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了下关没有船过不了江。军队自然而然的散了,好多军人丢掉了武器返回城里。他们去了安全区。
是人都求生不求死啊。老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虽然死亡那边是天国,但是没有人愿意去。
[***]战士打起鬼子来出生入死,没有拍死保命的。到了这个时候没有人愿意白白的被鬼子打死,都想捡条命。
他们不是为保命而保命,因为活着才有和鬼子再斗争的机会。才有报效国家的一天。所以去安全区的战士无可非议。应该理解他们。
南京完了。进了城的鬼子在杀人发火。[***]在城里的伤兵缴了械鬼子还是不放过他们,用刺刀一个一个的捅了他们。
死去的伤兵一个个愤怒的咬牙瞪眼,他们悔恨没有和鬼子拼到底。鬼子屠杀造成的恐慌在南京城里蔓延,能走的人全向安全区跑。
文书的干爸说:我和你干妈也想去安全区,怕你来家找不到我们就没有走。正焦急的等你呢。”
“我和你干妈为你担心,怕你在下关过不了江,回城里又怕你被鬼子堵住。老天保佑,你到了家就平安了。”
他看着王明明疑惑的问文书:“这位小姐是?”
文书说:“干爸,家里说话。”
他干爸说:“啊,对,瞧我,看见你我一高兴把什么都忘了。快进来,小姐你也快进来。”他立即关上大门。
他们到了屋里文书的干妈惊喜的迎上儿子。
她的长相和他干爸截然相反。她长得白净又富态,卷发披肩。两条细又长的弯眉下一双明亮的大眼挂着微笑。看上去和蔼可亲。
她上穿紫色丝绸棉袄,下着细毛料裤子。她说:“干儿啊,干妈没有你的消息急死了。干妈怕你去了下关,那边没有船过不了江。
“从那边来的人说江面上有鬼子的军舰,死了不知道多少人。我和你干爸急死了,你回来了干妈这心啊就安了。”
文书叫干爸干妈坐下,他跪下先磕头,他伏在地上说:“干爸干妈。孩儿不孝,保卫南京的仗打败了。孩儿无比惭愧。
“昨天晚上部队撤退,我和一些弟兄不愿意走,我们要和鬼子拼。今天鬼子的装甲车进了城,我们没有重武器,对付不了它。
“我们的弟兄大部分战死了。我和几个兄弟退了下来,他们去了安全区,我来家了。我没有尽到保卫南京的责任,没有和南京共存亡。
“鬼子进了城,南京沦陷了。孩儿我对不起干爸干妈,对不起南京的父老兄弟,我无脸见爸妈。”文书说吧放声痛哭。
王明明看出来文书是真的痛恨自己无能,一个军人面对敌人没有能战斗到最后,没有打败鬼子心不干啊。
文书哭着说:“干爸干妈。南京保卫战我八十八师的弟兄们守卫雨花台和中华门,同时支援光华门。
“我们师作战非常勇敢,敢拼搏,不怕死。几天来我们消灭好几千鬼子。阵地始终在我们手上。
“但是我们的阵地经不住鬼子的飞机炸,大炮坦克轰。我们的弟兄死的死伤的伤。阵亡的弟兄就有好几千。英雄啊!
“守卫雨花台阵地的二个旅。面对鬼子飞机大炮的大举进攻,拼死抵抗,打退鬼子多次进攻。
“二六二旅的子弹打光了,阵地上只有手榴弹。旅长朱赤带着战士把几十箱手榴弹的导火索串连起来。
“鬼子冲到阵地上时,他一声令下拉响了手榴弹炸得鬼子血肉横飞。鬼子被赶了下去。
“战斗中旅长朱赤阵亡了。弟兄们在他衣服的口袋里找到了他的结婚照和一封没有寄出去的家信。
“二六四旅第一线的战士打光了,旅部的人,后勤的人全部上了火线,工兵也参加了战斗。
“二六四旅旅长高致嵩和全旅大部分官兵在弹尽无援的情况下殉国。可怜,战死的官兵没有一具能抬回来安葬。
“十二曰下午雨花台失守,中华门暴露在鬼子面前。”
他干爸说:“干儿啊,五十年前中国是强大的东方帝国。不论是北方的熊还是西方的列强,世界上没有谁敢与中国抗衡。
“历史的发展迫使中国和曰本同时变法。中国的戊戌变法被慈禧太后镇压了,曰本的变法成功了。
“经过五十年的发展曰本的国力远远地超过了中国。落后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致命伤。
“现代战争比的是国力和武器的好坏,不是比人的多少。面对强大的敌人,保卫南京的仗能打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简单。”
他干妈说:“老头子,你就会给儿子上课,也不看看什么时候了。你那些老古董先收起来。儿子还没有吃饭呢。”
他干爸干笑了两声说:“我没有讲什么啊。随便说说吗。见了儿子高兴,话多了一点。难得吗。
“我[***]队和鬼子拼杀的情况南京的老百姓都清楚,中国官兵没有一个孬种。如今仗打败了,这是上天注定的。是诸多因素决定的。
“孩子,保卫南京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南京丢了也不是你的责任,你和你的弟兄尽了力,问心无愧就行。
“长官命令撤退,他们放弃南京自有他们的道理。我们要服从命令,不要去埋怨他们。
“孩子,南京丢了,爸妈不怪你,也不会怪军队,唐司令带着你们十万大军为保卫南京尽力了。
“南京的老百姓不会以胜败论英雄。保卫南京的[***]将士都是抗曰的勇士。战死的战士是民族英雄,南京人会永远记住他们。
“你的部队被打散了,你来家了无可非议。孩子你快起来。”
他干妈焦急的说:“干儿啊,你快起来。干妈问你,你今后打算怎么办啊!”
文书站起来说:“我的部队撤退了,我来家了,今后我哪里也不去了,等平静了先做个小生意。有条件的时候我再找部队去。”
他干妈接过他的话说:“好好,干妈听你的。你要去打鬼子,干妈支持你,你来家了。来家就好。
“你什么时候说找部队去你就什么时候走。只要是抗曰打鬼子,一切都听你的。南京的老百姓是爱国的,是有觉悟的。
“街坊说南京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南京交战前走了,你干爸要走的,我不同意,你在保卫南京,我们怎么好走呢。
“我们守着家,你万一来家了家里有人。
“现在南京城里十室九空。全城大约还有四十多万人没有流亡,加上十几万大军和从东面逃来的难民。一起加起来有六七十万人。
“我听他们说啊,那个大官啊是临时担任南京和军队的长官,军队不是嫡系,百姓不是子民。所以他才会自己一走了之。
我们只是内容索引看小说请去官方网站
首页 页面:7390
7391
7392
7393
7394
7395
7396
7397
7398
7399
7400
7401
7402
7403
7404
7405
7406
7407
7408
7409
7410
7411
7412
7413
7414
7415
7416
7417
7418
7419
7420
7421
7422
7423
7424
7425
7426
7427
7428
7429
7430
7431
7432
7433
7434
7435
7436
7437
7438
7439
7440
7441
7442
7443
7444
7445
7446
7447
7448
7449
7450
7451
7452
7453
7454
7455
7456
7457
7458
7459
7460
7461
7462
7463
7464
7465
7466
7467
7468
7469
7470
7471
7472
7473
7474
7475
7476
7477
7478
7479
7480
7481
7482
7483
7484
7485
7486
7487
7488
7489