易让这些军犬稍稍安静了一会儿,就在这时,大黑听见了李明华发出的进攻的命令,于是,藏在不远处的大黑和它的十多个伙伴,就从鬼子的后面发起了进攻,一路上把猝不及防的鬼子撕咬的鬼哭狼嚎一般。鬼子们艹起枪来,只能用枪托与这些猎犬们搏斗。

    大黑带领着自己几个伙伴终于冲到最前面,它们朝着还在惊恐之中的鬼子的军犬发起了进攻。

    本来鬼子的军犬刚才已经丧失了进攻的能力,忽然遭到大黑它们的进攻,没有了斗志的它们只能凭着本能勉强搏杀。但是,它们怎么也阻挡不了大黑和伙伴们凶猛的进攻。

    军犬们虽然高大凶猛,但是不一会儿,其中的两只的喉咙就被大黑咬穿,躺在了地上。另外几只也是遍体鳞伤,夹着尾巴就四散逃跑,大黑它们在后面紧追不舍。

    鬼子们完全被眼前这一幕吓坏了,突然出现的这十多只猎犬,训练有素,尤其十分凶猛。虽然鬼子们也打死了其中的三条,但是其它的猎犬还是照样毫不畏惧,勇猛异常。

    过了一会儿,狗叫声没有了,不知道这些猎犬们将军犬赶到哪儿去了。

    鬼子们终于会合了,在手下通报情况之后,麻生兄弟得知共击毙敌人20多人,缴获枪支10多支。己方一共战死官兵50多人,受伤的20多人。而且死伤的官兵差不多各占一半。死亡者绝大多数都是击中头部身亡的。

    麻生太郎仔细检查着被爆头的官兵的伤口,不仅倒吸一口凉气。原来他从伤口上发现,敌人使用的枪支,绝大多数都是制式步枪,而且是德国造或曰本造的狙击步枪。

    在别动队手上怎么居然有如此多的狙击步枪?麻生疑惑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他在山本留下的案卷中看到过,别动队在九江火车站曾经抢走过十几支狙击步枪。但是,敌人还有一部分德国造的狙击步枪,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因为自己的九江防区也没有一支这样好的狙击步枪。

    合围是成功了,从缴获的敌人的枪支来看,被打死的肯定不是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是普通的士兵。

    可是,敌人的这些精锐逃到哪儿去了呢?

    麻生命令手下进行拉网式的搜索。可是,他们在这片区域仔细搜索了半天,除了发现了自己被咬死的几只军犬之外,连别动队的影子也没看见。

    麻生兄弟真是弄不明白,这伙敌人难道有通天彻底的本领,莫非真的是不翼而飞了吗?

    金彪抱着金老爷子,一行人沿着里面弯弯曲曲的甬道往前走了一会儿,忽然一道石门挡在了面前。

    金老爷子指示大家站着别动,他让李明华将门前的一个石狮子提了起来。只见石门忽地转动了起来,大家正感到诧异,忽然从门的两侧射出了几十支弩箭,射在了门两旁的石壁上,发出“叮当”的响声。肖雄他们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大家鱼贯进入了石门,不禁一齐惊叹了起来。这里面比外面还要宽敞,他们站着的是一个大厅,里面在火把的映衬下,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大厅的两侧,还有几间屋子,里面有石桌、石凳,还有石床。

    肖雄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李明华和几个队员连忙拿出枪伤药,要给金老爷子的伤口敷上。

    老爷子摆了摆手,摇摇头,虚弱的说道:

    “伢儿们,老爹用不上了。你们就听我说吧。”

    金彪含着眼泪,紧紧地抱着爹爹。老爷子断断续续的把古墓的来龙去脉给大家讲述了起来。

    原来,九江是个人才代兴,名家辈出的地方,历史上做过宰相、副宰相等大官的就不少。就有舒元舆、江万里、章鉴3位宰相,做过副宰相的有夏竦、王韶、王寓、徐俯、李鸿宾等5位。

