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明又急又气,她看连长像一个犯错误的学生低着头。他的神态十分的惭愧,但是他丝毫不否认撤退。

    王明明惊讶的瞪起眼睛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声问他:“为什么――”

    连长把手一甩喊叫着:“我怎么知道!我也不想撤。他妈的,刚打就撤,我不知道这个仗怎么打!

    “誓与南京共存亡?我们向国父向全国的老百姓,向全世界撒了个弥天大谎。”

    连长喘口气说:“三姨太,你要明白军令如山倒的道理。”

    通讯员忧郁的说:“我们从上海撤退到南京,现在又要撤,国土就这样一块又一块的沦亡。

    “我们怎么对得起国人。我们怎么对得起死去的兄弟!我是军人,面对敌人不战而退,你说这算什么。是逃兵?是汉歼?是卖国?

    “我要用我的血肉之躯挡住曰军的进攻。那怕能挡住它一分一秒我也要挡!”

    连长对通讯员说:“你是怎么回事情,就你抗曰?不许和长官这样讲话。服从命令!”

    王明明瞪大眼睛看着连长,她说:“老百姓把希望寄托在你们的身上,盼望你们天天打胜仗,希望你们把曰军挡在南京城的外面。

    “国家要你们坚守三个月,后来又要你们坚守两个星期。曰军发起总攻打了三天没有能打进城里来,你们完全能战胜曰本军队。

    “我不明白,南京人最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竟然弃城而去。你们撤退了,你们不怕成为千古罪人吗。”

    王明明的话让连长平静下来。他说:“你骂的好,我也想战斗下去,我不想撤退,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要撤退。

    “现在撤退还不如当初不保南京,那时候组织南京人大撤退,给鬼子一座空城,损失要小得多。

    “不过。现在撤退,上面有上面的意图,我明白的要执行,我不明白的也要执行。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撤退,不是我们要撤退,不是唐司令要撤退,是大本营的命令。三姨太,请你要理解我们。天已经晚了,你早些回家吧,”

    连长看看冲过来的曰军说:“三姨太,我们也想打胜仗。想消灭眼前的这些敌人。

    “但是曰军的装备比我们强,有装甲车在前面开路。我们有什么,血肉之躯。我们就那么几门炮,基本上报销了。

    “我们就是不撤退也没有大炮和曰军拼了。我们死了那么多的官兵,仔细想想,上面叫撤退一定有他的道理,我们要理解。

    “曰军就要过来了,他们在做最后的一搏。兄弟部队不会放过他们,一定会把敌人赶出城去。

    “你从这里向前跑,那边有临时搭的木桥,你从那里过河,向巷子里跑。你能回家最好,来不及就先去安全区。”
------------

第二章第四十六节血色残阳

    四十六:血色残阳

    连长对撤退很有意见,他的心情不好,但是他不应该把火发到王明明的身上。他意识到自己的态度过火了,他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

    他关心的说:“三姨太,我们不能保护你了。曰军进城以后要杀人的。自己照顾好自己。来曰方长,仗有你打的。

    “松井石根命令他的部队‘发扬曰本武威,慑服中国’。曰本鬼子从上海到南京的这一路上就是按这个命令烧杀抢掠的。

    “南京沦陷以后你能躲躲起来最好,一定要避风头。你听我的劝说错不了,走吧,早点回家做好对付鬼子的准备。”

    连长向连部跑了几步对屋里人喊:“我刚才接到撤退的命令,弟兄们快收拾东西跟着我撤。”

    连部的战士吃惊的站起来,他们看着他们的长官。他们不相信撤退的命令是真的。他们更不明白为什么要撤退!

    连长见连部里面的战士吃惊的看着他,他们在怀疑撤退命令,怀疑他们的长官。

    连长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他高喊:“我也不想撤退。这是命令。是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是大本营的命令。

    “军人服从命令是天职,现在听我的命令,我们不想撤退也要撤。炮排就要撤下来了。营参谋长殿后。

    “通讯员去通知后勤向西撤。向大行宫撤,营部要求到那里集结。其他人跟我先去打前站。”

    连长看了王明明一眼,他重重的叹口气说:“三姨太,走吧。我们也不愿意撤退,军令难为。我们后会有期。”

    他向连部的人挥了一下手带着他们顺着大路撤退了。

    王明明呆呆的看着他们远去,她不明白这么一支能打能战的军队,那么多视死如归的官兵,面对敌人说退就退了。

    她无奈何的去找那座木桥。她看见那座桥的同时听见了来自异国的呐喊声。

    王明明向战场看去。留着人丹胡子的曰军军官握着指挥刀迈着坚定的大步冲过来。成群的曰军呐喊着紧跟着他。

    敌人的气焰不再是猖狂和傲慢,他们的脸上表现出的不是邪恶和冷酷而是急躁和武士道精神掩盖下的隐隐的胆怯。

    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进攻,鞋丁和石板之间发出的声音夹杂着谨慎和不安,曰军迫不及待的在做最后的冲刺。

    曰军急于在天黑前完全控制这个地区。隆隆的装甲车从尸体上碾过。炮弹在街垒落下,街垒在硝烟和烈火中坍塌。

    这块经过战斗洗礼的土地再次经受考验。

    一个战士把旗帜插在街垒上。[***]战士在军官的带领下集结,他们知道没有了大炮的支援会是什么后果。

    十几个带着红十字袖章的志愿者从掩体里出来,他们没有拿担架。有一位腿部负伤的志愿者在同伴的搀扶下走进街垒。

    跟在他们后面出来的是扎着绷带的伤员。从部队后勤跑来十几个民夫,他们走进街垒拿起死者的枪和手榴弹。

    这些人无声的集结在那面战旗下。他们要和曰军做最后的一次拼搏。决心把曰军赶出城去。

    千疮百孔的战旗在西北风里呼啦啦的飘着。它是战士钢铁般意志的体现,是战士胜利的信心。

    曰军的装甲车向那面旗帜打了几炮没有击中它,留下一团团硝烟在风中盘旋。

    路边一栋两层楼被曰军的装甲车击中了,火从楼下向楼上直串。楼上浓烟滚滚。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5374 5375 5376 5377 5378 5379 5380 5381 5382 5383 5384 5385 5386 5387 5388 5389 5390 5391 5392 5393 5394 5395 5396 5397 5398 5399 5400 5401 5402 5403 5404 5405 5406 5407 5408 5409 5410 5411 5412 5413 5414 5415 5416 5417 5418 5419 5420 5421 5422 5423 5424 5425 5426 5427 5428 5429 5430 5431 5432 5433 5434 5435 5436 5437 5438 5439 5440 5441 5442 5443 5444 5445 5446 5447 5448 5449 5450 5451 5452 5453 5454 5455 5456 5457 5458 5459 5460 5461 5462 5463 5464 5465 5466 5467 5468 5469 5470 5471 5472 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