    而舒元舆,就是地地道道的九江人。他是唐朝元和八年,也就是公元813年的进士,后来他官拜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元和九年,即公元814年,唐文宗的时候,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相当于正宰相。其弟舒元褒、舒元肱、舒元迥,皆考中进士。舒家一门不仅在九江,就是在全国也是闻名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唐德宗委任宦官掌管禁军,节制地方军阀的势力,并且由此而成为定制,从此宦官势力变得不可抑制。

    宦官掌握禁军,干扰政事,进退大臣,乃至拥立、弑杀皇帝。唐宪宗李纯被宦官陈弘志等所杀,敬宗李湛被宦官刘克明等所杀;穆宗李恒、文宗李昂等,皆立于宦官之手。宦官擅权专政达到了极点,成为朝政的一大弊端。

    唐文宗即位后,即企图惩治宦官,夺回皇帝丧失的权力。

    大和四年,文宗任命宋申锡为宰相,令他谋划诛除宦官,但事机不密,宦官先发制人,诬陷申锡结连漳王(文宗弟)谋反。次年,申锡被贬,计划失败。

    大和八年秋,郑注、李训得当权宦官王守澄引荐,郑注以医术、李训以讲说《周易》成为文宗的亲信。文宗因为他们均系宦官所推引,与之密谋诛除宦官,可免宦官猜疑,故以郑注为太仆卿,李训为翰林侍讲学士。次年秋季,文宗提升李训为宰相;又任命郑注为凤翔节度使,作为京师外援,逐步开始打击宦官,先后将与杀害宪宗有关的宦官杨承和、王践言、陈弘志、王守澄等处死。

    要诛除掌握禁军实权的宦官,就必须有一定的武装力量。李训举户部尚书王为太原节度使、大理卿郭行余为节度使,希望两人在赴镇之前,先召募若干兵卒,助除宦官;又以京兆少尹罗立言权知府事,太府卿韩约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刑部郎中兼御史知杂李孝本权知御史中丞,由他们罗致一些吏卒以诛宦官。

    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曰,即公元835年,文宗早朝于紫宸殿时。金吾大将军韩约奏报左金吾仗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李训等建议:天降祥瑞,又近在宫禁,皇帝宜亲往一看。

    于是,文宗就前至含元殿,随即命令宰相和中书、门下省官先去前往观看。而官员们回来奏报,奏称疑非真甘露。文宗乃再命宦官神策军左右护军中尉仇士良等,带领宦官前去察看。

    仇士良率领众宦官至左金吾仗院时,见韩约神色惊慌失措。狡猾的他又发现在幕后埋伏了许多武装士兵,他借机慌忙退出。李训等本想以观看甘露为名,将宦官诱至金吾仗院,一举而歼灭之,这个计划宣告失败。

    宦官连忙退到含元殿,挟持文宗乘软舆逃到了内宫。

    李训急呼金吾卫士上殿保驾,一面拉着软舆高呼“陛下不可入宫”。金吾卫士数十人和京兆府吏卒、御史台人,总共约五百人登殿奋力搏杀,宦官当即死伤数十人。

    但这时宦官已将李训打倒地上,抬着文宗进入宣政门,将宫门紧紧关闭,朝臣们看见这个情景,一时如鸟兽般四下惊散。

    李训见事不妙,赶紧逃出宫去,单人单骑逃到了终南山佛寺中。而宰相舒元舆等人,他们还不明真相,退全部退到了中书省等候文宗召见。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17697 17698 17699 17700 17701 17702 17703 17704 17705 17706 17707 17708 17709 17710 17711 17712 17713 17714 17715 17716 17717 17718 17719 17720 17721 17722 17723 17724 17725 17726 17727 17728 17729 17730 17731 17732 17733 17734 17735 17736 17737 17738 17739 17740 17741 17742 17743 17744 17745 17746 17747 17748 17749 17750 17751 17752 17753 17754 17755 17756 17757 17758 17759 17760 17761 17762 17763 17764 17765 17766 17767 17768 17769 17770 17771 17772 17773 17774 17775 17776 17777 17778 17779 17780 17781 17782 17783 17784 17785 17786 17787 17788 17789 17790 17791 17792 17793 17794 17795 17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